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第2讲 动量守恒定律 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几个相关概念 ‎(1)系统:在物理学中,将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组称为系统。‎ ‎(2)内力: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内力。‎ ‎(3)外力:系统以外的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叫做外力。‎ ‎2.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表达式 ‎①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②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③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④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适用条件 ‎①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②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③某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知识点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1.碰撞 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2.特点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 ‎3.分类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 弹性碰撞 守恒 守恒 非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守恒 损失最大 ‎4.反冲现象 ‎(1)在某些情况下,原来系统内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发生相互作用后各部分的末速度不再相同而分开。这类问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增大,且常伴有其他形式能向动能的转化。‎ ‎(2)反冲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合外力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5.爆炸问题 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爆炸过程中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计,作用后从相互作用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 考点1 动量守恒定律 [深化理解]‎ ‎1.动量守恒的“五性”‎ ‎(1)‎ 矢量性:表达式中初、末动量都是矢量,首先需要选取正方向,分清各物体初、末动量的正、负。‎ ‎(2)瞬时性:动量是状态量,动量守恒指对应每一时刻的总动量都和初时刻的总动量相等。‎ ‎(3)同一性:速度的大小跟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参考系的速度。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 ‎(4)相对性:动量守恒定律方程中的动量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 ‎(5)普适性:它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245 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5 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为m0=5 g的子弹以速度v0=300 m/s 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10 m/s2。子弹射入后,求:‎ ‎(1)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时间;‎ ‎(2)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 ‎(1)时间极短说明了什么?‎ 提示:①子弹与物块作用时,物块的位置没发生变化;‎ ‎②子弹与物块作用结束后,物块与木板才相互作用。‎ ‎(2)物体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是物块的位移吗?‎ 提示:不是。‎ 尝试解答 (1)1_s__(2)3_m。‎ ‎(1)子弹打入木块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0v0=(m0+m)v1,‎ 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0+m)v1=(m0+m+M)v2,‎ 对子弹木块整体,由动量定理得 ‎-μ(m0+m)gt=(m0+m)(v2-v1),‎ 联立解得物体相对小车的滑行时间t==1 s。‎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μ(m0+m)gd=(m0+m)v-(m0+m+M)v,‎ 联立解得d=3 m。‎ 总结升华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同一物理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密切相关,因此应用动量守恒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明确哪些物体组成的系统在哪个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 ‎(2)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本例中,时间极短是指子弹与物块相互作用时,物块m位置没变,子弹与物块m共速后,才相对木板M运动。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是指物块m相对木板M滑行的位移,并非对地的位移,并且物块m和木板最后共速。‎ 1.