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电磁感应课件(共75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电磁感应课件(共75张)(全国通用)

第 10 讲 电磁感应 专题四 电路与电磁感应 ① 发生变化  ② 感应电流的磁场 原磁通量的变化 结果 原因  答案 回忆知识 构建体系 研究高考真题 突破高频考点 栏目索引 研究高考真题 1.(2018· 全国卷 Ⅰ ·17) 如图 1 ,导体轨道 OPQS 固定,其中 PQS 是半圆弧, Q 为半圆弧的中点, O 为圆心 .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 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 O 转动的金属杆, M 端位于 PQS 上, OM 与轨道接触良好 . 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 现使 OM 从 OQ 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 OS 位置并固定 ( 过程 Ⅰ ) ;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 B 增加到 B ′ ( 过程 Ⅱ ). 在过程 Ⅰ 、 Ⅱ 中,流过 OM 的电荷量相等, 则 等于 1 2 3 4 5 6 图 1 【考点定位】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难度】 中等 √ 1 2 3 4 5 6 解析  在过程 Ⅰ 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q 2 = I 2 Δ t 2 1 2 3 4 5 6 2.( 多选 )(2018· 全国卷 Ⅰ ·19) 如图 2 ,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 . 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 .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图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考点定位】 互感现象、电磁感应条件、楞次定律、安培定则 【难度】 中等 解析 答案 A. 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 N 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 B.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 N 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 C.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 N 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 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 N 极朝垂直 纸面 向 外的方向转动 √ √ 解析  根据安培定则,开关闭合时铁芯中产生水平向右的磁场,开关闭合后的瞬间,根据楞次定律,直导线上将产生由南向北的电流,直导线上方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故小磁针的 N 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 A 项正确 ; 开关 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直导线上没有感应电流,故小磁针的 N 极指北, B 、 C 项错误 ; 开关 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根据楞次定律,直导线上将产生由北向南的电流,这时直导线上方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故小磁针的 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 D 项正确 . 1 2 3 4 5 6 3.(2018· 全国卷 Ⅱ ·18) 如图 3 ,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 为 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 一边长 为 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 . 线框中感应电流 i 随时间 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 是 1 2 3 4 5 6 图 3 【考点定位】 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电磁感应图象问题 【难度】 中等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 解析   设线框中只有一边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为 i . 分析知,只有选项 D 符合要求 . 1 2 3 4 5 6 4.( 多选 )(2018· 全国卷 Ⅲ ·20) 如图 4(a) ,在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 PQ 和一导线框 R , R 在 PQ 的右侧 . 导线 PQ 中通有正弦交流电 i , i 的变化如图 (b) 所示,规定从 Q 到 P 为电流正方向 . 导线框 R 中的 感应电动势 1 2 3 4 5 6 图 4 【考点定位】 交变电流图象问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点评】 由电流变化的图象分析出通过 R 的磁通量的变化规律,判断出 其斜率大小对应感应电动势大小 【难度】 中等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D. 在 t = T 时最大,且沿顺时针方向 √ √ 在 到 之间 ,电流由 Q 向 P 减弱,导线在 R 处产生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且磁场减弱,由楞次定律知, R 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即 R 中感应电动势沿顺时针方向,同理可判断 在 到 时 , R 中电动势也为顺时针方向, 在 T 到 T 时, R 中电动势为逆时针方向, C 项正确, B 、 D 项错误 . 