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考评训练:课练 3 误差 有效数字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www.ks5u.com 课练3 误差 有效数字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狂刷小题 夯基础]——— 练基础小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实验开始前,需要垫高长木板右端到合适角度,以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质量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小车释放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滑轮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为s1和s2从图中可读出s1=3.10 cm,s2=________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 Hz,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2. 2.(1)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________. A.220 V的交流电 B.6 V以下的交流电 C.220 V的直流电 D.6 V以下的直流电 (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则可大致判断小车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所标的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计时器所用交流电周期为T,则利用此纸带得到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用x2、x5、T来表示). 4.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Δt)2图象(x为除O外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Δt为打下除O外的计数点与打下O点的时间差),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练高考小题 5.[2016·天津卷]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 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2017·全国卷]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练模拟小题 7.[2020·湖南省衡阳模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同学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钩码、纸带、细线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钩码拉动小车,使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标出. (1)某同学操作实验步骤如下,有错误或不需要的步骤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连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适当抬高长木板的左端,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小车能匀速运动 D.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E.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F.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到图乙中A点与其他计数点间的距离为:AB=3.00 cm、AC=10.16 cm、AD=21.48 cm、AE=36.95 cm,则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2020·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模拟]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余部分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电源电压是________V. (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电源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3)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2020·江西五校联考]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在其上取了A、B、C、D、E、F、G 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 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 cm,d2=9.24 cm,d3=16.85 cm,d4=26.46 cm,d5=38.06 cm,d6=51.67 cm. (1)打点计时器在打E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交流电源的频率实际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综合测评 提能力]——— 一、选择题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实验中产生误差是难免的,但可以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 2.以千米为单位计录的某次测量结果为5.4 km,若以米为单位,记录这一结果可写为( ) A.5 400 m B.5.4×103 m C.5.40×103 m D.5.400×103 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3.[2020·山东日照一中模拟] 由于当年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而今天,即使在中学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落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获得的质量为m的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间隔是 s.根据此照片可知(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小球在4.90 cm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4.[2020·广西钦州模拟]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打纸带A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2020·广东省茂名市模拟]如图是某同学研究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1 s闪光一次并进行拍照,照片中小球静止时在位置1,某时刻释放小球,下落中的小球各位置与位置1的距离如图中所标的数据(单位:cm).实验过程正确,但该同学发现图中数据存在以下问题:根据h=gt2=×9.8×0.12 m=4.90 cm,而图中标出的位置1和位置2间的距离为1.23 cm,比4.90 cm小很多,你对此问题的解释是____________.下落中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2020·河北衡水中学考试]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光电门A固定在木板上靠近滑块处,光电门B的位置可移动,利用一根压缩的短弹簧来弹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实验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b)所示,d=________cm; (2)两个光电门同时连接计时器,让滑块从O位置弹开并沿木板向右滑动,用计时器记录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至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再用刻度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则表示滑块在A至B段的________的大小; (3)保持光电门A的位置不动,逐次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每次都使滑块从O位置弹开,用计时器记录每次相应的t值,并用刻度尺测量A、B之间相应的距离s.每次实验重复几次测量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误差(填“偶然”或“系统”); (4)若用-t图象处理数据,所得图象如图(c)所示,则该图线在轴上的截距表示滑块经过________时速度的大小;用作图法算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利用图甲装置研究滑块在斜面上的运动,其中光电门的位置可移动,让带有宽度为d的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同一位置自由下滑,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并用刻度尺测量滑块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改变光电门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利用所得数据描绘出2-s图象,如图乙所示. (1)若用某工具测量遮光片宽度的读数为d=2.40 mm,则所用工具为________. A.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10分度游标卡尺 C.20分度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2)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斜面倾角θ=53°,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 m/s2,sin53°=0.8,cos 53°=0.6,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8.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低压交流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五个计数点(整条纸带宽度相同).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四段(分别为a、b、c、d段),将这四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1)若把每一段纸带的左上角连接起来,结果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纸带做________运动,且直线与x轴方向夹角越小,说明纸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5.20 cm,c段纸带的长度为7.2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9.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1.010 cm.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 10.[2020·河北乐亭一中考试]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他还用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某小组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距离挡板s处由静止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右侧装置中的阀门,让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假设水流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s,重复以上操作; ⑤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s/m 4.5 3.9 3.0 2.1 1.5 0.9 V/mL 90 84 62 52 40 (1)该实验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________.