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力一定增大 B. 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 C. 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B 【解析】A.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错误; B.一定质量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则其内能一定减少,选项B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了,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选项C错误;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则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取决于温度和体积,故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所示,汽缸内用厚度不计、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到汽缸底部距离为L,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不计,汽缸导热性能良好,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加一定质量的细砂,活塞下移达到稳定,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汽缸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 汽缸内气体分子密度减小 C. 细砂质量为 D. 若使活塞下移,所加细砂质量是活塞下移所加细砂质量的2倍 【答案】C 【解析】A.气缸导热且外界温度不变,则缸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则汽缸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A错误; B.汽缸内气体体积减小,则气体分子密度增大,选项B错误; C.加沙子之前气体压强 加沙子之后气体压强 根据玻意耳定律 联立解得沙子的质量 选项C正确; D.若使活塞下移,则由玻意耳定律 解得 选项D错误。 故选C。 3. 某时刻O处质点沿y轴向下开始简谐振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处质点开始振动后t=0.8s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P点是x轴上距坐标原点96c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P经过3.2s开始振动 B. 该波遇到一个尺寸为10m的障碍物不会发生明显衍射 C. 经过4.6s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 D. 若质点O在t=1s时停止振动,那么质点P在4.2s时也将停止振动 【答案】C 【解析】A.波在t=0.8s内传播的距离是 x=24cm=0.24m,所以该波的波速是 波从O点传到P点时间 则质点P经过3.2s开始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读出该波的波长为 λ=24cm,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波的周期为: 当x=18cm处的波谷传到P点,用时 再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则从图示时刻起经过时间为0.8s+2.6s=3.4s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波从O点传到P点的时间是3.2s,则若质点O在t=1s时停止振动,则质点P也会振动1s,即在4.2s时也将停止振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v,周期为T,振幅为A.绳上两质点M、N的平衡位置相距四分之三波长,N位于M右方.设向上为正,在t=0时刻M位移为 ,且向上运动;经时间t(),M位移仍为,但向下运动,则( ) A. 在t时刻,N恰好在波谷位置 B. 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上 C. 在t时刻,N位移为负,速度向下 D. 在2t时刻,N位移为,速度向下 【答案】C 【解析】ABC.因为波向右传播,当时M在波峰位置时,N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当M点由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N点就由平衡位置向波谷运动,所以经过时间t,M点的位置是时,N点在平衡位置下方,向下运动,还没有到达波谷,AB错误,C正确; D.M点经过时间从运动到波峰,所以从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小于,所以M点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到返回平衡位位置向上运动过程中,N点就从波谷向波峰运动,经过2t后,M点在平衡位置的下方,所以N点速度方向向上,D错误。 5. 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 ) A. 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 B. 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 C. 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 D. 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 【答案】A 【解析】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这是薄膜干涉;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这是色散;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是单缝衍射. 6. 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 A. 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 B. 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两种光的频率相同 D.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答案】A 【解析】太阳光进入雨滴时,b光的折射角较小,而两光的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知,a光的折射率较大,频率较高,波长较短。 A.a光的折射率较大,公式分析得知,在同种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故A正确; B.b光的折射率较小,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的折射角较大,所以b光侧移量小。故B错误; C.因为a光频率较大,在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则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两种光的频率不相同,故C错误; D.b光的折射率较小,则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b光。故D错误。故选A。 7. 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时,逸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 A. 1.5 eV 0.6 eV B. 1.7 eV 1.9 eV C. 1.9 eV 2.6 eV D. 3.1 eV 4.5 eV 【答案】C 【解析】设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阴极材料逸出功为, 当反向电压达到: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也达不到阳极 因此,有: 由光电效应方程: 由以上二式:, . 所以此时最大初动能为,该材料的逸出功为. 当电压表读数为时,则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故C正确,ABD错误; 8. 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以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 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D 【解析】A.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能级差越大频率越高波长越短,A错误; B.频率最小的光应是由n=4能级跃到n=3能级产生的,B错误; C.由可知,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能极差越大频率越高,可得C错误;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能量为10.2eV,大于逸出功,能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漏选得2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的斥力,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斥力的表现 B.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 D. 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容器壁受到冲击力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答案】BC 【解析】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使得液体表面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引力的表现,故A错误; 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正确; C.根据熵增加原理可知,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故C正确。 D.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容器壁受到的冲击力越大,但压强并不一定变大,因为压强大小还与体积有关,故D错误。故选BC。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有可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 阳光暴晒下的自行车车胎极易爆裂的原因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 C. 两分子组成的系统,其势能E随两分子间距离r增大而增大 D. 如果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会增加,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答案】AD 【解析】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有可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是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A正确; B.阳光暴晒下的自行车车胎极易爆裂的原因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变大,与气体分子间斥力无关,选项B错误; C.两分子组成的系统,当两分子间距从r>r0逐渐变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加;当两分子间距从r查看更多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