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6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 ‎ 第06讲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练 ‎1.如图所示,用三条轻质细绳将A、B两个小球悬挂起来,A球的质量为2m,B球的质量为m,小球直径相比细绳长度可以忽略,当两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时,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轻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轻绳BC水平,细绳OA、AB的拉力分别为F1、F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 D ‎【解析】设BC的拉力为F,对球A和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 ,联立解得: , ,对B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 ,解得,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 ‎【点睛】先对球A和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轻质细绳上OA、BC的拉力大小;再对球B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合成法列式求解绳AB的拉力大小.‎ ‎2.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水平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 A. B. C. D. ‎ ‎【答案】 C ‎【解析】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点睛: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几何知识求出相关的角度,由平衡条件求解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即可得到篮球对球架的压力.‎ ‎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表面粗糙的斜劈,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能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它沿该斜劈表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则F大小应为 (   )‎ A. mg B. mg C. mg D. mg ‎【答案】 D 将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两方向分解可得:‎ ‎ 、 、 ‎ 联立解得: ,故C项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个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  )‎ A. FN变小 B. FN变大 C. Ff不变 D. Ff变小 ‎【答案】 BC ‎【解析】先对三个物体以及支架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2m+M)g,2个静摩擦力,两侧墙壁对整体有一对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2Ff=(M+2m)g,解得,故静摩擦力不变,C对;D错 将细线对O的拉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如图 设两个杆夹角为θ,则有;‎ 再将杆对滑块m的推力F1按照效果分解,如图 ‎5.重为5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今用10N的水平力推物体,恰使其匀速运动;若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的力F推物体(如图所示),为恰使其匀速运动,求力F的大小。(已知, )‎ ‎【答案】 14.7N ‎【解析】物体受力如图,由力的平衡得,‎ N=Fsinθ+mg Fcosθ=f f=μN 解得F==14.7N ‎1.如图所示为一简易起重装置,AC是上端带有滑轮的固定支架BC为质量不计的轻杆,杆的一端C用较链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B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并用钢丝绳跨过滑轮A连接在卷扬机上.开始时,杆BC与AC的夹角∠BCA>90°,现使∠BCA缓缓变小,直到∠BCA=30°.在此过程中,杆BC所受的力(不计一切阻力)( )‎ A. 逐渐增大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大小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解析】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则知,F、N的合力F合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睛】本题运用三角相似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直观形象,也可以运用函数法分析研究.‎ ‎2.如图,一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现用一外力F将细绳拉离竖直方向,已知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保持力F的作用点O位置不变,缓慢改变F的方向,则 A. F存在最小值 B. F存在最大值 C. 细绳的拉力存在最大值 D. 细绳的拉力存在最小值 ‎【答案】 A ‎【解析】对作用点O受力分析,由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细绳中的拉力始终等于小球的重力mg ;‎ 当F与竖直细绳垂直时拉力最小,如图所示 ‎ ‎,故A正确。‎ 点晴: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方法求解即可,也可运用正交分解。‎ ‎3.如图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 A. 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 B. 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C. 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D.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 D ‎【解析】对球受拉力F、重力和细线的拉力T,合力为零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随着θ的增加,拉力F和细线张力T均增加,故A错误,C错误;再对A、B球整体分析,受重力、拉力F、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如图所示:‎ 设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在垂直杆方向有 ,随着F的增加,支持力N增加;在平行杆方向,有: ,可得: ,可知随着F的增加,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当时,摩擦力为零,此后静摩擦力反向增加;故B错误,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4.(多选)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正六边形金属框架ABCDEF、可绕过C点且与平面垂直的水平轴自由转动,该金属框架的边长为L,中心记为O,用两根不可伸长、长度均为L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悬挂于框架的A、E两个顶点并处于静止状态,现令框架绕转轴、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包括初、末状态的整个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线OA中拉力最大值为mg B. 细线OE中拉力最大值为 C. 细线OA中拉力逐渐增大 D. 细线OE中拉力逐渐减小 ‎【答案】 BD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点晴:解决本题关键正确的受力分析,判断出角度的变化,由正弦定理求解。‎ ‎5.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0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θ=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试求:‎ ‎(1)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的大小 ‎(2)小球对A点的压力F2.的大小 球对A点的压力 ‎1.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A. 若F一定,θ大时大 B. 若F一定,θ小时大 C. 若θ一定,F大时大 D. 若θ一定,F小时大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同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天津卷)‎ ‎【答案】 B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木楔处在静止状态,故可将力F沿与木楔的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图示.并且可据此求出木楔两侧产生的推力.‎ 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右的F、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侧给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沿两侧分解的推力是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图:‎ ‎【点睛】由于木楔处在静止状态,故可将力F沿与木楔的斜面垂直且向上的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图示.并且可据此求出木楔对A两边产生的压力.对力进行分解时,一定要分清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方向如何,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分解即可.‎ ‎2.【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绳子拉力不变 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答案】AB ‎【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绳长为l,Oa、Ob段长度分别为la和lb,则,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则。满足,,即,,d和l均不变,则sin 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 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衣服的位置不变,故A正确,CD错误;将杆N向右移一些,d增大,则sin α增大,cos 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正确。‎ ‎【考点定位】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是力的动态平衡的典型模型,学生并不陌生,关键要判断出绳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只与绳长和两杆间的距离有关。‎ ‎3.【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B. C.m D.2m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技巧】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