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ww.ks5u.com 台州市书生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 ‎2019学年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标志,图中的“120”表示小汽车必须限制在120km/h内行驶,“南京40km”表示到南京还有40km.“120km/h”和“40km”分别指(  )‎ A. 瞬时速度,位移 B. 瞬时速度,路程 C. 平均速度,路程 D. 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 ‎【详解】交通标志里限速标志120km/h是每一时刻的速度均不能超过该速度;故为瞬时速度;里程40km指的是行驶路程,即汽车经过轨迹轨迹的长度;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以及知道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2.2016年2月1日我国又发射了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加快了服务全球的进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m,测速精度为0.2m/s,关于北斗导航系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 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 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坐标,故A错误,B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误差很小,故C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即速率,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 定义加速度a=△v/△t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v和△t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选项A正确;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定义加速度a=△v/△t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v和△t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和受力情况有关,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 ‎4.“世界杯”带动了足球热.某社区举行了颠球比赛,如图所示,某足球高手在颠球过程中脚部几乎不动,图示时刻足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估算足球刚被颠起时的初速度大小最接近的是  ‎ A. 1 ‎ B. 2 ‎ C. 3 ‎ D. 6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足球被颠起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上升的高度即可求出其初速度.‎ ‎【详解】由图可知,足球上升到的高度略小于人的高度的一半,大约有,人的脚的上表面距离地面得高度约;足球被颠起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上升的高度为h,则:‎ 所以:‎ 可知在四个选项中,最接近的是C选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该题属于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正确建立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解答.‎ ‎5.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 A. 位移为8m,符合规定 B. 位移为8m,不符合规定 C. 位移为4m,符合规定 D. 位移为4m,不符合规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刹车属于匀变速的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平均速度,刹车位移,符合规定.‎ 故选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点评:容易题.在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有时用平均速度比较简单,因为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6.滑雪者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已知他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其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分别对开始到中点、开始到底端列出方程,求出物体到达底端时的速度.‎ ‎【详解】设斜面的长度为x,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为,到达中点时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联立两式解得,C正确.‎ ‎【点睛】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不涉及时间一般优先考虑速度位移公式解题.‎ ‎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 1.5 s B. 8 s C. 16 s D. 24 s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 得v0=24m/s,a=-3m/s2.由v=v0+at得 A. 1.5 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B. 8 s与计算结果相符,故B正确.‎ C. 16 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错误.‎ D. 24 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8. 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 t=0时,A在B后面 B. B物体在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 在0-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 D. A物体在0-作加速运动,之后作匀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中由图像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不对;B中B物体在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是正确的;C中在0-时间内B的斜率小于A,故B的运动速度比A小,C不对;D中A物体在0-作匀速运动,故D也不对.‎ 考点:利用位移与时间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9.A、B两质点的v-t图象如图,设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在t=3s时它们在中途相遇,由图可知(  )‎ A. A比B先启程 B. A比B后启程 C. 两质点启程前A在B前面6m D. 两质点启程前A在B后面2m ‎【答案】B ‎【解析】‎ ‎【详解】AB. B物体从零时刻开始运动,A物体第一秒末开始运动,所以A比B后启程,故A错误B正确.‎ CD. 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在t=3s时它们在中途相遇,而图象中A的面积即位移2m;B的面积即位移6m,说明两质点启程前A在B物体前方4m处,故CD错误.‎ ‎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后,车头经过某标牌时为1 m/s,车尾经过该牌时的速度为7 m/s,则车身的中部经过该牌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4 m/s B. 5 m/s C. 3.5 m/s D. 5.5 m/s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车身的中部经过标牌时速度为v中 从车头经过车牌到车身中部经过车牌 得 从车身中部经过车牌到车尾经过车牌 由 得 ‎11.甲、乙两汽车均以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沿同方向正常行驶,乙车因遇到突发事件需紧急停车,其刹车时的加速度为10m/s2,停下1分钟后,又以5m/s2的加速度启动到正常行驶速度,则乙车因停车而延误的时间和因停车而落后甲车的距离是( )‎ A. 60s 1200m B. 63s 1260m C. 66s 1320m D. 66s 1200m ‎【答案】B ‎【解析】‎ 解:乙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1==m=20m,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2s.‎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m=40m,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0==s=4s.‎ 运动的总位移x=x1+x2=60m.‎ 若不停车所需的时间t==3s.因临时停车而延误的时间为 ‎△t=t1+t2+t′﹣t=2+4+60﹣3=63s.‎ 在此时间内甲车运动的位移为x′=v△t=20×63m=1260m,‎ 故因停车而落后甲车的距离是1260m.‎ 故选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求出列车减速到零再加速到原来速度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求出在这段位移内若以20m/s速度运行所需的时间,再求出实际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两时间之差为停车所耽误的时间.‎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以及速度时间公式v=v0+at灵活应用.‎ ‎12.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水滴,水滴在空中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某时刻起,第一颗水滴刚运动到窗台下边沿时,第5颗水滴恰欲滴下.她测得,屋檐到窗台下边沿的距离为H=3.2m,窗户的高度为h=1.4m.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水滴下落到达窗台下边沿时的速度大小6m/s B. 每隔0.15s滴下一水滴 C. 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0.8s D. 水滴经过窗户的平均速度为7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v2=2gH,求出水滴到达窗台时的速度大小.‎ 根据分别求出水滴从自由下落到窗户上边缘和下边缘的时间,两时间之差为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详解】A.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 H=3.2 m,由 v2=2gH得:,故A错误;‎ B.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第一颗水滴刚运动到窗台下边沿时,第5颗水滴恰欲滴下,此时共4个时间间隔,可知相邻的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 ,故B错误;‎ C.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t′=t2-t1=0.8s-0.6s=0.2s.