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PDF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PDF版)

1 / 17 河北辛集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受体 B.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C.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中有分解葡萄糖的酶 D.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有分解蛋白质的酶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然后再滴 1-2 滴清水洗去浮色 B.用新配制的 NaOH 和 CuSO4 混合液,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设置了两个实验组,属于对比实验 D.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紫色变浅 3.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导致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相关基因活动加强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可导致癌症 D.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4.某同学在观察果蝇细胞染色体时,发现一个正在正常分裂的细胞,共有 8 条染色体,呈现 4 种不同的形 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为雄性 B.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若该细胞正处在分裂前期,则该细胞中有 4 个四分体 D.若该细胞正处在分裂后期,则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2 / 17 5.中国动物遗传学家陈桢证明金鱼体色的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白色是由四对隐性基因( aabbccdd) 控制的性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而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使 个体表现为紫色,观察发现紫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的数目增多而加深。用紫色最深的紫色鱼与 白色鱼杂交得到足够数量的 F1,让 F1 雌雄鱼杂交,得到 F2 个体(假设 F2 个体的各表现型成活率相同),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鱼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紫色最深的金鱼其基因型是 AABBCCDD C.F2 中紫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1/255 D.F2 个体中杂合子占 15/16 6.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猫叫综合征是人的 5 号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D.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碳、氮的循环 B.《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 CaCO3 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 D.《天工开物》中“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8.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降冰片二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四环烷的一氯代物超过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 4 个 9.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b 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阻碍产物的导出 B.固体酒精是一种白色凝胶状纯净物,常用于餐馆或野外就餐 3 / 17 C.乙酸乙酯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水、乙醇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10.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NH+ 4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 10NA 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Ⅱ属于氧化反应,过程Ⅳ属于还原反应 D.过程Ⅰ中,参与反应的 NH+ 4 与 NH2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11.常温下,CH3COOH 和 NH3·H 2O 的电离常数均为 1.8×10-5。向 20 mL 浓度均为 0.1 mol· L-1 NaOH 和 NH3·H 2O 的混合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H 溶液,所得混合液的电导率与加入 CH3COOH 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 点:c(Na+)>c(CH3COO-)>c(NH3·H 2O)>c(NH+ 4 ) B.溶液呈中性的点处于 N、P 之间 C.已知 lg 3≈0.5,P 点的 pH=5 D.P 点:3[c(CH3 COO-)+c(CH3COOH)]=2[c(Na+)+c(NH+ 4 )+c(NH3·H 2O)] 12.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净化废水,同时还能获得能源或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图 1 为其工作原理,图 2 为废 水中 Cr2O2- 7 离子浓度与去除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为电池正极,CH3COOH 被还原 B.外电路转移 4 mol 电子时,M 极产生 22.4 L CO2 4 / 17 C.反应一段时间后,N 极附近的溶液 pH 下降 D.Cr2O2- 7 离子浓度较大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 1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 应生成盐,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 X、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某一种盐加入稀 盐酸后,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C.ZX2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ZX3 D.W 所形成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作火箭燃料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如图 1 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 1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 10.5 eV 的光子后能跃迁至 n=2 能级 B.