1 2 3 4 5 6 5.(2017· 全国卷 Ⅰ ·18)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 . 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 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 5 所示 . 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 是 图 5 1 2 3 4 5 6 【考点定位】 电磁阻尼、电磁感应条件 【点评】 与科学仪器结合、情景新颖 【难度】 较易 1 2 3 4 5 6 答案 √ 6.(2016· 全国卷 Ⅲ ·25) 如图 6 所示,两条相距 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 ( 纸面 ) 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 R 的电阻;一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棒置于两导轨上;在电阻、导轨和金属棒中间有一面积为 S 的区域,区域中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B 1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为 B 1 = kt ,式中 k 为常量;在金属棒右侧还有一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左边界 MN ( 虚线 ) 与导轨垂直,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0 ,方向也垂直于 纸面 向 里 . 某时刻,金属棒在一外加水平恒力的作用 下 从 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 t 0 时刻恰好以速度 v 0 越过 MN ,此后向右做匀速运动 . 金属棒与导轨 始终相互 垂直 并接触良好,它们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 求: 图 6 1 2 3 4 5 6 (1) 在 t = 0 到 t = t 0 时间间隔内,流过电阻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考点定位】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计算 【点评】 虽然是双电源问题,但题目引导学生从总磁通量的变化角度 去 解题 【难度】 中等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解析   在金属棒未越过 MN 之前,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 为 Δ Φ = Δ BS = k Δ tS ① 由 ⑤ 式得,在 t = 0 到 t = t 0 的时间间隔内即 Δ t = t 0 , 1 2 3 4 5 6 (2) 在时刻 t ( t > t 0 ) 穿过回路的总磁通量和金属棒所受外加水平恒力的大小 .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   当 t > t 0 时,金属棒已越过 MN . 由于金属棒在 MN 右侧做匀速运动,有 F = F 安 · ⑦ 式中, F 是外加水平恒力, F 安 是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 . 设此时回路中的电流为 I , F 安 = B 0 lI ⑧ 此时金属棒与 MN 之间的距离为 s = v 0 ( t - t 0 ) ⑨ 匀强磁场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 Φ ′ = B 0 ls ⑩ 回路的总磁通量为 Φ t = Φ + Φ ′ ⑪ 其中 Φ = B 1 S = ktS ⑫ 1 2 3 4 5 6 由 ⑨⑩ ⑪⑫ 式得,在时刻 t ( t > t 0 ) ,穿过回路的总磁通量 为 Φ t = B 0 l v 0 ( t - t 0 ) + kSt ⑬ 在 t 到 t + Δ t 的时间间隔内,总磁通量的改变量 Δ Φ t 为 Δ Φ t = ( B 0 l v 0 + kS )Δ t ⑭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回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1 2 3 4 5 6 选择题中的考查重点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楞次定律、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应用,往往结合图象、电路、历史中的著名实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等创设新情景,总体难度不大 . 计算 题在 2013 全国卷 Ⅰ 、 2014 全国卷 Ⅱ 、 2016 全国卷 Ⅰ 、 Ⅱ 、 Ⅲ 等年份出现过,一般考查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与力学问题结合时一般是匀速或静止时的平衡问题,较简单 . ( 2013 年的与电容器充电过程相结合较难,除外 ) 考情分析 突破高频考点 1. 楞次定律中 “ 阻碍 ” 的主要表现形式 (1) 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 “ 增反减同 ” ; (2) 阻碍相对运动 —— “ 来拒去留 ” ; (3) 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 —— “ 增缩减扩 ” ; (4) 阻碍原电流的变化 ( 自感现象 )—— “ 增反减同 ”. (5) 感应电流产生的 “ 结果 ”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 “ 原因 ”. 考点 1  楞次定律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2. 求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五种类型 (4) 平动切割型: E = Bl v ( v ⊥ B ). 3.