如图所示,在桌面边缘有一木块质量是1.99 kg,桌子高h=0.8 m,一颗质量为10 g的子弹,击中木块,并留在木块内,落在桌子右边80 cm处的P点,子弹入射的速度大小是下列哪个数据(g取10 m/s2)(  )‎ A.200 m/s B.300 m/s C.400 m/s D.500 m/s 答案 C 解析 题目牵涉的过程有两个:一是子弹打击木块;二是子弹木块共同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位移x=0.8 m知x=v共t,t= ,所以v共==x=2 m/s。子弹打击木块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mv0=(M+m)v共,所以v0==400 m/s,C正确。‎ ‎2. [2018·宁夏固原市一中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的光滑弧面底部与桌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 的球以速度v0向滑块滚来,小球不能越过滑块,则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和滑块的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小球沿滑块上滑的过程中,对小球和滑块组成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因而动量守恒,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和滑块具有相同的对地速度v(若速度不相同,必然相对滑块运动,此时一定不是最高点)。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0=(M+m)v,所以v=,A正确。‎ 考点2 碰撞问题分析 [模型应用]‎ ‎1.分析碰撞问题的三个依据 ‎(1)动量守恒,即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即Ek1+Ek2≥Ek1′+Ek2′或+≥+。‎ ‎(3)速度要合理 ‎①碰前两物体同向,则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且v前′≥v后′。‎ ‎②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2.弹性碰撞的规律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①‎ m1v=m1v1′2+m2v2′2②‎ 由①②得v1′= v2′= 结论:‎ ‎(1)当m1=m2时,v1′=0,v2′=v1,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 ‎(2)当m1>m2时,v1′>0,v2′>0,并且v1′0,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 例2 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其动量大小分别为5 kg·m/s和7 kg·m/s,发生碰撞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变为10 kg·m/s,由此可知:两小球的质量之比可能为(  )‎ A.=1 B.= C.= D.= ‎(1)A、B两小球动量大小分别为5 kg·m/s和7 kg·m/s有几种情况?‎ 提示:①同向运动,A球在前,B球在后;‎ ‎②同向运动,A球在后,B球在前;‎ ‎③相向运动。‎ ‎(2)发生碰撞时,一定守恒的是什么?‎ 提示:动量。‎ 尝试解答 选C。‎ 将两小球碰撞前后的动量方向间的关系作出如下各种假设,然后运用碰撞的三个制约因素进行检验。‎ ‎(1)设A、B两小球相向运动而发生碰撞,并取小球B碰前的运动方向为参考正方向,即 pA0=-5 kg·m/s,pB0=7 kg·m/s 根据“运动制约”,小球B在碰后动量欲增大,其动量方向必与原动量方向相反,即pB=-10 kg·m/s 根据“动量制约”,小球A在碰后动量必为pA=12 kg·m/s,而这样的碰撞结果显然违背了“动能制约”,因为显然有:‎ +≤+。‎ ‎(2)设A、B两小球同向运动而发生碰撞,且A球在前,B球在后,取两小球碰前的运动方向为参考正方向,即pA0=5 kg·m/s,pB0=7 kg·m/s。‎ 根据“运动制约”,小球B在碰后动量欲增大,其动量方向必与原动量方向相反,即pB=-10 kg·m/s。‎ 根据“动量制约”,小球A在碰后动量必为pA=22 kg·m/s,而这样的碰撞结果显然也违背“动能制约”,因为显然也有:+≤+。‎ ‎(3)设A、B两小球同向运动而发生碰撞,且B球在前,A球在后,仍取两个小球碰前的运动方向为参考正方向,即pA0=5 kg·m/s,pB0=7 kg·m/s。‎ 根据“运动制约”,小球B在碰后动量欲增大,其动量方向必与原动量方向相同,即pB=10 kg·m/s。‎ 根据“动量制约”,小球A在碰后动量必有pA=2 kg·m/s,而这样的碰撞结果完全可以不违背“动能制约”,只要有:+≥+,即≤。‎ 仍然根据“运动制约”,为了保证碰前小球A能追上小球B而发生碰撞,同时为了保证碰后小球A不至于超越到小球B 的前面,应分别有:>,≤。综上可知≤≤,C正确。‎ 总结升华 碰撞问题解题策略 ‎(1)抓住碰撞的特点和不同种类碰撞满足的条件,列出相应方程求解。‎ ‎(2)可熟记一些公式,例如“一动一静”模型中,两物体发生弹性正碰后的速度满足:v1=v0、v2=v0。‎ ‎(3)熟记弹性正碰的一些结论,例如,当两球质量相等时,两球碰撞后交换速度;当m1≫m2,且v20=0时,碰后质量大的速率不变,质量小的速率为2v0;当m1≪m2,且v20=0时,碰后质量小的球原速率反弹。‎  (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v0的速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A.v0 B.v0 C.v0 D.v0‎ 答案 AB 解析 根据Ek=mv2,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则A的速度变为vA′=±v0,正、负表示方向有两种可能。‎ 当vA′=v0,vA′与v0同向时有:‎ mv0=mv0+2mvB,vB=v0。‎ 碰撞后系统总动能为:‎ Ek总=EkA′+EkB′=×mv=EkA,‎ 机械能减小说明碰撞是非弹性碰撞。‎ 当vA′=-v0,vA′与v0反向时有:‎ mv0=-mv0+2mvB,vB=v0。‎ 碰撞后系统总动能为:‎ Ek总″=EkA″+EkB″=mv,‎ 机械能守恒说明碰撞是弹性碰撞。‎ 考点3 爆炸、反冲及“人船模型” [模型应用]‎ ‎1.