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定律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电阻定律教案

‎ ‎ 第六节、电阻定律 ‎【教学目的】‎ ‎1、掌握电阻定律的内容和物理意义 ‎2、掌握电阻率的概念,知道电阻率和哪些因素相关 ‎【教学重点】 电阻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什么情况下考虑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什么情况下忽略这种影响 ‎【教具】‎ 蓄电池、电流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不同材料、粗细、长度的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计算:已知金属铜在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数为8.5×1028m−3,现在横截面积为1.0mm2的铜导线中通过1.2A的电流,试求导线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 ‎☆学生计算…(答案:8.9×10−5m/s)‎ 在我们刚才计算中,我们用到了电流的微观解释I = neSv ,让我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横截面积S增大,电流会怎样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电场强度<对柱形导体,看成匀强电场E = >会变化吗?→v会变化吗?→n会变化吗?)→结论:I变大。‎ ‎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长度l增大,电流会怎样变化? ‎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和上面类似)→结论:I变小。‎ ‎3、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仅将导体的温度升高,电流会怎样变化? ‎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和上面类似,但要提请学生注意电子热运动速率的变化——客观上造成阻碍作用加大)→结论:I变小。‎ 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的虽然是电流的变化,但根据欧姆定律,它事实上反映另外一个隐含的信息:电阻会随着导体某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本节的任务,就是要是要具体找出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并定量的总结出相关规律。‎ 一、电阻定律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理论分析,总结三个因素对电阻的定性影响——‎ ‎☆学生:S增大,R减小;l增大,R增大;T升高,R增大。‎ 过渡:这种关系能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呢?我们下面请看——‎ 演示实验:教材P153“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介 实验器材介绍(变阻器的必要性)‎ 电路连接 实验步骤分三步走…‎ 结论:用打勾(√)的方式照应前面的板书(学生结论)‎ ‎ ‎ 这里虽然照应了两个,还有一个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得到验证。而且,一个新的因素冒了出来——材料。究竟,决定电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定量的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R = ρ 二、电阻率 由于在S 、l相同的情况下,ρ大,R就大,导电性就差,反之,则越好。所以ρ是一个能反映导体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研究表明,电阻率又和两个因素相关(这就象写一篇文章的插叙一样),它们是——‎ ‎1、材料。‎ 具体情况请见教材P154表格 ☆学生看表…‎ 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导电性谁好谁差;标题有20℃的限制)‎ ‎2、温度 研究表明,一般的导体,在温度升高时,ρ增大。(但对与非金属导体,也会出现反常情况)‎ 至此,我们先前从理论的角度得出影响电阻的几个因素就一一做了介绍。‎ 三、小结 本节知识较单纯,电阻定律只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定量的关系。但是,本节还是有一个新的要点,那就是,我们发现导体的电阻还会和温度相关。这一点在实际中是有意义的,比如,物理学家们根据这个特性制成了热敏电阻,大家只要去了解一下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就会感受到热敏电阻的使用价值了。此外,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在接下来的第四节(超导及其应用)中还会有深刻的发挥。‎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我们考虑到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时,我们的很多电学问题的讨论是很麻烦的,因此,在更加广泛的场合,我们忽略了这种效应。甚至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是题目明确考察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我们都不考虑这一点。这也是我们应该记住的一个常规。‎ 作为电阻定律的巩固,我们最后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证明串(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这里假定各个分电阻都是相同的。‎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 2、完成P57问题与练习:2、4‎ ‎3、作业纸 教后记:‎ 对于电阻定律的探究初中已进行,理解公式没有问题,但在导线长度横截面积特别是半径发生变化时会出计算上的错误,或者空间想象力不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