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电源与电路 (1)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 (2) 在电源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 (3) 电源两端的电压为路端电压 .     ( 多选 )(2018· 湖南省常德市期末检测 )2017 年 9 月 13 日,苹果在乔布斯剧院正式发布旗下三款 iPhone 新机型,除了常规的硬件升级外,三款 iPhone 还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 . 图 7 甲为兴趣小组制作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的受电线圈示意图,已知线圈匝数 n = 100 、电阻 r = 1 Ω 、横截面积 S = 1.5 × 10 - 3 m 2 ,外接电阻 R = 7 Ω. 线圈处在平行于线圈轴线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 例 1 图 7 A . 在 t = 0.01 s 时通过 R 的电流发生改变 B. 在 t = 0.01 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E = 0.6 V C. 在 0 ~ 0.02 s 内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 1.5 × 10 - 3 C D. 在 0.02 ~ 0.03 s 内 R 产生的焦耳热为 Q = 1.8 × 10 - 3 J 解析 答案 √ √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 0 ~ 0.01 s 内电流方向和在 0.01 ~ 0.02 s 内电流方向相同,故 A 错误;      ( 多选 )(2018· 江西省仿真 模 8 拟 ) 如图 8 甲,螺线管内有平行于轴线的外加匀强磁场,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其正方向 . 螺线管与导线框 abcd 相连,导线框内有一小金属圆环 L ,圆环与导线框在同一平面内 . 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时 例 2 图 8 A. 在 t 1 ~ t 2 时间内, L 有收缩趋势 B. 在 t 2 ~ t 3 时间内, L 有扩张趋势 C. 在 t 2 ~ t 3 时间内, L 内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 在 t 3 ~ t 4 时间内, L 内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解析 答案 √ √ 解析   据题意,在 t 1 ~ t 2 时间内,外加磁场磁感应强度增加且图线切线的斜率在增加,则在导线框中产生沿顺时针方向增加的电流,该电流产生增加的磁场,该磁场通过圆环,在圆环内产生感应电流,根据结论 “ 增缩减扩 ” 可以判定圆环有收缩趋势,故选项 A 正确 ; 在 t 2 ~ t 3 时间内,外加磁场均匀变化,在导线框中产生稳定电流,该电流产生稳定磁场,该磁场通过圆环时,圆环中没有感应电流,故选项 B 、 C 错误 ; 在 t 3 ~ t 4 时间内,外加磁场向下减小,且图线切线的斜率也减小,在导线框中产生沿顺时针方向减小的电流,该电流激发出向内减小的磁场,故圆环内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选项 D 正确 . 1.( 多选 )(2018· 湖北省武汉市调研 ) 如图 9 甲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的斜面上放置着金属线框,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 规定垂直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 t = 0 时刻将线框由静止释放,在线框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线框中产生大小、方向周期性 变化 的 电流 B. MN 边受到的安培力先减小后增大 C. 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其 机械能 的损失 拓展练 解析 答案 √ √ 图 9 解析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先向下减小,后向上增加,则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不变,选项 A 错误 ; 因 B 的变化率不变,则感应电动势不变,感应电流不变,而 B 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加,根据 F = BIL 可知, MN 边受到的安培力先减小后增大,选项 B 正确 ; 因 线框平行的两边电流等大反向,则整个线框受的安培力为零,则线框下滑的加速度不变,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 C 正确 ; 因 安培力对线框做功为零,斜面光滑,则线框的机械能守恒,选项 D 错误 . 2.(2018· 闽粤期末大联考 ) 如图 10 所示, Ⅰ 和 Ⅱ 是一对异名磁极, ab 为放在其间的金属棒, ab 和 cd 用导线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当 ab 棒向左运动时, cd 棒受到向下的磁场力 . 则 有 A. 由此可知 d 电势高于 c 电势 B. 由此可知 Ⅰ 是 S 极 C. 由此可知 Ⅰ 是 N 极 D. 当 cd 棒向下运动时, ab 棒不受到向左的磁场 力 解析 答案 √ 图 10 解析   cd 棒受到的安培力向下,由左手定则可知, cd 棒中电流方向是:由 c 指向 d ,所以 c 点的电势高于 d 点的电势,故 A 错误 ; ab 中的电流由 b 流向 a , ab 棒向左运动时,由右手定则可知, ab 棒所处位置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则 Ⅰ 是 S 极, Ⅱ 是 N 极,故 B 正确, C 错误 ; 当 cd 棒向下运动时, ab 棒中电流方向由 a 流向 b ,故 ab 棒受到向左的磁场力,故 D 错误 . 1. 