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 ‎ 一、选择题(14--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6分;18--21为多选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一定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2.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eV B.3.4eV C.12.75eV D.12.09eV ‎3.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大于F2.则弹簧的示数(  )‎ A.一定等于F1+F2 B.一定大于F2小于F1‎ C.一定等于F1﹣F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v0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 A. B. C. D.‎ ‎5.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D.伽利略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6.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0~t1, =‎ ‎②t1~t2, =‎ ‎③t1~t2,>‎ ‎④t1~t2,<.‎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如图物体A和物体B(沙和沙桶)通过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斜面体固定,A、B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B中加入一些沙子的过程中,A、B仍然处于静止,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A受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剪断绳子瞬时沙和沙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 D.若剪断绳子后A和斜面体仍然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8.如图所示,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C.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的过程中卫星动能变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增加,但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D.卫星在同步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 ‎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9.在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方格纸的每一小格的边长为5c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探究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初速度大小为  m/s.‎ ‎(2)由图可计算出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  m/s.‎ ‎10.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 ‎(1)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多次向砂桶里加砂,测得多组a和F的值,画出的a﹣F图象2是  .‎ ‎(2)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3.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  .‎ ‎1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足够长)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试求:(g=10m/s2) ‎ ‎(1)物体沿斜面上行时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3)第1s内拉力F的冲量.‎ ‎12.如图所示,ABCD是由三部分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AB为水平轨道,BCD是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DE是半径为2R的圆弧轨道,BCD与DE相切在轨道最高点D,R=0.6m.质量为M=0.99kg的小物块,静止在AB轨道上,一颗质量为m=0.01kg子弹水平射入物块但未穿出,物块与子弹一起运动,恰能贴着轨道内侧通过最高点从E点飞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与子弹一起刚滑上圆弧轨道B点的速度;‎ ‎(2)物块与子弹经过C点时受到的弹力的大小;‎ ‎(3)若物块和子弹在CD段某点脱离轨道,求子弹打击前速度的取值范围.‎ ‎ ‎ ‎(二)选考题:共44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说明了固体微粒内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 C.固体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温度升高,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E.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14.如图所示,一气缸内由光滑的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g,整个装置静止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 ‎①若用外力向右拉气缸,让整个装置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活塞和气缸达到相对静止时,求此时密闭气体的压强p1‎ ‎②若将整个装置缓慢地逆时针旋转900,让整个装置静止在地面上,稳定后,求活塞相对气缸移动的距离d.‎ ‎ ‎ ‎【物理--选修3-4】‎ ‎15.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a比b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 ‎16.取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将绳的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绳的左端自由,使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从绳的端点开始用彩笔每隔0.50m标记一个点,依次记为A、B、C、D…如图所示.现用振动装置拉着绳子的端点A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若A点起振方向向上,经0.1s第一次达正向最大位移,此时C点恰好开始起振,则 ‎①绳子形成的波是横波还是纵波?简要说明判断依据,并求波速为多大;‎ ‎②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③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 ‎ ‎ ‎2016-2017学年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14--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6分;18--21为多选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一定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本概念,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所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解答】解: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不一定相同,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故C错误.‎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 ‎ ‎2.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eV B.3.4eV C.12.75eV D.12.09eV ‎【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分析】根据氢原子只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色光,根据公式N=确定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它跃迁到哪一个激发态,从而根据能极差求出照射光子的能量.‎ ‎【解答】解:由题意应该有6=,得n=4.即能发出6种频率光的一定是n=4能级,‎ 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0.85ev﹣(﹣13.6ev)=12.75ev 故选:C.‎ ‎ ‎ ‎3.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大于F2.则弹簧的示数(  )‎ A.一定等于F1+F2 B.一定大于F2小于F1‎ C.一定等于F1﹣F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用隔离法隔离出物体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的拉力.‎ ‎【解答】解:两个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个物体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2=(M+m)a ①‎ 再对物体1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F1﹣F=Ma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由于F1大于F2,故F一定大于F2小于F1‎ 故选:B ‎ ‎ ‎4.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v0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 A. B. C. D.