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题.每题4分,共48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1、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选对没选全得2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3.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两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则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 A.k(x2﹣x1) B.k(x2+x1) C. D. 4.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2mg B.mg C. mg D. mg 5.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同时做正功 B.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 C.一对滑动摩擦力中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负功 D.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 6.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且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和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α角和船速v均增大 C.保持α角不变,增大船速v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B. C.L﹣ D. 8.如图所示,一长为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夹角相等,欲使小球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 ) A. B. C. D. 9.“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大进步.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所示,若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运动,则飞船在此轨道上饶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A.2π B.4π C.6π D.16π 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 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一直做正功 11.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连接处能量不损失.将小铁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P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搁置在A、P之间,构成一个新的斜面,再将铁块放回A处,并给铁块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以下关于铁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铁块匀速直线运动 B.两次运动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 C.后一次运动一定比前一次的时间短 D.铁块匀变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放置一物块.选择B端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计算题(共52分,计算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 13.图a所示为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两位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先接通电源,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 (选填“高”或“低”)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合适. (2)平衡摩擦力后,在 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所受的合外力. (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图b为某次操作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然后,两位同学在保持小车受到的拉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他们通过给小车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两位同学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两位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A.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C.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两位同学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两位同学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具体的实验装置如第13题图c所示;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m、M、、g表示) 14.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请根据平板车的v﹣t图结合过程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从开始运动到物块和长木板共速的时间,并求出共同速度. (2)画出物块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要求标明必要的速度数据和时间数据(运动总时间,最大速度、及对应的时刻等). 15.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AC竖直,下端A与光滑的水平轨道相切.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轨道从A端以VA=3m/s的速度进入竖直圆轨道,后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2)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多少? 16.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F需由物体运动情况决定,合力提供的向心力F供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若某时刻F需=F供,则物体能做圆周运动;若F需>F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若F需<F供,物体将做近心运动.现有一根长L=0.5m的刚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将小球提至O点正上方的A点处,此时绳刚好伸直且无张力,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1)在小球以速度v1=5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的张力为多少? (2)在小球以速度v2=1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若有张力,求其大小;若无张力,试求轻绳再次伸直时所经历的时间.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题.每题4分,共48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1、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选对没选全得2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 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 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解答】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 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初速度与加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不断变化,它是变速运动,曲线运动有加速度不变的,也有加速度变化的.当物体做圆周运动,其合力不一定指向圆心,若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解答】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变化,但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比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不一定指向圆心,当是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垂直于速度,因此合力一定指向圆心,故B错误; C、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一定做减速且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则一定有加速度存在,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比如平抛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两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则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 A.k(x2﹣x1) B.k(x2+x1) C. D.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分别对物体处于对A、B点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水平方向上,物块在A点受弹簧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根据平衡条件有:k(x0﹣x1)=f 同理,在B点根据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有:k(x2﹣x0)=f 联立解得: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故选:C. 4.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2mg B.mg C. mg D. mg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自由落体运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分析】根据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可以求得此时小球的速度的大小,再根据瞬时功率的公式即可求得此时重力的功率. 