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9-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使用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建立理想模型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入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应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引入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正确; B.瞬时速度的定义应用了极限法,故B错误;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 故选A。 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2t+t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初速度是1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C. 第3s末物体的速度是8m/s D. 0~3s内物体的位移是9m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与x =2t + t2对比,可知,,故AB错误; C.把代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故C正确; D.把代入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故D错误。 故选C。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0m/s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C. 物体在0~10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0m/s D. 物体在0~10s内位移的大小为200m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是,故A错误;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故B错误; D.物体在0~10s内的位移的大小 故D错误; C.物体在0~10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故C正确。 故选C。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 B. 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轻杆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C. 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 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只有相互接触又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故A错误;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的收缩方向,轻杆所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故B正确;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不同,故C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5.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此表分析可知( ) A.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N 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1.5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一次是1.4N D.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1.4N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第一、二次实验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第三次实验物块加速状态,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1.5N小于2.0N,AB错误; CD.第四次实验匀速,滑动摩擦力等于弹力,为1.4N。第三次实验,第四次实验以及第五次实验物块运动,受滑动摩擦力,因此摩擦力相等,因此有三次摩擦力大小是1.4N,D正确,C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37°(sin37°=0.6,cos37°=0.8)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0.6 B. 0.625 C. 0.75 D. 0.8 【答案】B 【解析】 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0°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应的静摩擦力为 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7°时,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对应的滑动摩擦力 由:f1=f2解得μ=0.625 故选B. 7.如图所示,一辆瓜车遇红灯停在倾角为θ的坡面上,在车厢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的瓜,则该瓜受到周围其它瓜对它的作用力为( ) A. 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C. 大小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西瓜静止,可知受合外力为零,受到的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重力,二是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由二力平衡可以知道周围西瓜对它的作用力应与重力等大反向,即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胡克定律得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 F1=k(l0-l1) F2=k(l2-l0) 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是( ) A F1=2N,F2=3N B. F1=2N,F2=4N C. F1=5N,F2=8N D. F1=6N,F2=6N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F1=2N,F2=3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不可能是6N,故A错误; B.F1=2N,F2=4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可能是6N,故B正确; C.F1=5N,F2=8N,合力大小取值范围为 可能是6N,故C正确; D.F1=6N,F2=6N,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可能是6N,故D正确。 故选BCD。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增加B的重力,A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正确的是( ) A. 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B. 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增大 C. 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少 D.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等于两条绳子上的拉力的合力,当增加物体B的重力时,两条绳上的合力变大,则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变大,故选项A正确; B.当增加B的重力时,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增大,选项B正确; 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的水平分量,故增加物体B的重力时,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增大,选项C错误; D.对物体A在竖直方向可得: N+Tsinθ=mAg 可知随拉力T的增大,N减小,即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选项D错误; 故选AB. 11.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方向未知,则的大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C 【解析】 【详解】因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2的大小为,F2大于,因此有两种分解结果;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如图, 通过几何关系得,或. 故选AC. 12.伊宁市第三中学航模队员在运动会期间举行遥控车展示活动,若a、b两个遥控车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车启动时,a车在其前方2m处 B. 运动过程中,b车落后a车的最大距离为1.5m C. b车启动后经过3s正好追上a车 D. b车追上a车时的速度为m/s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b在时启动,此时a的位移 即a车在b前方处,故A错误; B.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 b车落后a车的最大距离为1.5m,选项B正确; C.由于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车才相遇,由图可知,b车启动3s后b的位移 a的位移 即b车启动后经3s正好追上a车,故C正确; D.b车启动后经过3s正好追上a车,由图可知此时b车速度为2m/s。故D错误。 故选BC。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2分) 13.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2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0.48 (2). 0.60 【解析】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14.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学习小组纠正了(1)中的问题后,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已在左图中画出,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N,O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F的图示______,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 (1). 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 (2). 没有说明要把结点拉至O点 (3). (4). 14.1 【解析】 【详解】(1) [1]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A中未记下两拉力的方向。 [2]合力和分力效果要相同,所以橡皮条的结点要拉到同一位置。步骤B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 [3]以F1、F2为临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4]对角线表示合力,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将A、B两光滑圆柱体的中心固定在一根水平横杆上,光滑圆柱体C放在它们的上面,如下图。已知A、B、C的半径分别为6cm、4cm、2cm,C重10N。求: (1)A对C的作用力的大小; (2)B对C的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1)6N;(2)8N 【解析】 【详解】(1)对C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几何知识,FAC和FBC的夹角为直角,FB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则A对C的作用力的大小 FAC=Gsin37°=10×0.6 N =6N (2) B对C的作用力的大小 FBC=10×0.8 N =8N 16.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0kg,物体B质量为2kg,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每根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g=10m/s2)求: (1)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 (2)如果逐渐加大B的质量,而仍保持系统静止,则B物体质量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1)20N,方向水平向右;(2)2.8kg 【解析】 【详解】(1)对结点O受力分析 x轴上 y轴上 联立,得 以A为研究对象,因为静止,可得A受到的静摩擦力 方向水平向右。 (2)因为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大于每根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且 所以当逐渐加大B的重力时,要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当时,B物体的重力达到最大。因为 解得 17.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距离水平面20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落至水平面一段可忽略长度的圆弧形竖直光滑轨道后(在轨道上运动时物体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滑上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g=10m/s2)求: (1)物体落至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物体落至水平面开始计时,5秒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20m/s;(2)8m/s 【解析】 【详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v=gt 得 v=20m/s (2)减速到零用时 5秒内物体的位移即4秒内物体的位移 5秒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18.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民法通则》及《侵权责任法》中都有规定,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发生脱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假设某高楼距地面H=47 m高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有一辆长L1=8 m、高h=2 m的货车,在楼下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直行,要经过阳台的正下方,花盆自由下落时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2=24 m(花盆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司机没有发现花盆掉落,货车保持v0=10 m/s的速度匀速直行,通过计算说明货车是否会被花盆砸到? (2)若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3=19 m时,司机才发现花盆正在掉落途中,经Δt=0.5 s 反应时间后采取加速(可视为匀加速)的方式来避险,则货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才能安全通过? 【答案】(1)会 (2)1 m/s2 【解析】 【详解】(1)花盆下落到车顶的过程: 解得: 此过程车前进距离: 因为24 m查看更多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