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试题解析2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试题解析23

1 学案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概念规律题组 1.在下列几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 B.物体沿光滑圆弧曲面自由下滑 C.在粗糙斜面上下滑的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拉力,拉力大小大于滑动 摩擦力 D.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压缩弹簧过程中的小球 图 1 2.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减小 图 2 3.从高为 h 处以速度 v0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如图 2 所示.若取抛出点 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0,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为( ) A.mgh B.mgh+1 2mv20 C.1 2mv20 D.1 2mv20-mgh 4.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 Ep 和机械能 E 随下落的高度 h 的变化图线(下 图)正确的是( ) 二、思想方法题组 2 图 3 5.木块静止挂在绳子下端,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再与木块一起共 同摆到一定高度,如图 3 所示,从子弹开始入射到共同上摆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的机械能守恒 B.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C.子弹和木块的总机械能守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 4 6.如图 4 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A 和 B,分别用线悬在等高的 O1、O2 两点,A 球的悬线比 B 球的悬线长,把两球的悬线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度的释放,则经过 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球的速度大于 B 球的速度 B.A 球的动能大于 B 球的动能 C.A 球的机械能大于 B 球的机械能 D.A 球的机械能等于 B 球的机械能 一、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方法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方法 (1)从机械能的定义直接判断:若物体动能、势能均不变,机械能不变.若一个物体动 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或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化或动能和重力势能同时增加(或减 小),其机械能一定变化. (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外力,但其他外 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 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例 1】 下列运动中能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手榴弹从手中抛出后的运动 B.子弹射穿木块 C.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拴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D.吊车将货物匀速吊起 [规范思维] 3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1.用守恒的观点表示,即系统在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表达式为 Ek1 +Ep1=Ek2+Ep2 或 E1=E2. 2.用转化的观点表示,即:系统减少(增加)的势能等于增加(减少)的动能,表达式为ΔEp =-ΔEk. 3.用转移的观点表示,即系统若由 A、B 两部分组成,A 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 B 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表达式为:ΔEA 减=ΔEB 增. 【例 2】 素 图 5 有“陆地冲浪”之称的滑板运动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如图 5 所示是由足够长的斜直 轨道,半径 R1=2 m 的凹形圆弧轨道和半径 R2=3.6 m 的凸形圆弧轨道三部分组成的模 拟滑板组合轨道.这三部分轨道依次平滑连接,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 M 点为 凹形圆弧轨道的最低点,N 点为凸形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凸形圆弧轨道的圆心 O 与 M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 m=1 kg 的滑板从斜直轨道上的 P 点无初速 度滑下,经 M 点滑向 N 点,P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 h=3.2 m,不计一切阻力,g 取 10 m/s2. 求: (1)滑板滑至 M 点时的速度; (2)滑板滑至 M 点时,轨道对滑板的支持力; (3)若滑板滑至 N 点时对轨道恰好无压力,则滑板的下滑点 P 距水平面的高度. [规范思维]【例 3】 (全国Ⅱ高考.18)如图 6 所示, 图 6 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 a 和 b.a 球质量为 m,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 3m,用手托住,高度为 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 始释放 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h B.1.5h C.2h D.2.5h 4 [规范思维] 图 7 【例 4】 如图 7 所示,内壁光滑的空心细管弯成的轨道 ABCD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 中 BCD 段是半径 R=0.25 m 的圆弧,C 为轨道的最低点,CD 为1 4 圆弧,AC 的竖直高 度差 h=0.45 m.在紧靠管道出口 D 处有一水平放置且绕其水平中心轴 OO′匀速旋转 的圆筒,圆筒直径 d=0.15 m,筒上开有小孔 E.现有质量为 m=0.1 kg 且可视为质点的 小球由静止开始从管口 A 滑下,小球滑到管道出口 D 处时,恰好能从小孔 E 竖直进 入圆筒,随后,小球由小孔 E 处竖直向上穿出圆筒.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 m/s2.求: (1)小球到达 C 点时对管壁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圆筒转动的周期 T 的可能值. [规范思维] 【基础演练】 图 8 1.游乐场中的一种滑梯如图 8 所示.小朋友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沿水平轨道 滑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 ) A.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小朋友做功 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增加 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 D.在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 5 图 9 2.伽利略曾设计如图 9 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 M 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 高度上的 N 点.如果在 E 或 F 处钉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 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 M 点.