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0 届高三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将一个小球从报废的矿井口由静止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5 s 末落到井底.该小球开始 下落后第 2 s 内和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 1∶3 B. 1∶5 C. 2∶5 D. 3∶7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速度与时间公式 v gt 可得: 1 10m/sv , 2 20m/sv , 3 30m/sv , 4 40m/sv , 5 50m/sv 再由 0 2 tv vv 可得小球开始下落后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 1 2 2 15m/s2 v vv 小球开始下落后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 4 5 5 45m/s2 v vv 该小球开始下落后第 2 s 内和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2 5: 1:3v v A. 与分析相符,故 A 正确; B. 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 C. 与分析不符,故 C 错误; D. 与分析不符,故 D 错误。 2.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 点是 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若将一正试探点电荷从虚线上 M 点移动到 N 点,设 M、N 两点的电 势分别为φM、φN,此电荷在 M、N 两点的加速度分别为 aM、aN,此电荷在 M、N 两点的电 势能分别为 EPM、EPN,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M<aN B. φM<φN C. EPM>EPN D.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知: N ME E 根据 F qE 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 Ma a ,故 A 错误; B.过 M 点的中垂线是等势面,根据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所以有: N M 故 B 正确; CD.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所以从 M 点移动到 N 点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对电荷做负 功,故 C、D 错误。 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a 车和 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 a 和曲线 b。t=3s 时, 直线 a 和曲线 b 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3s 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B. 在运动过程中,b 车始终没有超过 a 车 C. a 车做匀速运动,b 车做加速运动 D. 在 0-3s 的时间内,a 车的平均速度比 b 车的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在 t=3s 时,直线 a 和曲线 b 刚好相 切,斜率相同,所以两车具有相同的速度,而不是加速度,A 错误 B.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距原点的距离,通过图像可知,b 车始终没有超过 a 车,B 正 确 C.通过图像可知,b 车斜率在减小,速度在减小,所以 b 车做减速运动,C 错误 D.纵轴的变化量代表位移,所以在 0-3s 的时间内,a 的位移小于 b 的位移,所以 a 的平均速 度小,D 错误 4.如图所示,一辆有驱动力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 质量为 1kg 的物块相连。物块和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弹力大 小为 2N。若小车开始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m/s2,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匀 速时比较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向左,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 2Nf 所以有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 2Nmf 当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4m/s 时,合力为: F 合 2 4NNf F ma 解得此时摩擦力为: 2 2N mf f 方向向右,所以物块一定与小车相对静止; A. 与分析相符,故 A 正确; B. 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 C. 与分析不符,故 C 错误; D. 与分析不符,故 D 错误。 5.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 a、b 和 c 分别位于边长为 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 q,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 状态,则 c 球的带电量为( ) A. +q B. -q C. +2q D. -2q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 带正电,要使 a、b 都静止,c 必须带负电,否则匀强电场对 a、b 的电场力相同,而其 他两个电荷对 a 和 b 的合力方向不同,两个电荷不可能同时平衡,设 c 电荷带电量大小为 Q, 以 a 电荷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 c、b 对 a 的合力与匀强电场对 a 的力等值 反向,即为: 2 kq q l = 2 kQ q l ×cos 60 所以 C 球的带电量为-2q A.+q 与分析不符,故 A 错误; B.-q 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 C.+2q 与分析不符,故 C 错误; D.-2q 与分析不符,故 D 正确。 6.某天体的两颗卫星 a、b 分别在同一平面内的 P、Q 轨道上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 某时刻如图所示。P、Q 轨道的半径分别为 r1、r2,且 r2=4r1,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 a 的加速度小于卫星 b 的加速度 B.