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二轮复习直线运动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二轮复习直线运动学案(全国通用)

【高考命题热点】主要考查 和 、有关纸带综合实验和结合受力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规律的综合型大题。 【知识清单】 1.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的运动即为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 速直线运动( 且恒定)、变加速直线运动( 且不恒定) 2.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不受力或合外力为零或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匀速直线运动) (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3. 基本概念:参考系、质点、路程、位移( )、速度( )、加速度( ) 物理量分标量和矢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 、密度 、长度 、路程 、时间 等)。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 、力 、速度 、加速度 等)。 参考系:即参考物,初中已学过,高中不重复讨论。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大小与路径有关;位移:物体运动初、末位置直线距离, 大小与路径无关,只跟初末位置有关,方向:初位置→末位置。 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单位:m/s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间值;平均速度:一段时间内速度平均值( ) 加速度(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或速度变化率) 单位:m/s2 4. 直线运动分类( 中斜率表示 , 中斜率表示 ) (1)匀速直线运动( ) 位移: 图像: 0 0 (2)匀变速直线运动( 且恒定) 公式: (学会巧用 平均速度求位移,简化计算)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由静止释放且只受重力,即: : 匀加速( >0) 匀减速( <0) 0 0 : (类似二次函数图像) ( <0) ( >0) 0 0 (3) 变加速直线运动( 且不恒定) : 0 0 说明: 表示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加速运动,其它类推秒通。 5. 追及、相遇问题的解法 (1)追及、相遇问题的特征 ①追及问题 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像 说明 匀加 速追 匀速 ① 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 增大; ②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 ; ③ 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 减小; ④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 追匀 减速 匀加 速追 匀减速 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类型 图像 说明 匀减 速追 匀速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 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 时刻: ①若 ,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 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 ,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最 小距离为 ; ③若 ,则相遇两次,设 时刻 ,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 时刻 两物体第二次相遇,且有 。 匀速 追匀 加速 匀减 速追 匀加速 注意:a. 表中 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b. 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c. 是前面物体的速度, 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②相遇问题 a.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 b.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运动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相遇; c. 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当同一时刻运动到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相遇。 (2)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求解方法 ①临界条件法 当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时两者速度相同,则恰能追上或恰追不上(也是二者避碰的临界条 件)。 ②判别式法 若追者甲和被追者乙最初相距 ,令两者在 时刻相遇,则有 ,得到关于时间 的一元二次方程。当 时,两者相遇两次或相遇一次(两正根时相遇两次, 一正根一负根相遇一次);当 时,两者恰好相遇;当 时, 两者不会相遇。 ③图像法 图像法求解这类问题时,常常使用 图像。在 图像,两物体速度图线间所围面积是 两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值。 6. 纸带问题通关 简化实验纸带图: (1)求物体运动加速度 逐差法: 说明: 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补充:若 打点计时器用频率 50Hz 交流电源,题目明确说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 4 个点未画出、 每隔 4 个点取一计数点或每 5 个点取一计数点,其题意都一样,都表达相邻两计数 点的时间间隔为 5×0.02=0.1s)。 若题目交待为减小实验误差,尽可能使用多组数据求 ,则: 以上图为例: (2)求瞬时速度: (3)纸带问题升级版: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需用以 上公式并结合题意巧妙解决问题,并做误差分析(存在阻力、打点计时器开关闭合 和释放纸带先后顺序颠倒、释放纸带时手抖或所取计数点不合理等方面分析)。 热点突破提升训练二 1.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则自驾驶员 急踩刹车开始,2 s 内与 5 s 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5∶4 B.4∶5 C.3∶4 D.4∶3 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 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 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3.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后经过匀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过程,已知物体在这三个运动 过程中的位移均为 s,所用时间分别为 2t、t 和 3 2t,则( ) 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s t2 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4s 9t2 C.物体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s 3t D.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大小为 2s 3t 4.(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则( ) A.在 t=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 m 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 间内,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6.一质点沿 x 轴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 t =0 时位于 x=5 m 处,开始沿 x 轴正向运动。当 t=8 s 时,质点 在 x 轴上的位置为( ) A.x=3 m B.x=8 m C.x=9 m D.x=14 m 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a 车和 b 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下 图中直线 a 和曲线 b,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在 t1 时刻 a 车的位移大于 b 车 C.t1 到 t2 时间内,a 车与 b 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a 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8.(多选)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 2 s 末和 6 s 末 C.乙在前 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6 s 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 D.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已知 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0~t2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 t1 时刻速度大小相等 B.t1 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C.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10.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 0~t 时间内运动的 x-t 图线和 v-t 图线,由图可知,在 0~ t 时间内( )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图甲中 t1 2 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v0 2 D.x1-x0> v0 2 t1 11.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 t 内位移为 s,动能变为原来的 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12.(多选)如图所示,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 为其运动 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 AB、BC、CD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 CD=4 m C.可以求得 OA 之间的距离为 1.125 m D.可以求得 OA 之间的距离为 1.5 m 13.(多选)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下落高度足够高,取 g=10 m/s2,关于这个小球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第 3 s 内的下落高度为 25 m B.小球在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0 m/s C.小球在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3∶5 D.小球在前 1 s 内、前 2 s 内、前 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 14.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 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 s.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 m/s,vC=________ m/s,vB=________ m/s. 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 v-t 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纸带的加速度 a=_______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 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 工作频率为 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 4 个记时点未 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________ s. (3)计数点 5 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 v5=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________. 16.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 B 点,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12.50 cm.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让小车做直线运动. (1)若用游标卡尽测出遮光条的宽度 d,如图乙所示,则 d=________ cm. (2)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甲中位置 A 处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Δt=2.28×10-2 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 m/s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7.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 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 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 面上连续的 6 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 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结果均保 留 2 位有效数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