这个实验可 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 ) 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如图 10 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 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 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 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 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图 10 A.t1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图 11 4.如图 11 所示,长为 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安装在固定转动 轴 O 上,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 O 无摩擦地转动.若在最低点 P 处给小球一沿切线方 向的初速度 v0=2 gL.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不可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 Q B.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 Q,且在 Q 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C.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 Q,且在 Q 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 D.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 Q,但在 Q 点不受轻杆的弹力 5.(上海高考.8)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 代表动能,Ep 代表势能,h 代表下落的距离, 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6 图 12 6.如图 12 所示,半径为 R 的竖直固定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 给小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间得到一个水平初速度 v0,若 v0 大小不同,则小球能够上升 到的最大高度(距离底部)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 v0= gR,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 2 B.如果 v0= 2gR,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 2 C.如果 v0= 3gR,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R 2 D.如果 v0= 5gR,则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R 7. 图 13 如图 13 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 A 和物块 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 顶端的小滑轮 O,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4m.开始时,用手托住 A,使 OA 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 斜面,此时 B 静止不动.将 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小球 A 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 A 的机械能不守恒,A、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8.一质量为 50 kg 的男孩在距离河流 40 m 高的桥上做“蹦极跳”,原长长度为 14 m 的 弹性绳 AB 一端系着他的双脚,另一端则固定在桥上的 A 点,如图 14(a)所示,然后男 孩从桥面下坠直至贴近水面的最低点 D.男孩的速率v 跟下坠的距离h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假定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遵守胡克定律(不考虑空气阻力、男孩的大小和绳的质 量,g 取 10 m/s2).求: 7 图 14 (1)当男孩在 D 点时,绳所储存的弹性势能; (2)绳的劲度系数; (3)讨论男孩在 AB、BC 和 CD 期间运动时作用于男孩的力的情况. 【能力提升】 9.如图 15 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为 m1=100 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 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 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 R=1.8 m.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 A、 B,长度均为 l=2 m,质量均为 m2=100 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相等,取 g=10 m/s2) 图 15 (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 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求μ1 应满足 的条件.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 A 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 A 上运动的时间. 8 图 16 10.如图 16 所示,一小球从 A 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 到 B 点后,进入半径 R=10 cm 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 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 C 点运动,C 点右侧有一壕沟,C、D 两点的竖直高度 h=0.8 m,水平距离 x=1.2 m,水平轨道 AB 长为 L1=1 m,BC 长为 L2=3 m.小球与水平轨 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 (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 A 点的初速度? (2)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 A 点的初速度的范围 是多少? 学案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课前双基回扣】 1.BC 2.D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但物体可能受其他力.] 3.C [物体刚抛出时的机械能为 1 2mv20,机械能守恒.] 4.C [机械能守恒 E 不随 h 变化,而 Ep=mg(H-h).] 5.D [子弹打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热能,故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6.ABD [取悬点为零势能 0,二球的机械能相等均为 0, 又 mgL=1 2mv2,v= 2gL,故 vA>vB,EkA>EkB.] 思维提升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对单个物体就看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或者虽受其他力,但 其他力不做功;对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就看是否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若有其他外力或内力做功(如内部有摩擦等),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2.(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有多种,具体选用哪一种要视情况而定;(2)对单个物体 而言,如果机械能守恒,则除了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外,也可以选用动能定理解题. 3.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研究对象的选取是解题的关键环节,若选单个物体为研 究对象时,机械能可能不守恒,但选此物体与其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时, 机械能却是守恒的. 