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一小段时间内两卫星间的距离不断减小 C. 在以后运动过程中,只要卫星 b 处于图示位置,则卫星 a 也一定处于图示位置 D. 若使卫星 a 变轨到 Q 轨道上运动,则必须减小卫星 a 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GMm mar 可得: 2 GMa r 由于 2 14r r ,所以卫星 a 的加速度是卫星b 的加速度 16 倍,故 A 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2 GMm m rr 可得: 3 GM r 由于 2 14r r ,所以卫星 a 的角速度是卫星b 的角速度 8 倍,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一小 段时间内两卫星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故 B 错误; C.卫星 a 的角速度是卫星b 的角速度 8 倍,那么卫星 a 的周期是卫星b 的周期的 1 8 ,所以在 以后运动过程中,只要卫星b 处于图示位置,则卫星 a 也一定处于图示位置,故 C 正确; D. 若使卫星 a 变为在Q 轨道上运动,即做离心运动,必须增大速度,故 D 错误。 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机械能 E 总和重力势能 E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 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由图中数据可得 A. 物体的质量为 1 kg B. h=0 时,物体的速率为 20 m/s C. h=2 m 时,物体的动能 Ek=50 J D. 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变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 4mh 时则有: 80JpE 由 pE mgh 得物体的质量为: 2kgm 故 A 错误; B. 0h 时,则有: 0pE , E 总 100J 则物体的动能为: kE E 总 100JpE 由 2 0 1 2kE mv 可得: 0 10m/sv 故 B 错误; C. 2mh 时,则有: 40JpE , E 总 90J 则物体的动能为: kE E 总 50JpE 故 C 正确; D. 根据功能关系可得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械能减少量,故有: E fh 可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 5Nf 故 D 错误。 8.如图所示左侧为一个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半径为 R 的半球形碗,碗口直径 AB 水平,O 点 为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右侧是一个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 细绳跨过碗口及竖直固定的轻质光滑定滑轮,细绳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1m 和物 块 2m , 1 2m m ,开始时 1m 在 A 点, 2m 在斜面上且距斜面顶端足够远,此时连接 1 2m m、 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伸直,C 点在圆心 O 的正下方。 1m 由静止开始释放沿半球形碗运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 2m 的速率不可能大于 1m 的速率 C. 1m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小球 2m 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D. 当 1m 运动到 C 点时绳断开, 1m 可能沿碗面上升到 B 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 1m 从 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 1m 与 2m 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 机械能守恒,但 1m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 A 错误; B.设小球 1m 、 2m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1v 、 2v ,小球 1m 的速度方向与绳的夹角为 ,由运动 的合成分解得: 1 2cosθv v 所以 2m 的速率不可能大于 1m 的速率,故 B 正确; C、小球 1m 从 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的某位置时,重力沿圆弧 AC 切线的分力等于细绳 沿圆弧 AC 切线的分力,小球 1m 的速度最大,所以小球 1m 从 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先 加速后减速,根据运动的合成匀分解可知小球 2m 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小球 2m 重力的功率 先增大后减小,故 C 错误; D、设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在 1m 从 A 点运动到C 点时,对 1m 、 2m 组成的系统,由机械 能守恒定律得: 2 2 1 21 2 1 2sin α 1 12 2 2vm gR m g R m vm 结合 1 22v v 解得: 1 2v gR 1m 运动到C 点时绳断开,至少需要有 2gR 的速度 1m 才能沿碗面上升到 B 点,所以 1m 不 可能沿碗面上升到 B 点,故 D 错误。 9.在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 L 的 A、B 两点,甲小球以 v1=10 m/s 的初速度,从 A 点沿与水平 方向成 30°角的方向斜向上抛出,同时,乙小球以 v2 的初速度从 B 点竖直向上抛出。若甲在 最高点时与乙相遇,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球的初速度 v2 不一定等于 5 m/s B. L 为 2.5 3 m C. 相遇前甲球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球的速度 D. 甲球与乙球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甲球竖直方向的初速度: 1sin30 5m/syv v 水平方向的初速度: 0 1cos30 5 3m/sv v 甲球在最高点与乙球相遇,说明甲球和乙球在竖直方向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则乙球的初速 度: 2 5m/syv v 故 A 错误; B. 甲球和乙球相遇时间: 0.5syvt g 则有: 0 2.5 3mL v t 故 B 正确; C.相遇前甲球的水平速度不为零,竖直方向与乙球的速度相同,所以在相遇前甲球的速度不 可能小于乙球的速度,故 C 错误; D.