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 B. 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多晶体有各向同性,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摩尔数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是由大量液体分子撞击微粒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自由下落的水滴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水滴形成球形,故D正确。‎ 故选D。‎ ‎2.小明同学利用插针法测量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他在白纸上作一直线MN以及它的垂线AB,玻璃砖的圆心为O,其底边与直线MN对齐,在垂线AB上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小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右侧区域内无法观察到P1、P2沿AB方向射出的光线,若要观察到,应将玻璃砖的位置作适当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MN向M端平移适当距离 B. 沿MN向N端平移适当距离 C. 向左平移适当距离 - 18 -‎ D. 向右平移适当距离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线P1P2垂直于界面进入半圆柱形玻璃砖后,到达圆弧面上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现象,光不能从圆弧面折射出来,要使光能从圆弧面折射出来,则需要向上移动半圆柱形玻璃砖,即将半圆柱形玻璃砖沿MN向M平移适当距离,使到达圆弧面上光线的入射角i小于临界角则可以射出,如图所示,而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平行MN向左或向右平移适当距离,不会改变光在MN圆弧面上的入射角,光仍然发生全反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现有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跃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B. 最多可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C. 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的波长最短 D. 用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65eV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库仑力做正功,核外电子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A错误;‎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 - 18 -‎ 种不同频率的光,故B错误;‎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的能量最大即光子的频率最大,则光的波长最短,故C正确;‎ D.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的能量为 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4.从塔顶同一位置由静止先后释放两个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从释放B球开始计时,在A球落地前,两球之间的距离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为(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B球的参考系,则A球相对B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释放B球时两球间已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两球间的距离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直角坐标系xOy的y轴为两种均匀介质Ⅰ、Ⅱ的分界线,位于x=0处的一波源发出的两列机械波a、b同时分别在介质Ⅰ、Ⅱ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刻a波恰好传到x=4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 -‎ A. 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两列波的频率关系fa=4fb C. 此时刻b波传到x=-16m处 D. 质点P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为30cm ‎【答案】C ‎【解析】‎ ‎【详解】A.传播介质的起振方向和波源相同, 的质点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用微平移法可知 的质点即将向下运动,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错误;‎ B.两列波由同一波源振动产生,频率相同,故B错误;‎ C.由右侧波形图可知,波源已经完成了四次全振动, 故此时刻b波传到 处,故C正确;‎ D.由质点P右侧的波形图可知,P已经完成2.5次全振动,路程为 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保持不变,副线圈匝数可调,与副线圈相连的输电线上的等效电阻为R0,与原线圈相连的输电线上的电阻忽略不计。滑动触头P处于图示位置时,用户的用电器恰好正常工作。当用电器增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B.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 C. 等效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不变 - 18 -‎ D. 只需使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用电器仍可正常工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于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保持不变,由 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当用电器增多时,总电阻减小,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由 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故AB错误;‎ C.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等效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故C错误;‎ D.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由 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增大,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等效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用电器两端电压也可能增大,则用电器仍可正常工作,故D正确。‎ 故选D。‎ ‎7.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炮弹的实际飞行轨迹不是抛物线,而是“弹道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假设图中虚线为不考虑空气阻力情况下炮弹的理想运动轨迹,O、a、b、c、d为弹道曲线上的五点,其中O点为发射点,d点为落地点,b点为轨迹的最高点,a、c两点距地面的高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达b点时,炮弹的速度为零 B. 到达b点时,炮弹的加速度为零 C. 炮弹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经过c点时的速度 D. 炮弹由O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小于由b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 ‎【答案】D - 18 -‎ ‎【解析】‎ ‎【详解】A.炮弹在最高点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故炮弹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在最高点受空气阻力(水平方向上的阻力与水平速度方向相反),重力作用,二力合力不为零,故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由于空气阻力恒做负功,所以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c点时的速度,故C错误;‎ D.从O到b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阻力在竖直向下的分力,即 解得 在从b到d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和阻力在竖直向上的分力,即 解得 则 根据逆向思维,两个阶段的运动可看做为从b点向O点和从b点向d点运动的类平抛运动,竖直位移相同,加速度越大,时间越小,所以炮弹由O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小于由b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我国发射的某探月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为椭圆轨道。