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一轮人教版专题2-8与弹簧相关的平衡问题(基础篇)作业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 第二部分 相互作用 八.与弹簧相关的平衡问题(基础篇) 一.选择题 1. (2019四川攀枝花一模)如图所示,六根原长均为l的轻质细弹簧两两相连,在同一平面内的六个大小相等,互成60°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六边形,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则每个拉力的大小为( ) F F F F F F A. B. C. D.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已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d,每根弹簧的长度为d/2,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1=,选择稳定的正六边形的顶点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每个拉力的大小为F=,选项B正确。 2.(2018全国联考)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是,A、B两物体通过绳子绕过定滑轮相连,B、C用劲度系数k2的弹簧相连,弹簧k1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与滑轮相连。开始时,A、B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的重力和一切摩擦。现用竖直向下的力缓慢拉动A物体,在拉动过程中,弹簧、与A、B相连的绳子始终竖直,到C物体刚要离开地面(A没落地,B没有与滑轮相碰), 此时A、B两物体的高度差( ) A. B. C. D.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开始时,弹簧k1的拉力是A物体重力的两倍,所以它的拉伸量;弹簧k2压力是B、A两物体的重力差,所以它的压缩量。 当到C物体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k1的拉力是B、C两物体重力和的两倍,所以它的位伸量,;弹簧k2拉力是C的重力差,所以它的压缩量,所以B物体上升的高度是 物体A下降的高度,所以A、B高度差,故D正确,A、B、C错误。 3.(2018全国联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细绳相连,小球A与一个轻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小球用一根细线连在天花板上,开始时,两小球都静止不动,这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θ=45°,弹簧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现突然把细线剪断。在剪断线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B. C. 2g D.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细线剪断前,小球A受到4个力作用,重力、弹簧的弹力、细线的拉力和细绳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F=2mg,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A只受弹簧的弹力和重力,此时弹簧的弹力还是F=2mg,所以此时A球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剪断线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故B正确,A、C、D错误。 4. (2018·河南洛阳联考)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则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由平衡条件,对左图,2kx1cos 37°=mg,(L+x1)sin 37°=L,对右图,2kx2cos 53°=Mg,(L+x2)sin 53°=L,联立解得=。选项A正确。 5. (2018·启东中学)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f B. f C. f D. 2f 【参考答案】. C 【名师解析】 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设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则有2Fcos 60°=f,对D:2Fcos 30°=f',解得f'=F=f,,选项B正确. 6.(2016重庆万州区期中考试)如图,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考点】物体的静态平衡、弹簧串联劲度系数计算、胡克定律 【名师解析】当物体的质量为m时,设下面的弹簧的压缩量为x1,则mg=k1x1;当物体的质量为2m时,2mg=k1(x1+x)+k2x,联立可得x=,A正确。 7.质量不可忽略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相连,穿在光滑的杆上,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弹簧下端固定于杆上,初始系统静止,现在将系统以加速度g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静止时,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等于小球重力的一半 B.静止时,杆对小球的弹力小于弹簧对小球的弹力 C.加速时,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等于零 D.加速时,弹簧的形变量是静止时的2倍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根据力的平衡,当系统静止时,小球受弹簧的弹力F=mgsin 45°=mg,此时杆对小球的弹力FN=mgcos 45°=mg,与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所以A、B项均错误.当系统以加速度g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则可知此时弹簧对小球的弹力为0,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8. 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AB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的小球C上,如图7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 ) A.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 B.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mg/3 C.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mg D.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mg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把三个小球和三根弹簧看作整体,分析受力,利用对称性,由平衡条件可得,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FN=Mg+mg。选项A错误。对质量为m小球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2F1cos30°=mg,解得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拉力为F1=mg,选项B错误。由胡克定律,F1=kx1,解得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x1=F1/k=mg。选项C正确。对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的一个小球M分析受力,水平轻弹簧对小球M的作用力F2= F1sin30°=mg,由胡克定律,F2=kx2,解得轻弹簧的形变量x2 =F2/k=mg。选项D错误。 9.如图所示,物体A、B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悬挂着.已知质量mA=3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A始终相对斜面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将减小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C.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 D.弹簧的弹力及A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弹簧的弹力仍等于B的重力,不变,选项A错误;倾角减小,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增大,选项B错误;斜面倾角为45°时,A重力沿斜面方向分力为3mB gsin45°,由平衡条件条件可知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3mB gsin45°-mB g;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3mB gsin30°-mB g;所以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选项C正确D错误。 10.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固定在天花板上的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都为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mg/h B.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大于2mg C. 此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也为v D. 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由题可知,此时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即F=mg,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h,由F=kx得,k=mg/h,选项A正确.天花板受到的拉力等于滑轮两侧细绳中的拉力,等于2mg,选项B错误。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时,此时B的速度恰好为零.选项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F-mg=ma,得a=0.选项D错误。 11.(2013山东理综)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A.∶4 B.4∶ C.1∶2 D.2∶1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 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等于弹力之比.设弹簧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对A、B间的小球受力分析可得FAsin30°=FBcosθ,对B、C间的小球受力分析可得FBcosθ=FC,所以FC=FAsin30°,可得=,D正确. 12.(2016·河北唐山高三月考)如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FB>FD>FA>FC B.FD>FC>FB>FA C.FD>FB>FA>FC D.FC>FD>FB>FA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A图中,由共点力平衡可得,2FAcos 45°=mg,解得FA=;B图中,由共点力平衡可得,FB=mg;C图中,由共点力平衡可得,FC=;D图中,由共点力平衡可得,2FDcos 75°=mg,解得FD=;故FD>FB>FA>FC,C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