由于甲球和乙球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甲球与乙球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故 D 正确。 10.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固定有一半径为 R 的圆环,AC 是圆环竖直直径,BD 是圆环水平 直径,半圆环 ABC 是光滑的,半圆环 CDA 是粗糙的。一质量为 m 小球(视为质点)在圆 环的内侧 A 点获得大小为 v0、方向水平向左的速度,小球刚好能第二次到达 C 点,小球与 半圆环 CDA 的动摩擦因素µ恒定,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A. 小球第一次从 A 到 C 的时间和从 C 经 D 到 A 的时间相等 B. 小球第一次回到 A 点时速度为 5gR C. 小球第二次到达 D 点时受到摩擦力比第一次到达 D 点时受到摩擦力小 D. 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从 C 经 D 到 A 的过程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因为小球第一次到C 的路程和从C 经 D 到 A 的路程相等,但由于从C 经 D 到 A 的过程中有阻力做功,故有由C 经 D 到 A 的平均速率小于由 A 经 B 到C 的平均速率,又因 为 xv t ,所以小球第一次到 C 的的时间小于从C 经 D 到 A 的时间,故 A 错误; B.小球第二次到达C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21 1 2 2• 2 C Avmg R m vm 小球第二次到达C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Cmvmg R 解得小球第一次回到 A 点时速度为: 5Av gR 故 B 正确; CD.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小球第一次从C 经 D 到 A 的过程比第二次从C 经 D 到 A 的过程的 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第一次从C 经 D 到 A 的过程比第二次 从C 经 D 到 A 的过程中的同一位置时对轨道的压力大,所以根据 Nf F 可得小球第一次 到达 D 点时受到摩擦力比第二次到达 D 点时受到摩擦力大,由于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 向总相反,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摩擦力的平均值乘以路程,小球第一次从C 经 D 到 A 的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第二次从C 经 D 到 A 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多,故 C 正确,D 错误。 11.如图所示,木板 P 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 O 点,物体 A、B 叠放在木板 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 B 的上表面刚好水平。现使木板 P 绕 O 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 示位置,物体 A、B 仍保持静止,且相对木板没有发生移动,与原位置相比 A. B 对 A 的摩擦力不变 B. A 对 B 的作用力不变 C. 板对 B 的摩擦力减小 D. 板对 B 的支持力减小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 以 A 为研究对象, A 原来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B 对 A 的作用力与 A 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将 P 绕O 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 B 的 上表面不再水平, A 受力情况如图 A 受到重力和 B 的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其中 B 对 A 的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仍 然与 A 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B 对 A 的作用力保持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A 对 B 的作用力也不变,A 的摩擦力变大,故 A 错误,B 正确; CD. 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 总重力 ABG 、板的支持力 2N 和摩擦力 2f ,板对 B 的作用力是支持力 2N 和摩擦力 2f 的合 力;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板对 B 的作用力大小与总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设板与水 平地面的夹角为 ,则有: 2 cosαABN G 2 sinαABf G 减小, 2N 增大, 2f 减小,故 C 正确,D 错误。 12.如图所示,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轻弹簧,O 点为原长位置。质量为 0.5kg 的 滑块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下滑并压缩弹簧到最短的过程中,最大动能为8J 。现 将物块由 A 点上方 0.4m处的 B 点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 取 210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 B 点释放,滑块被弹簧弹回经过 A 点的动能等于1J B. A 点到O 点的距离小于3.2m C. 从 B 点释放后,滑块运动的最大动能为9J D. 从 B 点释放,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比从 A 点释放增加了1J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 从 B 点释放,斜面光滑,根据机械能守恒知块被弹簧弹回经过 A 点动能为: 0.5 10 0.4 sin30 J 1JkA ABE mgh 故 A 正确; B.物块从O 点时开始压缩弹簧,弹力逐渐增大,开始阶段弹簧的弹力小于滑块的重力沿斜 面向下的分力,物块做加速运动,后来,弹簧的弹力大于滑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物 块做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弹簧的弹力等于滑块的重力沿斜面向 下的分力时物块的速度最大;从 A 点到O 点,根据动能定理则有: 1maxsin30A k kmgx E E 解得 A 点到O 点的距离: 3.2mAx 故 B 正确; C.