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莆田一中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物理试卷 命题人:谢丽姗 审核人: 欧剑雄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b 端移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2.如图所示,带负电的金属环绕轴 OO'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在环左侧轴线上的小磁针 最后平衡时的位置是 A.N 极竖直向上 B.N 极竖直向下 C.N 极沿轴线向左 D.N 极沿轴线向右 3.如图所示,均匀绕制的螺线管水平放置,在其正中心的上方附近用绝缘绳水平吊起通 电直导线 A,A 与螺线管垂直,A 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开关 S 闭合,A 受到通电螺线管磁场的作用力的方向是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4.如图所示,M、N 和 P 是以 MN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为半圆弧的圆心,?MOP =60°.在 M、N 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 方向如图所示,这时 O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1.若将 M 处长直导线移至 P 处,则 O υ aaa B B 图(甲) A B C D iiii x x x x 图(乙) o o o o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那么 B1 与 B2 之比为 A.2: 3 B. 3 :2 C.1:1 D.1:2 5.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原先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某一时刻突然断开开关 S, 则通过电阻 R1 中的电流 I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 6.如图所示,在屏 MN 的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P 为屏上的一个小孔,PC 与 MN 垂直,一群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粒子(不计重 力),以相同的速率 v,从 P 处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粒子入射方向在 与磁场 B 垂直的平面内,且散开在与 PC 夹角为 的范围内,则在屏 MN 上被粒子打 中区域的长度为 A. Bq v )sin1(m2  B. Bq v )cos1(m2  C. Bq v cosm2 D. Bq vm2 7.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 a、电阻为 R 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 v 匀速穿过宽均为 a 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方向相 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 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I 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 x 之间的函数图像,图 (乙)中正确的是 8.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 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9.间距为 2 m 的无限长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中间分布有磁感应强度为 1 T 的 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正弦曲线,一长为 2 2 m、粗细均匀的导体棒以 1m/s 的速度 匀速向右滑动,如图所示。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10Ω,导体棒的总电阻为 20Ω,导轨 电阻不计,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为 20 1 A B.电压表的示数是 0.5V C.导体棒运动到图示虚线 CD 位置时,导体棒的瞬时电流从 C 到 D D.导体棒上消耗的热功率为 0.2W 10.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n1:n2=10:1,电压表和电流表 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原线圈接入电压 u=220 2 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定 值电阻 R0=10Ω,可变电阻 R'的阻值范围为 0~10Ω,则 A.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100Hz B.t=0.02s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2V C.调节可变电阻 R'的阻值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 0.11A~ 0.22A D.当可变电阻阻值为 10Ω时,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为 242W 11.用一段横截面半径为 r、电阻率为ρ、密度为 d 的均匀导体材料做成一个半径为 R(r«R) 的圆环.圆环竖直向下落入如图所示的径向磁场中,圆环的圆心始终在 N 极的轴线 上,圆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圆环在加速下落过程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为 v,忽略电感的影响,则 A.圆环因受到了向下的安培力而加速下落 B.此时在圆环中产生了(俯视)顺时针的感应电流 C.此时圆环的加速度 d vBa  2  D.如果径向磁场足够长,则圆环的最大速度 2max B dgv  12.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内分布着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m 的矩形金属框从 t=0 时刻静止释放,t3 时刻的速度为 v,移动的距离为 L,重力加速度为 g。在金属框下滑的过程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t1~t3 时间内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B.0~t3 时间内金属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0~t3 时间内金属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 的直线运动 D.0~t3 时间内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2 2 1sin mvmgL  二、实验题(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8 分) 13. ( 8 分) (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 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依次是________mm、________A、 ________V. (2)已知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 0~10 Ω,电流表内阻约为几欧,电 压表内阻约为 20 kΩ,电源为干电池(不宜在长时间、大功率状况下使用),电源电动势 E =4.5 V,内阻较小.则以下电路图中,________(选填“丁”或“戊”)电路为本次实 验应当采用的最佳电路,但用此最佳电路测量的金属丝电阻仍然会比真实值偏 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若已知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内阻的准确值 RA=2.0 Ω,那么测量金属丝电阻 Rx 的 最佳电路应是上图中的________(选填“丁”或“戊”)电路.此时测得电流为 I、电压 为 U,则金属丝电阻 Rx=________(用题中字母代号表示). 14. ( 8 分)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所给的其他器材有: A.电压表 V:0~3~15V. B.电流表 A:0~0.6~3A C.变阻器 R1:(20Ω,1A) D.变阻器 R2:(1000Ω,0.1A) E.电阻箱 R(0~999.9Ω) F.开关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填 0~3V 或 0~15V),电流表应选用 的量程为 (填 0~0.6A 或 0~3A),变阻器应选用 (填字母代号 R1 或 R2) (2)根据实验要求在图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并补充连接实物电路图; (3) 测出几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并画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该电池的电动 势 E= V,内电阻 r= Ω. 三、计算题(第 15 题 8 分,第 16 题 8 分,第 17 题 9 分,第 18 题 11 分。解答应写出 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 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 分) 如图所示,某小型发电站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为 500 V,输出的电功率为 100 kW, 用总电阻为 10 Ω的输电线向远处送电。