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 n=4 能级跃 迁到 n=3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为 6.41 eV 15.如图 2 所示,带电物块放置在固定水平绝缘板上.当空间存在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时,物块恰能向 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同一电场中将绝缘板的右端抬高,当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 时,物块恰能沿绝 缘板匀速下滑,则物块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为(取 sin 37°=0.6,cos 37°=0.8) 图 2 A.1 2 B.1 3 C.1 4 D.1 5 16.超强台风山竹的风力达到 17 级超强台风强度,风速 60 m/s 左右,对固定建筑物破坏程度巨大.请你根 5 / 17 据所学物理知识推算固定建筑物所受风力(空气的压力)与风速(空气流动速度)大小关系.假设某一建筑物垂 直风速方向的受力面积为 S,风速大小为 v,空气吹到建筑物上后速度瞬间减为零,空气密度为 ρ,风力 F 与风速大小 v 的关系式为 A.F=ρSv B.F=ρSv2 C.F=1 2ρSv3 D.F=ρSv3 17.L2 是竖直固定的长直导线,L1、L3 是水平固定且关于 L2 对称的长直导线,三根导线均通以大小相同、 方向如图 3 所示的恒定电流,则导线 L2 所受的磁场力情况是 图 3 A.大小为零 B.大小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不为零,方向竖直向下 18. 如图 4 所示,某次足球训练,守门员将静止的足球从 M 点踢出,球斜抛后落在 60 m 外地面上的 P 点.发 球的同时,前锋从距 P 点 11.5 m 的 N 点向 P 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 2 m/s,加速度为 4 m/s2, 当其速度达到 8 m/s 后保持匀速运动.若前锋恰好在 P 点追上足球,球员和球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球在空中 运动时的阻力,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4 A.前锋加速的距离为 7 m B.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2.3 s C.足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30 m/s D.足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0 m 19.如图 5 所示,长木板 A 与物体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木板左端立柱间放置轻质弹簧,在水平外 力 F 作用下,木板和物体都静止不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外力 F 缓慢减小到零,物体始终不动,在此 过程中 6 / 17 图 5 A.弹簧弹力不变 B.物体 B 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物体 B 所受摩擦力始终向左 D.木板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20.如图 6(a)所示,半径为 r 的带缺口刚性金属圆环固定在水平面内,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与电阻 R 构成闭合回路.若圆环内加一垂直于纸面的变化的磁场,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 里为正,不计金属圆环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 6 A.0~1 s 内,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b→R→a B.2~3 s 内,穿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在减小 C.t=2 s 时,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D.t=2 s 时,Uab=πr2B0(V) 21.如图 7 甲所示,两个弹性球 A 和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其中 m1 =1 kg。现给 A 球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动量,使 A、B 球发生弹性碰撞,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两球的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示信息可知( ) 图 7 A.B 球的质量 m2=2 kg B.球 A 和 B 在相互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4.5 J C.t3 时刻两球的动能之和小于 0 时刻 A 球的动能 D.在 t2 时刻两球动能之比为 Ek1∶Ek2=1∶8 7 / 17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5 分)如图 8 甲所示,一条质量和厚度不计的纸带缠绕在固定于架子上的定滑轮上,纸带的下端悬挂一 质量为 m 的重物,将重物由静止释放,滑轮将在纸带带动下转动.假设纸带和滑轮不打滑,为了分析滑轮 转动时角速度的变化情况,释放重物前将纸带先穿过一电火花计时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0 Hz,如图乙所 示,通过研究纸带的运动情况得到滑轮角速度的变化情况.图丙为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取中间的一 段,在这一段上取了 7 个计数点 A、B、C、D、E、F、G,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 4 个点没有画出,其中: x1=8.05 cm、x2=10.34 cm、x3=12.62 cm、x4=14.92 cm、x5=17.19 cm、x6=19.47cm. 图 8 (1)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求出 D 点的速度 vD=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测出滑轮半径等于 3.00 cm,则打下 D 点时滑轮的角速度为________ rad/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10 分)某同学想将满偏电流 Ig=100 μA、内阻未知的微安表改装成电压表. 图 9 (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 9 甲所示电路测量该微安表的内阻,所用电源的电动势为 4 V.