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
物理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计12题,每题4分,1-8题单选,9-12多选。 1.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 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⑤⑥⑦⑧ C. ④⑤⑥⑦⑧ D. ①④⑤⑦⑧ 【答案】D 【解析】 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都是矢量;路程、时间、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们是标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以忽略不计 B. 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C. 平均速度,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D. 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需要考虑自身的质量,故A错误。 B. 物体的大小与能否看成质点无关,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有影响时就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 平均速度,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 D.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故D错误。 3.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是2m/s2,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50m,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15m/s,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经过P杆的速度是8m/s B. 经过P杆的速度是10m/s C. 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5s D. 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10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vQ2-vP2=2ax,代入数据解得vP=5m/s,故A、B错误;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和速度与时间关系,求解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解法较多,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或者平均速度关系也能求出,选择熟练的解法即可。 4.如图所示,两个小球用长为1 m的细线连接,用手拿着球,球竖直悬挂,且A、B两球均静止。现由静止释放球,测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0.2 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球释放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A. 1.25 m B. 1.80 m C. 3.60 m D. 6.25m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释放时A球离地高度为h,则,求得,。 A. 1.25 m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错误; B. 1.80 m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B正确; C. 3.60 m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错误; D. 6.25m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错误。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v-t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0~s内,物体沿加速度方向做匀变速运动,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在~T内,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v-t图象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在T~2T内,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2T时刻速度为零。v-t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因加速度的大小相等,所以在0~s内及在T~2T内的图线的斜率大小相同; A.该图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以下各选项的图中,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A、D选项中的细线均沿竖直方向.则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中,假设两球间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与题意矛盾,则、间无弹力,故A错误;B选项中,若两球间无弹力,则两球都将向下摆动,与题意矛盾,则、间有弹力,故B正确;C选项中,假设两球间有弹力,则小球将向右运动,与题意矛盾,则、间无弹力,故C错误;D选项中,假设对球有弹力,方向必定垂直于斜面向上,球共受三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与题意矛盾,则、间一定没有弹力,故D错误.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 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C. 物体只有相互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 D. 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产生的力的效果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受到每一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存在,故A正确;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自身也同时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只有相互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是弹力,而其它力不一定要接触,比如电荷间的电场力,故C错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产生的力的效果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B. 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 C. 由可知,动摩擦因数µ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弹力N成反比 D. 汽车正常行驶时,驱动轮对地面产生静摩擦力,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错误; B.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并非只有重心处受重力,选项B错误; C.动摩擦因素只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摩擦力和弹力无关,选项C错误; D.汽车正常行驶时,驱动轮对地面产生静摩擦力,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选项D正确。 9.关于速度、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 B. 当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可能增大 C. 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它的速度一定减小 D. 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大,加速度越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B正确; C.加速度为负值,若速度也为负值,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则速度可能增大,故C错误; D.物体速度变化率是时间内速度大小的变化大,故速度的变化率约大,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 10.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B. 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宏观物体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 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D. 原子核内部的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着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地保持在一起,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引力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这就是万有引力,A正确; BD.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存在于原子核内部,作用范围都很小,并随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原子核之所以紧密地保持在一起,是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而有些原子核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是弱相互作用的结果,B、D均错误. C.