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选,第8-10题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 ‎1、各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2、有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薄球壳,在通过球心的直线上,各点的场强E随与球心的距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球壳外空间,电场分布与电荷量全部集中在球心时相同,已知静电常量为k,半径为R的球面面积为S=4π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匀带电球壳带电密度为 B.图中r=1.5R C.在x轴上各点中有且只有x=R处电势最高 D.球面与球心间电势差为E0R ‎3.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 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C.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点A处的电势为6 V,点B处的电势为3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200 V/m        B.200 V/m C.100 V/m D.100 V/m ‎5.如图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的开关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极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a和b,在a孔正上方某处放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过b孔,则可行的方法是(  )‎ 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 B.保持S闭合,将B板适当下移 C.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上移 D.先断开S,再将B板适当下移 ‎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电阻,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x的阻值为(  )‎ A.R0 B.R0‎ C.R0 D.R0‎ ‎7.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1中的电流为L2中电流的2倍 B.L3的电阻约为1.875 Ω C.L3的电功率约为0.75 W D.L2和L3的总功率约为3 W ‎8.如图所示,把A、B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长为0.10 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A和OB两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A球接触,棒移开后将悬点OB移到OA点固定。两球接触后分开,平衡时距离为0.12 m。已测得每个小球质量是8.0×10-4 kg,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g=10 m/s2,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则(  )‎ A.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 B.A球所受的静电力为1.0×10-2 N C.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4×10-8 C D.A、B两球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的变化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变,不变      B.变大,变大 C.变大,不变 D.不变,不变 ‎10、如图甲所示,其中R两端电压u随通过该电阻的直流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动势为7.0 V(内阻不计),且R1=1 000 Ω(不随温度变化).若改变R2,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这时(  ).‎ A.R的阻值为1 000 Ω B.R的阻值为1 300 Ω C.通过R的电流为1.5 mA D.通过R的电流为2.0 mA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额定功率为0.5 W,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直流电源3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C.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约为0.025 Ω)‎ D.直流电压表0~3 V(内阻约为3.0 kΩ)‎ E.滑动变阻器100 Ω,0.5 A F.滑动变阻器10 Ω,2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均填写仪器前的字母)‎ ‎(2)应选择下图中哪一个电路图进行实验?__________。‎ ‎(3)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__________。(选填“左端”“右端”或“正中间”)‎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小灯泡IU图线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当电压为0.5 V时,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是________ Ω。‎ ‎(5)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可以绘制小灯泡的电功率P 随其两端电压U或电压的平方U2变化的图像,在下列选项中所给出的A、B、C、D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 ‎1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大约为1.0 Ω)‎ B.电压表V(0~15 V)‎ C.电流表A(0~0.6 A、内阻0.1 Ω)‎ D.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A、内阻Rg=10 Ω)‎ E.滑动变阻器R1(0~10 Ω、10 A)‎ F.滑动变阻器R2(0~100 Ω、1 A)‎ G.定值电阻R3=990 Ω H.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写“R1”或“R2”);‎ ‎(2)请在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 ‎(3)如图14所示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 ‎ 三、计算题 ‎13、(8分)如图所示,在一足够大的空间内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3.0×104 N/C。有一个质量m=4.0×10-3 kg的带电小球,用绝缘轻细线悬挂起来,静止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取g=10 m/s2,sin 37°=0.60,cos 37°=0.80,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 ‎(1)求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及电性;‎ ‎(2)如果将细线轻轻剪断,求细线剪断后,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从剪断细线开始经过时间t=0.20 s,求这一段时间内小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14.(10分)如图所示,水平绝缘粗糙的轨道AB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绝缘光滑轨道BC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0.4 m,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与轨道所在的平面平行,电场强度E=1.0×104 N/C。现有一电荷量q=+1.0×10-4 C,质量m=0.1 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带电体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然后落至水平轨道上的D点(图中未画出)。取g=10 m/s2。试求:‎ ‎(1)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D点到B点的距离xDB;‎ ‎(3)带电体在从P开始运动到落至D点的过程中的最大动能(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5. (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 V,内阻r=1 Ω,电阻R0=2 Ω,可变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10 Ω。求可变电阻为多大时,R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16. (12分)如图甲所示,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电板,板间距为d,大量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连续不断地从中点O沿与极板平行的OO′方向射入两板之间,当两板不带电时,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的时间为3t0,当在两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周期为2t0、幅值恒为U0的周期性电压时,所有的电子均能从两板间通过(不计电子重力)。求这些电子穿过平行板时距OO′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2021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A B C B ACD AC BC ‎11、 (1)B F (2)A (3)左端 (4)5.5 (5)AC ‎12. 答案 (1)R1 (2)电路图如图所示 (3)1.47(1.46~1.48均对) 0.83(0.81~0.85均对)‎ ‎13.[解析] (1)小球受到重力mg、电场力F和细线的拉力T的作用,‎ 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qE=mgtan θ 解得:q==1.0×10-6 C 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故小球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2)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 解得:a==12.5 m/s2。‎ ‎(3)在t=0.20 s的时间内,小球的位移为:l=at2=0.25 m 小球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W=qElsin θ=mglsin θtan θ=4.5×10-3 J 所以小球电势能的变化量(减少量)为:ΔEp=4.5×10-3 J。‎ ‎[答案] (1)1.0×10-6 C 正电荷 ‎(2)12.5 m/s2 (3)减少4.5×10-3 J ‎14.解析:(1)设带电体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vC,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 解得vC=2.0 m/s。‎ 设带电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B,设轨道对带电体的支持力大小为FB,带电体在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B-mg=m。‎ 带电体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2R=mvC2-mvB2‎ 联立解得FB=6.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带电体对轨道的压力FB′=6.0 N。‎ ‎(2)设带电体从最高点C落至水平轨道上的D点经历的时间为t,根据运动的分解有2R=gt2,‎ xDB=vCt-t2‎ 联立解得xDB=0。‎ ‎(3)由P到B带电体做加速运动,故最大速度一定出现在从B经C到D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其合力与重力方向成45°夹角斜向右下方,故最大速度必出现在B点右侧对应圆心角为45°处。‎ 设带电体的最大动能为Ekm,根据动能定理有 qERsin 45°-mgR(1-cos 45°)=Ekm-mvB2,‎ 代入数据解得Ekm≈1.17 J。‎ 答案:(1)6.0 N (2)0 (3)1.17 J ‎15.解析:法一:PR=,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U=E·=,所以PR=, ‎ 代入数据整理得PR=,‎ 当R= Ω时,R上消耗的功率最大,PRmax= W。‎ 法二:采用等效电源法分析,把定值电阻等效到电源的内部,即把电源和定值电阻看作电动势为E′=E,内阻为r′=的电源,当R=r′=时,电源对外电路R的输出功率最大PR=。‎ 把数值代入各式得:E等=E′=E= V;‎ ‎16.解析:以电场力的方向为正方向,画出电子在t=0、t=t0时刻进入电场后,沿电场力的方向的速度vy随时间变化的vyt图像,如图甲和乙所示。‎ 电场强度E=,电子的加速度a== 图甲中,vy1=at0=,vy2=a×2t0= 由图甲可得电子的最大侧位移 ymax=t0+vy1t0+t0= 由图乙可得电子的最小侧位移ymin=t0+vy1t0=。‎ 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