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学习课后复习卷物理试题(必修1前3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学习课后复习卷物理试题(必修1前3章)

高一物理必修1前3章复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B. C. D.‎ ‎2.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C时的速度为vC,则( )‎ A.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B.vC=‎6 m/s C.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 2s ‎4.某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恰好能到达最高点D,其中AB=12m,BC=8m,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是-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m/s² B.小球到达B点速度大小为10m/s C.A、D两点间的距离为24.5m D.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为2s ‎5.如图所示,均匀球体静置于竖直墙壁与直板间,所有接触面均不计摩擦,现让直板绕墙壁上的铰链O点缓慢顺时针转至水平位置,此过程中,球体对墙壁弹力大小、对直板弹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均增大 B.、均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6.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F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的摩擦力有两个 B.a与b间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C.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变化 D.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竖直向下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粗糙的平板上,将板的B端缓缓慢抬起,在θ角由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随θ变化的情况是(  )‎ A.始终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始终在增大 ‎8.如图所示,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坚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点,另一端悬挂一重为的物体,且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拉绳,开始时,现使缓慢变小,直到杆接近竖直杆.此过程中 A.力逐渐增大 B.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C.轻杆对端的弹力大小不变 D.轻杆对端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选题 ‎9.如图,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小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绳子张力为F 1;将绳子B端移至C点,整个系统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绳子张力为F 2;将绳子B端移至D点,整个系统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3,绳子张力为F 3。不计摩擦,则( )‎ A.θ1=θ2=θ3 B.θ1=θ2<θ3‎ C.F 1= F 2= F 3 D.F1= F 2< F 3‎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1.如图,放在斜劈上的物块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劈保持静止.在物体未离开斜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对斜劈的弹力大于斜劈和物块的重力之和 C.若突然增大F,斜劈有可能滑动 D.若突然将F反向,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有可能不变 ‎1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 )‎ A.若,两车不会相遇 B.若,两车相遇2次 C.若,两车相遇1次 D.若,两车相遇1次 三、实验题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与“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到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1)‎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______‎ ‎______‎ ‎______‎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4.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记录下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和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航空母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已知该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为,某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过程的最大加速度为,战斗机速度要达到才能安全起飞。(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战斗机起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不使用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战斗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此时,战斗机的起飞时间与弹射起飞时间的差是多少?‎ ‎16.一辆大客车正在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 0 = 95m处有一只小狗,如图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到开始制动客车的反应时间为△t=0.5 s,设客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 ‎(1)为了保证小狗的安全,客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大?(假设这个过程中小狗一直未动)(2)若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为5m/s2,在离小狗30m时,小狗发现危险并立即朝前跑去。假设小狗起跑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3m/s2。已知小狗的最大速度为8m/s且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试判断小狗有没有危险,并说明理由。‎ ‎17.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收费的效率,减少停车时间,2019年6月交通运输部开始部署ETC的进一步推广和安装。