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鲁科版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
第 5 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的过程.
(1)合力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任一 .
(2)合力的效果与其所有分力作用的 相同.
2.运算法则:力的合成遵循 定则.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利用 法直接运算.
二、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 的过程.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
(2)力的分解原则是按照力的 进行分解.
2.运算法则:力的分解遵循 定则.
【辨别明理】
(1)合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分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 )
(2)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对分力. ( )
(3)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 )
(4)两个大小恒定的力 F1、F2 的合力的大小随它们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 )
考点一 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情况
两分力互
相垂直
两力等大,夹
角为 θ
两力等大且夹角为
120°
图示
(续表)
情
况
两分力互
相垂直
两力等大,夹
角为 θ
两力等大且夹角为 120°
结
论
F=
퐹21 + 퐹22
tan θ=퐹1
퐹2
F=2F1cos 휃
2
F 与 F1 夹角
为휃
2
合力与分力等大
1.(三力合成)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 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的大小 F,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F 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0≤F≤F1+F2+F3
B.F 至少比 F1、F2、F3 中的某一个大
C.若 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若 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2.(二力合成)[人教版必修 1 改编] 如图 5-1 所示,两位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共同提
起一桶水,桶和水的总重力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5-1
A.当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都竖直向上时,每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G
B.当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都竖直向上时,每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퐺
2
C.当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之间的夹角变大时,每人的作用力大小变小
D.当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之间的夹角变大时,每人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3.(三角形定则的应用)大小分别为 F1、F2、F3 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封闭的三角
形,且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F1
F1+F2 时无解)
已知合力与一
个分力的大小
和方向 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与一
个分力的大小
在 0<θ<90°时有三种情况:(1)当 F1=Fsin θ
或 F1>F 时,有一组解;(2)当 F1F 时有一组解,其余情
况无解
例 1 (多选)[2018·天津卷]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塔倾
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
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
形,木
图 5-4
楔的顶角为 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 F,方向如图 5-4 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 FN,则
( )
A.若 F 一定,θ 大时 FN 大 B.若 F 一定,θ 小时 FN 大
C.若 θ 一定,F 大时 FN 大 D.若 θ 一定,F 小时 FN 大
变式题 1 (多选)已知力 F 的一个分力 F1 跟 F 成 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 F2 的
大小为 3
3 F,方向未知,则 F1 的大小可能是 ( )
A. 3
3 F B. 3
2 F C.2 3
3 F D. 3F
图 5-5
变式题 2 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5-5 所示,其中 B 为固定铰链,现在 A 铰链处
作用一垂直于墙壁的力 F,由于力 F 的作用,使滑块 C 压紧物体 D.若 C 与 D 的接触
面光滑,杆的重力及滑块 C 的重力不计,图中 a=0.5 m,b=0.05 m,则物体 D 所受的压
力大小与力 F 的比值为 ( )
A.4 B.5 C.10 D.1
■ 要点总结
对于力的分解问题,首先要明确基本分解思路并注意多解问题,在实际问题中要善
于发现其本质,构建合理模型进行处理,尤其要认准合力的实际效果方向.
考点三 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1.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
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常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为坐
标轴建立坐标系.
2.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骤
(1)选取正交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可以任意选取,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但如果选
择合理,则解题较为方便.选取正交方向的一般原则:①使
图 5-6
尽量多的矢量落在坐标轴上;②平行和垂直于接触面;③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
(2)分别将各力沿正交的两个方向(x 轴和 y 轴)分解,如图 5-6 所示.
(3)求分解在 x 轴和 y 轴上的各分力的合力 Fx 和 Fy,则有
Fx=F1x+F2x+F3x+…,Fy=F1y+F2y+F3y+….