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时一般由 B - t 图象或 Φ - t 图象,判断 I - t 或 E - t 关系 (1) 注意正方向的规定 . (2) B - t 图象、 Φ - t 图象的斜率不变时, E 、 I 大小方向不变;反之电流、电动势恒定时, B ( Φ ) 随时间均匀变化 . (3) 安培力大小与 B 、 I 、 L 有关,当 I 、 L 不变, B 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安培力随时间均匀变化 . 2. 导体棒、线框切割磁感线时有效切割长度:导体首尾连线在垂直磁场、垂直切割速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 考点 2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 多选 )(2018· 江西师范大学附中三模 ) 如图 11 所示, abcd 为一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 cd 边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 2 l ,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竖直向下 . 线框在一垂直于 cd 边的水平恒定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 . cd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开始匀速运动,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时方向为正 , 则 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 的 过程 中, a 、 b 两端的电压 U ab 及导线框 中的 电流 i 随 cd 边的位移 x 变化的图线可能 是 图 11 例 3 解析 答案 √ √ 解析   线框的 cd 边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运动,则整个线框进入磁场时速度不变,根据楞次定律知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方向,电动势大小 E = Bl v ,此时 ab 两端的电压为 U ab = Bl v ,当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时,线框内无感应电流,此时线框做匀加速运动, ab 两端的电压为 U ab = Bl ( v + at ) ,线框 cd 边刚出磁场后的瞬间, ab 两端的电压为 cd 边即将出磁场前瞬间 ab 两端电压 的 , 且逐渐减小,对比图象可知, A 错误, B 正确 ; 当 线圈的 cd 边出磁场时,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由于此时安培力大于外力 F ,故此时线框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电流-位移图象切线的斜率减小,逐渐趋近于开始进入磁场时的电流大小, C 错误, D 正确 .     ( 多选 )(2018· 福建省厦门市质检 ) 如图 12 所示,在倾角为 θ 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场的宽度为 2 L . 一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 ab 边刚越过 GH 进入磁场瞬间和刚越过 MN 穿出磁场瞬间速度刚好相等 . 从 ab 边刚越过 GH 处开始计时,规定沿斜面向上为安培力的正方向,则线框运动的速率 v 与线框所受安培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 是 图 12 例 4 解析 答案 √ √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可得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感应电动势 E = BL v ,感应电流 I = , 产生的安培力大小为 F = BIL = , 随速度变化而变化, ab 边刚越过 GH 进入磁场瞬间和刚越过 MN 穿出磁场瞬间速度刚好相等,可能的运动情况有两种,一是进磁场时匀速,完全进入磁场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出磁场过程中,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二是进磁场时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完全进入磁场后做匀加速运动,出磁场时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结合图象知 A 正确, B 错误 ; 根据 左手定则可得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为正,且 F = BIL = , 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所受安培力为零;出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且出磁场时的安培力可能等于进入磁场时的安培力,所以 C 正确, D 错误 . 3.(2018· 河北省张家口市上学期期末 ) 一正三角形导线框 ABC ( 高为 a ) 从如图 13 所示的位置沿 x 轴正方向匀速穿过两匀强磁场区域 . 两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磁场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平面、宽度均为 a . 则感应电流 I 与线框移动距离 x 的关系图线可能是 ( 以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 ) 图 13 拓展练 解析 答案 √ 解析   当线框移动距离 x 在 0 ~ a 范围,线框穿过左侧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为正值,故 B 错误 ; 当 线框移动距离 x 在 a ~ 2 a 范围,线框穿过两磁场分界线时,三角形导线框左侧在左边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有效切割长度逐渐增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1 增大,三角形导线框右侧在右边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2 增大,两个电动势方向一致,总电动势 E = E 1 + E 2 增大,感应电流增大,故 A 错误 ; 当 线框移动距离 x 在 2 a ~ 3 a 范围,线框穿过右侧磁场时,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为正值,故 C 正确, D 错误 . 