爆炸的特点 ‎(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发生爆炸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前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置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在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仍然从爆炸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2.反冲 ‎(1)现象: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2)特点: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较大,因此系统动量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动量守恒;②动量近似守恒;③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反冲运动中机械能往往不守恒。‎ ‎(3)实例: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 ‎3.“人船模型”‎ 若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平均动量也守恒。 如果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中均发生运动,则由m11-m22=0,得m1x1=m2x2。‎ 例3 载人气球静止于高h的空中,气球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若人沿绳梯滑至地面,则绳梯至少为多长?‎ ‎(1)人和气球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 ‎(2)人和气球对地的位移与绳长有什么关系?‎ 提示:x人+x球=L绳。‎ 尝试解答 h。‎ 气球和人原来静止在空中,说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在人下滑过程中动量守恒,人着地时绳梯至少应接触地面,设绳梯长为L,人沿绳梯滑至地面,人的位移为x人,球的位移为x球,它们的位移状态图如图所示,‎ 由平均动量守恒有:0=Mx球-mx人,‎ 又有x球+x人=L,x人=h,故L=h。‎ 总结升华 利用人船模型解题需注意两点 ‎(1)条件 ‎①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②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原来静止,因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 ‎③x1、x2均为沿动量方向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 ‎(2)解题关键是画出草图确定初、末位置和各物体位移关系。‎  (多选)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  )‎ A.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B.从炸裂到落地的这段时间里,a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的大 C.a、b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 D.在炸裂过程中,a、b受到的爆炸力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 CD 解析 空中爆炸问题,因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故满足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由题中所给物理情景“一分为二”,系统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v0=mava+mbvb 因mava与mv0同向,取v0为正方向。讨论:‎ ‎①若mavamv0,则mbvb为负向,vb与va反向,a在b之前。所以A错误;因题设条件只给出了va与v0同向和ma>mb,但未给出va一定大于或等于v0的条件。所以vb大于、等于和小于va的情况都有可能存在,从同一高度平抛物体的水平射程由水平初速度决定,故sb>sa、sb=sa、sbm,故v方向水平向右。‎ ‎(2)功能关系:当木块A相对于地向左运动距离最远时,末速度为零,在这过程中,克服摩擦力Ff做功的结果是消耗了自身的动能:Ffs=mv而A刚好没有滑离B板的条件是:A滑到B板的最左端,且二者具有相同速度v,A、B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动能的损失:Q=Ffl=(v-v2)由以上各式得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s=l。‎ 考点5 动量守恒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拓展延伸]‎ ‎1.动量守恒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运动学知识综合。‎ ‎2.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核反应知识综合。‎ ‎3.动量守恒与混合场(重力场和电场)、向心力、平抛运动、能量综合。‎ 例5 [2017·吉林长春调研]如图,LMN是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MN水平且足够长,LM下端与MN相切。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B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2m的带正电小球A从LM上距水平轨道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在A球进入水平轨道之前,由于A、B两球相距较远,相互作用力可认为是零,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A、B两球间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带电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已知A、B两球始终没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两球相距最近时,A球的速度v;‎ ‎(2)A、B两球最终的速度vA、vB的大小。‎ ‎(1)A、B两球相距最近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A、B共速。‎ ‎(2)怎样理解A、B两球最终的速度?‎ 提示:当A、B间相互斥力作用足够长时间后,它们的间距就足够远,相互间的斥力可以忽略不计,电势能为零。