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25/b8f15e1f46c609baa07174e6f763434f/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25/b8f15e1f46c609baa07174e6f763434f/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2/25/b8f15e1f46c609baa07174e6f763434f/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www.ks5u.com 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计48分。1-9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0-12有多项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2019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安顺赛段于9月19日在西秀区举办,假设有甲、乙两参赛车手上午9时0分0秒同时从起点驼宝山广场起点线处出发。甲车手的路线是:(起点)驼宝山广场→黄果树大街→中华南路→屯堡大道→贵安大道→黄果树大街→驼宝山广场(终点);乙车手的路线是:(起点)驼宝山广场→黄果树大街→中华北路→屯堡大道→雷九公路→黄果树大街→驼宝山广场(终点)。甲、乙两车手骑行2小时38分50秒并同时到达终点,以下关于两车手全赛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研究两车手的骑行时间时,可以把车手视为质点 B. 两车手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C. 题中所述“2小时38分50秒”指的是时间,“上午9时0分0秒”指的是时刻 D. 两车手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路程较长,车手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骑行时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可以把车手视为质点;故A项正确,则A项不合题意. B.两车手骑行的起点与终点均相同,则位移相同,而路线长度不同,路程不同;故B错误,则B项符合题意. C.“2小时38分50秒”指的是运动的时间,是时刻间的间隔,“上午9时0分0秒”指的是时刻;故C正确,则C项不合题意. D.两船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公式,分析可知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项正确,则D项不合题意. 2. 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 A. 路程 B. 加速度 C. 速度 D. 位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表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表示只有大小的物理量,题中路程只有大小,为标量,A正确, BCD都表示矢量,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矢量的理解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非常简单,关键是理解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3.在长浏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A. 甲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大小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大小 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大小 D.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大小 【答案】D 【解析】 告示牌甲是里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大小,故D正确,ABC错误。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速度方向 C. 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故B错误. C.速度变化很大,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当时间△t更长时,加速度a可能很小;故C错误.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 5.在我校“坝上青春•迎新杯”篮球比赛决赛赛场上,某队员在一次投篮中篮球以的速度垂直投向篮板,然后以的速度垂直反弹;最后被对方某队员抢到篮板球;如果球与篮板的接触时间为,则篮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篮球以飞来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1=10m/s,末速度v2=-8m/s,时间t=0.1s;由加速度公式,有 , 所以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180m/s2,方向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A.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项错误. B.与计算结果相符;故B项正确. C.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项错误. D.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项错误. 6.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酒泉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在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 在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 在至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 在至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火箭在0-t4时刻内的速度始终为正,即一直向上运动,故t4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A错误,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在t1至t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C正确. D.在t2至 t3时间内图线速度为零,表示火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7.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物体在甲物体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x-t图象应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由于甲的速度较大,所以甲的斜率较大,BD错;纵坐标表示位置,乙在甲的前面,可知A错; 8.如图所示的实线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则关于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连接初末两时刻的速度图象如虚线所示,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物体通过的位移 位移为梯形面积;而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实线所示,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整个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x,则 解得 A.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A正确; B.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错误; C.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错误; D. 无法判断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错误。 9.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题目不涉及时间,我们可以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式整理出物体的位移. 物体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末速度为倍,设物体的位移是x,位移﹣度关系可得,整理得,A正确. 10.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短纸带,按先后顺序一端对齐粘贴在一起,然后用平滑线段将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接起来,形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物体静止 B. 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乙图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丙图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甲图中表示任意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 B.乙图中表示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值相等,根据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 C.根据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丙图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D正确. 11.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加速度—时间图象 B. 图乙是速度—时间图象 C. 图丙是位移—时间图象 D. 图丁是速度—时间图象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可分别得出速度-时间图象、加速度-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及力-时间图象;结合题意可分析各项是否正确. 【详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故丁为加速度-时间图像,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或均匀减小,故甲或乙为速度-时间图像,B正确D错误;根据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为一条抛物线,故丙为x-t图像,C正确. 1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点( ) A. 第1 s内的位移是10 m 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C. 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 D. 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答案】BD 【解析】 【详解】第1 s内的位移x1=(6+5×1-1) m-6 m=4 m,故A错误。前2 s内的位移x2=(6+5×2-4)m-6 m=6 m,则前2 s内的平均速度m/s=3 m/s,故B正确。根据x=v0t+at2=6+5t-t2得,加速度a=-2 m/s2,任意1 s内速度的增量Δv=at=-2×1 m/s=-2 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我校某实验探究小组利用图示中的光电门装置探究小车速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操作中固定有遮光条的小车通过光电门,光电门上的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的时间为 ,通过查看该“光电门装置产品说明书”上的相关参数得知遮光条的宽度为。由此可计算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 【答案】0.30 【解析】 【详解】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则 . 14.某同学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自由下滑时速度变化的规律,在多次实验中选取了点迹较清晰的一条纸带(图b),并在该纸带上依次标注了1至7共7个计数点;其中每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并用刻度尺测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分别为: . (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应使用_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若使用电源频率为,则纸带中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_________秒. (2)打点计时器打下第3个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交流 (2). 0.1 (3). 0.3 (4). 1.0 【解析】 【详解】(1)[1][2].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使用电源均为交流电,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3点的瞬时速度为: .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结合六段位移运用逐差法可得: .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公式,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共40分) 15.一质点在轴上沿正方向运动,在时位于处的A点,在时位于处;紧接着又以的平均速度运动到处的B点。求: (1)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 (2)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 【答案】(1)20m (2)2.5m/s 【解析】 【详解】(1)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为: (2)质点从运动到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16.一辆汽车在某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并立即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安全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则从开始刹车经过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不计刹车过程中司机的反应时间) 【答案】40m 【解析】 【详解】汽车的初速度为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因,故开始刹车经过位移为: 17.2019年9月28日平坝第一高级中学第六届“坝上青春”体育节隆重举行,各项比赛激烈展开。在高一男子组100米短跑决赛中位于第一跑到上的小罗同学以14.48s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架设在终点线处的测速设备测出了该同学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最后该同学接受宣传组同学采访时说道:“起跑以后我就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冲过终点”;试求: (1).该同学起跑7.24s时的速度大小。 (2).架设在距起点50米处的测速设备的速度显示多少? 【答案】(1) (2)3m/s 【解析】 【详解】(1)该同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根据推论可知,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 则7.24s时的速度为: (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 可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