1. 电磁感应与动力学综合题的解题策略 (1) 做好电路分析,明确电源与外电路,可画等效电路图 . (2) 做好受力分析,把握安培力的特点,安培力大小与导体棒速度有关,一般在牛顿第二定律方程里讨论, v 的变化影响安培力大小,进而影响加速度大小,加速度的变化又会影响 v 的变化 . (3) 做好运动过程分析:注意导体棒进入磁场或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是否达到 “ 收尾速度 ”. 考点 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 2. 电磁感应中能量的三种求解方法 (1) 利用克服安培力做功求解:电磁感应中产生的电能等于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 . 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能 焦耳热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2)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求解:若只有电能和机械能参与转化,则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产生的电能 . (3) 利用电路的相关公式 —— 电功公式或电热公式求解:若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恒定的或电流的有效值已知,则可直接利用电功公式或焦耳定律求解焦耳热 . 特别提醒:注意区分回路中某个元件的焦耳热和回路总焦耳热,不能混淆 .     ( 2018· 河北省张家口市上学期期末 ) 如图 14 所示,两根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间距为 L ,其顶端 a 、 b 与圆心处等高,轨道光滑且电阻不计,在其上端连有一阻值为 R 的电阻,整个装置处于辐向磁场中,圆弧轨道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 将一根长度稍大于 L 、质量为 m 、电阻为 R 0 的金属棒从轨道顶端 ab 处由静止释放 . 已知当金属棒到达图示的 cd 位置 ( 金属棒与轨道圆心连线和水平面 夹 角为 θ ) 时,金属棒的速度达到最大;当 金 属棒到达 轨道底端 ef 时,对轨道的压力 为 1.5 mg . 求 : 图 14 例 5 (1) 当金属棒的速度最大时,流经电阻 R 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解析 答案 解析   金属棒速度最大时,在轨道切线方向所受合力为 0 , 则有: mg cos θ = BIL (2) 金属棒滑到轨道底端的整个过程中流经电阻 R 的电荷量 . 解析 答案 解析   金属棒滑到轨道底端的整个过程中,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量为: (3) 金属棒滑到轨道底端的整个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 . 解析 答案 解析   在轨道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据题有: F N = 1.5 mg     ( 2018· 广东省广州市 4 月模拟 ) 如图 15 ,两条间距 L = 0.5 m 且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直导轨,与水平地面成 α = 30° 角固定放置,磁感应强度 B = 0.4 T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的斜面向上,质量 m ab = 0.1 kg 、 m cd = 0.2 kg 的金属棒 ab 、 cd 垂直导轨放在导轨上,两金属棒的总电阻 r = 0.2 Ω ,导轨电阻不计 . ab 在沿导轨所在斜面向上的外力 F 作用下,沿该斜面以 v = 2 m /s 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 . 某 时刻释 放 cd , cd 向下运动,经过一段 时间其 速度 达 到 最大 . 已知 重力加速度 g = 10 m/ s 2 ,求在 cd 速度 最大时, 图 15 例 6 (1) abdc 回路的电流强度 I 以及 F 的大小; 解析 答案 解析   以 cd 为研究对象,当 cd 速度达到最大时,有 : m cd g sin α = BIL ① 代入数据得: I = 5 A 答案   5 A   1.5 N 由于 两棒均沿导轨所在斜面方向做匀速运动,可将两棒看作整体,作用在 ab 上的外力 : F = ( m ab + m cd ) g sin α ② ( 或对 ab : F = m ab g sin α + BIL ) 代入数据得: F = 1.5 N (2) abdc 回路磁通量的变化率以及 cd 的速率 . 解析 答案 答案   1.0 Wb/s   3 m/s 解析   设 cd 达到最大速度时 abdc 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 设 cd 的最大速率为 v m , cd 达到最大速度后的一小段时间 Δ t 内, abdc 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 Δ Φ = B ·Δ S = BL ( v m + v )· Δ t ⑤ 联立 ⑤⑥ 并代入数据得: v m = 3 m/s. 4.( 多选 )(2018·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次模拟 ) 如图 16 甲所示,一粗细均匀的单匝正方形铜线框,质量 m = 1 kg ,放置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平行虚线间存在与水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线与线框 ab 边平行 . 现用垂直于 ab 边的水平恒力 F 拉动线框,线框到达位置 Ⅰ 时开始计时,此时线框开始进入匀强磁场,速度 v 0 = 3 m/s , 线框 中感应电动势为 2 V. 在 t = 3 s 时 线框 到达位置 Ⅱ ,线框开始离开 匀 强 磁场,此过程中线框 v - t 图象 如 图乙 所示, 那么 图 16 拓展练 A. t = 0 时, ab 间的电压为 0.75 V B. 恒力 F 的大小为 0.5 N C. 