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

‎2020学年度下期淇滨高中第三次周考考考卷 ‎ 高二物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60分,其中10、11、12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 ‎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 A.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2.是一种半衰期是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水中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的时间距今大约 A. 22920年 B. 11460年 C. 5730年 D. 17190年 ‎3.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只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a、b、c,频率大小关系为,让这三种光照射逸出功为10.2eV的某金属表面,则( )‎ A.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51eV B. 从n=3跃迁到n=2辐射出的光频率为 C. 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12.09eV D. 光a、b、c均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4.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的方程式为 B. 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 的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 C. 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 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 ‎5.如果下列四种粒子具有相同的速率,则德布罗意波长最大的是(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粒子 ‎6.关于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是负电子,反应过程放出能量 B. x是负电子,反应过程吸收能量 C. x是正电子,反应过程放出能量 D. x是正电子,反应过程吸收能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 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 C.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D. 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8.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 德布罗意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铍核,得到了质子,‎ D.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9.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有规则的 B. 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剧烈 C. 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D. 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10.甲、乙两分子相距较远,设甲固定不动,乙在分子力作用下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分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D. 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1.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核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新核,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核为 B. 发生的是α衰变 C. 轨迹2是新核的径迹 D. 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 C. 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康普顿提出了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半径为,则(______)‎ A. , B. , ‎ C. , D. , ‎ ‎(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被碰小球的质量为,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及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1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玻璃板,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面积 请指出错误或有遗漏的步骤,并改正其错误:‎ 错误的步骤:________;‎ 有遗漏的步骤:________;‎ ‎(2)实验中,用a mL纯油酸配制成b mL的油酸酒精溶液,现已测得一滴溶液c mL,将一滴溶液滴入水中,油膜充分展开后面积为S cm2,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为________ cm.‎ 四、解答题(共28分)‎ ‎15(10分).用中子轰击锂核()发生核反应,产生氚和核α粒子并亏损了质量△m.‎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上述反应中的释放出的核能为多少;‎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粒子和氚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16(8分).Co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Ni核,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ν1和ν2的两个光子,试写出衰变方程式,并求出该核反应因释放光子而造成的质量亏损.‎ ‎17(10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质量为M,另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足够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⑴木板最终的速度;‎ ‎⑵滑块相对木板运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 ‎【解析】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导致指针带正电。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D ‎【解析】根据,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知经历了3‎ 个半衰期,则t=3×5730年=17190年,故D正确,ABC错误。‎ ‎3.C ‎【解析】根据,可知,n=3,因此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处于第n=3能级;氢原子由n=2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E21=13.6-3.4eV=10.2eV,而由n=3跃迁到n=1产生的光的能量12.09eV,依据光电效应方程,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可能为零,也可能为1.89eV,故A错误;频率大小关系为va>vb>vc,从n=3跃迁到n=2辐射出的能量最小,即其对应的光频率为vC,故B错误;根据氢原子由n=3跃迁到n=1产生的光的能量:△E31=E3-E1=-1.51-(-13.6)=12.09eV,故C正确;氢原子由n=3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E32=-1.51-3.4eV=1.89eV,所以不能使逸出功为10.2eV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4.B ‎【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的衰变方程式是,故A错误;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其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故B正确;正负电子湮灭生成两个光子,故C错误;氧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不长,因此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短,故D错误;故选B.‎ ‎5.A ‎【解析】德布罗意波长为 又P=mv 解得: ‎ 速度大小相同,电子的质量m最小,则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最大。‎ 故选:A.‎ ‎6.C ‎【解析】由反应方程可知x质量数为零,电荷数为+1,则x是正电子,反应过程有质量亏损,放出能量,选项C正确.‎ ‎7.A ‎【解析】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选项A正确;在α衰变时,质量数守恒,但是新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不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会出现质量亏损.故B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要辐射光子,则氢原子的能量减小,选项C错误;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选项D错误;故选A.‎ ‎8.D ‎【解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A错误;德布罗意揭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选项B错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了质子,选项C错误;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选项D正确;故选D.‎ ‎9.C ‎【解析】A.布朗运动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故A错误;‎ BC.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C正确;‎ D. 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D错误。‎ 故选:C.‎ ‎10.AD ‎【解析】A、D、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力为引力当相互靠近时做加速运动,当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做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0,表现为斥力时是一直增大,故B、C均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势能的分析问题,要注意分子势能是由于分子间由于距离的变化而产生的势能,可以和电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相类比掌握.‎ ‎11.AC ‎【解析】试题分析:静止的钠核 发生衰变时动量守恒,释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新核的电荷量大于所释放出的粒子电荷量,由半径公式可比较两个粒子半径的大小,根据左手定则判断释放出的粒子是粒子还是粒子,即可由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分析新核.‎ 根据动量守恒得知,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判断得知,放出的粒子应带负电,是粒子,所以发生的是衰变。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衰变方程为,可知新核为,A正确B错误;由题意,静止的钠核发生衰变时动量守恒,释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两个粒子在匀强磁场中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因为新核的电荷量大于所释放出的粒子电荷量,由半径公式得知,新核的半径小于粒子的半径,所以轨迹2是新核的轨迹,C正确;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左手定则判断得知:新核要沿逆时针方向旋转,D错误.‎ ‎12.ABC ‎【解析】A、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故A正确;‎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故B正确;‎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 D、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认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故D错误;‎ 故选ABC。‎ ‎【点睛】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 ‎13. C AC ‎ ‎【解析】(1)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在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联立解得: ‎ 要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则有,即,为了使两球发生正碰,两小球的半径相同,即,选C.‎ ‎(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N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即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若,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将三个速度代入得: ,故需要测量的工具有刻度尺和天平,故选AC;‎ ‎(3)由(2)可知,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 ‎ 故答案为:(1). C (2). AC (3). ‎ ‎【点睛】本题考查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知道本实验采用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控制时间相等,从而分析水平射程即可明确水平速度.‎ ‎14. 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 ‎【解析】错误的步骤是②,应为:要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即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有遗漏的步骤是③,应为:为了使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散开后界面比较清晰,要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2)据题得: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一滴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cmL,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15.(1)核反应方程式为(2)△mc2(3)3:4‎ ‎【解析】(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 ‎(2)反应中的释放出的核能为:△E=△mc2‎ ‎(3)设m1、m2、v1、v2分别为氦核、氚核的质量和速度,取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1v1+m2v2‎ 氦核、氚核的动能之比为:Ek1:Ek2==m2:m1=3:4.‎ 点睛:本题的核反应与碰撞相似,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原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衰变方程式为:.释放的能量,根据得质量亏损为:。‎ 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名师点睛】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写出衰变的方程式,根据释放的能量,结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出质量亏损。‎ ‎17.(1) (2) ‎ ‎【解析】(1)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 ‎(2)由动量定律: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