为提高输电效率,发电站安装一变压比为 1:20 的升压变压器,到达用户再用降压变压器变为 220 V 供用户使用(两个变压器均为理想变 压器)。对整个送电过程,求: (1)输电线上的电流为多少; (2)降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多少; (3)输电线上损失功率占输电功率的百分比。 16.(8 分) 水平面上有电阻不计的 U 形导轨 NMPQ,它们之间的宽度为 L,M 和 P 之间接入 电动势为 E 的电源(不计内阻)。现垂直于导轨搁一根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ab, 并加一个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 ,且指 向右斜上方,如图所示,求: (1)当 ab 棒静止时,ab 棒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2)若 B 的大小和方向均能改变,则要使 ab 棒所受支持力为零,B 的大小至少为 多少; 此时 B 的方向如何。 17.(9 分) 如图所示,某平面内有折线 PAQ 为磁场的分界线,已知?A=90º,AP=AQ=L。在 折线的两侧分布着方向相反,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现有一 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 P 点沿 PQ 方向射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1)若在 P、Q 间外加一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能使速度为 0v 射出的微粒沿 PQ 直线运动到 Q 点,则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 (2)撤去(1)中的匀强电场,为使微粒从 P 点射出后,途经折线的顶点 A 而到达 Q 点,求初速度v 应满足什么条件; (3)求第(2)问中微粒从 P 点到达 Q 点所用时间的最小值。 ] [] P Q A B v 18.(11 分)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53°角,导轨 间接一电阻值 R=3Ω的电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两平行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 垂直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宽度为 d=0.5m。导体棒 a 的质量为 m1=0.1kg、电阻为 R1=6Ω;导体棒 b 的质量为 m2=0.2kg、电阻为 R2=3Ω,它们分别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 与导轨接触良好。现从图中的 M、N 处同时将 a、b 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且当 a 刚出磁场时 b 正好进入磁场。(sin 53°=0.8,cos 53°=0.6,g 取 10m/s2,a、b 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不计),求: (1)在 b 穿越磁场的过程中 a、b 两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之比; (2)在 a、b 两导体棒穿过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 (3)M、N 两点之间的距离。 莆田一中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对而不 全得 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D A D B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CD AB BC BD AB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8 分) 13. (1)0.999(0.998~1.000 间均可) 0.42 2.23(2.22~2.24 间均可) ( 3 分) (2)丁 小 ( 2 分) (3)戊 ( 1 分) UI-RA ( 2 分) 14.(1)0~3V, 0~0.6A;C ( 3 分)(2)如图;(3 分) (3)1.5;2.5( 2 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解答过程必须 在答题纸栏内进行,超出框外无效。) 15.(8 分) 解:(1)根据:U1U2=n1n2, ……………………………………………………1 分 输电电压:U2=n2n1·U1=201 ×500 V=10000 V, …………………………………1 分 根据 P=UI,…………………………………………………………………………1 分 输电线上的电流为:I2= PU2=100×10310 000 A=10 A…………………………………1 分 (2)输电线损失的电压:U 损=I2R=10×10 V=100 V,………………………1 分 所以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 U3=U2-U 损=10 kV-100 V=9900 V, 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 9 900 V,输出为 220 V, 所以降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U3U4=9 900220 =49511 , …………………………1 分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P 损=I2 2R=102×10 W=1 000 W,………………………1 分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输电功率的:P 损 P ×100%= 1 000100×103×100%=1%……………1 分 16(8 分) 解:(1)回路中电流 , ……………………………………………………1 分 安培力 ,…………………………………………………………1 分 摩擦力 ………………………………………………………………1 分 支持力 ………………………………………1 分 注:物体受力分析图………………………………………………………………1 分 (2)若 ab 棒受到的支持力为零,摩擦力为零,此时 ab 棒只受重力和安培力, 应满足安培力和重力等大反向,即安培力竖直向上,所以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由 ,可得此时磁感应强度 ………………………………3 分 17(9 分) 解: (1)由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得: ,则 ………………2 分 (2)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微粒能从 P 点到达 Q 点, 应满足 L=nx,n=1、2、3、…, ………………………………………………1 分 其中 x 为每次偏转圆弧对应的弦长,偏转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或 设圆弧的半径为 R,则有 ……………………………………………1 分 可得: , ……………………………………………1 分 解得: (n=1,2,3,…) ……………………………………………1 分 (3)当 n 取奇数时,微粒从 P 到 Q 过程中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总和为 则 其中 n=1、3、5、 …………………………………1 分 当 n 取偶数时,微粒从 P 到 Q 过程中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总和为: 则 ,其中 n=2、4、6、 …………………………………1 分 综合以上 n 的两种情况,欲使时间最小,取 n=1 或者 2,此时都有 …1 分 18.(11 分) 解:(1)由焦耳定律得,Q=I2Rt,得Q1Q2= I12R1tI22R2t, …………………………………1 分 又根据串并联关系得,I1=13I2, ……………………………………………………1 分 代入数据解得:Q1Q2=29。 …………………………………………………………1 分 (2)设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为 Q 由 Q=m1gsin α·d+m2gsin α·d,可解得 Q=1.2 J。 ………………………3 分 (3)设 a 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 v1,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1= 3×33+3Ω=7.5 Ω……………………………………1 分 设 b 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 v2,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2= 6×36+3Ω=5 Ω。……………………………………1 分 由 m1gsin α = B2L2v1R 总 1 和 m2gsin α = B2L2v2R 总 2 , 可 得 v1v2 = m1R 总 1m2R 总 2 = 34………………………1 分 a、b 两导体棒在进入磁场前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a=gsin α=8 m/s2。 由 v2=v1+a dv1,得 v2=v1+8×0.5v1 由以上式子可得 v1 2=12(m/s)2,v2 2=169 v1 2 M、N 两点之间的距离Δs=v222a -v122a = 712 m。 ……………………………………2 分 或解法:根据 a、b 在未进入磁场过程中间距保持不变, a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 b 从 a 进入磁场开始到 b 刚达磁场边界的时间相等, 得 又根据v1v2=34 可得Δs= 712 m …………………………………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