线框进入磁场与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 D. 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2 m/s 解析 答案 √ √ 解析   t = 0 时, ab 相当于电源,外电阻为内阻的 3 倍, ab 间电压应为电动势 的 , 即 U ab = E = × 2 V = 1.5 V , A 错误 ; 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增加,而线框离开磁场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到刚要穿出磁场过程,即 1 ~ 3 s 过程中,由于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所以没有感应电流,不受安培力作用,外力 F 即为线圈受到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 ma = 1 × N = 0.5 N , B 正确, C 错误 ; 因为线框刚要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和线框开始进入磁场时速度相等,所以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相同,线框刚离开磁场瞬间的速度和刚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相等,即为 2 m/s , D 正确 . 5.( 多选 )(2018·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 ) 如图 17 , MN 和 PQ 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 L ,导轨弯曲部分光滑,平直部分粗糙,固定在水平面上,右端接一个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平直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 d 、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质量为 m 、电阻也为 R 的金属棒从高为 h 处由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 . 已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 动 摩擦 因数为 μ ,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 , 则 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 重力 加速 度 为 g ) 图 17 解析 答案 √ √ 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 - W B - μmgd = 0 - 0 ,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W B = mgh - μmgd ,故 B 错误;     ( 2018· 山东省淄博市模拟 ) 如图 18 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电阻不计、足够长的光滑 U 形金属框架 MNQP ,位于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平行导轨 MN 和 PQ 相距为 L . 空间存在着足够大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 另有质量也为 m 的金属棒 CD ,垂直于 MN 放置在导轨上,并用一根绝缘细线系在定点 A . 已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F T0 , CD 棒接入导轨间的有效电阻为 R . 现从 t = 0 时刻 开始对 U 形框架施加水平向右的 拉 力,使 其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 a 的匀 加 速直线运动 . 考点 4  电磁感应与动量结合的问题 例 7 图 18 解析  细线断裂时, (1) 求从框架开始运动到细线断裂所需的时间 t 0 及细线断裂时框架的瞬时速度 v 0 大小; 解析 答案 (2) 若在细线断裂时,立即撤去拉力,求此后过程中回路产生的总焦耳热 Q . 解析 答案 撤去拉力后,系统总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回路消耗的电能, 解析  在细线断裂时立即撤去拉力,框架向右减速运动,棒向右加速运动,设二者最终速度大小均为 v ,由系统动量守恒可得 m v 0 = 2 m v 6.(2018· 安徽省池州市上学期期末 ) 如图 19 所示,相距为 d 的平行导轨固定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导轨右端通过电键 K 连接一直流电源 . 质量为 m 的电阻不能忽略的金属棒 MN 与导轨接触良好并通过长为 L 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此时细线竖直且处于张紧状态,空间有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 ( 图中没画出 ). 现闭合电键 K ,金属棒 MN 向左摆起到最高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拓展练 图 1 9 A. 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 B. 金属棒摆到最大高度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 mgL (1 - cos θ ) 解析 答案 D. 金属棒离开导轨前电源提供的电能等于 mgL (1 - cos θ ) √ 解析   当电键 K 闭合时,金属棒向左摆起,说明其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故 A 正确 ; 金属 棒摆到最大高度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 mgL (1 - cos θ ) ,故 B 正确; 金属棒离开导轨前电源提供的电能除了转化为金属棒的重力势能,还要产生焦耳热,故电能大于 mgL (1 - cos θ ) ,故 D 错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