图 5-7
例 2 [2017·全国卷Ⅱ] 如图 5-7 所示,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
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
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2- 3 B. 3
6 C. 3
3 D. 3
2
变式题 1 如图 5-8 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力
F1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 F2 推物块时,
物块仍做匀
速直线运动.若 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图 5-8
A. 3-1 B.2- 3
C. 3
2 -1
2 D.1- 3
2
图 5-9
变式题 2 [2017·浙江 11 月选考]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
5-9 所示,质量均为 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上方球与下方三个球间均没有弹力
B.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
C.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4
3mg
D.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均为4
3μmg
■ 要点总结
力的合成、分解方法的选取
力的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合成法都是常见的解题方法,在物体只受三个力
的情况下,一般用力的效果分解法、合成法解题较为简单,在三角形中找几何关系,
利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形相似求解.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一般选用正交分解法解
题:(1)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情况下,需要多次合成,比较麻烦;(2)对某两个垂直方向
比较敏感;(3)将立体受力转化为平面内的受力.采用正交分解法时,应注意建立适
当的直角坐标系,要使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再将没有落在轴上的力进行分
解,求出 x 轴和 y 轴上的合力,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完成课时作业(五)
第 5 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材知识梳理】
一、1.合力 (1)分力 (2)共同效果 2.平行四边形 代数
二、1.分力 (1)逆过程 (2)实际效果 2.平行四边形
辨别明理
(1)(×) (2)(×) (3)(√) (4)(√)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一
1.C [解析] 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选项 B 错误;三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小值能否为
零,取决于任意一个力是否都在其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由于三个力大小未知,
所以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不一定为零,选项 A 错误;当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3F0、
6F0、8F0 时,其中任意一个力都在其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选项 C 正确;当三个力
的大小分别为 3F0、6F0、2F0 时,不满足上述情况,选项 D 错误.
2.B [解析] 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的合力恒定,大小为G,当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都
竖直向上时,每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퐺
2,选项 A 错误,B 正确;当两人对水桶的作用力
之间的夹角 θ 变大时,每人的作用力 F= 퐺
2cos 휃
2
变大,选项 C、D 错误.
3.C [解析] 由力的三角形定则知,A 中三力的合力为 2F1,B 中三力的合力为 0,C 中
三力的合力为 2F3,D 中三力的合力为 2F2,其中 2F3 最大,选项 C 正确.
4.AD [解析] 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这 5 个力的特点,F1 和 F3 的合力
与 F5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2 和 F4 的合力与 F5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 F1、F2、F3、F4
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合力的大小为 2 2F,F5= 2F,所以这 5 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
等于 2F,方向与 F5 相反,选项 A、D 正确,选项 B、C 错误.
考点二
例 1 BC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力F、推力FN及顶角θ
三者的关系式为 sin휃
2=
퐹
2
퐹N
,得 FN= 퐹
2sin휃
2
,从关系式中可知 B、C 正确,A、D 错误.
变式题 1
AC [解析] 如图所示,因 F2= 3
3 F>Fsin 30°,故 F1 的大小有两种可能情况,由 ΔF=
퐹22 - (퐹sin30°)2= 3
6 F,所以 F1 的大小可能为 Fcos 30°-ΔF 或 Fcos 30°+ΔF,即
F1 的大小可能为 3
3 F 或2 3
3 F,选项 A、C 正确.
变式题 2 B [解析] 按作用效果将力 F 沿 AC、AB 两杆方向分解为如图甲所示的
力 F1、F2,则 F1=F2= 퐹
2cos휃,由几何知识得 tan θ=푎
푏=10,再按作用效果将力 F1 沿水平方
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如图乙所示的 F3、F4,则 F4=F1sin θ,联立得 F4=5F,即物体 D
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力 F 的比值为 5,B 正确.
考点三
例2 C [解析] 因为物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水平时,F=μmg,拉力倾斜时,
将 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 Fcos 60°=μ(mg-Fsin 60°),解
得 μ= 3
3 .
变式题 1 B [解析] 物块受重力mg、支持力 FN、摩擦力 f、拉力 F1(或推力 F2)而
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F1cos 60°=μ(mg-F1sin 60°),F2cos
30°=μ(mg+F2sin 30°),又 F1=F2,联立解得 μ=2- 3.
变式题 2 C [解析] 将四个球看作一个整体,地面的支持力与球重力平衡,设其中
一个球受的支持力大小为 FN,因此 3FN=4mg,选项 C 正确;最上面的球对下面三个球
肯定有弹力,选项 A 错误;对地面上的其中一个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选项 B 错误;
由于球与地面间为静摩擦力,因此不能通过 f=μFN 求解摩擦力,选项 D 错误.
图 5-1
1.某同学做引体向上,开始两手紧握单杠,双臂竖直,身体悬垂;接着用力向上拉使
下颌超过单杠(身体无摆动);然后使身体下降,最终悬垂在单杠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在上升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人的重力
B.在下降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小于人的重力
C.若增加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变大
D.若增加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不变
[解析] C 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由于身体的运动性质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单杠
对人的作用力与人的重力大小关系,选项 A、B 错误;根据力的合成法则,若增大两
手间的距离,即增大两拉力的夹角,因拉力的合力不变,则拉力变大,选项 C 正确,D 错
误.