已知该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n周所用时间为t,卫星离月球表面的最大高度为5R,最小高度为R,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 -‎ A. 月球的自转周期为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 探月卫星的最大加速度与最小加速度之比为5:1‎ D. 探月卫星的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比为25: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到探月卫星的周期为,但不能得到月球的自转周期,故A错误;‎ B.设近月卫星的周期为,其轨道半径为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解得,则第一宇宙速度为 解得,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当r=2R时,加速度最大,则有 当r=6R时,加速度最小,则有 则有,故C错误;‎ 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与月球球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有 解得 根据 - 18 -‎ 可得探月卫星在轨道上的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比为9:1,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 油滴在Q点的机械能比在P点的机械能大 C. 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电势能小 D. 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比在P点的加速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油滴运动的弯曲方向可知,油滴受合力一定指向上方,而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电场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由于不知道油滴带何种电荷,故无法知道电场线的方向,故不能判断两点的电势高低,故A错误;‎ BC.因电场力竖直向上,故油滴由P到Q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故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小,而机械能比P点大,故BC正确;‎ D.因小球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受力的电场力F=qE和重力都为恒力,故PQ两点加速度大小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 ‎10.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区域中存在一匀强磁场,比荷相同的两个粒子(不计重力)都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磁场,并分别从AC边上的P、Q两点射出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 -‎ A. 从P点射出的粒子速度大 B. 从P点射出的粒子角速度大 C. 从Q点射出的粒子向心力加速度大 D. 两个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一样长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分别从P点和Q点射出,轨迹如图所示 由图知,粒子运动的半径,又粒子在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故,故A错误;‎ B.根据线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可知 由于两个粒子比荷相同,所以角速度一样大,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则有 解得,由于两个粒子比荷相同,所以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故C正确;‎ D - 18 -‎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图示弦切角相等),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圆心角相等,根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又因为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周期 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11.如图所示,用横截面积为S=10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良好的汽缸内,汽缸平放到光滑的水平面上。劲度系数为k=1000N/m的轻质弹簧左端与活塞连接,右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不考虑活塞和汽缸之间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距离为L0=18cm。现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汽缸,当弹簧被压缩x=5cm后再次静止(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Pa,外界温度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对外界放热 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 再次静止时力F的大小为50N D. 汽缸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1cm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设末态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对活塞受力分析,则有 解得p=1.5×105Pa 气体温度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 18 -‎ 解得L=12cm,即气体体积减小;因温度不变,故气体的内能不变,而此过程气体体积减少,外界对气体做功,为保持内能不变,故气体对外界放热,故A正确;‎ B.此过程温度不变,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B错误;‎ C.对汽缸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故C正确;‎ D.设汽缸向右移动的距离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故D正确。‎ 故选ACD。‎ ‎12.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为m=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拴连。t=0时刻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O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取g=10,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最大时,滑块与弹簧脱离 B.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C. 滑块在0.1s~0.2s时间内沿斜面向下运动 D. 滑块与弹簧脱离前,滑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开始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摩擦力之和,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之后弹簧的弹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摩擦力之和,向上做减速运动,当弹簧回到原长,滑块与弹簧脱离,故A错误;‎ B.在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滑块在0.1s~0.2s内的加速度为 - 18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μ=0.5,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滑块在0.1s~0.2s时间内速度方向仍为正方向,即仍沿斜面向上运动,故C错误;‎ D.滑块与弹簧脱离前,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弹力大于摩擦力时机械能增加,弹力小于摩擦力时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杆两端固定两个大小相等但质量不等的小球P、Q,杆可以绕固定于中点O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O点正下方有一光电门,小球球心可恰好通过光电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为d=_____cm。