‎ 尝试解答 (1) (2),。‎ ‎(1)对下滑的过程:2mgh=·2mv,v0=,‎ 球进入水平轨道后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两球最近时速度相等。‎ ‎2mv0=(2m+m)v,‎ v=v0=。‎ ‎(2)当A、B相距最近之后,由于静电斥力的相互作用,它们将会相互远离,当它们相距足够远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视为零,电势能也视为零,它们就达到最终的速度,该过程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 ‎2mv0=2mvA+mvB,‎ ×2mv=×2mv+mv,‎ 得vA=v0=,‎ vB=v0=。‎ 总结升华 动量守恒与其他知识综合问题的求解方法 动量守恒与其他知识综合问题往往是多过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物理过程,其次是弄清每一个物理过程遵从什么样的物理规律。最后根据物理规律对每一个过程列方程求解,找出各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7·河南开封一模]如图所示,在高h1=30 m的光滑水平平台上,物块P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运动,与静止在水平台上的物块Q发生碰撞,mQ=2mP,碰撞后物块P静止,物块Q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沿光滑圆弧形轨道BC的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形轨道,B点的高度h2=15 m,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平台等高,轨道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并与地面上长为l=70 m的水平粗糙轨道CD平滑连接,物块Q沿轨道BCD 运动并与右边墙壁发生碰撞。g取10 m/s2。‎ ‎(1)求物块Q由A到B的运动时间;‎ ‎(2)求物块P初速度v0的大小;‎ ‎(3)若小物块Q与墙壁只发生一次碰撞,碰后速度等大反向,反向运动过程中没有冲出B点,最后停在轨道CD上的某点E(E点没画出)。设小物块与轨道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μ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s (2)20 m/s (3)0.17<μ≤0.5‎ 解析 (1)由于h1=30 m,h2=15 m,设小物块Q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则h1-h2=gt2,解得t= s。‎ ‎(2)由于R=h1,Rcosθ=h1-h2,所以θ=60°,小物块Q平抛的水平速度是v1,有=tan60°,解得v1=10 m/s。‎ 小物块P与Q发生碰撞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Pv0=mQv1‎ 解得v0=20 m/s ‎(3)设小物块Q在水平轨道CD上通过的总路程为s,根据题意,该路程的最大值是smax=3l 路程的最小值是smin=l 路程最大时,动摩擦因数最小;路程最小时,动摩擦因数最大,由能量守恒知 mQgh1+mQv=μminmQgsmax,‎ mQgh1+mQv=μmaxmQgsmin 解得μmax=,μmin=,即0.17<μ≤0.5。‎ 板块三 限时规范特训 ‎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其中1~4为单选,5~10为多选)‎ ‎1.[2018·长春一中月考]光滑水平面上半径相等的两金属小球A和B相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两球均静止,若两球的质量之比为mA∶mB=1∶3,则两球碰前的速度关系为(  )‎ A.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1∶3‎ B.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3∶1‎ C.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1∶3‎ D.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3∶1‎ 答案 D 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mAvA-mBvB=0,所以==,D正确。‎ ‎2.[2017·安徽合肥一模]质量为0.2 kg的球竖直向下以6 m/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球动量变化量Δp和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p=2 kg·m/s W=-2 J B.Δp=-2 kg·m/s W=2 J C.Δp=0.4 kg·m/s W=-2 J D.Δp=-0.4 kg·m/s W=2 J 答案 A 解析 ‎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Δp=mv2-mv1=0.2×4 kg·m/s-0.2×(-6) kg·m/s=2 kg·m/s,方向竖直向上。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的功:W=mv-mv=×0.2×42 J-×0.2×62 J=-2 J,A正确,B、C、D错误。‎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立于平板车上,人与车的总质量为M,人与车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2竖直跳起时,车向东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v1‎ 答案 D 解析 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人向上跳起后,水平方向的速度没变,(m+M)v1=mv1+Mv车,因此v车=v1,所以D正确。‎ ‎4.[2017·安徽黄山模拟]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 kg,mB=2 kg,vA=6 m/s,vB=2 m/s。