‎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根据小球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说明小球的末速度应该沿着B点切线方向,再由圆的半径和角度的关系,可以求出B点切线的方向,即平抛末速度的方向,从而可以求得竖直方向分速度,进而求出运动的时间,根据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求出AB间的水平距离.‎ ‎【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小球通过B点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v0tanα.‎ 则运动的时间t==.‎ 则AB间的水平距离x=.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 ‎ ‎5.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D.伽利略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方法,如理想实验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解答】解: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故A错误.‎ B、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使两个力变化的过程更加明显、直观,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故B正确.‎ C、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D、伽利略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正确.‎ 故选:BCD ‎ ‎ ‎6.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0~t1, =‎ ‎②t1~t2, =‎ ‎③t1~t2,>‎ ‎④t1~t2,<.‎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t2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分析讨论.‎ ‎【解答】解: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故①正确;‎ B、在t1~t2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此面积比虚线(直线)面积小,‎ 故<,故②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A.‎ ‎ ‎ ‎7.如图物体A和物体B(沙和沙桶)通过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斜面体固定,A、B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B中加入一些沙子的过程中,A、B仍然处于静止,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A受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剪断绳子瞬时沙和沙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 D.若剪断绳子后A和斜面体仍然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先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二力平衡且逐渐增大;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绳子拉力、支持力,可能有静摩擦力,然后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A、先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二力平衡,故拉力等于重力;对A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方向不定),在向小桶内不断缓慢添加细砂的过程中,拉力T增加,若开始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此时变大,若开始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则加沙子后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反向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剪断绳子瞬时,沙子和桶做自由落体,沙和沙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故C正确;‎ D、若剪断绳子后A和斜面体仍然静止,利用整体法知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C ‎ ‎ ‎8.如图所示,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C.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的过程中卫星动能变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增加,但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D.卫星在同步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 ‎【解答】解:A、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由 G=m,得卫星的速度 v=.可见,r越大,v越小,则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G=ma,则卫星的加速度 a=,所以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故B正确.‎ C、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的过程中卫星速率变小,动能变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增加,由于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时必须加速才能变轨到轨道3,所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故C正确.‎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ω2r,得ω=,所以卫星在同步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 ‎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9.在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方格纸的每一小格的边长为5c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探究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初速度大小为 1 m/s.‎ ‎(2)由图可计算出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  m/s.‎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然后应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解答】解:(1)在竖直方向:△y=5L﹣3L=2L=gt2,时间:t===0.1s,‎ 小球的初速度大小:v0====1m/s;‎ ‎(2)B点竖直分速度:vBy====2m/s,‎ 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vB===m/s;‎ 故答案为:(1)1;(2).‎ ‎ ‎ ‎10.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 ‎(1)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平衡摩擦力 .然后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多次向砂桶里加砂,测得多组a和F的值,画出的a﹣F图象2是 C .‎ ‎(2)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3.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 C .‎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小车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与长木板平行,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小车从靠近甲光电门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位移,位移一定,找出a与t的关系;‎ ‎【解答】解:(1)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力,这样就不能用绳子的拉力代替合力,所以做实验首先必须要平衡摩擦力,小车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F成正比,故C正确;‎ 故选:C ‎(2)小车从靠近甲光电门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位移 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所以加速度,位移不变,所以a与成反比,“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例”的图线是C 故选:C 故答案为:(1)平衡摩擦力 C (2)C ‎ ‎ ‎1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足够长)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试求:(g=10m/s2) ‎ ‎(1)物体沿斜面上行时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3)第1s内拉力F的冲量.‎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动量定理.‎ ‎【分析】(1)根据图象的性质,利用图象的斜率即可求得加速度;‎ ‎(2)对减速过程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3)对加速过程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拉力大小,再根据冲量的定义即可求得拉力的冲量.‎ ‎【解答】解:(1)由图可知,加速时的加速度a1===20m/s2;‎ 减速过程a2==﹣10m/s2;‎ ‎(2)对减速过程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μ=0.5;‎ ‎(3)加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gsinθ﹣μmgcosθ=ma1‎ 而F的冲量I=Ft 联立解得:I=30Ns.