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物体带电的电荷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物体带电荷+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2.关于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B.点电荷就是元电荷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D.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3.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异种电荷的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荷量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是( ) A. B. C. D. 4.反天刀是生活在尼罗河的一种鱼类,沿着它身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着电器官,这些器官能在鱼周围产生电场。如图为反天刀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示意图,A、B、C为电场中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尾部带正电 B.A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电场强度 C.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D.正离子从A向C运动,其电势能变小 5.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电场强度方向有A、B、C、D四点,且AB= BC=CD=L,在A、C两点分别引入带异号电荷的点电荷,且电荷量大小满足QA=KQc。现测得B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E,D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则倍数K为( ) A.1.5 B.2 C.3 D.2.5 6.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感应的利用的有( ) 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 B.静电复印 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 D.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 7.电路中每分钟有60万亿个自由电子通过横截面积为0.5mm2的导线,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 ) A. B. C. D. 8.有关电压和电动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故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说法 B.电动势公式中的W与电压中的W是不同的,前者为非静电力做功,后者为静电力做功 C.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D.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9.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表示导体的导电特性。下图是A、B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图线A的斜率为k,并且图线A与横轴成а角。关于这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A为线性元件,且 B.导体B 是非线性元件,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为相应状态的电阻的倒数 C.两条图线相交的点表示两导体在此状态时的I、U、R均相等 D.导体B的电阻值随电流的增加而变大 10.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根据公式可知,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做功 C.根据公式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成正比 D.根据公式可知,电容器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把质量为m的点电荷q在电场中释放,在它运动过程中,如果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运动轨迹必和电场线重合 B.若电场线是直线,则点电荷运动轨迹必和电场线重合 C.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定和它所在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D.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定和它所在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在一直线上 12.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O为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点经过P到达N点的过程中( ) 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13.如图2所示A、B为两等量异号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 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 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 D.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 14.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C.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 D.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当变阻器的滑动头向C端滑动时( ) A.A灯变亮 B.A灯变暗 C. B灯变亮 D.B灯变暗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6.(每空2分,原理图4分,共10分) (1)一位同学在实验中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长度,得到结果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示数______ mm,螺旋测微器示数________ mm. (2)现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器件R1(6 V,2.5 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6 V,内阻不计); B.电流表G(满偏电流Ig=3 mA,内阻Rg=10 Ω); C.电流表A(0~0.6 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 (0~20 Ω,5 A); E.滑动变阻器(0~200 Ω,1 A); F.定值电阻R0(阻值1 990 Ω); G.开关与导线若干. ①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在方框中设计出测量电子器件R1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原理图(R1可用“”表示). ②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测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写器材序号). 17. (每空2分,共计10分)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①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 ②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③若将该表的选择开关置于1 mA挡测电流,表盘示数仍如图所示,则被测电流为 mA;若用直流15 V挡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18.(8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重力不计),经过匀强电场中的A点时速度为v,方向与电场线垂直,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2v,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d.求: (1)A、B两点的电势差;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9.(10分)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5×10-3 C,质量为m=0.1 kg的小物块放在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当整个装置处在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2)某时刻小物块的电荷量突然减少了一半,求物块下滑距离L=1.5 m时的速度大小. 20.(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初速度为0)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在水平方向沿O1O2垂直进入偏转电场.已知形成偏转电场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长为L(不考虑电场边缘效应),两极板间距为d,O1O2为两极板的中线,P是足够大的荧光屏,且屏与极板右边缘的距离也为L. (1)求粒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v的大小; (2)若偏转电场两板M、N间加恒定电压时,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后正好打中屏上的A点,A点与极板M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偏转电压U2的大小. 官渡一中高二年级2019—2020学年上学期 期中考 物理试卷答案 一、单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B A B D A C B 二、多选 11 12 13 14 15 BD AC ACD BCD AC 三、实验题(共20分) 16.(10分) (1) 14.50 mm, 5.663 mm. (2) ①(在右图方框内作答) ② D (填写器材序号). 17.(10分) ① ×100 ; 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② 2.2×103(或2.2 k) Ω ③ 0.40 mA 6.0 V. 四、计算题 18. (8分)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qUAB=m(2v)2-mv2. 解得:UAB=. (2)由题意可知,带电微粒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上做匀速运动,x=vt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又x2+y2=d2, v2+(at)2=(2v)2, 解得:E=,方向向左. 19.(10分) 解析:(1)小物块受力如图,由受力平衡得: qE-FNsin θ=0,① mg-FNcos θ=0.② 由①②得E=,代入数据得E=150 N/C.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cos θ=ma,③ v2=2aL.④ 由③④得v=,代入数据得速度大小为v=3 m/s. 20.(12分) 解析:(1)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eU1=mv2, 解得: v=. (2)由题意知,电子经偏转电场偏转后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为θ,则由几何关系得: =tan θ. 解得:tan θ=. 又tan θ====. 解得:U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