请帮助该同学按图甲所 示电路完成实物图乙的连接. (2)该同学先闭合开关 S1,调节 R2 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保持开关 S1 闭合,再闭合开 8 / 17 关 S2,保持 R2 的阻值不变,调节 R1 的阻值,当微安表的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的2 3时,R1 的阻值如图丙所示, 则该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Rg=________ Ω,该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3)若要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 1 V 的电压表,需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阻值 R0=________ Ω 的电阻. 24. (12 分如图 1 所示,位于第一象限内半径为 R 的圆形磁场与两坐标轴分别相切于 P、Q 两点,磁场方向 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第四象限内存在沿 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E.Q 点有 一粒子源,可在 xOy 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均为 v 的带正电粒子,其中沿 x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 恰好从 P 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 1 (1)求带电粒子的比荷q m; (2)若 AQ 弧长等于六分之一圆弧,求从磁场边界上 A 点射出的粒子,由 Q 点至第 2 次穿出磁场所经历的时 间. 25. (20 分)如图 2 所示,倾角 θ=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 A、B、C 三个质量均为 m 的物块(均可视为质点), A 固定,C 与斜面底端处的挡板接触,B 与 C 通过轻弹簧相连且均处于静止状态,A、B 间的距离为 d.现由 静止释放 A,一段时间后 A 与 B 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取 sin 37°=0.6,cos 37°=0.8.(B 与 C 始 终未接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图 2 (1)求 A 与 B 碰撞前瞬间 A 的速度大小 v0; (2)若 A、B 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碰撞后立即撤去 A,且 B 沿斜面向下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 量为 Ep,求 B 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最大距离 x; (3)若 A 下滑后与 B 碰撞并粘在一起,且 C 刚好要离开挡板时,A、B 的总动能为 Ek,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k. 26.(15 分)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工业上以黄铜矿 (主要成分 FeCuS2)为 原料制取金属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9 / 17 已知: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Cu2++CuS+4Cl-===2[CuCl2]-+S 回答下列问题: (1)FeCuS2 中 S 的化合价__________。 (2)反应Ⅰ在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反应Ⅰ充分进行,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反应Ⅲ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 CuCl2 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7)反应Ⅳ中,处理尾气 SO2 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高空排放 B.用 BaCl2 溶液吸收制备 BaSO3 C.用氨水吸收后,再经氧化,制备(NH4)2SO4 D.用纯碱溶液吸收可生成 Na2SO3(H2CO3:Ka1=4.4×10-7,Ka2=4.7×10-11;H2SO3:Ka1=1.2×10-2, Ka2=5.6×10-8) (8)CuCl 悬浊液中加入 Na2S,发生的反应为 2CuCl(s)+S2-(aq) Cu2S(s)+2Cl-(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已知 Ksp(CuCl)=a,Ksp(Cu2S)=b]。 27.(14 分)氮化锶(Sr3N2)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荧光粉。已知:锶与镁位于同主族;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 可生成氮化锶,氮化锶遇水剧烈反应。 10 / 17 Ⅰ.利用装置 A 和 C 制备 Sr3N2 (1)实验装置中玻璃管之间需用橡皮管连接,其连接方法是先将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将玻璃管 插入橡皮管中。 (2)写出由装置 A 制备 N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A 中 a 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套装置时,有同学提出应先点燃装置 A 的酒 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 C 的酒精灯,你同意其观点吗? ________(“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装置 B 和 C 制备 Sr3N2。利用装置 B 从空气中提纯 N2(已知:氧气可被连苯三酚溶液定量吸收) (4)写出装置 B 的 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 C 中广口瓶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测定 Sr3N2 产品的纯度 (6)取 10.0 g 该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浓硫酸中,利用浓硫酸增重质量计算得 到产品的纯度,该方法测得产品的纯度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改进后测得浓硫酸增重 1.02 g,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28.(14 分)工业上利用合成气(CO、CO2 和 H2)来生产甲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化 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Ⅰ.2H2(g)+CO(g) CH3OH(g) ΔH1 K1 2.5 0.34 0.15 Ⅱ.H2(g)+CO2(g) H2O(g)+CO(g) ΔH2 K2 1.0 1.70 2.52 Ⅲ.3H2(g)+CO2(g) CH3OH(g)+H2O(g) ΔH3 K3 (1)若合成气为 H2 和 CO2,发生反应Ⅲ。 ①由 H2(g)和 CO2(g)合成 CH3OH(g)的 ΔH3=____________。(用 ΔH1、ΔH2 表示) 11 / 17 ②下列措施能使反应Ⅲ的平衡体系中nCH3OH nH2 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B.恒压时充入氦气 C.升高温度 D.恒容时再充入一定量 CO2 ③500 ℃测得反应Ⅲ在 10 min 时,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別为 2 mol· L-1、1.0 mol·L-1、0.6 mol·L-1、0.6 mol·L-1,则此时 v 正______(填“>”“=”或“<”)v 逆。从开始到该时 刻,用 H2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合成气 H2、CO 和 CO2 生产甲醇。当 nH2 nCO+nCO2=a 时,体系中 CO 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和压 强关系的一些散点如图 1 所示。