【核心考点突破】 例 1 AC [手榴弹从手中抛出后,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有重力做功,没有其他 力做功,机械能守恒,A 正确; 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受到木块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子弹做负功,子 弹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B 不正确; 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重力、水平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细绳对小 球的拉力作用,这些力皆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无能 量转化,保持原有的动能不变,即机械能守恒,C 正确; 9 吊车将货物匀速吊起的过程中,货物受到与其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拉力作用,上 升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拉力对物体做正功,货物的机械能增加,故机械能不守恒, D 不正确.] [规范思维]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力为零;判断机械能 是否守恒,要根据不同情景恰当地选取判断方法. 例 2 (1)8 m/s (2)42 N (3)5.4 m 解析 (1)对滑板由 P 点滑至 M 点,由机械能守恒得 mgh=1 2mv2M 所以 vM=8 m/s. (2)对滑板滑至 M 点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v2M R1 所以 FN=42 N. (3)滑板滑至 N 点时对轨道恰好无压力,则有 mg=m v2N R2 得 vN=6 m/s 滑板从 P 点到 N 点机械能守恒,则有 mgh′=mgR2+1 2mv2N 解得 h′=5.4 m. [规范思维]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 (2)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弄清各力的做 功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3)如果符合,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注意:所列方程有多种形式,如: Ek1+Ep1=Ek2+Ep2,ΔEk=-ΔEp,ΔEA=-ΔEB 等,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例 3 B [在 b 球落地前,a、b 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 a、b 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3mgh-mgh=1 2(m+3m)v2,v= gh,b 球落地时,a 球高度 为 h,之后 a 球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 2mv2=mgΔh,Δh=v2 2g =h 2 ,所以 a 球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1.5h,B 正确.] [规范思维] 本题中单个物体机械能并不守恒,但系统机械能守恒,可以对系统应用机 械能守恒定律.对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注意: (1)合理选取系统,判断是哪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清楚系统内各部分机械能(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例 4 (1)4.6 N 方向竖直向下 (2) 0.2 2n+1 s(n=0,1,2,3,…) 解析 (1)小球从 A→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1 2mv2C 小球在 C 点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C-mg=mv2C R 解得 FNC=m(g+v2C R )=4.6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到达 C 点时对管壁压力的大小为 4.6 N,方向竖直向下. (2)小球从 A→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mgR+1 2mv2D 代入数据解得 vD=2 m/s 小球由 D 点竖直上抛至刚穿过圆筒时,由位移公式得 d=vDt-1 2gt2, 解得 t1=0.1 s 和 t2=0.3 s(舍去) 小球能向上穿出圆筒所用时间满足 t=T 2(2n+1)(n=0,1,2,3,…) 联立解得 T= 2t 2n+1 = 0.2 2n+1 s(n=0,1,2,3,…) 规范思维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无需关注中间过程的细节,只需考虑初、末状态的机 械能或动能、势能的变化,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对解决曲线运动问题应用广泛,经常与 10 圆周运动、平抛运动规律相结合解题. 【课时效果检测】 1.D 2.C 3.C 4.B 5.B 6.AD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速度 v0= gR时,由 mgh=1 2mv 20解得 h=R 2 ,A 项正 确,B 项错误;当 v0= 5gR,小球能够运动到圆轨道内侧最高点,D 项正确;当 v0= 3gR 时小球运动到圆轨道内侧最高点以下,若 C 项成立,说明小球运动的末速度为 0,这是 不可能的,因为小球沿轨道未到3R 2 高处就已经脱离轨道做斜抛运动了.] 7.ABC [首先需要判断 B 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运动.当 A 球未释放时 B 物 体静止,则此时 B 受向上的静摩擦力 Ff=4mg·sin θ=2mg.假设在 A 球运动的过程中 B 未动,则 A 球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R=1 2mv2,v= 2gR,在最低点时,对 A 球 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T-mg=mv2 R ,FT=3mg,A 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绳子拉力最大,此 时 FT=3mgμ2(m1+m2)g⑤ 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0.4<μ1≤0.6⑥ (3)μ1=0.5,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 A 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 A 上做减 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1g=m1a1⑦ 设货物滑到木板 A 末端时的速度为 v1,由运动学公式得 v21-v20=-2a1l⑧ 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 v1=4 m/s⑨ 11 设货物在木板 A 上运动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式 v1=v0-a1t⑩ 联立①⑦⑧⑨式,代入数据得 t=0.4 s 10.(1)3 m/s (2)3 m/s≤vA≤4 m/s 或 vA≥5 m/s 解析 (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 mg=mv2 R 由 B 到最高点 1 2mv2B=1 2mv2+mg(2R) 由 A→B:-μmgL1=1 2mv2B-1 2mv2A 解得在 A 点的初速度 vA=3 m/s (2)若 vA=3 m/s 时,设小球将停在距 B 点 l 处-μmg(L1+l)=0-1 2mv2A 解得 l=1.25 m 若小球刚好停在 C 处,则有-μmg(L1+L2)=0-1 2mvA′2 则 vA′=4 m/s 若小球停在 BC 段,则有 3 m/s≤vA≤4 m/s 若小球能通过 C 点,并恰好越过壕沟时,则有 h=1 2gt2 x=vCt -μmg(L1+L2)=1 2mv2C-1 2mv2A 则有 vA=5 m/s 欲满足题意 3 m/s≤vA≤4 m/s 或 vA≥5 m/s 易错点评 1.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重力和系统内的弹簧弹力做功,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 不是合外力等于零。 2.机械能是否守恒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判断时不要受此干扰。 3.零势能面的选取虽对利用机械能守恒的解题结果没有影响,但解题的难易往往不同, 所以要尽量选合适的零势能面。 4.对于绳索、链条之类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其重心位置相对物体来说并不是固定 不变的,能否确定重心的位置,常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可以采用分段法求出每段的 重力势能,然后求和即为整体的重力势能;也可采用等效法求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利 用ΔEk=-ΔEp 列方程时,不需要选取参考平面,且便于分析计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