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7届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卷·2017届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10)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霞浦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章至第四章、选修3-5;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高三物理备课组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上)‎ ‎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的是微元法 C.用质点代替物体,应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关系时,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2.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s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m. 第2s内发现火车前进了‎6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0.5m/s2 B.‎2m/s‎2 ‎ C.‎3m/s2 D.‎4m/s2‎ ‎3.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 E点所表示的状态是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4m ‎4.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 C.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 D.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5. 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 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的最大速度是‎7 m/s ‎6. ‎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轻杆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B.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向上 C. 小车可能以加速度gtanα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D. 小车一定以加速度gtanθ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都不得分)‎ ‎7. 在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尔理论可以成功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现象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 C.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铀元素的半衰期为T,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 ‎8. 19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C.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人射光频率,金属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小 D.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稍大于两能级间能量差 ‎9.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处的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v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C,O′是O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点,且O′A∶O′B∶O′C=1∶3∶5。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v1∶v2∶v3=1∶3∶5‎ B.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三个小球落地的动能相同 ‎10.如图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 B.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mg C.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3mg D.c点与b点的距离为 ‎11.一兴趣小组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后停住,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  t2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 C.  t3时刻该同学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在t3至t4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1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图像和可以定性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格2分,共14分)‎ ‎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其中有两个实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位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平行方木板)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点O,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测力计的示数和。‎ B.只用一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示数和记下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_____ _____ ;B中是__________。‎ ‎14.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细线拉力和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本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两速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应适当远些 B.不必用天平测出小车和车上的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C.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速度传感器的电源 D.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时,要使所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2)某同学在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表中第3次实验缺失的数据是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F(N)‎ vB2﹣vA2(m2/s2)‎ a(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__________‎ ‎(3)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出的a一F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填写“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6分共38分。答题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物理公式,只有答案或只有数字运算的不给分)‎ ‎15.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QCS=45°)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也是45°,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求此时:‎ ‎(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16.如图所示,木板右端BC段为1/4光滑圆弧且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AB段的上表面与圆弧的最低点相切,木板的左端A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铁块。现突然给铁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铁块到达木板B位置时速度变为原初速度的一半,之后继续上滑并刚好能到达圆弧的最高点C。若木板质量为‎2m,铁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铁块滑到B位置时木板的速度;‎ ‎(2)小铁块到达C位置时两者的共同速度;‎ ‎(3)光滑圆弧面的半径。‎ ‎17.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轻轻地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的圆弧轨道.B、C为圆弧轨道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R=‎1.0 m,圆弧轨道对应的圆心角θ=106°,轨道最低点为O,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 m,小物块离开C 点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0.8 s后经过D点,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g=‎10 m/s2,sin 37°=0.6,cos 37°=0.8)‎ ‎ (1)求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初速度v1;‎ ‎(2)求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假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传送带的速度为‎5 m/s,求P、A间的距离是多少;‎ ‎(4)求斜面上C、D间的距离.‎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霞浦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答案 ‎ ‎1. D.2.C ‎3.D.‎ 分析:由图可知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由图象中斜率可得出加速度的大小关系;由图象与时间由围成的面积可得出物体的位移.‎ 解答: 解:A、在18s~22s时间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再反向加速,由面积可知,物体的位移为零,故A错误;‎ B、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CE段的斜率最大,故CD段的加速度最大,故B错误;‎ C、从A到D物体一直做正向运动,故位移一直增大,而D到E物体反向运动,故D点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 D、BC段的位移为×‎4m=‎34m,故D正确;‎ ‎4.C 解: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sin30°=0 Ncos30°-G=0 解得 ‎ 木板AB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N,方向与N反向,故加速度为 ‎5. B.‎ 当船头指向垂直于河岸时,船的渡河时间最短,其时间t==s=100 s,A错、B对.因河水流速不均匀,所以船在河水中的航线是一条曲线,当船行驶至河中央时,船速最大,最大速度v= m/s=‎5 m/s,C、D错.‎ ‎6. B.分析: 先对细线吊的小球分析进行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轻杆固定的小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得出轻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加速度方向求出,但速度可能有两种,运动方向有两种.‎ 解答: 解:A、B、对细线吊的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α=ma,得到:a=gtanα 对轻杆固定的小球研究.设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β=m′a′‎ 因为a=a′,得到β=α>θ,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故A错误,B正确.‎ C、D、小车的加速度a=tanα,方向向右,而运动方向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故C错误.D错误.‎ 点评: 绳子的模型与轻杆的模型不同:绳子的拉力一定沿绳子方向,而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轻杆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可根据牛顿定律确定.‎ ‎7. AB 解:A、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现象.故A正确.‎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故B正确.‎ C、β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错误.‎ D、半衰期的大小与温度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D错误.‎ ‎8. BC9.AB ‎10. 选C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R=mv2可得,v=,A项错误;在b点,FN-mg=m可得FN=3mg,B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运动学位移速度公式可得x=,D项正确;‎ ‎11. ABD 分析:根据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方向,从而判断出该同学所处的状态.‎ 解:A、在到t2时间内,支持力的大小小于重力,加速度大小向下,所以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 B、在t2时刻,支持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为0.故B正确.‎ C、在0至t2时间内该同学加速度大小向下,t2时刻该同学的速度达到最大.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在t3到t4时间内,支持力的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所以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故D正确. 12.AC ‎13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 ‎14. AB 解:(1)A、两速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应适当远些,增大L,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 B、不必用天平测出小车和车上的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故B正确;‎ C、应该先接通电源后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 D、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时,不需要使所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因为实验中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故D错误;‎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公式:v2﹣=2as可以求出:‎ a=,带入数据解得:a=‎2.44m/s2.‎ ‎(3)表中a与F并不成正比,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 ‎15.(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 Fsin45°=FCsin45°‎ FCcos45°+Fcos45°=mg 解得F=FC=mg ‎ ‎ (2)以小球和该同学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f=Fsin45°‎ N+Fcos45°=(M+m)g 将F值代入解得f= mg N=Mg+mg.‎ ‎16.解析:(i)先以木板和铁块为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可得铁块滑上B位置瞬间木板的速度为:       ‎ ‎(i i)当铁块到达圆弧的最高点时,BC的共同速度为,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解得:  ‎ 木块和铁块组成的系统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      代入数据可解得:R= ‎ ‎17.[解析](1)对于小物块,由A点到B点有v=2gh 在B点有tan = 所以v1=‎3 m/s.‎ ‎(2)对于小物块,由B点到O点有 mgR=mv-mv 其中vB= m/s=‎5 m/s 在O点FN-mg=m,所以FN=4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F′N=43 N.‎ ‎(3)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的过程有μ2mg=ma3‎ P、A间的距离是xPA==‎1.5 m.‎ ‎(4)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有 mgsin +μ1mgcos =ma1 解得a1=‎10 m/s2‎ 小物块沿斜面下滑时有 mgsin -μ1mgcos =ma2 解得a2=‎6 m/s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vC=vB=‎5 m/s 小物块由C点上升到最高点历时t1==0.5 s 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点历时t2=0.8 s-0.5 s=0.3 s 故xCD=t1-a2t即xCD=‎0.98 m.‎ ‎[答案](1)‎3 m/s (2)43 N (3)‎‎1.5 m ‎(4)‎‎0.98 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