高二物理第十四章 稳恒电流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人教版知识精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物理第十四章 稳恒电流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第十四章 稳恒电流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人教版 ‎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十四章 稳恒电流 第一节 欧姆定律 第二节 电阻定律 电阻率 第三节 半导体及其应用 二. 知识要点:‎ ‎1. 电流 电流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对于金属导体有I=nqvS(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约为10-5m/s,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m/s,更小于电场的传播速率3×108m/s),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千万不要到处套用。‎ ‎2. 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1)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该材料的性质,不是每根具体的导线的性质)。单位是ٞm。‎ ‎(2)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3)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 ‎①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理解为温度升高时金属原子热运动加剧,对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阻碍增大。铂较明显,可用于做温度计;锰铜、镍铜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可用于做标准电阻)。‎ ‎② 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和空穴导电,温度升高时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增大,导电能力提高)。‎ ‎③ 有些物质当温度接近0 K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TC。我国科学家在1989年把TC提高到130K。现在科学家们正努力做到室温超导。‎ ‎3. 欧姆定律 ‎(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注意I—U曲线和U—I曲线的区别。还要注意:当考虑到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 ‎[例1] 实验室用的小灯泡灯丝的I—U特性曲线可用以下哪个图象来表示( )‎ 解:灯丝在温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发光发热,而且温度能达到很高,因此必须考虑到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增大,灯丝的电功率将会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也将随之增大,电阻增大,U越大I—U曲线上对应点于原点连线的斜率必然越小,选A。‎ ‎[例2] 下图所列的4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电灯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 2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以下哪个图象( )‎ 解:此图象描述P随U 2变化的规律,由功率表达式知:,U越大,电阻越大,图象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小。选C。‎ ‎4. 学生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学会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学会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2)掌握测定电阻率的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由电阻定律R=可得到=,可见有三个量须测量(或算出):① 金属丝的电阻R:由伏安法测出;② 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直径D后可求出;③ 金属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L,用米尺测量。‎ 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螺旋测微器、米尺。‎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阻值较小,因此电路应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 ‎<2> 导线的长度应为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金属丝的总长度。‎ ‎<3> 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因温度而变化。‎ ‎[例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哪些?写出用这些物理量表达的电阻率的表达式。‎ 解: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及电阻定律R=可知电阻率为ρ==。所以需要测定的物理量为:电压(U)、电流(I)、直径(D)和长度(L)。‎ ‎[例2]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被测金属丝的长度为80.00cm,电阻约为3Ω~4Ω,在下列器材中应选用的是       (写代号)。‎ A. 电压表(0~15V)‎ B. 电压表(0~3V)‎ C. 电流表(0~0.6A)‎ D. 电流表(0~3A)‎ E. 滑动变阻器(0~50Ω,2A)‎ F. 滑动变阻器(0~500Ω,lA)‎ G. 电源(E=3V,r=0.2Ω)‎ H. 电源(E=10V,r=lΩ)‎ I. 开关 J. 导线(若干)‎ 解:略 答案:B、C、E、G、I、J ‎5. 电路分析和计算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在初中时就已比较熟悉,因此没有必要过多的练习。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需要考虑内电阻,也就是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再恒定。只要我们认清这个区别,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并不困难的。下面就电路分析中的几个难点和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1)电路的结构分析 搞清电路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画出结构清晰的等效电路,是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的重要前提。我们通常采用节点跨接法来分析电路结构。‎ 具体方法为:首先标明电路中各节点名称,经过电源和用电器的节点名称应不同,而一段导线两端的节点名称不变.理想的电压表可视为断路。理想的电流表可视为导线。考虑电表内阻时,就应把它们当作用电器对待.接着,定性判断电路中各节点电势高低(没有标明的可假设)。最后将各电器填在对应的节点间以判明彼此间的串、并联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设R1=R2=R3=R4=R,求:开关S闭合和开启时的AB两端的电阻比。‎ 图1‎ 解:利用节点法,开关闭合时,电路中各节点标称如图2所示 图2‎ 其中R1、R2、R3都接在AB两点间,而R4两端都为B,即R4被短路,所以其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易得RAB=R/3。‎ 图3‎ 当开关开启时,电路中各节点标称如图4所示,其对应等效电路为图5所示,易得 RAB′=2R/5。所以两次电阻比为5/6。‎ 图4 图5‎ ‎2. 含电容电路的分析 让学生按图6所示连好电路。‎ 图6‎ 观察分别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b、c两边时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看到:当ab相接时,灯L1、L2都不亮,说明电容阻断了电流;当ac相接时,灯L2闪亮一下,说明电容刚才被充电,现在向L2放电。‎ 教师总结:电容器是一个储能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它对电流起到阻止作用,相当于断路。