520 K、压强为 p 时,α(CO)处于 C 点。 ①若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则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点(填字母,下同)。 ②若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则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点。 (3)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进行电解的装置如图 2,其中 A、B、D 均为石墨电极,C 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 断开 K,此时 A、B 两极上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①乙中 B 电极为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该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变化关系如图 3,则图中 c 线表示的 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变化。 29.(10 分)水稻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是水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物 质,数字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2 / 17 (1)分离类囊体中光合色素的方法是 。 (2)光照等条件适宜时,A 物质的去路是 。 (3)夏季的早晨,在忽然增强光照的情况下检测到图中的 A 物质产生量忽然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 水平,使 A 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最可能外因是_ ___。 在同一过程中 C3 的变化情况是____ 。 (4)资料显示,抗霉素 A 能够影响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 NADP+含量减少,请简要写出验证该结论的 实验思路____ 。 30.(9 分)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①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然后加入 1 mL 的缓冲液,再将它们分别 置于温度为 0℃、37℃、100℃的大烧杯中水浴保温。 ②向 3 支试管中加入已分别保温的 1 mL 质量分数为 2%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摇匀。 ③将 3 支试管继续水浴保温。 ④5 min 后分别滴加 2 滴试剂 A,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④中的试剂 A 应是__ __。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____ (答出两点)。 (3)研究小组将以上实验记为实验一。同时还做了如下实验:将加入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的量减半,重 复上述实验,记为实验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淀粉相对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 线。 13 / 17 曲线 是实验二的结果,原因是_ ___。 (4)100℃时唾液淀粉酶失活的原因是__ __。 31.(10 分)如图甲为洋葱根尖结构图,乙为洋葱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用含 32P 标记的胸腺嘧啶培养洋葱根尖细胞,那么放射性大量出现在__ __部位(填数字), 原因是_ ___ 。 (2)图乙中所示的生理活动在图甲洋葱根尖各部位细胞中都能进行的是____ 。 (3)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难以进行转录的原因是_ __。 (4)图乙翻译过程中通常有 1 条 mRNA 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得到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是_ 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此方式的意义是_____ _ ____ _ 。 32.(10 分)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果蝇进行 X 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果蝇。对该果蝇研究发现, 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请以上述果蝇为材料,设计杂交方案,确定突变 基因的显隐性和染色体上的位置。(注: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杂交方法:选择 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2)结果与结论: ①若_ _ _ ,则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 ②若 ,则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 ③若 ,则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 ④若_ ___ ,则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突变基因为隐性基因。 14 / 17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选修 3-3】(15 分) (1)(5 分)如图 3 所示,在汽缸右侧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把汽缸和活塞固定,使 汽缸内气体升高到一定的温度,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Q1,气体的内能为 U1.如果让活塞可以自由滑动(活塞与 汽缸间无摩擦、不漏气),也使汽缸内气体温度升高相同温度,其吸收的热量为 Q2,气体的内能为 U2,则 Q1________Q2,U1________U2.(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 3 (2) (10 分)如图 4,容积为 V 的密闭导热氮气瓶,通过单向阀门 K(气体只能进入容器,不能流出容器)与一充 气装置相连接.开始时气瓶存放在冷库内,瓶内气体的压强为 0.9p0、温度与冷库内温度相同,现将气瓶移 至冷库外,稳定后瓶内气体压强变为 p0,再用充气装置向瓶内缓慢充入氮气共 45 次.已知每次充入的气体 压强为 p0、体积为 V 15、温度为 27 ℃.设冷库外的环境温度保持 27 ℃不变.求: 图 4 ①冷库内的温度; ②充气结束后,瓶内气体压强. 34.【选修 3-4】(15 分) (1)(5 分)图 5 甲为一列简谐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 x=1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 x =4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 Q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 5 A.该波的周期是 0.10 s B.该波的传播速度是 40 m/s 15 / 17 C.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D.t=0.10 s 时,质点 Q 的速度方向向下 E.