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近代物理初步(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1+近代物理初步(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若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光照强度才行 C.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D.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若换成紫光来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E.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 ‎【答案】ADE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A正确.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 ‎2.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学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孙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E.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答案】BDE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可知,最大初动能与光的照射强度无关,与光的频率有关,A错误.核子之间的核力是短程力,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B正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C错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聚变反应,属于热核反应,D正确.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它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E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逸出的光 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 波长变长 E.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大 ‎【答案】ADE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 ‎4.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剩下一个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答案】B 半衰期遵循统计规律,对单个或少数原子核是没有意义的,A错误.根据3种射线的特性及衰变实质可知B正确,C、D错误. ‎ ‎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E.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答案】ABC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A正确.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B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D 错误.德布罗意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E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C.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动能减小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出a光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b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子的能量比b光子的能量大 B.若a、b两种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则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传播速度大 C.若b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若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用a光照射双缝得到相邻亮条纹的间距比用b光照射双缝得到的 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大 ‎【答案】BD 据题意,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3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为ΔEa=0.97 eV=hνa,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为ΔEb=2.55 eV=hνb,则知b光光子的能量大,频率也大,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光传播速度越慢,A错误,B正确.如果b光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不一定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a光频率较小,则a 光波长较大,所以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a光照射双缝时得到的干涉条纹较宽,D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 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 E.γ射线是原子核内部发生核反应而释放出的多余的能量 ‎【答案】ACE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A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 ‎9.(多选)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 B.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 eV 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答案】BD 氢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级差.故A错误;根据C=6知,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ΔE=(13.6-0.85) eV=12.75 eV.故C错误;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小,则波长最长.故D正确. ‎ ‎10.(多选)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和m4,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式为H+H→He+n B.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m1+m2-m3‎ D.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ΔE=(m1+m2-m3-m4)c2‎ ‎【答案】AD 由氘核和氚核的结合以及电荷数、质量数守恒可知选项A正确;该核反应为聚变反应,选项B错误;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Δm=m1+m2-m3-m4,选项C错误;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ΔE=Δmc2,可知选项D正确. ‎ ‎11.有关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球m1以速度v碰撞静止球m2,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C.丙图中射线1由β粒子组成,射线2为γ射线,射线3由α粒子组成 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聚变 ‎【答案】B 甲图中只有发生弹性碰撞时,碰后m2的速度才为v,则A错误.丙图中射线1由α粒子组成,射线3由β粒子组成,射线2为γ射线,C项错误.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重核裂变,D错误.‎ ‎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 B.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 C.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和Xe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D.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13.(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入射光太弱 ‎ B.入射光波长太长 C.光照时间短 ‎ D.电源正、负极接反 ‎【答案】BD 入射光波长太长,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电路中电源反接,对光电管加了反向电压,若该电压超过了遏止电压,也没有光电流产生,故选项D正确.‎ ‎14.(多选)如图甲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光电流与加在阴极K和阳极A上的电压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由图线①、③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B.由图线①、②、③可知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其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 C.只要增大电压,光电流就会一直增大 D.不论哪种颜色的入射光,只要光足够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15.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1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D 由原子跃迁、光电效应的规律分析.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6种光子,A错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光频率最小,B错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光频率最大,光波长最小,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错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0.20 eV>6.34 eV,所以能使金属铂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 ‎17.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答案】D 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说明能级m高于能级n,而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说明能级k也比能级n高,而紫光的频率ν2大于红光的频率ν1,所以hν2>hν1,因此能级k比能级m高,所以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应辐射光子,且光子能量应为hν2-hν1.故选项D正确.‎ ‎18.用甲、乙两种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种光的频率ν甲________ν乙(填“<”“>”或“=”),________(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________.(频率用ν,元电荷用e表示)‎ ‎【答案】=(6分) 甲(7分) (7分)‎ ‎【解析】两种光的遏止电压相同,由eU=Ekm可知,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相同,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两种光的频率相等;因甲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乙,则甲光的强度大,根据hν=W0+Ekm,eU=Ekm,联立解得U=.‎ ‎19.(1)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H+C→N+Q1,H+N→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则X是________,Q2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1.‎ 原子核 H He He C N N 质量/u ‎1.007 8‎ ‎3.016 0‎ ‎4.002 6‎ ‎12.000 0‎ ‎13.005 7‎ ‎15.000 1‎ ‎(2)一个Bi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个数是________;Bi具有放射性,现有Bi元素‎16 g,经15天,该元素还剩‎2 g,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________天.‎ ‎【答案】(1)He 大于 (2)127 5‎ ‎【解析】(1)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所以X的质量数15+1-12=4,电荷数1‎ ‎20.(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并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 ‎①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________‎ 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②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_eV.‎ ‎(2)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分别以v0、v0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答案】(1)①3 2 ②9.60 (2)v0‎ ‎【解析】(1)①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可以发出的光的种类有:‎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v=v0⑥‎ ‎21.(1)(多选)一群基态氢原子吸收某种波长的光后,可以发出三种波长的光,这三种光的波长关系为λ3>λ2>λ1,已知某金属的极限波长为λ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金属的逸出功为hλ2‎ B.波长为λ1的光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波长为λ3的光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波长为λ1‎ E.若用波长为λ4的光照射该金属且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c ‎(2)两块厚度相同的木块A和B并列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分别为mA=‎2.0 kg,mB=‎0.9 kg,B的上、下底面光滑.另有质量mC=‎0.10 kg的铅块C(其长度可略去不计)以大小为vC=‎10 m/s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A的上表面,如图所示.若A、C间接触面粗糙,轻质弹簧的原长等于B板的长度,由相互作用,铅块C和木块B最后一起运动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0.5 m/s,求:‎ ‎①铅块C离开A时的速度大小; ‎ ‎②轻质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1)BDE (2)①‎2.75 m/s ②0.28 J ‎【解析】(1)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h,A错误;由ν=可知ν1>ν2>ν3,大于等于极限频率的光才可 联立解得v1=‎2.75 m/s.‎ ‎②C、B相对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pm=mCv+mBv-(mB+mC)v2‎ 由①知vA=‎0.25 m/s 解得Epm=0.28 J.‎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