同时电容器又可被充电,电量的大小取决与电容和它两端对应的电路的电压。因此,在分析含电容电路时,可先把电容去掉后画出等效电路,求出各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再看电容与哪部分电路并联,而求出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量。‎ ‎[例2] 如图7所示,电源电动势,内阻,电阻R1=3Ω,R2=2Ω,R3=5Ω,电容器的电容C1=4μF,C2=1μF,求C1、C2所带电量。‎ 解:C1、C2看成断路后,外电路相当于R1、R2串联,R3中无电流,可视为短路,即UCD=UCB,UAD=UAB,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所以C1、C2所带电量Q1、Q2分别为:‎ Q1=C1UCB=1.6×10-5C Q2=C2UAB=1×10-5C 图7‎ ‎3. 电路中电势升降的分析 如图所示,让学生按电流方向分析整个回路的电势升降,并找出升降值之间的关系式。‎ 答: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经过电阻R时,电势降落IR,而到电源负极,在电流流向正极时,在内阻上电势降落Ir。但同时非静电力做功,使电势升高。因此整个闭合电路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即U升=U降 教师总结:沿电流方向经过电阻类用电器(含内阻)时,电势降低;反之升高,而经过电源时,如由电源负极到正极,则电势升高;反之则电势降低。而在任意闭合回路中,电势升降代数和为零。‎ ‎[例3] 如图8所示,三个完全一样的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图8‎ 解:电路中电流为逆时针方向,由A出发逆电流向右观察,经电源时电势降低,而在内阻上又升高,由全电路欧姆定律知:,所以。‎ ‎4. 电路中的电表 我们接触比较多的电表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理想情况下电流表可以看成导线,电压表可以看成无穷大的电阻而忽略它们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可在某些实际问题中,这种影响很大,根本不可能忽略不计。这时就要把电表看成一个可以读数的特殊电阻,放在电路中,与其它用电器一起分析。‎ ‎[例4] 如图9所示,R1=2kΩ,R2=3kΩ,电源内阻可忽略。现用一电压表测电路端电压,示数为6V;用这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示数为2V。那么( )‎ 图9‎ A. R1两端实际电压是2V B. 电压表内阻为6kΩ C. R2两端实际电压是3.6V D. 用这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示数是3V 解:本题中电阻R1、R2的阻值较大,电压表与之相比不能看成电阻为无穷大的断路。因此要把它当成一个特殊电阻来处理。‎ 由于不计电源内阻,电压表测得的电压6V就是电源电动势,所以R1两端实际电压为 U1=6V×2kΩ/(2kΩ+3kΩ)‎ 同理,U2=3.6V。‎ 当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时,显示的是它与R1并联后所分得的电压,‎ 即,所以 RV=6kΩ。‎ 当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时,易得电压表示数为3V。所以选项B、C、D正确。‎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 欧姆定律 ‎1. 图中电压U ,U2和电阻R1 ,R2均已知,测流过 R1的电流I1为( )‎ A. B. C. D. ‎ ‎2. 关于关系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 对于某一导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中维持一定的电流所需的电压越高,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D. 对于某个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导体两端的电压 ‎3. 对于图中的图线1、2所对应的两个导体( )‎ A. R1=3R2‎ B. R2=2R1‎ C. 两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的电压之比U1: U2=3:1‎ D. 两导体的电压相等时电流之比Il:I2=3:1‎ ‎4. 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通电直导线,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导线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目为n,则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 。‎ ‎5. 在氢原子模型中,电子以6×1015Hz的频率绕核旋转.已知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则通过电子轨道上某处的电流为多大?‎ ‎6. 在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在高电压U作用下被加速,形成电流为I的平均电流。问:(1)在时间t内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数为多少?(2)若加速电压U增大1倍,则I如何变化?‎ ‎7. 如图所示,电容C=2.0×10-6F的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U=10V的电源的两极间,若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电容器的带电量从开始变化到变化结束经历的时间为t=10-3s,求该过程中流过电流计的平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测电阻率 ‎1. 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线的直径时,几个主要操作情况如下,其中有哪些操作是不符合要求的( )‎ A. 将金属线放人小砧A、测微螺杆P的夹缝中,转动旋钮直至压紧.读出读数 B. 选择导线的中间部分测量一次直径 C. 读数时,固定刻度尺上零刻度以右已露出半毫米刻度线,直径一定大于0.5mm D. 可动刻度上第16刻度线正好与固定刻度尺上标记线对齐,因此最后读数为0.66mm ‎2.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金属电阻率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其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线三个不同部位各测一次直径,取其平均值为d B. 用米尺量出整个金属线的长度三次取其平均值为l C. 选用电流表内接线路来测电阻,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R D. 将测得的d、l、R代入公式算出电阻率ρ ‎3. 如图在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螺旋测微器的刻度的示数,分别是 、‎ ‎、 。‎ ‎4. 有一只电压表,量程已知,内阻为Rv,另有一电池组(电动势未知,但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内电阻可忽略)。请用这只电压表和电池组,再用一个开关和一些连接导线,设计测量某一高阻值电阻Rx的实验方法。(已知Rx与电压表内阻Rv相差不大)‎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测量步骤。‎ ‎(3)写出高阻值电阻Rx的计算表达式。‎ ‎5. 如图有小灯泡L1(6V,3W)和L2(6V,lW)各1只,定值电阻R(18Ω,5W)1只,电源1只(电动势12V,内阻不计),开关1只,若干导线,试设计一电路,使L1和L2都能正常发光。‎ ‎(1)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电路图中要标明各元件的代号;‎ ‎(2)按设计的电路图,用线完成图中所示仪器的连线。‎ ‎6. 如图所示,P是一根在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L为50cm左右,直径D为10cm左右)。镀膜材料的电阻率已知,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现给你米尺、电压表V、电流表A、电源E、滑动变阻器R、开关和若干导线,请设计一个测定膜层厚度的实验方案。‎ ‎(1)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有 。‎ ‎(2)用符号画出测量电路图。‎ ‎(3)计算膜层厚度的公式是 。‎ ‎【试题答案】‎ 欧姆定律 ‎1. C 2. C、D 3. A、C 4. ‎5. 9.6‎×10-4A ‎6.(1);(2)I增大‎  7. 0.02A,a→b 测电阻率 ‎1. A、B、D 2. B、C 3. 2.900mm,0.800mm,0.485mm ‎4. 略 5. 略 6.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