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多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原子核的复杂结构 ‎2、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Pb,则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3.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方程是 B. 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3-(m1+m2)‎ C. 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2‎ D. γ光子的波长 ‎(多选)4、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 B.用波长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633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5. 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时,逸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 A.1.5 eV 0.6 eV B.1.7 eV 1.9 eV C.1.9 eV 2.6 eV D.3.1 eV 4.5 eV ‎(多选)6、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上各点对应的坐标已知,只是未标出),由实验图线可求出(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7.人的质量m=60kg,船的质量M=240kg,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时,人可以跃上岸。若撤去缆绳,如图所示,人要安全跃上岸,船离岸至多为(不计水的阻力,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两次从离开船到跃上岸所用的时间相等)(   )‎ A. 1.5m B. 1.2m C. 1.34m D. 1.1m ‎8、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 ml纯油酸配制成bml的油酸酒精溶液,现已测得一滴溶液c ml,将一滴溶液滴入水中,油膜充分展开后面积为Scm2,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 A. B. C. D. ‎ ‎(多选)9.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 D.当分子间距离r”或“=”), (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则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 。(频率用,元电荷用e表示)‎ 三,计算题 ‎(9分)18、一竖直放置、缸壁光滑且导热的柱形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氮气,被活塞分割成Ⅰ、Ⅱ两部分;达到平衡时,这两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上部气体的压强为 ‎,如图(a)所示。若将气缸缓慢倒置,再次达到平衡时,上下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3∶1,如图(b)所示。设外界温度不变。已知活塞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活塞的质量。‎ ‎(9分)19、如图所示,长木板B的质量为m2=1.0kg,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1.0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m1=0.5kg的物块A由左侧向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以v0=6m/s的速度与长木板B发生弹性正碰(时间极短),之后三者发生相对运动,整个过程物块C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碰后瞬间物块A和长木板B的速度;‎ ‎(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 ‎(10分)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A点固定一半径R=0.2m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底端有一小孔.在水平面上距A点s=1m的B点正上方O处,用长为L=0.9m的轻绳悬挂一质量M=0.1kg的小球甲,现将小球甲拉至图中C位置,绳与竖直方向夹角=60°.静止释放小球甲,摆到最低点B点时与另一质量m=0.05kg的静止小滑块乙(可视为质点)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后小滑块乙在水平面上运动到A点,并无碰撞地经过小孔进入圆弧轨道,当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立即关闭小孔.g=10m/s2 .‎ ‎(1)求甲、乙碰前瞬间小球甲的速度大小;‎ ‎(2)若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的运动过程中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求小滑块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多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原子核的复杂结构 ‎2、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Pb,则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3.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方程是 B. 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3-(m1+m2)‎ C. 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2‎ D. γ光子的波长 ‎(多选)4、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 B.用波长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633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5. 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时,逸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 A.1.5 eV 0.6 eV B.1.7 eV 1.9 eV C.1.9 eV 2.6 eV D.3.1 eV 4.5 eV ‎(多选)6、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上各点对应的坐标已知,只是未标出),由实验图线可求出(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7.人的质量m=60kg,船的质量M=240kg,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时,人可以跃上岸。若撤去缆绳,如图所示,人要安全跃上岸,船离岸至多为(不计水的阻力,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两次从离开船到跃上岸所用的时间相等)(   )‎ A. 1.5m B. 1.2m C. 1.34m D. 1.1m ‎8、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 ml纯油酸配制成bml的油酸酒精溶液,现已测得一滴溶液c ml,将一滴溶液滴入水中,油膜充分展开后面积为Scm2,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 A. B. C. D. ‎ ‎(多选)9.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 D.当分子间距离r”或“=”), (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则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 。(频率用,元电荷用e表示)‎ 三,计算题 ‎(9分)18、一竖直放置、缸壁光滑且导热的柱形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氮气,被活塞分割成Ⅰ、Ⅱ两部分;达到平衡时,这两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上部气体的压强为,如图(a)所示。若将气缸缓慢倒置,再次达到平衡时,上下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3∶1,如图(b)所示。设外界温度不变。已知活塞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活塞的质量。‎ ‎(9分)19、如图所示,长木板B的质量为m2=1.0kg,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1.0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m1=0.5kg的物块A由左侧向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以v0=6m/s的速度与长木板B发生弹性正碰(时间极短),之后三者发生相对运动,整个过程物块C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碰后瞬间物块A和长木板B的速度;‎ ‎(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 ‎(10分)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A点固定一半径R=0.2m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底端有一小孔.在水平面上距A点s=1m的B点正上方O处,用长为L=0.9m的轻绳悬挂一质量M=0.1kg的小球甲,现将小球甲拉至图中C位置,绳与竖直方向夹角=60°.静止释放小球甲,摆到最低点B点时与另一质量m=0.05kg的静止小滑块乙(可视为质点)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后小滑块乙在水平面上运动到A点,并无碰撞地经过小孔进入圆弧轨道,当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立即关闭小孔.g=10m/s2 .‎ ‎(1)求甲、乙碰前瞬间小球甲的速度大小;‎ ‎(2)若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的运动过程中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求小滑块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16、 B m1x1=m2x2‎ ‎17、 = 甲 ‎ ‎18、【答案】‎ ‎【解析】设活塞的质量为m,气缸倒置前下部气体的压强为,倒置后上下气体的压强分别为和,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 ‎ 倒置过程中,两部分气体均经历等温过程,设气体的总体积为V0,由玻意耳定律得 ‎ ‎ 联立以上各式得 ‎19、‎ ‎20、【答案】(1)(2)或μ = 0.3‎ ‎1‎ ‎2‎ ‎3‎ ‎4‎ ‎5‎ BC B D CD C ‎6‎ ‎7‎ ‎8‎ ‎9‎ ‎10‎ ABC C A CD AD ‎11‎ ‎12‎ ‎13‎ ‎14‎ ‎15‎ A BC B BC B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