【解答】解:在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设此时的高度为h,物体的速度为v,则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mgH=mgh+mV2, 由于mgh=mV2, 所以mgH=2×mV2, 所以此时的速度的大小为V=, 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FV=mgV=mg,所以B正确. 故选B. 5.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同时做正功 B.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 C.一对滑动摩擦力中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负功 D.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 【考点】功的计算;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的功是多少还要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如何; 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间无相对滑动,故位移始终相等,而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做功之和为零.而一对滑动摩擦力就不一定是做功一正一负, 【解答】解: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但是它们在各自的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同时做正功,也可能同时做负功,或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故A错误,D正确. B、一个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但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能把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一定为负.故B错误; C、由于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功的代数和一定为负,所以一对滑动摩擦力中,若其中的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负功.故C正确. 故选:CD 6.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且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和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α角和船速v均增大 C.保持α角不变,增大船速v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分析】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抓住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求出到达对岸沿水流方向上的位移以及时间. 当实际航线与河岸垂直,则合速度的方向垂直于河岸,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船头与河岸所成的夹角.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当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则如图所示,可知,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B. C.L﹣ 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原长为L,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被压缩的长度,甲乙间的距离就知道了. 【解答】解: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它们有共同的加速度, 对于整体,由F=(m1+m2)a﹣﹣﹣﹣﹣﹣① 对于甲,F弹=m1a﹣﹣﹣﹣﹣﹣﹣② 对弹簧 F弹=kx﹣﹣﹣﹣﹣﹣﹣﹣﹣③ 由①②③解得,X=, 故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L﹣,所以B正确. 故选:B. 8.如图所示,一长为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夹角相等,欲使小球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 ) A. B. C. D.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欲使小球恰好落到木板下端,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位移关系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根据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求出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时间关系,从而求出下降的高度关系,根据几何关系求出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 【解答】解: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则平抛运动的时间t=.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根据h=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之比为4:1,木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L,则碰撞点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L.所以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大进步.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所示,若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运动,则飞船在此轨道上饶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A.2π B.4π C.6π D.16π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飞船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周期,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解. 【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 得T=2π, r=4R, 又根据月球表面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M=g0R2, 所以飞船在轨道Ⅰ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T=16π. 故选:D. 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 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一直做正功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两个小球A、B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列出表达式求出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 当B球沿斜面顶端向下运动时,B球做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求解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 两个小球A、B运动到水平面上,由于后面的B球速度大于A球速度,所以小球A、B在水平面会相撞. 【解答】解:A、当B球沿斜面顶端向下运动时,两个小球A、B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3mg•L﹣mg•L=(3m+m)v2 v= 故A正确. B、根据动能定理研究B得 mg•L=mvB2﹣mv2 vB=,故B错误. C、两个小球A、B运动到水平面上,由于后面的B球速度大于A球速度,所以小球A、B在水平面会相撞.故C错误. D、在A球沿斜面下滑一半距离此后过程中,绳中无张力,轻绳对B球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11.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连接处能量不损失.将小铁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P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搁置在A、P之间,构成一个新的斜面,再将铁块放回A处,并给铁块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以下关于铁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铁块匀速直线运动 B.两次运动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 C.后一次运动一定比前一次的时间短 D.铁块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分析】对运动的全过程研究,运用动能定理,判断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小木块停止的位置. 【解答】解:设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AB的倾角为θ,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θs1﹣μmgs2=0, 整理得:mgh﹣μmg(s1cosθ+s2)=0,而s1cosθ+s2等于OP的长度,即h﹣μ=0,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故小铁块一定能够到达P点,与铁块的质量无关; A、由于从A大盘P过程合力做功为零,故动能不变,而在OP运动过程合力不变,故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故A正确,D错误; B、两次摩擦力做功均为﹣μmg(s1cosθ+s2)=﹣μmg,故B正确; C、后一次是匀速运动,初速度可大可小,故时间不确定,故C错误; 故选:AB 12.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放置一物块.选择B端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对物块受力分析,开始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处于加速阶段;当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时,如果重力的下滑分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一起匀速下滑,否则,继续加速. 【解答】解:A、若物块放上后一直加速,且到B点速度仍小于v,设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位移为x,下落高度h,物体从A到B运动过程中,机械能:E=Ek+Ep=(μmgcosθ+mgsinθ)x+mg(H﹣h)=(μmgcosθ+mgsinθ)x+mg(H﹣xsinθ)=μmgxcosθ+mgH,H为A、B间的高度差,则物块机械能一直增大,但E与x不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 C、若物块在到达B点之前,速度达到v,则物块速度达到v之前,机械能增加,速度达到v之后,物块将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物块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二、实验、计算题(共52分,计算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 13.