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运动图象及追及相遇问题(第3课时)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运动图象及追及相遇问题(第3课时)教案

运动图象及追及相遇问题教案(第3课时)‎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直线运动的图象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xt图象 ‎①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 ‎②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甲所示)‎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乙所示)‎ ‎(4)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知识点2、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大于等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重难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x-t图象和v-t图象有形同意不同、意同形不同的可比性,对两种图象的理解和对比可加深对两类图象的认识。‎ x-t图象 v-t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 ,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速度越大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前,x>0;t2时刻后,x<0‎ 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初始时刻(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横轴截距表示物体到达参考点的时刻,之后,速度并不发生变化,但已经到达参考点的另一侧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2时刻前,v>0;t2时刻后,v<0‎ 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初始时刻的速度;横轴截距表示速度减为零的时刻,之后,加速度并不发生变化,但速度方向却发生了变化 ‎④表示物体做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增大 ‎④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正向加速运动,位移增大 ‎⑤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减小 ‎⑤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位移增大 ‎⑥表示物体做速度减小的正向运动,位移增大 ‎⑥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位移增大 交点D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相遇处距参考点的位移 交点D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相等,交点不表示相遇 x-t图象与t轴包围的面积无意义 图中阴影“面积”值表示物体在0 t1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位移为负 特别提醒 ‎(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2.运动图象的拓展与延伸 ‎(1)看“轴”:先要看清坐标系中横轴、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同时要注意单位和标度。‎ ‎(2)看“线”:“线”上的一个点,一般反映两个量的瞬时对应关系;“转折点”满足不同的函数关系,反映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往往对解题起关键作用;“渐近线”反映该物理量的极值或反映它的变化趋势。‎ ‎(3)看“斜率”:图象的“斜率”是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变化量之比,它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例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4)看“面积”:即图象和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也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如x和t的乘积无意义,我们在分析x-t图象时就不用考虑“面积”;而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且表示位移。‎ ‎(5)看“截距”:截距一般代表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 ‎(6)看“特殊点”: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而v-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速度相等。另外,图线的拐点是运动性质的变化点,例如v-t图象的拐点是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点。‎ 二、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与相遇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典型应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或距离为零的情况,这类问题称为追及与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 追和被追的两个物体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或者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2.相遇问题 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两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在避碰问题中,关键是把握临界状态,避碰问题的临界状态还是反映在速度相等这一关键点上,即两个运动物体具有相同的位置坐标时,两者的相对速度为零。‎ ‎3.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关键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先一后运动等;位移关系是指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还是从一前一后的不同地点开始运动等。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特别提醒 ‎(1)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2)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考向分析 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很突出,既有单一命题考查vt图象、xt图象的几率,又有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电磁学知识等为载体交汇命题的可能,有一定的综合性,试题难度一般为中等,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理解并掌握住:‎ ‎2类图象——xt图象、vt图象 ‎1类问题——追及、相遇问题 ‎2种思想方法——临界法、图象法 命题法1、对运动图象的认识与理解 典例1、(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 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且为‎30 m B.在0 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 C.在0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5 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答案  BC ‎[解析  0 5 s内,物体向正方向运动,5 ‎ ‎6 s内,物体向负方向运动,故5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5 m,A错误;由面积法求出0 5 s内的位移x1 =‎35 m,5 6 s内的位移x2=-‎5 m,则总路程为‎40 m,B正确;由面积法求出0 4 s内的路程x=‎30 m,平均速率v=x/t =‎7.5 m/s,C正确;由图象知5 6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与位移同向,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D错误。‎ ‎【解题法】可从vt图象中读出的四个物理量 ‎(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 ‎(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 ‎(3)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 ‎(4)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一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第四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命题法2、运用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典例2、(多选)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路面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 3 s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 s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t=1 s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C.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t=3 s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 ‎[答案  BD ‎[解析  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a甲=- m/s2‎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a乙=‎0.5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错误;开始时甲速度大,甲在前,乙追甲的过程中,t=1 s前两者距离在增大,t=1 s时,两者速度相等,甲、乙两质点距离最大,故B正确;t=2 s时,分别求它们的位移x甲=2×‎2 m-××‎22 m= m,x乙=1×‎2 m+×0.5×‎22 m=‎3 m,这时乙已在甲前,A错误,D正确。‎ ‎【解题法】、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技巧 ‎(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公式法,运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t图象进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 ‎(2)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利用图象的斜率、面积、交点等含义分别画出相应图象,以便直观地得到结论。‎ 命题法3、多种图象间的转换和综合问题 方法指导:图象转换的关键 ‎(1)注意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 ‎(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 ‎(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换的依据。‎ 命题法4、追及、相遇问题 典例4、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一时刻一辆自行车以v自=‎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旁边超过汽车。试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能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 (1)2 s‎6 m ‎(2)4 s ‎12 m/s ‎[解析 ‎ ‎ (1)解法一(物理分析法):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1,两车间的距离为Δx,则有v自=at1‎ 所以t1==2 s Δx=v自t1-at=‎6 m。‎ 解法二(相对运动法):以自行车为参考系,则从开始到相距最远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相对这个参考系的各个物理量为 初速度v0=v汽初-v自=0-‎6 m/s=-‎6 m/s 末速度vt=v汽车-v自=0‎ 加速度a′=a-a自=‎3 m/s2-0=‎3 m/s2‎ 所以两车相距最远时经历的时间为t1==2 s 最大距离Δx==-‎‎6 m 负号表示汽车在后。‎ 特别提醒 利用相对运动的方法解题,要抓住三个关键:①选取哪个物体为研究对象;②选取哪个物体为参考系;③规定哪个方向为正方向。‎ 解法三(极值法):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时间t1两车相距最远,则 Δx=v自t1-at 代入已知数据得Δx=6t1-t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条件知:t1=2 s时,Δx有最大值‎6 m。‎ 所以经过t1=2 s后,两车相距最远,为Δx=‎6 m。‎ 解法四(图象法):自行车和汽车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相遇前,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为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所以有 t1== s=2 s Δx== m=‎6 m。‎ ‎(2)解法一:当两车位移相等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2,则有v自t2=at 解得t2== s=4 s 此时汽车的速度v1′=at2=‎12 m/s。‎ 解法二:由前面画出的vt图象可以看出,在t1时刻之后,当由图线v自、v汽和t=t2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标有阴影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时,汽车与自行车的位移相等,即汽车与自行车相遇。所以t2=2t1=4 s,v1′=at2=3×‎4 m/s=‎12 m/s。‎ ‎【解题法】常用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方法 相关说明 临界法 ‎(物理分析法)‎ 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函数法 思路一:先求出在任意时刻t两物体间的距离y=f(t),若对任何时刻t,均存在y=f(t)>0,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使得y=f(t)≤0,则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思路二:设两物体在t 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图象法 ‎(1)若用位移图象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2)若用速度图象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相对 运动法 用相对运动的知识求解追及问题时,要注意将两个物体对地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转化为相对的物理量,在追及问题中,常把被追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样追赶物体相对被追物体的各物理量即可表示为:x相对=x后-x前,v相对=v后-v前,a相对=a后-a前,且上式中各物理量(矢量)的符号都应以统一的正方向进行确定 对点训练 ‎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 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 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 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0.2 ‎ ‎0.5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A项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为速度,由题图可知,0.2 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项正确;0.6 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2 m,C项错误;在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路程大4 m,D项错误。‎ ‎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由所给vt图象可知,甲>,乙<,所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B错误。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错误。vt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由图象知,甲、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