故C错误;‎ D.经过窗台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2gH和位移时间公式根据水滴从自由下落到窗户下边缘和上边缘的时间之差求通过窗户的时间比较简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 )‎ A. 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 A、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从题中可以看出,A的位移为0.5m,方向指向末位置,即竖直向下,故A错误;‎ B、速度的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规定向下为正,则 ,负号表示与规定方向相反,即速度变化量得方向向上,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球的位移为s=0.5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小球的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加速度公式 ‎ 知: 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 ‎14.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D.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整个过程中图线的斜率不变,知甲在整个6s内运动的方向不变,总位移为4m,故A错误,B正确;‎ CD.乙在前3s沿负向运动,后3s时间内沿正向运动,来回运动,故C正确,D错误.‎ ‎15.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 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 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 B 盒接收,从 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 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为 B. 超声波的速度为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超声波通过位移为x2时,所用时间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 A错误;‎ B.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 故B错误;‎ CD.由题: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故D错误,C正确.‎ ‎16.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C时的速度为vC,则(  )‎ A. 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B. vC=6 m/s C. DE=3 m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即:,物体从a到d有:,即:,故:,故:,根据速度公式可得:,故A正确B错误;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则从d到e有:,则:,故C错误;可得从d到e的时间为:,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7.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 经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第二个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等于______m/s2. ‎ ‎【答案】 (1). 交流 (2). 0.1s (3). 0.264m/s (4). 0.50 m/s2‎ ‎【解析】‎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低压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5=0.10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根据△x=aT2有: ‎ ‎18.某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电源的频率为50Hz. ‎ ‎(1)他做完实验后,写出了如下的操作步骤:‎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接在低压直流电源上 B.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 D.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小车,接通电源,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 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G.根据公式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2)及=(a1+a2+a3)/3求出 ‎ 其中,把你认为有错的步骤序号选出___________,可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根据打出的纸带认为不用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两个,请帮他选出( )‎ A、时间间隔 B、位移 ‎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3)该同学选出了一条的清晰纸带,并根据纸带上的点,标出了如图所示的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m/s2‎ ‎【答案】 (1). A E (2). 把A中的“直流电源”改为“交流电源”; 把E中的“放开小车,接通电源”改为“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3). A、B (4). 0. 64‎ ‎【解析】‎ ‎【详解】(1)A选项错误,因为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把A中的“直流电源”改为“交流电源”.E选项错误,为了充分利用纸带,打出较多的点,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把“放开小车,接通电源”改为“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位移,纸带上的点与点的时间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可求出,而加速度、平均速度都需要用公式计算,AB正确;‎ ‎(3)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故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逐差公式可得,,,则根据可得,代入数据可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近两年,台州交警将“礼让行人”作为管理重点,“斑马线前车让人”现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图所示.司机小明驾车以43 km/h(约为12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看到斑马线有行人后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车停住时车头刚好碰到斑马线.等待行人10 s后(人已走过),又用了8 s时间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开始刹车时设为计时起点(即t=0),则:‎ ‎(1)求车第3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求车前10 s内的位移大小 ‎(3)求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6m/s (2)3.6m (3)3.5m/s ‎【解析】‎ ‎【详解】(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v=v0+at=6m/s ‎(2)刹车时间为:‎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10s内的位移为:‎ ‎(3) 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20.跳伞运动员从300m高空无初速度跳伞下落,他自由下落4s后打开降落伞,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g=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 ‎(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 ‎(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h2= 220m (2)a=-3.6m/s2 (3)t=14s ‎【解析】‎ 试题分析: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1)运动员自由下落4s的位移为,‎ 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2)运动员自由下落4s末的速度为:‎ 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根据,解得:‎ ‎(3)打开降落伞,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间:根据 由得:‎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21. 汽车启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启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0到100 km/h的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就越大.下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为了简化计算,把100 km/h取为30 m/s).‎ ‎ ‎ 启动的快慢/s(0~30 m/s的加速时间) ‎ 最大速度/m·s-1 ‎ 甲车 ‎ ‎12 ‎ ‎40 ‎ 乙车 ‎ ‎6 ‎ ‎50 ‎ ‎ ‎ 现在,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个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85 m.甲车先启动,经过一段时间t0‎ 乙车再启动.若两车从速度为0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8 s时两车相遇,则 ‎(1)t0应该为多少?‎ ‎(2)在此条件下,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1)6s;(2)245m.‎ ‎【解析】‎ 试题分析:(1)甲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乙车的加速度为:‎ 甲车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为:‎ 在此时间内的位移为:‎ 乙车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为:‎ 所以乙车在8s内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的位移为:‎ 因为x1>x2+85,所以甲乙两车在加速阶段相遇.有:‎ 解得:t0=6s 故t0应该满足的条件是t0=6s.‎ ‎(2)相遇时甲车的路程为:.‎ 故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为245m.‎ 考点:追击问题;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