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5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2018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名师伴你学》
构建知识网络: 考情分析: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常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公式 W=Flcos_α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4.功的正负 (1)当0≤α<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α≤π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α=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 通晓两类力做功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都属于“保守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仅由作用对象的初、末位置(即位移)决定。 (2)摩擦力属于“耗散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二、功率 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 (1)P=,P为时间t内的物体做功的快慢. (2)P=Fv ①v为平均速度,则P为平均功率. ②v为瞬时速度,则P为瞬时功率. 3.对公式P=Fv的几点认识: (1)公式P=Fv适用于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3)当力F和速度v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分解或者将速度v分解. 4.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5.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三、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k=mv2.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选填“矢量”或“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 4.单位:焦耳,1J=1N·m=1kg·m2/s2. 5.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 6.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k=mv22-mv12. 四、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1)W=ΔEk. (2)W=Ek2-Ek1. (3)W=mv22-mv12. 3.物理意义: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名师提醒】 一对平衡力做功绝对值肯定相等;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绝对值不一定相等,可以同为正或同为负,也可以一个做功一个不做功,可以一正一负绝对值不一定相等---因为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同的物体位移不一定相等。 典型例题剖析: 考点一:功和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典型例题1】一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0 s后的v t图像没有画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6 N B.物块的质量为1 kg C.物块在0~10 s内克服摩擦力做功为50 J D.物块在10~15 s内的位移为6.25 m 【答案】 D 【变式训练1】(多选)(2017·淮安模拟)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长度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设在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大小F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mgL B.悬线的拉力做功为0 C.空气阻力做功为-mgL D.空气阻力做功为-F阻πL 【答案】 ABD 【解析】 摆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L,A正确;悬线的拉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故做功为0,B正确;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故做功为-F阻·πL,C错误,D正确。 【变式训练2】 (多选)如图所示,n个完全相同、边长足够小且互不粘连的小方块依次排列,总长度为l,总质量为M,它们一起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动,某时刻开始滑上粗糙水平面。小方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小方块恰能完全进入粗糙水平面,则摩擦力对所有小方块所做功的大小为( ) A.Mv2 B.Mv2 C.μMgl D.μMgl 【答案】 AC 【变式训练3】(2017·常州检测)质量为2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沿此直线作用于物体的外力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则其末速度为( ) A.5 m/s B. m/s C. m/s D. m/s 【答案】 B 【解析】 F x图像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外力所做的功,由题图可知:W=(2×2+4×4-3×2) J=14 J,根据动能定理得:W=mv2-mv02,解得:v= m/s,故B正确。 【典型例题2】(2017·盐城模拟)如图所示,小物块甲从竖直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圆弧底端切线水平。小物块乙从高为R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物块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 B.两物块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同 C.两物块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 D.两物块到达底端时,乙的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大于甲的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答案】 D 【变式训练4】 (2017·泰州模拟)把A、B两相同小球在离地面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答案】 C 【名师提醒】 1.功的计算 力的特点 计算方法 恒力的功 单个恒力 W=Flcosα 合力为恒力 1.先求合力,再求W=F合l 2.W=W1+W2+… 变力的功 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沿轨迹切线方向(耗散力) 力的大小跟路程的乘积 力与位移成线性变化(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力) W=lcosθ(平均力) 已知F-l图象 功的大小等于“面积” 一般变力 动能定理 2.功率的计算 (1)P=,适用于计算平均功率; (2)P=Fvcosθ,若v为瞬时速度,P为瞬时功率,若v为平均速度,P为平均功率. 考点二:机车启动问题 【典型例题3】(2017·衡水月考)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段AB上有一质量为2×103 kg的汽车(可视为质点),正以10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BC较粗糙,汽车通过整个ABC路段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5 s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20 kW不变,假设汽车在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各自有恒定的大小。求: (1)汽车在AB路段上运动时所受阻力f1的大小。 (2)汽车刚好开过B点时加速度a的大小。 (3)BC路段的长度。 【答案】 (1)2 000 N (2)1 m/s2 (3)68.75 m 【变式训练5】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7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由Pt图像知:0~t1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1行驶,t1~t2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2行驶。设汽车所受牵引力为F,则由P=Fv得,当v增加时,F减小,由a=知a减小,又因速度不可能突变,所以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 【名师提醒】 1.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Pt图像和vt图像 OA段 过程分析 v↑⇒F=↓⇒a=↓ a=不变⇒F不变P=Fv↑直到P额=Fv1 运动性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时间t0= AB段 过程分析 F=F阻⇒a=0⇒vm= v↑⇒F=↓⇒a=↓ 运动性质 以vm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C段 无 F=F阻⇒a=0⇒以vm=匀速运动 2.三个重要关系式 (1)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m=。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匀加速过程结束后功率最大,速度不是最大,即v=查看更多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