当小球A追上小球B并发生碰撞后,小球A、B的速度可能是(  )‎ A.vA′=5 m/s,vB′=2.5 m/s B.vA′=2 m/s,vB′=4 m/s C.vA′=-4 m/s,vB′=7 m/s D.vA′=7 m/s,vB′=1.5 m/s 答案 B 解析 首先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经过计算,四个选项均满足动量守恒;然后判断机械能变化,碰前系统的动能Ek=mAv+mBv=22 J ‎,因为动能不增加,所以碰后系统的动能Ek′=mAvA′2+mBvB′2≤22 J,满足条件的有选项A和B,排除选项C和D。最后判断速度关系,本题中,小球A追上B发生碰撞,碰后必然有vA′≤vB′,故可再排除选项A,故B正确。‎ ‎5. (多选)如图所示,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小车AB总质量为 m0,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小车AB和木块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木块C被释放,使木块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过程中木块C向右运动,同时小车AB也向右运动 B.木块C与B碰前,木块C与小车AB的速率之比为m0∶m C.木块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AB立即停止运动 D.木块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AB继续向右运动 答案 BC 解析 小车AB、物块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初状态总动量为零,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木块C向右运动,则小车向左运动,故A错误;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在木块C与B碰前,根据动量守恒有:0=mvC-m0v,解得vC∶v=m0∶m,故B正确;因为小车、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开始总动量为零,当木块C与油泥粘在一起时,总动量仍然为零,则小车停止运动,故C正确,D错误。‎ ‎6. 如图所示,静止小车C放在光滑地面上,A、B 两人站在车的两端,这两人同时开始相向行走,发现车向左运动,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可能是(  )‎ A.A、B质量相等,但A比B速率大 B.A、B质量相等,但A比B速率小 C.A、B速率相等,但A比B的质量大 D.A、B速率相等,但A比B的质量小 答案 AC 解析 两人及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则mAvA-mBvB-mCvC=0,得mAvA-mBvB>0。由该式可知:若mA=mB,必有vA>vB,故A正确,B错误;若vA=vB,必有mA>mB,故C正确,D错误。‎ ‎7.[2017·江西吉安质检]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4 kg的小物块B以水平速度v=2 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上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A获得的动能为2 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 J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2 m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答案 AD 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知,木板获得的速度为v=1 m/s,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物体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0+m)v,解得m0=4 kg,木板获得的动能为Ek=m0v2-0=2 J,故A正确;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mv-mv2-m0v2=4 J,故B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0~1 s内物体B的位移为xB=×(2+1)×1 m=1.5 m,木板A的位移为xA=×1×1 m=0.5 m,则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l=xB-xA=1 m,故C错误;由题图可知,物体B在0~1 s的加速度a==-1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Bg=mBa,得μ=0.1,故D正确。‎ ‎8.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  )‎ A.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 B.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 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 D.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受地面的冲击力大,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受地面的冲击力小 答案 CD 解析 设玻璃杯下落高度为h。它们从h高度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相等,都是,设玻璃杯的质量是m,则落地的瞬间动量的大小都是m,A错误;与水泥或草地接触一段时间后,最终都静止,动量的改变量是相等的,B错误;同时,在此过程中,不难得出掉在水泥地上对应的时间要小于掉在草地上对应的时间,故C 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动量改变量相同时,作用时间短的冲击力大,D正确。‎ ‎9.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1=4 kg,m2=2 kg,A的速度v1=3 m/s(设为正),B的速度v2=-3 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其速度可能分别是 (  )‎ A.均为1 m/s B.+4 m/s和-5 m/s C.+2 m/s和-1 m/s D.-1 m/s和+5 m/s 答案 AD 解析 由动量守恒,可验证四个选项都满足要求。