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5 动力学中的三类模型:连接体模型—叠加体模型—传送带模型-《奇招制胜》2017年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全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3-5 动力学中的三类模型:连接体模型—叠加体模型—传送带模型-《奇招制胜》2017年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全突破

www.ks5u.com 连接体模型 ‎1.连接体的分类 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3)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2.连接体的运动特点 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 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特别提醒 ‎(1)“轻”——质量和重力均不计。‎ ‎(2)在任何情况下,绳中张力的大小相等,绳、杆和弹簧两端受到的弹力大小也相等。‎ ‎3.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分析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2)选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策略:‎ ‎①当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时,宜选用整体法;当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时,宜选用隔离法;‎ ‎②对较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才能求解。‎ ‎【典例1】如图所示,有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轻绳与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  )‎ A.与斜面倾角θ有关 B.与动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 ‎【答案】 D ‎ 方法提炼 ‎ ―→―→―→ ‎【典例2】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F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A. F1=  B. F1= C. F1= D. F1= ‎【答案】 C ‎【解析】 设滑轮的质量为零,即看成轻滑轮,若物体B的质量较大,由整体法可得加速度 a=,‎ 隔离物体A,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1=g,‎ 将m=0代入四个选项,可得选项C是正确,故选C。‎ ‎【典例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物体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Q的上表面水平,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处于超重状态 B.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方向水平向右 C.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cos θ,方向水平向左 D.P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mgsin 2θ ‎【答案】 C ‎【典例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3 kg、m2=2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答案】 B ‎【解析】 对两物体和弹簧测力计组成的系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a=‎ = m/s2=2 m/s2,隔离m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2=m2a,解得F=24 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 N,选项A错误,B正确;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m1的加速度不变,为2 m/s2,m2的加速度a2== m/s2=12 m/s2,选项C、D错误。‎ ‎【典例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质弹簧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B物块,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减小弹簧的形变量,可行的办法是(  )‎ A.减小A物块的质量 B.增大B物块的质量 C.增大倾角θ D.增大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AB 滑块—木板模型 一、模型特征 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例如2015年全国Ⅰ、Ⅱ卷中压轴题25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思维模板 三、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 ‎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⑴ 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 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m的关系,若f > f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 ‎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 ‎【典例1】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 kg,木板的质量M=4 kg,长L=2.5 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水平恒力F=20 N拉木板,g取10 m/s2。‎ ‎(1)求木板加速度的大小;‎ ‎(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求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对木板施加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木板的长度、木块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 N,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1)2.5 m/s2 (2)1 s (3)F>25 N (4)2 s ‎【解析】 (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f=μ(M+m)g=10 N 木板的加速度a==2.5 m/s2。‎ ‎(2)设拉力F作用时间t后撤去,F撤去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2.5 m/s2,可见|a′|=a 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时间相等,故at2=L 解得:t=1 s,即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 s。‎ ‎ ‎ ‎(4)木块的加速度a′木块=μ1g=3 m/s2‎ 木板的加速度a′木板==4.25 m/s2‎ 木块滑离木板时,两者的位移关系为x木板-x木块=L,‎ 即a′木板t2-a′木块t2=L 代入数据解得:t=2 s。‎ ‎【典例2】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为(  )‎ ‎【答案】 C ‎ 【典例3】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 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L=3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 m/s2。‎ ‎(1)若物块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的初速度多大?‎ ‎(2)若把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A仍以(1)问中的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则A能否与B脱离?最终A和B的速度各是多大?‎ ‎【答案】 (1)2 m/s (2)没有脱离  m/s  m/s ‎【解析】 (1)A在B上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1=μ1g=3 m/s2‎ 木板B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1 m/s2‎ 由题意知,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滑到B最右端时和B速度相同,设为v,得 时间关系:t== 位移关系:L=- 解得v0=2 m/s。‎ ‎(2)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在B上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仍为a1=μ1g=3‎ ‎ m/s2‎ B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3 m/s2‎ 传送带模型 一、模型特征 ‎1.水平传送带模型 项目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 ‎(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2)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μmgcos 37°,则下一时刻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突变。设当物体下滑速度大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 a2==2 m/s2 ,‎ ‎ x2=l-x1=11 m 又因为x2=vt2+a2t,则有10t2+t=11‎ 解得:t2=1 s(t2=-11 s舍去)‎ 所以t总=t1+t2=2 s.‎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