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周周测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周周测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周周测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用频率相同但强度不同的两束光分别去照射两种不同的金属,结果均发生了光电效应,则( )‎ A.用强度大的光照射的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大 B.由于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照射两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相同 C.在相同时间内,用强度较大的光照射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较少 D.在相同时间内,用强度较大的光照射的金属逸出的光电子数较多 ‎2.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k-ν图像.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中,以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如图所示,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图像是( )‎ ‎3、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4、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 (α粒子散射实验,核式结构)‎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5、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 A. 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 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 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6.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7.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萤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先后发生两类跃迁:照射时原子能量变化的绝对值为△E1,发光时原子能量变化的绝对值为△E2。关于原子这两类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向高能级跃迁,且△E1>△E2‎ B.均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C.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D.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8.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Pb则 (  )‎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9.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 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为He+He―→2H+He.关于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聚变反应发电 ‎10.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热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 ‎6H―→kHe+dH+2n+43.15 MeV 由平衡条件可知 (  )‎ A.k=1,d=4 B.k=2,d=2‎ C.k=1,d=6 D.k=2,d=3‎ ‎11.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是H+n→H+γ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1+m2-m3‎ 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γ光子的波长λ= ‎12.一个原来静止的238U核发生α衰变,它的两个产物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它们的轨迹和运动方向(图中用箭头表示)可能是下列图中的(图中半径大小没有按比例画) (  )‎ ‎13.根据图可知,关于一次全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B经O运动到C的过程 B.从任意一点出发再回到该点的过程 C.从任意一点出发再首次同方向经过该点的过程 D.从平衡位置出发再次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 ‎14.在同一地点,单摆甲的周期是单摆乙的周期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频率是乙的4倍 B.甲的摆长是乙的16倍 C.甲的振幅是乙的4倍 D.甲的振动能量是乙的4倍 ‎15.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2s时,弹簧振子可能运动到B位置 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t =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增加 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16.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振子运动的周期为2s B.振子运动的振幅为‎4cm C.在第2s末,振子的速度达到最大  D.在第3s末,振子的加速度最小 二. 多选题 ‎17.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入射光太弱 B.入射光波长太长 C.光照时间太短 D.电源正负极接反 ‎18.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 C.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粒子性越显著 D.波长越长的电磁波,粒子性越显著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H→C+He是α衰变 B.H+H→He+γ是核聚变 C.U→Th+He是核裂变 D.He+Al→P+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 动速度增大 ‎21.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其中O为平衡位置,某时刻物体正经过C点向上运动,速度大小为vc,已知OC=a,物体的质量为m,振动周期为T,则从此时刻开始的半个周期内 A.重力做功2mga B.重力冲量为C.回复力做功为零 D.回复力的冲量为0‎ ‎2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A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三.计算题 ‎23.如图,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相距‎25 cm的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规定从O点向B点运动为正方向。t = 0时,振子从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t =‎ ‎ 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 v;t = 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 v。‎ ‎(1)求振子振动周期T;‎ ‎(2)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从振子向正方向运动经过O点开始计时,写出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周测答案 1. D 2.A 3.C 4.C 5.A 6.D 7.D 8..B 9.B 10.B 11.B 12.D 13.C 14.B 15.A 16.C.. 17..BD 18.BC 19.BD 20.BD 21.ABC 22.AD ‎23.(1)T=1.0s (2)s=‎200cm (3)x=12.5sin 2πt(cm)‎ ‎【解析】‎ ‎【分析】‎ 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经过0.2s它的速度大小第一次与v相同,方向相反,再经过0.5s它的速度大小第二次与v相同,方向与原来相反,质点P运动到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求出周期;由B、C之间的距离得出振幅,从而求出振子在4.0s内通过的路程;结合振子开始计时的位置,写出振子位移表达式。‎ ‎【详解】‎ ‎(1)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得:弹簧振子振动周期:。‎ ‎(2)振幅 振子4.0 s内通过的路程 ‎(iii)设简谐振动方程 联立可得x=12.5sin 2πt(cm)‎ 振动图像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