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分)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位置一定在物体上 ‎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 C.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的重力大 ‎ D.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2.(4分)2019年9月28日,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市中央体育馆以3:0战胜塞尔维亚队,十战十胜,提前一轮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登顶的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上了厚礼。下图是女排队员起跳拦网的精彩瞬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郎平在分析队员拦网时的动作时,可将队员看做质点 ‎ B.当排球运动员伸出双手拦网时,可将排球看做质点 ‎ C.队员起跳拦网过程中,其重心在身上的位置是不变的 ‎ D.裁判员在判断球是否压边线时,不能将球看做质点 ‎3.(4分)广州亚运会上,邹市明蝉联了亚运会拳击冠军,当邹市明用拳击中对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邹市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B.邹市明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 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 ‎ D.对手只能是受力者 ‎4.(4分)万众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依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出色地完成了受阅任务。如图为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精彩瞬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受阅车上战旗旗杆为参考系,受阅车辆是运动的 ‎ B.以天安门城楼上站立不动的观礼嘉宾为参考系,受阅车辆是静止的 ‎ C.以旁边相同速度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图中车辆是静止的 ‎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静止的 ‎5.(4分)“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如图所示,某日清晨,无风,明月同学在上学路上经过一株梧桐树下,恰看到一片巴掌大小的梧桐树叶脱离枝杈飘落到地面。据明月估测,脱离处离地面竖直高度约4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这片树叶在空中飘落的总时间可能是(  )‎ A.0.2s B.0.4s C.0.8s D.3s ‎6.(4分)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 ‎ B.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vE ‎ C.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C=tD ‎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D=vD﹣vC=vE﹣vD ‎7.(4分)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t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s ‎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 ‎8.(4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情况的是(  )‎ A. B. ‎ C. D.‎ ‎9.(4分)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HongKong﹣Zhuhai﹣Macao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于2018年10月23日进行开通仪式,24日上午9时正式营运,则由上述图文信息可得(  )‎ A.大桥全长55km是指位移大小 ‎ B.大桥全长55km是指路程 ‎ C.24日上午“9 时”是指时间间隔 ‎ D.24日上午“9 时”是指时刻 ‎10.(4分)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11.(4分)在遇到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时,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不足100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时,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图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v﹣t图象,由此可知(  )‎ A.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是乙车加速度的2倍 ‎ B.两车可能在刹车后的20s至25之间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 C.两辆车一定在刹车后的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 D.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90m ‎12.(4分)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g取10m/s2,则(  )‎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0.05m ‎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二.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13.(4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甲是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14.(10分)用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打下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及小车的加速度,现计算打下第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2=   m/s,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4)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60Hz,但是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测量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偏   (填“大”或“小“)。‎ 三.计算题 (共4小题,满分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10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 ‎16.(8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5s ‎。求:‎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 ‎17.(10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18.(12分)以初速V0=20m/s沿直线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因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在初速的3s内比最后的3s内多行驶24m,刹车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求:(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中间3s内减速行驶的距离.‎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 ‎1.(4分)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位置一定在物体上 ‎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 C.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的重力大 ‎ D.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考点】22:重力;23:重心.‎ ‎【分析】物体的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任何状态下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重力与地理位置有关。‎ 拉力是弹力,与重力本质不同。‎ ‎【解答】解: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的重心,在圆心,故A错误。‎ B、任何状态下,物体均受到重力作用,故B错误。‎ C、重力与质量有关,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故C正确。‎ D、绳子的拉力是弹力,由形变产生,与重力本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和重心的概念,牢记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和重力的方向。‎ ‎2.(4分)2019年9月28日,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市中央体育馆以3:0战胜塞尔维亚队,十战十胜,提前一轮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登顶的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上了厚礼。下图是女排队员起跳拦网的精彩瞬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郎平在分析队员拦网时的动作时,可将队员看做质点 ‎ B.当排球运动员伸出双手拦网时,可将排球看做质点 ‎ C.队员起跳拦网过程中,其重心在身上的位置是不变的 ‎ D.裁判员在判断球是否压边线时,不能将球看做质点 ‎【考点】13:质点的认识.‎ ‎【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郎平在分析队员拦网时的动作时,队员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计,不能将队员看做质点,故A错误;‎ B、当排球运动员伸出双手拦网时,排球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计,不能将排球看做质点,故B错误;‎ C、队员起跳拦网过程中,在空中姿态是不断变化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心在身上的位置是变化的,故C错误;‎ D、裁判员在判断球是否压边线时,球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计,不能将球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理解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并能够正确做出判定。不能停在表面。‎ ‎3.(4分)广州亚运会上,邹市明蝉联了亚运会拳击冠军,当邹市明用拳击中对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邹市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B.邹市明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 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 ‎ D.对手只能是受力者 ‎【考点】21:力和力的图示.‎ ‎【分析】本题考查力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应的物体即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施力过程,邹市明和对方均为施力者和受力者,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相互性,要注意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为受力物体。