再看动能情况:‎ Ek=m1v+m2v=×4×9 J+×2×9 J=27 J Ek′=m1v′+m2v2′2‎ 由于碰撞过程动能不可能增加,所以应有Ek≥Ek′,可排除选项B;选项C虽满足Ek≥Ek′,但A、B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后各自仍能保持原来速度方向(v1′>0,v2′<0),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C错误;验证选项A、D均满足Ek≥Ek′,故答案为选项A(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选项D(弹性碰撞)。‎ ‎10.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有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最短时(  )‎ A.A、B系统总动量仍然为mv B.A的动量变为零 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 D.A、B的速度相等 答案 AD 解析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正确;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A、B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D正确、B错误;但此时B 的速度并不是最大的,因为弹簧还会弹开,故B物体会进一步加速,A物体会进一步减速,C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1. [2017·山东青岛模拟](12分)质量为m0的木板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A(可视为质点)在木板B的左端以水平速度v0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木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木块A刚好不从木板B的右端掉下去,则木板B的长度至少应多长?‎ 答案  解析 若要使木块A刚好不从木板B的右端掉下去,则木块滑至木板右端时两者具有共同速度v,在A、B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系统内力为一对摩擦力,小木块A可视为“子弹”,木板B可视为“木块”,这与子弹打击木块模型相似。‎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0+m)v①‎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m0+m)v2+Q②‎ ‎②式中的Q=μmgl,其中l为木块相对于木板发生的位移(即木板最小的长度),‎ 解①②可得l=。‎ ‎12. [2017·烟台二模](12分)两块厚度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A=2.0 kg, mB=0.90 kg,它们的下底面光滑,上表面粗糙,另有一质量mC=0.10 kg的滑块C,以vC=10 m/s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A的上表面,如图所示。由于摩擦,滑块最后停在木块B上,B和C的共同速度为0.50 m/s。求:‎ ‎(1)木块A的最终速度vA;‎ ‎(2)滑块C离开A时的速度vC′。‎ 答案 (1)0.25 m/s (2)2.75 m/s 解析 C从开始滑上A到恰好滑上A的右端过程中,A、B、C组成系统动量守恒 mCvC=(mB+mA)vA+mCvC′‎ C刚滑上B到两者相对静止,对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mBvA+mCvC′=(mB+mC)v 解得vA=0.25 m/s vC′=2.75 m/s。‎ ‎13. [2017·安徽合肥二模](16分)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的“L”形木板B锁定在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斜面上;将一小物块A从木板B的中点轻轻地释放,同时解除木板B的锁定,此后A与B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不计能量损失;已知物块A的质量m=1 kg,木板B的质量m0=4 kg,板长L=6 cm,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sin37°=0.6,cos37°=0.8。‎ ‎(1)求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A、B的速度;‎ ‎(2)求在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过程中,A距B下端的最大距离和重力对A做的功。‎ 答案 (1)3.6 m/s,沿斜面向上 2.4 m/s,沿斜面向下 ‎(2)3 m 28.8 J 解析 (1)对木板B受力分析,有 μ(mA+mB)gcos37°=mBgsin37°,‎ 所以在A与B发生碰撞前,木板B处于静止状态。‎ 设小物块A与木板B发生弹性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sin37°=mv,‎ 设A与B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mv0=mv1+m0v2,‎ mv=mv+m0v,‎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1=-3.6 m/s,v2=2.4 m/s,‎ 可见,A与B第一次碰后,A的速度大小为3.6 m/s,方向沿斜面向上,B的速度大小为2.4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2)A与B第一次碰后,A沿板向上做匀减速运动,B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与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当A与B速度相等之时,A与B下端有最大距离,此过程中,A运动的时间t1=,‎ A距B下端有最大距离xm=xA-xB,‎ 其中xA=(v1+v2)t1,‎ xB=v2t1,‎ 解得xm=3 m。‎ 设A与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历时为t2,碰前A的速度为v,由于A与B从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位移相同,即t2=v2t2,‎ 此过程中,对A由动能定理 WG=mv2-mv=28.8 J。‎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