设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pE ,从 A 释放到动能最大的过程,由系统的机械能 守恒得: 1ma 1x sin30k pE E mgx 从 B 释放到动能最大的过程,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2ma 2x sin30k pE E mgx 联立可得: 2max 1m 1a 2x ( sin3) 0k kE E mg x x 据题有: 2 1 0.4mx x 所以得从 B 点释放滑块最大动能为: 2max max 2 11 ( sin30 8 0.5 10 0.4 0 J) .5 9Jk kE E mg x x 故 C 正确; D.根据物块和弹簧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知,弹簧最大弹性势能等于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由 于从 B 点释放弹簧的压缩量增大,所以从 B 点释放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比从 A 点释放增加为: ( sin30 0.5 10 0.4 0.5J 1J)p B AE mg x x 故 D 错误。 二、实验题 13.为了验证动能定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备有下列器材:打点计 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刻度 尺、细沙.他们称量滑块的质量为 M 、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 m 当滑块连接上纸带,让细线跨过滑轮并悬挂空的小桶时滑块处于静 止状态。要完成该实验,请冋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保证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外力,需要做的步骤是_____。实验时为保证 滑块受到的力与沙、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__________. (2)在满足(1))问的条件下,让小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如图所示为打点 计时器所打的 纸带的一部分,图中 A、B、C、D、E 是按时间先后顺序确 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 间间隔为 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标 注在图上,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则滑块在 B、D 两点间 运动时,合力 对滑块做的功 W 为 _____ ,滑块动能的变化 kE 为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 的表示数据的字母表示). 【答案】 (1). 平衡摩擦力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2). 2 3mg x x 2 2 3 4 1 21 1 2 2 2 2 x x x xM MT T 【解析】 【详解】(1)[1]在该实验中,为了保证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外力,首先要将木板一端 抬高,以平衡摩擦力。 [2]设绳子上拉力为 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对砂桶和砂有:mg-F=ma,由 此解得: 1 mgF m M 由此可知当 M>>m 时,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所以若使绳子拉力近似等于沙 和沙桶的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即 m<<M。 (2) [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mg(x2+x3)。 [2]根据推论可知 B 点的瞬时速度为: 1 2 2B x xv T ,C 点的瞬时速度为: 1 2 2B x xv T 。动 能的增加量为: 2 2 3 4 1 21 1 2 2 2 2K x x x xE m mT T 14.一个实验小组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 (1)甲采用如图 a 所示装置,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 簧的弹力,实验中做出小盘中砝码重力随弹簧伸长量 x 的图象如图 b 所示.(重力加速度 g =10m/s2) ①利用图 b 中图象,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②利用图 b 中图象,可求得小盘的质量为________kg,小盘的质量会导致弹簧劲度系数的测 量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2)为了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乙同学选了 A,B 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 数据绘出如图 c 所示的图象,为了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填“A” 或“B”);为了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填“A”或“B”)。 【答案】 (1). 200N/m 0.1kg 相同 (2). B A 【解析】 【详解】(1)①[1]弹簧的劲度系数: 6 2 N/cm 2N/cm 200N/m3.5 1.5 Fk x ②[2]由图示图象可知: 1mg kx 解得: 1 2 0.5 kg 0.1kg10 kxm g [3]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小盘的质量会导致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同; (2)[4][5]注意该图象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由此可求 A 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 B 弹簧的劲度系数,由于 B 的劲度系数大,因此伸长相同的长度,弹 簧 B 的弹力大,力大的量程较大,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B ;由于 A 的 劲度系数小,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 A 的伸长量大,弹簧 A 较灵敏,因此其精度高,制 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A 。 三、计算题 15.