2.在如图 5-2 所示的四个图中,滑轮本身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 O 安装在一根
轻木杆 P 上,一根轻绳 ab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b 端下面挂一个质量均为 m 的
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杆 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θ,图乙中杆 P 在竖直方向上.假设甲、乙、丙、丁四图中滑轮受到木杆弹力的大
小依次为 F 甲、F 乙、F 丙、F 丁,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图 5-2
A.F 甲=F 乙= F 丙=F 丁B.F 丁>F 甲=F 乙>F 丙
C.F 甲= F 丙=F 丁>F 乙D.F 丙>F 甲=F 乙>F 丁
[解析] B 由图可知,四个图中绳的拉力大小均等于重物的重力 mg,即滑轮两侧绳
子的拉力大小均为mg,对滑轮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可得,木杆对滑轮的弹力大小关系为 F 丁>F 甲=F 乙>F 丙,选项 B 正确.
图 5-3
3.如图 5-3 所示,菜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刀刃前部的横截面顶角较小,后部的顶
角较大,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均,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解析] D 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劈,设顶角为2θ,背宽为d,侧
面长为 l,如图 5-4 甲所示.当在刀背施加压力 F 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 F1、
F2,使用中依靠着这两个分力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
小相等(F1=F2),因此画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实为菱形,如图乙所示.在这个力的
平行四边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
的相似关系,由关系式,得 F1=F2= 퐹
2sin휃,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 F 时,侧面分
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sin θ的值越小,F1和F2越大,选项D
正确.
图 5-4
图 5-5
4.如图 5-5 所示,F1、F2 为有一定夹角的两个力,L 为过 O 点的一条直线,要使 F1、F2
在 L 上的分力之和最大,L 应取的方向是 ( )
A.F1、F2 合力的方向
B.F1、F2 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
C.F1、F2 中较小的那个力的方向
D.任意方向均可
[解析] A 以直线 L 为 x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 5-6 所示,分别对两分力 F1、F2 和它们
的合力 F 正交分解,F1x+F2x=Fx=Fcos θ.当 θ=0 时,Fx 最大,即当 L 取 F1、F2 的合力
方向时,F1、F2 在 L 上的分力之和最大,选项 A 正确.
图 5-6
图 5-7
5.[2018·宁波模拟] 如图 5-7 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
皮条自由长度均为 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有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
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 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
条的最大长度为 3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
A.2kL B.kL C.2 35
3 kL D. 15
2 kL
[解析] C 每根橡皮条的最大拉力 F=k(3L-L)=2kL,设两橡皮条的最小夹角为 θ,则
sin 휃
2=
퐿
2
3퐿=1
6,对两橡皮条拉力合成,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 Fm=2×2kLcos 휃
2=4kL×
1 ― sin2 휃
2=2 35
3 kL,选项 C 正确.
图 5-8
6.(多选)如图 5-8 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 A 点,另一端绕过动滑轮 P
悬挂一重物 B,其中绳子的 PA 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 P 的轴相
连,另一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 Q,在其端点 O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 F,使整个系统
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为光滑、轻质,且均可看作质点.现拉动绳子的端点 O 使其
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
A.拉力 F 增大 B.拉力 F 减小
C.角 θ 不变 D.角 θ 减小
[解析] AD 以动滑轮 P 为研究对象,AP、BP 段绳子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 B 的重力,
两绳子拉力的合力在∠APB 的角平分线上,拉动绳子后,动滑轮向上运动,两段绳子
夹角减小,两拉力的合力增大,故 F 增大,选项 A 正确,B 错误;P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等于∠APB 的一半,故拉动绳子后,角 θ 减小,选项 C 错误,D 正确.
图 5-9
7.如图 5-9 所示,a、b 间是一根沿水平方向拉直的琴弦,长为 L.现用一只弹簧测力
计从琴弦的中点竖直向上拉,使琴弦的中点向上发生侧移量 d(d≪L),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 F.已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F0,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x0,求:(琴弦重力
不计)
(1)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2)此时琴弦中张力的大小.
[答案] (1)
퐹0
푥0
(2)퐿퐹
4푑
[解析] (1)由胡克定律得 F0=kx0
故弹簧的劲度系数 k=퐹0
푥0
(2)设琴弦中的张力为 FT,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解成沿两侧琴弦方向的分力,由平
行四边形定则得
2FTsin θ=F
由于 d≪L,则 sin θ≈tan θ=2푑
퐿
解得 FT=퐿퐹
4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