‎ ‎(2)P、Q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P通过最低点时,与光电门连接的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为=0.01s,则小球P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_____m/s。‎ ‎(3)若两小球P、Q球心间的距离为L,小球P的质量是小球Q质量的k倍(k>1),当满足k=______(用L、d、、g表示)时,就表明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 (1). 1.450 (2). 1.450 (3). ‎ ‎【解析】‎ ‎【详解】(1)[1]小球的直径 ‎(2)[2]小球P经过最低点的速度 - 18 -‎ ‎(3)[3]根据机械能守恒 整理得 ‎14.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实验器材:‎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几欧姆 B.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为3kΩ C.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小于1Ω D.定值电阻R0,阻值为5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 F导线和开关若干 两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上述部分实验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电路。‎ ‎(1)一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读出多组U1、I数据,并画出U1—I图像,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这种方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产生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误差属于_____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2)另一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读出多组U1和U2的数据,描绘出U1—U2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内阻r=______。(用k、a、R0表示)‎ ‎【答案】 (1). 电压表的分流 (2). 系统误差 (3). (4). ‎ ‎【解析】‎ ‎【详解】(1)[1] [2]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流过内电阻的电流不等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这种误差属于系统设计方面的误差,因此属于系统误差。‎ - 18 -‎ ‎ (2)[3][4]根据电压与电动势的关系 整理得 可知 ‎,‎ 解得 ‎,‎ ‎15.如图甲所示,摆球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得到摆线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m/s,忽略空气阻力,取g=10,π2≈g。求:‎ ‎(1)单摆的摆长L;‎ ‎(2)摆球的质量m。‎ ‎【答案】(1)L=1m;(2)m=0.1kg ‎【解析】‎ ‎【详解】(1)由乙图可知,单摆振动周期 T=2s 由单摆周期公式 T=‎ 解得 - 18 -‎ L=1m ‎(2)当拉力最大时,摆球处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g=‎ 解得 m=0.1kg ‎16.电子感应加速器是利用感生电场加速电子的装置,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图中上半部分为侧视图,S、N为电磁铁的两个磁极,磁极之间有一环形真空室,图中下半部分为真空室的俯视图。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产生的感生电场可以使电子在真空室中加速运动。已知电子的带电量为e=1.6×10-19C,质量为m=9.1×10-31kg,初速度为零,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运动轨迹半径恒为R=0.455m,电子轨迹所在处的感生电场的场强大小恒为E=9.1V/m,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电子重力不计。求:‎ ‎(1)经时间t=5×10-3s电子获得的动能Ek(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t=5×10-3s时刻电子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答案】(1)Ek=2.9×10-11J;(2)B=0.1T ‎【解析】‎ ‎【详解】(1)电子一直受到沿切线方向的电场力而不断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eE=ma 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 v=at 由动能表达式可知 Ek=‎ 各式联立,解得 - 18 -‎ Ek=29×10-11J ‎(2)电子一直受到指向圆心的洛伦兹力而不断改变速度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evB=‎ 解得 B=0.1T ‎17.如图所示为一种打积木的游戏装置,四块完全相同的硬质积木叠放在靶位上,每块积木的质量均为m1=0.3kg,长为L=0.5m,积木B、C、D夹在固定的两光滑硬质薄板间,一可视为质点的钢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挂于O点,钢球质量为m2=0.1kg,轻绳长为R=0.8m。游戏时,将钢球拉到与O等高的P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积木A发生弹性碰撞,积木A滑行一段距离s=2m后停止。取g=10m/s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碰撞时间极短,忽略空气阻力。求:‎ ‎(1)与积木A碰撞前瞬间钢球的速度大小;‎ ‎(2)与积木A碰后钢球上升最大高度;‎ ‎(3)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4m/s;(2)0.2m;(3)μ=0.04‎ ‎【解析】‎ ‎【详解】对钢球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v0=4m/s ‎(2)钢球与积木A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2v0=m1v1+m2v2‎ 解得:‎ - 18 -‎ v1=2m/s,v2=-2m/s 对钢球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h=0.2m ‎(3)对滑块A由动能定理得 ‎-(μ×4m1g+μ×3m1g)L-μm1g(s-L)= ‎ 解得:‎ μ=0.04‎ ‎18.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U型金属导轨abcd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导轨质量为m=1kg、间距为L=1m,bc间电阻为r=0.5Ω,导轨其它部分电阻不计。一阻值为R=0.5Ω的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不计重力),并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的两立柱挡住,导体棒MN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在M、N两端接有一理想电压表(图中未画出)。在导轨bc边右侧存在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B=0.5T的匀强磁场;在导体棒MN附近的空间中存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也为B的匀强磁场。t=0时,导轨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t=2.0s时撤去外力F,测得2s内电压表示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t=2.0s时导轨速度大小;‎ ‎(2)在2s内外力F与t的函数关系式;‎ ‎(3)从开始运动到静止导轨的总位移。‎ ‎【答案】(1)8m/s;(2)F=4+1.25t;(3)25.6m ‎【解析】‎ ‎【详解】(1)由图乙可知,t=2.0s时,MN两端的电压为U=2V,则有 解得v1=8m/s - 18 -‎ ‎(2)由图乙可知U=t,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又 U=IR 解得v=4t 所以导轨的加速度为a=4m/s2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BIL-μBIL=ma 带入数据整理可以得F=4+1.25t ‎(3)从开始运动到撤去外力F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得 在t=2s直至停止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 又 解得x2=25.6m 总位移为 x=x1+x2=33.6m - 1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