‎ ‎4.(4分)万众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依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出色地完成了受阅任务。如图为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精彩瞬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受阅车上战旗旗杆为参考系,受阅车辆是运动的 ‎ B.以天安门城楼上站立不动的观礼嘉宾为参考系,受阅车辆是静止的 ‎ C.以旁边相同速度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图中车辆是静止的 ‎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静止的 ‎【考点】12: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本题研究的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解:A、以受阅车上战旗旗杆为参考系,受阅车辆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天安门城楼上站立不动的观礼嘉宾为参考系,受阅车辆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旁边相同速度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图中车辆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与我国高科技相结合,在解答此题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接受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好题。‎ ‎5.(4分)“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如图所示,某日清晨,无风,明月同学在上学路上经过一株梧桐树下,恰看到一片巴掌大小的梧桐树叶脱离枝杈飘落到地面。据明月估测,脱离处离地面竖直高度约4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这片树叶在空中飘落的总时间可能是(  )‎ A.0.2s B.0.4s C.0.8s D.3s ‎【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若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而树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解答】解:根据h=得,t==s=0.9s,‎ 而树叶的运动时间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0.9s,可知树叶开始下落的时间可能为3s,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不能将树叶的运动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6.(4分)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 ‎ B.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vE ‎ C.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C=tD ‎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D=vD﹣vC=vE﹣vD ‎【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G: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本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位置的速度、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根据选项中需要比较的物理量选择正确的公式把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 ‎【解答】解:AC、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得: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所以v2=2ax,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B:vC:vD:vE=1:::2.根据v=at所以tB:tC:tD:tE=1:::2,故A正确,C错误。‎ 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相对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因为AB:BE=1:3,知B点是AE段中间时刻的位置,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 D、因为vB:vC:vD:vE=1:::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 ‎7.(4分)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t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s ‎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由图象写出与t的关系式,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到加速度和初速度,从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AB、由图得:=(0.5t+0.5)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得:=v0+at 可得 a=0.5,a=1m/s2.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D、由上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v0=0.5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要运用数学知识分析 与t的关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到表达式,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8.(4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根据a﹣‎ 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0~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加速度一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解答】解:由a﹣t图象可知,物体在0~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 在~T内,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v﹣t图象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 在T~2T内,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 两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由图示图象可知,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要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速度时间图象中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条倾斜直线,匀速直线运动时平行时间轴的直线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 二.多选题(共4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9.(4分)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HongKong﹣Zhuhai﹣Macao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于2018年10月23日进行开通仪式,24日上午9时正式营运,则由上述图文信息可得(  )‎ A.大桥全长55km是指位移大小 ‎ B.大桥全长55km是指路程 ‎ C.24日上午“9 时”是指时间间隔 ‎ D.24日上午“9 时”是指时刻 ‎【考点】15:位移与路程;16: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刻为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为时间轴上的一段,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解:A、“大桥全长55千米”是指路程,故A错误,B正确;‎ C、24日上午“9时”是指时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对时间时刻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考查,是基本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牢的掌握住。‎ ‎10.(4分)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 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 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考点】1B:加速度.‎ ‎【分析】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就做加速运动,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因为v为正、a为负,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A错误。‎ B、因为v为负、a为负,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B正确。‎ C、因为v为负、a为正,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C正确。‎ D、因为v为正,a为正,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D。‎ ‎【点评】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不是看速度或加速度的正负,而是看它们的方向是否相同,本题比较简单。‎ ‎11.(4分)在遇到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时,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不足100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时,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图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v﹣t图象,由此可知(  )‎ A.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是乙车加速度的2倍 ‎ B.两车可能在刹车后的20s至25之间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 C.两辆车一定在刹车后的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 D.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90m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求出甲、乙的加速度。抓住速度相等时,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两车的位移,结合位移之差求出两者不发生碰撞的最小距离,从而分析判断。通过两者的速度大小关系,判断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发生碰撞发生的大致时刻。‎ ‎【解答】解:A、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1m/s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0.5m/s2,所以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是乙车加速度的2倍,故A正确。