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某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中量筒收集的水量V,若实验正常,则V=________mL;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倾角θ不变,增大滑块的质量,则水量V将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θ,则水量V将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________.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课练3 误差 有效数字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狂刷小题 夯基础] 1.答案:(1)CD (2)5.50(5.48~5.52均可) 2.40(2.38~2.42均可) 解析:(1)本实验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在实验前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A错误;只要钩码能牵引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可,钩码的质量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错误;为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应将小车由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释放,C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正确.(2)由读数规则可知s2=(9.60-4.10) cm=5.50 cm,由逐差法可知s2-s1=at2,又t=5T=,整理得a=,代入数据解得a=2.40 m/s2. 2.答案:(1)B (2)匀变速 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0.30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6 V以下的交流电,选项B正确.(2)根据打出的纸带中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可大致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Δx=aT2,T=5×0.02 s=0.1 s,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0.30 m/s2. 3.答案: 解析:由题给条件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T,依据Δx=at2得x5-x2=3at2,则a=. 4.答案:(1)1.20 (2)a 0.144(0.141~0.147均可) 解析:(1)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O、D间的距离为1.20 cm.(2)由公式x=a(Δt)2知图线的斜率表示a,即加速度的二分之一,解得a=0.144 m/s2. 5.答案:(1)AB (2)0.80 0.40 解析:(1)利用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因此正确选项是AB.(2)由Δx=aT2,T=0.10 s和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0.80 m/s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vB==0.40 m/s. 6.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等时下落的水滴求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1)由于小车在阻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其运动方向为从右向左.(2)滴水周期为T= s= s. 小车运动到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A=×10-3 m/s=0.19 m/s;小车加速度大小为a= m/s2=0.037 m/s2. 7.答案:(1)CF (2)1.34 4.16 解析:(1)其中不需要的步骤是C,本实验研究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存在摩擦阻力,对实验没有影响,只要加速度恒定即可;错误的是F,实验时,不能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所以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由于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D==×10-2 m/s=1.34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得:a==×10-2 m/s2=4.16 m/s2. 8.答案:(1)交流电 220 (2)C (3)0.314 m/s 0.499 m/s2 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2)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与电压、速度等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3)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4= m/s=0.314 m/s.根据逐差法可得a== m/s2=0.499 m/s2. 9.答案:(1)1.06 2.00 (2)大于 解析: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T=0.1 s,则vE= m/s=1.06 m/s,根据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得a= m/s2=2.00 m/s2.(2)如果交流电的频率为49 Hz<50 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大,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变大,根据公式Δx=at2知加速度的实际值会比测量值小. [综合测评 提能力] 1.D 错误是指因仪器故障、设计错误、操作不当等造成的测量偏差,不是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可能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2.B 测量结果5.4 km有两位有效数字,因此以米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也应该是两位有效数字,表示为5.4×103 m. 3.答案:(1)0.984 (2)9.77 解析:(1)从上向下,给小球编号,即为1、2、3、4、5,那么3是2与4的中间时刻,故v3=,x24=(8.71-2.15) cm=6.56 cm;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代入数据得v3=0.984 m/s;(2)设1与3之间的位移为x1,3与5之间的位移为x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得x2-x1=at2(t是发生x1或x2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即t= s),代入数据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a=9.77 m/s2. 4.答案:(1)乙 (2)3.11 (3)0.456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等长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得出:x34-x23=x23-x12=x12-x01,所以属于纸带A的是乙;(2)根据运动学公式Δx=aT2,得:a= m/s2=3.11 m/s2;(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1= m/s=0.456 m/s. 5.答案:小球在位置2时下落的时间小于0.1 s 1.47 9.80 解析:根据h=gt2=×9.8×0.12 m=4.90 m,而位置1和位置2的距离为1.23 cm,比4.90 cm小很多,由此可知,频闪仪拍位置1时,小球并没有立即开始下落,导致小球在位置2时下落的时间小于0.1 s;从上向下,给小球编号,即为1、2、3、4;那么3是2与4的中间时刻,故v3=,x24=(30.64-1.23) cm=29.4 cm=29.4×10-2 m,每相邻两个位置间的时间间隔t=0.1 s,代入数据得:v3= m/s=1.47 m/s,设2到3间的位移为x1,3到4间的位移为x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得:x2-x1=gt2,(注意:t是发生x1或x2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t=0.1 s,代入数据得:[(30.63-11.03)-(11.03-1.23)]×10-2(m)=g×(0.1 s)2,解得:g=9.80 m/s2. 6.答案:(1)0.860 (2)平均速度 (3)偶然 (4)光电门A(或A) 2.4(2.2~2.6均算正确) 解析:(1)宽度d的读数为8 mm+12×0.05 mm=8.60 mm=0.860 cm;(2)表示滑块在A至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3)每次实验重复几次测量后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人为操作造成的误差即偶然误差;(4)若某同学做该实验时将光电门B的位置改变多次,光电门A的位置保持不变,画出-t图线后,得出的纵轴截距的物理含义为滑块经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滑块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s=vAt-at2,即=vA-at2,由题中图象知,图线的斜率k= m/s2=-1.2 m/s2,因此a=-2k =2.4 m/s2. 7.答案:(1)C (2)5.0 (3)0.5 解析:(1)读数结果以毫米为单位,由读数规则知: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及10分度游标卡尺的小数点后只有1位数字,20分度游标卡尺的小数点后有2位数字,螺旋测微器的小数点后有3位数字,所以所用工具为20分度游标卡尺,C正确.(2)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v=,滑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满足2=2as,所以2-s图线的斜率大小为加速度大小的2倍,所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5.0 m/s2.(3)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代入数值得μ=0.5. 8.答案:(1)匀加速直线 越小 (2)1 解析:(1)纸带剪开后,水平方向宽度相同,正好与时间对应,竖直长度为相等时间内纸带的位移,由于Δx=a0T2,纸带长度差相等,Δx的变化规律恰好与速度一样,图线可看做v-t图象,即速度均匀增加,故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图象斜率越小,则加速度越小.(2)利用Δx=a0T2,即xm-xn=(m-n)a0 T2,有a0= m/s2=1 m/s2. 9.答案:(1)1.0 2.5 (2)平均速度 滑块 (3)见解析 解析:(1)v1==1.0 m/s;v2==2.5 m/s. (2)v1、v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 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测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 由v2=v1+at得a=. 方案二:测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由v-v=2ax得a=. 10.答案:(1)C (2)73(71~75均算正确) 不变 减少 (3)C 解析:(1)因为水是均匀稳定地流出,所以流出的水的体积与时间成正比,所以该实验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表示滑块下滑的时间,C正确;(2)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即位移与水量的二次方成正比,即s=kV2.根据1、3组数据可得s1=kV,s3=kV,小组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实验正常,由此解得水量V3≈73 mL;若保持倾角θ不变,增大滑块质量,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相同的s,水量V将不变;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θ,加速度将增大,则相同的s,时间减小,水量V将减少;(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水从水箱中流出不稳定;滑块开始下滑与水开始流动不同时;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并不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A、B、D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