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质量调研试题物理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B.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C.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 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故A错误。 B.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B错误。 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宇宙飞船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正确; D.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汽车的形状与重心的位置都与翻倒危险的可能有关,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大于地面对人的弹力 D. 拿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故A错误; B.弹力是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形变引起的,故B错误; 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与地面对人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 A. 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此时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也大 C. 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 江泉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及以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加速度反映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慢,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若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可以为零,故C错误; D.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瞬时速度限定在40km/h及以下,故D错误。 4.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落地声最少需要0.7 s,估算一下这课枣树的高度至少是( ) A. 1.5 m B. 2.5 m C. 5 m D. 7 m 【答案】B 【解析】 大枣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故选B. 5.校运会400 m比赛,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同赛道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该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同学的比赛成绩1分08秒指的是时刻 B.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路程相同,且平均速率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C.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位移大小相同,且平均速度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D.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A.1分08秒对应一段路程,是时间。故A错误。 BCD.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平均速率大的会赢得比赛。故CD错误,B正确。 6.汽车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行驶了2 m,第2 s内行驶了4 m,则汽车第3 s内平均速度为( ) A. 2m/s B. 5m/s C. 6 m/s D. 8m/s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常数,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m;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故选C。 7.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与6 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1∶3 B. 2∶3 C. 16∶25 D. 4∶5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为: s 2s时的位移为: m 6s的位移就是5s的位移,此时车已停,有: m 2s与6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16:25,故选C。 8.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5s内汽车的位移为 300m B. 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C. 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 D. 前 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位移时间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汽车做匀速运动,图线与横坐标平行说明汽车静止不动,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15 s末汽车的位置坐标为30 m,离开出发点30 m,故A项错;前1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B错误,15~25 s内图象中倾斜直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速度,20 s末的速度等于这个值,为-1 m/s,故C项正确;前10s沿x轴正向运动,中间5 s静止,后面10 s又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故D项错 考点:考查了x-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图像的斜率,以及正负值的含义 9.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B. 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C. 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故A正确; B.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与压力不成正比。故B错误。 C.受静摩擦力作用物体一定与相接触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两物体可能是运动的,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要求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与它们的运动的方向无关,则其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C正确; D.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相同的即为动力,相反的即为阻力,故D正确。 10.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速度传感器研究某一物体以初速度1 m/s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4 s内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1 s末速度方向改变 B. 物体在3 s末加速度方向改变 C. 前4 s内物体的最大位移出现在第3 s末,大小为3.5 m D. 前4 s内物体在第二个2 s的位移为零 【答案】CD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0-1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1-3s沿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在3-4s内反向做匀加速度运动,故1s末速度方向未改变,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1s末加速度方向改变,3s末加速度方向不变,故AB错误; C.在第3s末物体的速度为0,位移最大,即为m,故C正确; D.根据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图象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图象在时间下方位移为负,知前4s内物体在第二个2s即2-4s内的位移为零,故D正确。 11.如图,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依次通过A、B、C三点,在AB、BC 间的速度增量均为2 m/s,已知AB=4 m,BC=6 m,则 ( ) A. 汽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 B. 汽车从B 处运动到C 处的时间为2 s C. 汽车经过A 处的速度大小为3 m/s D. 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 m/s2 【答案】ACD 【解析】 【详解】CD.设汽车经过A路标时速度为v,又由于汽车在相邻两路标间的速度增加量相同,均为m/s,故通过B路标时速度为v+2,通过C路标时速度为v+4,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有: 解得:v=3m/s;a=2m/s2;故CD正确; A.汽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故A正确; B.汽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故汽车从B处运动到C处的时间为: s 故B错误。 12.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 0~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C.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答案】BD 【解析】 【详解】A.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甲、乙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t1时刻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又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两车路程相等,故B正确。 C.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时间相等,所以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1.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05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s。由此可估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答案】 (1). 0.8 m/s2 (2). 0.6 m 【解析】 【详解】[1] 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为: 由以上三式可得:m/s2 [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m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反映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图中所标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测得OA=7.05 cm、AB=7.68 cm、BC=8.33 cm、CD=8.95 cm,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以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使用交变电流的频率比正常值偏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 (1). C (2). 0.74 m/s (3). 0.64 m/s2 (4). 小 【解析】 【详解】(1)[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与电压、速度等无关,故选C。 (2)[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则可得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 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m/s2。 (3)[4]因为交流电的频率比正常值偏高,本来打点周期应该代入比0.02s小的值,解出结果是真实加速度,但是在计算过程却代入了0.02s这个的数值,所以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三、论述计算题 15.某质点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经5s向东运动了30m到达B点,又经过5s再次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又经过6s运动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求: (1)质点由A点刚好到达C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质点运动全程(AD)的平均速度 【答案】(1);(2),方向向西 【解析】 【详解】(1)以向东为正方向,质点运动起点为A,到达C点时位移为: =30m+60m=90m 时间为: 5s+5s=10s 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m/s (2)全过程的位移为: m 时间为: s 平均速度: m/s 负号表示方向向西。 16.自由长度为17cm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k=2000 N/m,用其对水平面上重200 N的物体施加水平弹力。当弹簧长度为21 cm时,物体恰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有操作均在弹簧弹性限度内,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保持静止,且弹簧长度为15cm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3)如果在物体水平向右直线运动时,突然使弹簧长度维持为16cm,在继续向右滑行阶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答案】(1)0.4;(2)40N;(3)80N,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详解】(1)将弹簧的长度单位由cm换算为m,17cm=0.17m,21cm=0.21m,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此时的弹簧弹力,根据平衡条件得: 根据胡克定律可知: 其中 =0.21m-0.17m=0.04m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 联立解得: (2)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保持静止,且弹簧长度为15cm=0.15m,根据平衡条件得: 根据胡克定律可知: 其中 0.17m-0.15m=0.02m 联立解得静摩擦力为:40N (3)物体向右滑行,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有: =80N 方向水平向左。 17.平静的水塘正上方有一小球,球距水面h1=3.2m,池水深h2=1.6m,小球从静止释放后落入水中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到池底后又在淤泥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又知其陷入淤泥深度h3=0.2m。不计空气阻力。(取m/s2)求: (1)小球在水中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终陷入淤泥静止所用的时间。 【答案】(1)8m/s;(2)1.05s 【解析】 【详解】(1)小球下落到水面时速度最大且为,由速度与位移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m/s 即小球在水中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8m/s (2)小球下落到水面的时间为,由自由落体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s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s 减速运动的时间为,有: 代入数据解得:s 所以运动总时间为: s 18.甲、乙两质点,乙在前、甲在后沿同一直线运动,在某时刻甲乙分别恰好经过相距12m的两个路标,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12(m/s),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m),试求: (1)两质点相遇的时刻;(质点不会相撞) (2)甲能够领先乙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答案】(1)2s 或3s;(2)0.5m 【解析】 【详解】(1)由题知甲的速度时间公式为: v=4t+12(m/s) 与速度时间公式: 对比可得甲质点的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m/s2,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得甲的位移时间公式为: 由题知乙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x=2t+4t2(m) 与位移时间公式: 对比可得乙质点初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得乙的速度时间公式为: 甲乙相遇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s或s (2)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时,两质点速度相等,则有: 即: 解得:s 则此时两车的速度为 =22m/s 则最远距离为: m m 联立解得: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