如图所示,竖直平行正对放置的带电金属板 A、B,两板间的电势差 UAB=500V,B 板中 心的小孔正好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的 O 点;y 轴沿竖直方向;在 x>0 的区域内存在沿 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 m=1×10-13 kg,电荷量 q=1×10-8 C 带正电粒子 P 从 A 板 中心 O′处静止释放,其运动轨迹恰好经过 M ( 5 m,1 m)点;粒子 P 的重力不计,试求: (1)粒子到达 O 点的速度 (2)x>0 的区域内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3)粒子 P 到达 M 点的动能。 【答案】(1) 410 m/s ;(2) 400V/m ;(3) 69 10 J 【解析】 【详解】(1)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2 0 1 02ABqU mv 解得: 4 0 10 m/sv (2) 粒子在右侧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0x v t 21 2y at qEa m 联立解得: 400V/mE (3) 粒子从O 到 M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则有: 2 0 1 2kqEy E mv 解得: 69 10 JkE 16.如图所示,半径 R=1.6 m 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下端与传送带相切于 B 点,水平传送带上 A、B 两端点间距 L=16 m,传送带以 v0=10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 质量 m=1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放到传送带上,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取 g=10 m/s2. (1)将滑块在传送带 A 端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由释放到第一次经过 B 端的过程中: ①所需时间; ②因放上滑块,电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 (2)若滑块仍由静止释放,要想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 C,求滑块在传送带上释放的位 置范围。 【答案】(1) ①2.85 s.②100J;(2)在 A 端与距 A 端 6 m 的范围内任何一个位置 【解析】 【详解】(1)①设滑块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1t ,加速度大小为 a ,对滑块受力分析,有: mg ma 0 1 v at 解得: 1 2.5st , 24m/sa 设滑块速度达到 0v 时经过的位移为: 2 1 1 1 12.5m2x a 设滑块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2 1 3.5mx L x 则滑块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2 2 0 0.35sxt v 所需时间为: 1 2 2.85st t t ②设滑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为: 3 0 1 25mx v t 电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 3 100JW mgx (2)滑块能通过C 点的临界条件是在 C 点轨道对滑块压力为 0,则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Cmvmg R B 点到 C 点由动能定理得: 2 212 2 1 2C Bmg R mv mv 滑块通过 B 点的速度至少为: 4 5m/sBv 由运动学得: 2 2Bv ax 解得: 10mx 滑块在 A 端与距 A 端 6 m 的范围内任何一个位置释放均可到达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 处 17.如图,质量均为 2m 的木板 A、B 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左端紧贴固定于水平面 的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底端,A 与 B、A 与圆弧底端均不粘连。质量为 m 的小滑块 C 从圆弧顶端由静止滑下,经过圆弧底端后,沿 A 的上表面从左端水平滑上 A,并在恰好滑到 B 的右端时与 B 一起匀速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C 过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1.5mg,C 在 A、B 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同,C 与 B 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是 C 刚滑上 A 时的 0.3 倍,木板 A 的长度为 L0。求: (1)C 从圆弧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木板 B 的长度 L; (3)C 刚滑到 B 的右端时,A 右端到 B 左端的水平距离 s 与木板 B 的长度 L 之比。 【答案】(1) 3 4 mgR ;(2) 0 15 14 L ;(3) 1 3 【解析】 【详解】(1)设C 到达圆弧底端时的速度为 0v ,轨道对C 支持力大小为 N ,下滑过程C 克 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fW ,由动能定理,有: 2 0 1 02fmgR W mv C 过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0mvN mg R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 1.5N mg 联立解得: 3 4fW mgR (2)设C 刚滑过 A 到达 B 时,C 的速度为 Cv , A 、 B 的速度为 v , B 、C 共同速度为 BCv , C 与 A 、B 间的摩擦力为 f ,C 从滑上 A 到刚滑到 B 这个过程,C 和 A 、 B 组成的系统 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守律: 0 C 4mv mv mv 由功能关系: 0 C0 2 2 21 1 1( 4 )2 2 2fL mv mv mv C 滑上 B 到与 B 共速这个过程,对 C 和 B 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C BC2 ( 2 )mv mv m m v 由功能关系: 2 2 2 C BC 1 1 12 ( 2 )2 2 2fL mv mv m m v 代入 B 00.3v v 可得: 00.05v v , C 00.8v v 联立可得: 0 15 14L L (2)设C 从滑上 B 到与 B 共速所经历的时间为t ,对 B 由动量定理则有: 2 2Bft mv mv 设 B 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为 Bs ,对 B 应用动能定理: 2 2 B B 1 12 22 2fs mv mv B As s s 联立并代入 B 00.3v v , 00.05v v 得: 1 3 s L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