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30s缴费后,再加速至10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0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收费前减速开始,到收费后加速结束,所需的时间和通过的总路程;‎ ‎(2)如果过ETC通道,汽车通过第(1)问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人工收费通道节约时间。‎ ‎18.质量为m=0.8 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 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斜面体静止在地面上,如图所示.(取g=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 轻绳PB拉力的大小;(2)斜面体所受木块的摩擦力和弹力的大小.‎ ‎(3)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1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给物体加一个水平恒力F1=32N时,恰好可以匀速滑动 (取g=10m/s2,已知cos37°=0.8,sin37°=0.6),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µ(2)若把原来的水平力改成与水平面成θ=37°的斜向下力F2,为了让物体匀速运动,F2应为多大?‎ ‎20.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一质量为m=7kg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上,使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此恒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1.D2.D3.A4.C5.B6.C7.C8.C ‎9.BD10.AD11.BD12.ABC ‎13.1.20 5.40 12.00 0.21 0.60 ‎ ‎(1)[1][2][3]毫米刻度尺的最小位数是毫米,要估读一位,则:‎ ‎(2)[4]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得:‎ ‎(3)[5]从图中可以读出x13、x35间的距离,它们的时间间隔T=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得:‎ 整理:‎ ‎14. B C 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 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 ‎ ‎(1)[1]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由于误差的存在和方向并不在重合;‎ ‎(2)[2]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 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3)①[3]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②[4]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 ‎15.(1)30m/s;(2)8.0m/s,4.9s ‎(1)航空母舰静止时,弹射速度为,由运动规律得 ‎①‎ ‎②‎ 解①②式得 ‎,‎ ‎(2)航空母舰的运动速度为时,战斗机起飞时间为。由运动规律得,对航空母舰有 ‎③‎ 对战斗机有 ‎④‎ ‎⑤‎ 解③④⑤式得 ‎,‎ 弹射与不弹射起飞的时间差为 ‎16.(1) (2)小狗是安全的 ‎(1)长途客车运动的速度v=30m/s,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运动的位移为:‎ x1=v△t=30×0.5m=15m 所以汽车减速位移为:x2=x0-x1=95-15=80m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知长途客车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2)若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为a1=-5m/s2,在离小狗x=30m时,客车速度为v1,则,代入数据解得v1=20m/s 设t时速度相等,即v1+a1t=at 解得:t=2.5s 此时车的位移 代入数据解得x3=34.375m 狗的位移:‎ 即x4+x>x3,所以小狗是安全的。‎ ‎17.(1)50s;100m(2)13.5s(3)36.5s ‎(1)汽车通过人工收费的减速时间:‎ 减速路程:‎ 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对称,故加速时间:‎ 加速路程:‎ 故通过人工通道的总时间:‎ 总路程:‎ ‎(2)汽车通过ETC通道的减速时间:‎ 减速路程:‎ 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对称,故加速时间:‎ 加速路程:‎ 汽车以5m/s匀速通过ETC通过的时间:‎ 比人工通道少走位移:‎ 对应时间:‎ 故通过ETC通道的总时间:‎ ‎(3)比人工通道节约时间:‎ ‎18.(1)F B =6 N(2)F f =64.8 N,F N =76.4 N(3)6 N,方向水平向左 ‎(1)对物体G1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即可得出PB拉力的大小;‎ ‎(2)对木块受力分析,并交PB的拉力分解,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力;‎ ‎(3)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共点力平衡即可求出.‎ ‎(1) 如图所示分析P点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 FA cos37°=mg FAsin37°=FB 可解得:FB=6N;‎ ‎(2) 再分析M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Ff=Mgsin37°+FB′cos37°‎ FN+FB′sin37°=Mgcos37°‎ 可求得:Ff=64.8 N  FN=76.4N;‎ ‎(3) 对斜面和木块的整体: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f=FB=6N,水平向左。‎ ‎19.(1)0.8(2)100N ‎(1)抓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滑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从而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改为斜向下的拉力作用,抓住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平衡,求出F2的大小.‎ ‎【详解】‎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f=F1=32N,‎ 支持力N=mg=40N,‎ 则动摩擦因数.‎ ‎(2)在水平方向上有:F2cos37°=f′,‎ 竖直方向上有:N=F2sin37°+mg,‎ f′=μN,‎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2=100N.‎ ‎20.(1)42N(2)0.75(3)240N ‎(1)不受推力时匀速下滑,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沿运动方向有:‎ mgsinθ-f=0‎ 所以:‎ f=mgsinθ=7×10×sin37°=42N ‎(2)又:‎ f=μmgcosθ 解得:‎ μ=tanθ=0.75‎ ‎(3)受推力后仍匀速运动则:‎ 沿斜面方向有:‎ Fcosθ-mgsinθ-μFN=0‎ 垂直斜面方向有:‎ FN-mgcosθ-Fsinθ=0‎ 解得:‎ F=240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