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物理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物理 (word版)

包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 ‎ 题3分,共36分)‎ ‎1.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2.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没有形变,所以对桌面没有施加弹力 C.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s-t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丙>v乙 C. 平均速度v甲>v丙=v乙,平均速率相等 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4.一个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停下来,那么这辆汽车在前2 s,中间2 s,后2 s内的位移之比是(  )‎ A. 5∶3∶1 B. 1∶3∶5‎ C. 1∶2∶3 D. 3∶2∶1‎ ‎5.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 B. 1~2 s内导弹静止不动 C. 3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 D. 5 s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 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 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 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7.同一物体在下列几组共点力作用下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3 N、4 N、5 N B. 3 N、5 N、9 N C. 4 N、6 N、11 N D. 5 N、6 N、12 N ‎8.如图甲所示,小孩用5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60 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00 N,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 A. 0 N、60 N、55 N B. 50 N、60 N、55 N C. 50 N、55 N、60 N D. 50 N、55 N、55 N ‎9.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 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 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 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重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10.如图所示,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当它冲上光滑的斜面继续沿斜面运动时,它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弹力 B. 重力、弹力、上冲力 C. 重力、弹力、下滑力 D. 重力、弹力、上冲力、下滑力 ‎11.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的A与B端是固定的, 平衡时AO水平,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AO的拉力大小是(  )‎ A.F=mgcosθ B.F=mgtanθ C.F=mgsinθ D.F=‎ ‎12.如图所示,乘客在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顶部A处有一小水滴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B点处,由此判断公交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向前加速运动 B. 向前减速运动 C. 向后匀速运动 D. 向后减速运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此题共20分。)‎ ‎13.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 ‎1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是有先后的 ‎15.初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水平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运动情况为 (  )‎ 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 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6.如下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17.小船被绳索拉向岸边,如图所示,船在水中运动时设水的阻力大小不变,那么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FT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FT不变 C.船受的浮力减小 D.船受的浮力增大 三、实验题:(共8分)‎ ‎18.“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能减小误差的措施是(  )‎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四、计算题(19题10分,20题12分,21题14分,共36分)‎ ‎19.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木块加速度的大小.‎ ‎20.如图12所示,A物体的质量为2 kg,B物体的质量为5 kg,它们之间通过细绳、滑轮和弹簧秤相连接,不计弹簧秤的质量及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当弹簧秤的读数为15 N时,求:(取g=10 m/s2)‎ ‎(1)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2)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 ‎21.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L2=2.5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1‎ ‎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 m/s2)‎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 一、 单选题 ‎1——5 BDAAD 6——10 CABCA ‎11——12BB 二、 多选题 13. BC 14.AB 15.AC 16.AD 17.AC 三、 实验题 18. ‎(1)F′ (2分)‎ (2) B (3分)‎ (3) ACD(3分)‎ ‎19.(1)6 m/s2 (2)2 m/s2‎ ‎【解析】(1)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木块受重力mg、支持力FN两个力作用,合外力大小为mgsin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1 2分 所以a1=gsinθ=10×0.6 m/s2=6 m/s2. 2分 ‎(2)若斜面粗糙,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x方向上(沿斜面方向上)mgsinθ-Ff=ma2① (2分)‎ 在y方向上(垂直斜面方向上)FN=mgcosθ② (2分)‎ 又因为Ff=μFN③ (2分)‎ 由①②③得a2=gsinθ-μgcosθ=(10×0.6-0.5×10×0.8)m/s2=2 m/s2. (2分)‎ ‎20.(1)5 N (2)35 N ‎(1)当弹簧秤的读数为15 N时,绳子对物体A和物体B的拉力都为15 N,则:‎ 对A有F+NA=mAg, (2分)‎ 得NA=mAg-F=2×10 N-15 N=5 N. (3分)‎ NA为桌面对A的支持力,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也为5 N. (1分)‎ ‎(2)NB为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对B有F+NB=mBg (3分)‎ NB=mBg-F=5×10 N-15 N=35 N. (3分)‎ ‎21.(1)4.472 m/s (2)0.45 s ‎ (1)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知识得v=2gH (2分)‎ 解得v1==2m/s≈4.472 m/s. (2分)‎ (2) 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t1,则H=gt, (2分)‎ ‎ (2分) ‎ 设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时间为t2,则L1+H+L2=gt,(2分)‎ ‎ (2分)‎ 由题意得t=t2-t1,三式联立解得t≈0.45 s. (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