‎ BC、根据位移时间关系知t=20s时,甲车的位移为:x甲=v甲t﹣a1t2=25×20﹣×1×202=300m,乙车的位移为:x乙=v乙t﹣a2t2=15×20﹣×0.5×202=200m,则有:△x=x甲﹣x乙=300m﹣200m=100m,因为速度相等相等后,若不相撞,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不可能再撞,可知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故C正确,B错误。‎ D、因为两车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而两车不发生碰撞,则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大于100m,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临界状态,知道两车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结合运动学公式和速度时间图线综合求解。‎ ‎12.(4分)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g取10m/s2,则(  )‎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0.05m ‎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面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的总时间为t,知道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根据h=gt2求出重力加速度。‎ ‎【解答】解:A、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所以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差最小为0.1s,设盘子到人耳的距离为x,则+t=0.1,t为滴水的时间间隔,由于不知道t的具体值,所以无法算出x,故A错误;‎ B、由于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故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h=gt2=×10×0.12m=0.05m,故B正确;‎ CD、从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面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的总时间为t,知道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为△t=,所以水从水龙头到盘子的时间为t=,根据 h= gt2得: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h= gt2求出重力加速度。要注意其中时间关系。‎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13.(4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甲是 电磁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交流4﹣6V (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考点】L5: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解答】解: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220V.‎ 故答案为:电磁;交流4﹣6V ‎【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深刻了解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学会正确进行数据处理.‎ ‎14.(10分)用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AC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D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打下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及小车的加速度,现计算打下第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2= 0.40 m/s,小车的加速度为a= 0.38 m/s2.(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4)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60Hz,但是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测量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偏 小 (填“大”或“小“)。‎ ‎【考点】M5: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 ‎(2)在操作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接好纸带的小车应停在靠近滑轮处;‎ ‎(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应用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4)根据公式△x=at2,结合周期的变化,即可求解。‎ ‎【解答】解:(1)使用打点计时器是需要用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处理纸带时需要用刻度尺,而质量不需要测量,等式两边可约去,对于时间,可通过打点计时器来确定。故AC正确,BDE错误。‎ 故选:AC。‎ ‎(2)实验操作时,用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3)①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由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有:‎ v2==m/s=0.40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a===0.38m/s2‎ ‎②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的;‎ 故答案为:(1)AC;(2)BD;(3)0.40,0.38,小。‎ ‎【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的选择,知道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知道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知道怎样进行误差分析;‎ 四.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38分)‎ ‎15.(8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10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 ‎【考点】19:平均速度.‎ ‎【分析】(1)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矢量,路程为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为标量,据此可正确解答。‎ ‎(2)根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100cm=1.41m;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cm=471cm=4.71m ‎(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0.71m/s;平均速度方向是由A指向B。‎ 质点的平均速率为:=m/s=0.236m/s 答:(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1.41m;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和4.71m;‎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0.71m/s和0.236m/s ‎【点评】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 ‎16.(8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5s。求:‎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 ‎【考点】1B:加速度.‎ ‎【分析】因为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和第二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 ‎【解答】解: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将平均速度看成瞬时速度。‎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m/s=0.1m/s;‎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m/s=0.3m/s;‎ ‎(3)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滑块的加速度为:a===0.8m/s2。‎ 答:(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0.1m/s;‎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0.3m/s;‎ ‎(3)滑块的加速度是0.8m/s2。‎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极限法的运用,知道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瞬时速度。‎ ‎17.(10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1)根据h=gt2求出小球落地的时间.‎ ‎(2)根据h=gt12求出第一秒内的位移,最后一秒内的位移等于高度减去前(t﹣1)s内的位移.‎ ‎【解答】解(1)由h=gt2得:‎ t===10 s.‎ ‎(2)第1 s内的位移:‎ h1=gt12=×10×12 m=5 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内的位移为:‎ x9=gt22=×10×92 m=405 m.‎ 所以最后1 s内的位移为:‎ x10=x﹣x9=500 m﹣405 m=95 m.‎ 答:(1)经过10s小球落地.‎ ‎(2)第一秒内的位移为5m,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95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注意掌握最后1s位移的计算方法.‎ ‎18.(12分)以初速V0‎ ‎=20m/s沿直线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因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在初速的3s内比最后的3s内多行驶24m,刹车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求:(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中间3s内减速行驶的距离.‎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对最初3s内和最后3s内列式,联立求得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根据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求汽车在中间3s内减速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1)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在最初t1=3s内的位移为:x1=V0t1﹣‎ 最后t2=3s内的位移为:x2=‎ 依题意有:x1﹣x2=x0=24m 联立解得:a=4m/s2.‎ ‎(2)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 中间的平均速度即为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汽车在中间3s内减速行驶的距离为:‎ x=t=10×3m=30m 答:(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 ‎(2)汽车在中间3s内减速行驶的距离是30m.‎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汽车的速度与位移问题,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首先要求出其运动时间,然后再分析答题;处理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的问题,可以研究其逆过程,可以使计算简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