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命题人:郑羚 审题人:杨进涛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到6题为单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到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时,振动频率大小与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有关 B.当狭缝宽度大于波长时,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C.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正余弦函数变化规律 D.光的折射现象中,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一定增大,入射角与折射角成正比 ‎2.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更大 ‎ B.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小 ‎ C.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的折射角大 ‎ D.让a光向A端逐渐平移,将可能发生全反射 ‎3.如图,两个频率相同、振幅均为A的相干波源在水面上传播产生的干涉现象,其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t=0时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个波源频率不同,也能产生类似的稳定的干涉现象 B. 质点P和质点M在图示时刻的高度差为4A C. 质点Q、M是振动加强点,再过半个周期,质点P、N也成为振动加强点 D.若质点M振动的频率为2.5Hz,则从图示时刻起经1.7s后质点M的运动方向竖直向下 ‎4.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挂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断A、B间细线,此后A 将做简谐运动。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 A. B. C. D.‎ ‎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经过Δt=1 s,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1与x2相距1 m,波的周期为T,且T<Δt<3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传播距离的最大值为22 m ‎ B.若波传播距离为13 m,则波向右传播 C.其可能的最小波速为1 m/s ‎ D.其最大频率为 Hz ‎6.如图所示,甲为t = 1s时某横波的波形图象,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振动落后于该质点且距该质点相距△x = 0.‎5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 ( )‎ ‎7.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中央(到两缝距离相等处)是亮条纹,称为第零级亮条纹,紧靠中央亮纹的暗纹称为第一级暗纹,以此类推,那么(  )‎ A.第二级暗纹到两缝距离差为波长的1.5倍 B.第二级亮纹到两缝距离差为波长的1倍 C.第三级暗纹到两缝距离之差为波长的3.5倍 D.第三级亮纹到两缝距离差为波长的3倍 ‎8.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λ,沿正x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P1、P2,已知P1的x坐标小于P2的x坐标. ‎ A. 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 ‎ B.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 C.若>,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 ‎ D.若>,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 ‎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上有P、Q两点,其纵坐标分别为yP=‎2cm,yQ=‎-2 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Q点的振动形式传到P点需要T/2;‎ B. P、Q在振动的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位移都相同;‎ C. 在5T/4内,P点通过的路程大于20cm;‎ D. 经过3T/8,Q点位移为4cm。‎ ‎10.光纤是现代通信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媒介,现有一根圆柱形光纤,光信号从光纤一端的中心进入,并且沿任意方向进入的光信号都能传递到另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光从空气进入光纤时传播速度变小B.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能为 D.光纤材料的折射率可能为1.2‎ ‎11.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沿直线由a点向b点传播,a、b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2.5 m,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a点的振动图象,图中虚线表示b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2sin (10πt+) cm B.此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2 m/s C.此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6 m/s ‎ D.在0.1 s~0.15 s内,质点b向y轴负方向运动,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 ‎12.如图为边长为的正三角形是某玻璃砖的截面图,一束光线从边中点射入玻璃砖内,折射光线恰好和底边平行,玻璃砖对该束光的折射率为,真空中光速为。‎ A. 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光线的频率变小 B.该光线的入射角为 C.从D点射入玻璃砖的光束,在玻璃砖中不经过反射传播的最短路程为L ‎ ‎ D.从D点射入玻璃砖的光束,在玻璃砖中不经过反射传播的最长时间为 二 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共15分)‎ ‎13.(5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________ cm. ‎ ‎ ‎ ‎ ‎ ‎(2)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多组摆长L与周期T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T2-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____ m/s2(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10分)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某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1所示,若他测得AB=7.5cm,CD=5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 .‎ ‎ ‎ ‎(3)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2中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甲同学所画两界面ab和cd间距与玻璃砖宽度一样,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cd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______ 、______ 和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 计算题(本题有四小题,共47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振子质量为M,振动的最大速度 为v0,如图所示,当振子在最大位移为A的时刻把质量为m 的物体轻放其上,则:‎ ‎(1)要保持物体和振子一起振动起来,两者间的摩擦因数至少是多 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一起振动时,两者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多大?振幅又是多少?‎ ‎16(12分)将一个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中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一个质量为m=0.‎05kg的小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后,则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AOB=∠COB=θ,θ小于5°且是未知量.由计算机得到的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且图中t=O时刻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所给的信息求: (1)单摆的振动周期和摆长: (2)摆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3)细线对摆球拉力的最小值.‎ ‎17(13分)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波的周期Ta=1s。求 ‎(1)两列波的传播速度;‎ ‎(2)从t=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x=1.0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m?‎ ‎18(14分)学校水平地面上两栋相同高度的教学楼A和B相距较近,白天B楼对A楼有阳光遮挡,某时刻沿B楼楼顶边缘照射的太阳光恰好落在 A楼的C点,已知C与A楼楼顶的高度差为,A与B楼间距为,截面如图所示。在B楼楼顶边缘安置一个底面为扇形的柱体透明物,扇形的半径为、圆心角为,圆心在楼顶边缘,扇形柱体的一个侧面紧贴竖直墙壁,这样就可以使A楼C点下方一定区域此时获得光照。(可将太阳光当做平行单色光处理,且光在该透明物体中的折射率为,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 求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2) 求安装了上述透明体后可使此时刻的太阳光最大能到达C点正下方多大距离处?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D A D A AD AC AC ABC ACD BD ‎ ‎ ‎13 2.050 9.86‎ ‎14 CD 1.5 不变 不变 偏小 ‎15放物体前最大回复力,振动的最大机械能为。‎ ‎(1)放物体后,假定一起振动,则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对物体m来说,所需回复力是由M提供的摩擦力,刚放时所需的摩擦力最大,最大静摩擦力为 当时一起振动,所以 即摩擦因数μ至少为。‎ ‎(2)由于m于最大位移处放在M上,放上后没有改变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振动中机械能守恒,过平衡位置时,弹簧为原长弹性势能为零,有。‎ 解得。‎ ‎16‎ ‎ ‎ ‎ ‎ ‎ ‎ ‎ ‎ ‎ ‎ ‎ ‎ ‎17‎ ‎18解:如图设太阳光与水平夹角为θ,有 得..............2分 光线在E点恰好在发生全反射,设临界角为C ‎ 由折射定律 得C = 60° 2分 由几何关系知, ‎ ‎ ....2分 据图设可以使太阳光到达C点下方H处,则有 ‎ ‎................2分 又 由此可解得m 2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