图a所示为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两位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先接通电源,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 低 (选填“高”或“低”)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间隔均匀 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合适. (2)平衡摩擦力后,在 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所受的合外力. (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图b为某次操作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0.34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然后,两位同学在保持小车受到的拉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他们通过给小车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两位同学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两位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C A.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C.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两位同学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两位同学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具体的实验装置如第13题图c所示;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m、M、、g表示)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使绳子拉力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应先平衡摩擦力;为使绳子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应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说明任意两个技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打点周期的5倍,根据作差法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1)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说明小车做加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过度,所以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低,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2)当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盘及砝码的重力; (3)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T=0.1s, 根据作差法得:a==0.34m/s2; (4)以砝码盘及砝码、小车整体为研究对象,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有mg=(M+m)a, ,即mg一定的情况下,a与成正比,没有必要满足M>>m,避免了图线发生弯曲的现象,作图时应作出a﹣图象, 故选:C (5)对小车和砝码(连同砝码盘)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砝码(连同砝码盘)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答案为:(1)低;间隔均匀;(2)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3)0.34;(4)C; (5) 14.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请根据平板车的v﹣t图结合过程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从开始运动到物块和长木板共速的时间,并求出共同速度. (2)画出物块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要求标明必要的速度数据和时间数据(运动总时间,最大速度、及对应的时刻等).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1)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以及平板车的加速度,从而明确物块的运动情景;从而求出其加加速度; 由图象分析平板车的运动过程,再根据小车的运动进行分析,明确两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分析8s时小车的速度 (2)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结合图象的信息: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倾斜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有关.根据车的运动情况,从而可确定物相对车加速还是减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1)平板车对物块的摩擦力最大值为fmax=μmg,故物块的加速度最大值为amax==μg=0.2×10=2m/s2 但平板车的加速度由图象知为a==4m/s2>amax 物块向右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而平板车则做加速度为a0=4 m/s2 的加速运动; 当t1=6s时,物块速度v1=a1t1=12m/s 此后,由图象可知平板车在外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v0=24m/s、加速大小为a0=4 m/s2的匀减速运动,开始时物块的速度仍小于平板车的速度,故物块仍加速,直至两者共速.设平板车减速持续时间为t2,两者共速,则: v=v1+a1t2=v0﹣a0 t2 解得:t2=2s,v=16m/s 达到共同速度所需时间为t=t1+t2=8s (2)根据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可知,物体与车的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因此当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动力,相反则受到滑动摩擦阻力. 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当0﹣8s时,车的速度大于物体,因此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动力,则其加速度为2m/s2, 同理,可得:当8﹣16s时,车的速度小于物体,因此物体受到滑动摩擦阻力,则其加速度为2m/s2. 答:(1)从开始运动到物块和长木板共速的时间为8s,共同速度为16m/s. (2)物块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AC竖直,下端A与光滑的水平轨道相切.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轨道从A端以VA=3m/s的速度进入竖直圆轨道,后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2)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多少? 【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1)对A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向心力公式求解; (2)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再根据初速度和时间求出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解答】解:(1)在A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N﹣mg=m 解得:N=6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60N (2)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则在C点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 mg=m 解得:vC=3m/s 小球从C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 则t=s=0.6s 所以x=vCt=1.8m 答:(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0N; (2)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1.8m. 16.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F需由物体运动情况决定,合力提供的向心力F供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若某时刻F需=F供,则物体能做圆周运动;若F需>F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若F需<F供 ,物体将做近心运动.现有一根长L=0.5m的刚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将小球提至O点正上方的A点处,此时绳刚好伸直且无张力,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1)在小球以速度v1=5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的张力为多少? (2)在小球以速度v2=1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若有张力,求其大小;若无张力,试求轻绳再次伸直时所经历的时间. 【考点】向心力. 【分析】(1)小球在竖直面内能够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至少应该是重力作为所需要的向心力,由重力作为向心力可以求得最小的速度,v1>V0,故绳中有张力,由向心力的公式可以求得绳的拉力的大小; (2)由于v2<V0,故绳中没有张力,小球将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运动的时间. 【解答】解:(1)要使小球在竖直面内能够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至少应该是重力作为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 由mg=m得: v0= 因为v1>V0,故绳中有张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mg=m 代入数据解得,绳中的张力为:T=40N, (2)因为v2<V0,故绳中没有张力,小球将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x=v2t 竖直方向:y=gt2 L2=(y﹣L)2+x2 代入数据解得:t=0.4 答:(1)在小球以速度v1=5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的张力为40N; (2)在小球以速度v2 =1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无张力,绳子再次伸直时所经历的时间为0.4s. 2017年3月13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