电荷间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属于电磁相互作用,它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与万有引力类似C正确. 1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答案】BCD 【解析】 【详解】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说明甲向上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说明乙向上运动,其速度比甲快;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丙可能向上运动,且速度小于甲乙的速度,也有可能向下运动或者静止不动;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12.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大小为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 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若物体以速度v0匀速通过AB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则( ) A. v=2v0 B. C. D.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A、B两点间距x=t=v0t,解得v=2v0,选项A符合题意; BCD由 t1=, t2=, t=t1+t2 可解得 +=, 选项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二、实验题 13.有关《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V交流电源上 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逐渐由密集变得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 D.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且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时间间隔是0.08s (2)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编号)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刻度尺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3)对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要用天平测出钩码质量 B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小车 C.在纸带上确定计时起点时,必须要用打出的第一个点 D.作图象时,必须要把描出的各点都要连在同一条曲线上 (4)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vA =_____m/s,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a=___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C (2). B (3). B (4). 0.34 (5). 0.39 【解析】 【详解】第一空.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选项A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V交流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选项B错误;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逐渐由密集变得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选项C正确;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且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选项D错误; 第二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天平,故选B. 第三空.此实验中不需要用天平测出钩码质量,选项A错误;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在纸带上确定计时起点时,可以选择点迹清晰的部分开始,不一定必须要用打出的第一个点,选项C错误;作图象时,让大多数点落在曲线上,少数均匀分布在曲线两侧,选项D错误; 第四空.第五空.s1=3.18cm,s2=6.74-3.18=3.56cm,s3=10.69-6.74=3.95cm,s4=15.05-10.69=4.36cm. 14.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N.若测得物块P质量为500g,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_______.(g取10m/s2) 【答案】 (1). 1.50 (2). 橡胶 【解析】 【详解】[1].由弹簧秤读数可知,物块所受拉力为1.50N,则物块P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1.50N. [2].若测得物块P质量为500g,可得 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橡胶。 三、解答题 15.物体从长1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0.5s到达斜面的中点.求: ⑴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总时间t; ⑵物体滑至斜面底的速度v的大小. 【答案】(1) (2) 2 【解析】 【详解】(1)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关系 可得: 由,可得: (2)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 可得: 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一端固定于质量为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弹簧长度时,物体刚要开始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为4.2N,g=10m/s2),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弹簧长度为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弹簧长度为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答案】(1) 210N/m (2)2.1 N (3) 4.0 N 【解析】 【详解】(1) 弹簧原长为x0=10cm=0.1m,弹簧长度 x=12cm=0.12m 物体匀速前进时,条件得: k(x-x0)=4.2 代入解得: k=210N/m; (2) 若将弹簧长度为x1=11cm=0.11m时,弹簧的拉力为: F1=k(x1-x0)=210×(0.11-0.10)N=2.1N 最大静摩擦力: Ffm=4.2N 可知物体没动,则所受的静摩擦力为: Ff1=F1=2.1N (3)若将弹簧长度为x2=13cm=0.13m时,弹簧弹力: F2=k(x2-x0)=210×(0.13-0.10)N=6.3N; 物体将加速前进,此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f2=μFN=μmg=0.2×2×10N=4.0N。 17.一次演习中,一空降特战兵实施空降,在飞机悬停180m高的空中后,空降特战兵从机舱中一跃而下,把空降特战兵空降假定为如下过程:空降特战兵出飞机舱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了2s后打开辅伞,特战兵立即做匀速运动,过了一段时间后打开主伞,特战兵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运动6s后到达了“敌方”的地面,此时空降特战兵的速度恰好为零,g取10m/s2.求: (1)空降特战兵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2)空降特战兵从出机舱到着地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答案】(1)20m(2)13s 【解析】 【详解】(1)空降特战兵出飞机舱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了2s过程下落的距离: (2)2s末的速度: 匀速运动的时间: 匀减速的时间为: 所以 考点: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睛】这是一个多过程运动问题,要抓住各个过程物理量的特点,特别是速度,前一段的末速度是后一段的初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位移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时间关系式,联立即可求解。 18.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从此刻开始计时,求: (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 【答案】(1)16 m (2)8 s 【解析】 【详解】汽车A和B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 (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 v=vB-at=vA, 解得t=3s 此时汽车A的位移 xA=xAt=12m 汽车B的位移 xB=vBt-at2=21m 故最远距离 Δxmax=xB+x0-xA=16m. (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 运动的位移 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此时相距 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 故A追上B所用时间 t=t1+t2=8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