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D点是曲线的拐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 B. 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 C. 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 D. 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题意,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速度沿D点轨迹的切线方向,则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合外力也向上,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外力恒定不变,质点由C到D过程中,合外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得,C点的速度比D点速度大,故A正确;‎ B.由A的分析可知,A点处的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度;故B错误;‎ C.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有加速度不变,所以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与B点相同,故C错误;‎ D.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故D错误。‎ ‎2.把甲物体从2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高处以速度2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则L与s的关系为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2h=gt12,得 则 同理由 ,得 则 所以 ‎.‎ A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3.木星至少有16颗卫星,‎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其中的4颗.这4颗卫星被命名为木卫1、木卫2、木卫3和木卫4.他的这个发现对于打破“地心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若将木卫1、木卫2绕木星的运动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木卫2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1的轨道半径,则它们绕木星运行时 A. 木卫2的周期大于木卫1的周期 B. 木卫2的线速度大于木卫1的线速度 C. 木卫2的角速度大于木卫1的角速度 D. 木卫2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木卫1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研究卫星绕木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得出:‎ A.由上式可得:‎ 已知木卫2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1的轨道半径,木卫2的周期大于木卫1的周期,故A正确;‎ B.由 已知木卫2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1的轨道半径,所以木卫2的线速度小于木卫1的线速度,故B错误;‎ C.由 已知木卫2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1的轨道半径,所以木卫2的角速度小于木卫1的角速度,故C错误;‎ D.由 因木卫2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1的轨道半径,所以木卫2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木卫1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 ‎4.如图所示,汽车车厢顶部悬挂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汽车以某一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弹簧长度为L1;当汽车以同一速度匀速率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弹簧长度为L2,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当汽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根据平衡得:,解得 ①,当汽车以同一速度匀速率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凸形桥的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②;①②两式比较可得:L1>L2;故选A.‎ ‎【点睛】本题中关键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得到明确的结论.‎ ‎5.“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1<a2<a3 B. T1<T2<T‎3 ‎C. T1>T2>T3 D. a1>a2>a3‎ ‎【答案】C ‎【解析】‎ ‎【详解】卫星从Ⅰ轨道的P处制动后进入Ⅱ轨道,在Ⅱ轨道的P处再制动,最后进入Ⅲ轨道。在不同轨道的P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相同,AD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绕月球运动时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比相同,显然Ⅰ轨道的半长轴最大,Ⅲ轨道的半径最小,则卫星在Ⅰ轨道的周期最大,在Ⅲ轨道的周期最小,故B错误,C正确。故选C。‎ ‎6.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管道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最小速度是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 C. 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 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在最高点,由于外管或内管都可以对小球产生弹力作用,当小球的速度等于0时,内管对小球产生弹力,大小为mg,故最小速度为0.故A错误,B正确;‎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运动,由于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内侧管壁一定没有作用力,故C错误;‎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当速度非常大时,内侧管壁没有作用力,此时外侧管壁有作用力。当速度比较小时,内侧管壁有作用力,故D错误。‎ ‎7.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A. 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大于 B. 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 C.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重力加速度 D. 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I:TIII=4:1‎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飞船在轨道Ⅲ上,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又在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所以,解得:v=,选项A错误;飞船要由轨道Ⅱ进入轨道Ⅲ,必须在B点处减速,故飞船在轨道Ⅱ上B处的运行速率大于飞船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而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飞船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故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选项B正确;加速度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由可知选项C正确;由可得,故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I:TIII=8:1,选项D错误。‎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卫星的变轨原理 ‎8.如图1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图象如图2所示.则 A. 小球的质量为 B.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 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D. 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B.在最高点,若v=0,则 N=mg=a;‎ 若N=0,则 解得 ‎,‎ 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2=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故C正确;‎ D.若v2=2b,则 解得 N=a=mg 故D正确。‎ ‎9.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周期为T,轨道半径分别为 RA、RB且R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