‎ 答:(1)物体沿斜面上行时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20m/s2和10m/s2;‎ ‎(2)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为0.5.‎ ‎(3)第1s内拉力F的冲量为30Ns.‎ ‎ ‎ ‎12.如图所示,ABCD是由三部分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AB为水平轨道,BCD是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DE是半径为2R的圆弧轨道,BCD与DE相切在轨道最高点D,R=0.6m.质量为M=0.99kg的小物块,静止在AB轨道上,一颗质量为m=0.01kg子弹水平射入物块但未穿出,物块与子弹一起运动,恰能贴着轨道内侧通过最高点从E点飞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与子弹一起刚滑上圆弧轨道B点的速度;‎ ‎(2)物块与子弹经过C点时受到的弹力的大小;‎ ‎(3)若物块和子弹在CD段某点脱离轨道,求子弹打击前速度的取值范围.‎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向心力;动能定理的应用.‎ ‎【分析】(1)由物块与子弹一起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D点的速度,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物块与子弹一起刚滑上圆弧轨道B点的速度;‎ ‎(2)从B到C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速度,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C点时受到的弹力;‎ ‎(3)物块和子弹在CD段某点脱离轨道,求出刚好在D点和C点脱离轨道时对应的B点的速度,再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子弹的初速度.‎ ‎【解答】解:(1)由物块与子弹一起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得:(M+m)g=(M+m) ‎ 又由物块与子弹上滑过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m+M)g•2R=‎ 代入数据解得:‎ ‎(2)从B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m+M)gR=‎ 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NC=40N ‎(3)若刚好通过半径为R的圆的最高点D点,有:(M+m)g=(M+m) ‎ 从B到D根据动能定理有:﹣(m+M)g•2R=﹣‎ 解得:‎ 若刚好通过C点,从B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m+M)gR=0﹣‎ 解得:vB2=‎ 即:‎ 子弹射入物块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m)vB 联立解得子弹打击前速度的取值范围:‎ 答:(1)物块与子弹一起刚滑上圆弧轨道B点的速度为6m/s;‎ ‎(2)物块与子弹经过C点时受到的弹力的大小为40N;‎ ‎(3)子弹打击前速度的取值范围为.‎ ‎ ‎ ‎(二)选考题:共44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说明了固体微粒内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 C.固体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温度升高,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E.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析】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碰撞的作用力不平衡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低,悬浮小颗粒的运动越缓慢,且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单个分子的动能并不一定增大;‎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解答】解:A、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能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能说明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当分子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故B正确;‎ C、根据布朗运动的性质可知,固体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C正确;‎ D、温度越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 E、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均有关,故E正确.‎ 故选:BCE.‎ ‎ ‎ ‎14.如图所示,一气缸内由光滑的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g,整个装置静止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 ‎①若用外力向右拉气缸,让整个装置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活塞和气缸达到相对静止时,求此时密闭气体的压强p1‎ ‎②若将整个装置缓慢地逆时针旋转900,让整个装置静止在地面上,稳定后,求活塞相对气缸移动的距离d.‎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分析】①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题意求出封闭气体的状态参量,然后应用玻意耳定律求出气体体积,再求出距离.‎ ‎【解答】解:①对活塞,由牛顿第二定律得:ps﹣p0s=ma,‎ 解得:p=p0+;‎ ‎②气体初状态参量:p1=p0,V1=hS,‎ 气体末状态参量:p2=p0+,V2=dS,‎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2V2,即:p0×hS=(p0+)×dS,‎ 解得:d=;‎ 答:①此时密闭气体的压强p1为p0+;‎ ‎②活塞相对气缸移动的距离d为.‎ ‎ ‎ ‎【物理--选修3-4】‎ ‎15.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a比b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分析】通过光路图,分析偏折程度的大小,判断出水对两束光的折射率大小,从而分析出两束光的波长和频率大小,根据折射率和频率大小去判断出在水中的速度大小,以及临界角和发生光的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可得,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 ‎【解答】解:A、由图可知,单色光a偏折程度小于b的偏折程度,根据折射定律n=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则知a光的波长大.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可得,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A正确.‎ B、a光的波长长,波动性强,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正确.‎ C、由v=知,在水中a光的速度大.故C错误.‎ D、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知折射率n越大,临界角C越小,则知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故D正确.‎ E、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由于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所以b光的入射角先达到临界角,则b光先发生全反射,首先消失的是b光.故E错误.‎ 故选:ABD ‎ ‎ ‎16.取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将绳的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绳的左端自由,使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从绳的端点开始用彩笔每隔0.50m标记一个点,依次记为A、B、C、D…如图所示.现用振动装置拉着绳子的端点A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若A点起振方向向上,经0.1s第一次达正向最大位移,此时C点恰好开始起振,则 ‎①绳子形成的波是横波还是纵波?简要说明判断依据,并求波速为多大;‎ ‎②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③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 ‎【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分析】①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的关系,确定是横波还是纵波.从A点开始振动到波传到C点所用时间为t=0.1s,传播的距离为x=2×50cm=1m,则可确定周期和波长,求出波速.‎ ‎②分析振动传播的过程,确定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所用的时间.‎ ‎③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分析A的位置,画出波形.‎ ‎【解答】解:①绳子形成的波是横波.因为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由题意知,波的周期 T=0.4 s,波长为 λ=4 m,所以波速v==m/s=10m/s.‎ ‎②从A开始振动,设经过时间t1,J点开始起振方向向上,‎ 振动从A传到J所用时间为 t1==s=0.45 s 设J点向上起振后经t2时间第一次到负向最大位移,则 t2=T=0.3 s,所以所求时间t=t1+t2=0.75 s.‎ ‎③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波形图象如图所示.‎ 答:‎ ‎①绳子形成的波是横波,因为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速为10m/s;‎ ‎②从A开始振动,经0.75s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③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 ‎ ‎ ‎2016年12月31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