从 t=0 到 t=0.15 s,质点 P 通过的路程为 30 cm (2) (10 分)如图 6 所示,球半径为 R 的玻璃球冠的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为 3 2 R;在过球心 O 且垂直于底面 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 M 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面边缘上的 A 点,经 M 点折射后的光线照射到底面的 N 点,且 BN=M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求: 图 6 ①玻璃球冠的折射率; ②该光线在玻璃球冠中的传播时间(不考虑光在玻璃球冠中的多次反射).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一般掺杂微量的铜、钴、 硼、镓、硒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二价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高温下 Cu2O 比 CuO 更稳 定,试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如图,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3)铜与(SCN)2 反应生成 Cu(SCN)2,1 mol(SCN)2 中含有 π 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HSCN 结构有两种, 硫 氰 酸 (H—S—C≡N) 的 沸 点 低 于 异 硫 氰 酸 (H—N===C===S)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3 能与 NH3 反应生成 BF3·NH3。B 与 N 之间形成配位键,氮原子提供________,在 BF3·NH3 中 B 原子 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5)Co 的一种氧化物 CoO2 晶体的层状结构如图所示(小球表示 Co 原子,大球表示 O 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 的重复结构单元不能描述 CoO2 的化学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6 / 17 (6)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层间相互作用力为______。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 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硬度与金刚石相似,其晶胞如图,晶胞边长为 361.5 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________g·cm-3(只列算式,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有机物 A(C11H12O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含苯环且不含甲基;②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 2 种;③1 mol A 与足量的 NaHCO3 反应生成 1 mol CO2;④遇 FeCl3 溶液不显色。A 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已知:RCOONa+NaOH――→CaO △ R—H+Na2CO3 回答下列问题: (1)E 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H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 C 生成 G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G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写出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 I→J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能发生银镜反应;b.能发生皂化反应;c.能与 Na 反应产生 H2, 共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 3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6∶1∶1 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回答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有关的问题: 17 / 17 (1)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的凝固剂,常用的是 。 (2)为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对 等可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3)右图为平板划线法接种后的示意图。在划线接种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对接种环至少需进行____ .次 灼 烧 灭 菌 。 接 种 后 盖 上 皿 盖 , 将 平 板 放 人 恒 温 箱 中 培 养 , 这 样 放 置 的 目 的 是 。 (4)为统计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稀释后滴于培养基表面,用涂布器涂匀,这种接种方法称为 。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需要设计对照组,其目的是 。 (5)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应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可将抗病基因(来自拟南芥)导入玉米细胞而获得抗病植株。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若对拟南芥的抗病基因进行大量扩增,应用 技术。 (2)获得抗病玉米植株过程中的核心步骤是 ,其目的是使抗病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能遗 传给下一代,同时使___ _ 。 (3)农杆菌转化法利用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的 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 ___ 上的特点,使抗病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4)含抗病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为抗病植株的原理是 。 (5)若要在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玉米是否有抗病特性,需要做 实验。 (6)为避免抗病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入其他植物而导致“基因污染”,应将抗病基因导入到 (填 “细胞核”或“细胞质”)。 ·1· 物理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考点 能级跃迁 电场中的平衡问题 动量定理 的应用 磁场对电流 的作用 匀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 题号 19 20 21 22 23 考点 动态平衡 问题 楞次定律与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 图象信息 提取 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 电表改装与 校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答案 D 解析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 10.2 eV 的光子后能跃迁至 n=2 能级,不能吸收 10.5 eV 能量的光子, 故 A 错误;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 C24=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 B 错误;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大于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 量,用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 n=4 能 级跃迁到 n=3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C 错误;处于 n=4 能级 的氢原子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E=E4-E1=-0.85 eV-(-13.6 eV)=12.75 eV,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E-W0=12.75 eV-6.34 eV=6.41 eV,故 D 正确. 15. 答案 B 解析 当电场水平向右时滑块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知识有:qE=Ff1,Ff1=μFN1,FN1 =mg,联立解得 qE=μmg;而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有:mgsin θ=qEcos θ+Ff2,Ff2=μFN2,FN2 =mgcos θ+qEsin θ,联立得 0.6mg=0.8qE+μ(0.8mg+0.6qE),解得动摩擦因数 μ=1 3或 μ=-3(舍去), 故 A、C、D 错误,B 正确. 16. 答案 B 解析 设 t 时间内吹到建筑物上的空气质量为 m,则 m=ρSvt,根据动量定理得-Ft=0-mv=0- ρSv2t,解得 F=ρSv2,故 B 正确,A、C、D 错误. ·2· 17. 答案 A 解析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L1 与 L3 在 L2 所在直线上产生的合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即 L2 处的磁场 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所以 L2 所受磁场力为零. 18. 答案 C 解析 前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2 m/s,加速度为 4 m/s2,末速度为 8 m/s,根据速度与位 移的关系式可知,v2-v02=2ax1,代入数据解得:x1=7.5 m,A 错误;前锋和足球运动时间相等,前 锋加速运动时间 t 加=v-v0 a =1.5 s,匀速运动时间 t 匀=x-x1 v =0.5 s,故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2 s, B 错误;足球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60 m,时间为 2 s,故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30 m/s, C 正确;足球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上升时间为 1 s,最大高度 hm= 1 2gt2=5 m,D 错误. 19. 答案 AD 解析 将外力 F 缓慢减小到零,物体始终不动,则弹簧的长度不变,弹力不变,选项 A 正确;对物 体 B,因开始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确定,则由 F 弹=F±Ff,则随 F 的减小,物体 B 所受摩擦力的大 小和方向都不能确定,选项 B、C 错误;对 A、B 与弹簧组成的整体,在水平方向,力 F 与地面对 A 的摩擦力平衡,则随 F 的减小,木板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选项 D 正确. 20. 答案 AD 解析 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根据楞次定律,在 0~1 s 内,穿过线圈向里的磁通量增大, 则线圈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那么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b→R→a,故 A 正确;由题图 (b)可知,在 2~3 s 内,穿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在增大,故 B 错误;1~2 s 内,磁通量向里减小,由 楞次定律可知,产生的电流方向为 a→R→b,2~3 s 磁通量增大,且磁场反向,由楞次定律可知,产 生的电流方向为 a→R→b,故 C 错误;当 t=2 s 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ΔBS Δt =πr2B0(V), 因不计金属圆环的电阻,因此 Uab=E=πr2B0 (V),故 D 正确. 21. 答案 AD 解析 A 和 B 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故 m1v=(m1+m2)v 共,代入数据得 m2=2 kg,A 正确;球 A 和球 B 在共速的时候产生的弹性势能最大,因此 Ep=1 2m1v2-1 2(m1+m2)v 共 2=3 J,B 错误;因为是弹 ·3· 性碰撞,t3 时刻两个小球分离后没有能量损失,因此 0 时刻球 A 的动能和 t3 时刻两个球的动能之和相 等,C 错误;从碰撞到 t2 时刻小球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因此有 m1v=m1v1+m2v2 和1 2m1v2=1 2 m1v12+1 2m2v22,联立解得 v2=2 m/s,v1=-1 m/s,故 t2 时刻两球的动能之比 EkA∶EkB=1∶8,D 正 确. 22. 答案 (1)1.38 (2)46.0 (3)2.29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D 点的瞬时速度:vD=CE 2T= (12.62+14.92)×10-2 2×0.1 m/s≈1.38 m/s. (2)由 v=ωr,则打下 D 点时滑轮的角速度:ω=vD r =1.38 0.03 rad/s=46.0 rad/s. (3)根据 Δx=aT2 可知 a=( )x4+x5+x6 -( )x1+x2+x3 9T2 =( )14.92+17.19+19.47 -( )8.05+10.34+12.62 9×0.12 ×10-2 m/s2≈2.29 m/s2. 23. 答案 (1)如图所示 (2)142 小于 (3)串联 9 858 解析 (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4· (2)由电路图可知,当微安表的读数为2 3Ig 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Ig 3,则电阻箱 R1 的阻值等于微安表 内阻的 2 倍,由题图可知电阻箱的读数为 284 Ω,则微安表的内阻为 142 Ω; 闭合 S2 后,电路总电阻变小,电路总电流变大,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1 3Ig,则该实验测出的电表内 阻偏小; (3)若要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 1 V 的电压表,需串联阻值 R0=U Ig -rg= 1 100×10-6 Ω-142 Ω=9 858 Ω 的电阻. 题号 24 25 33 34 考点 带电粒子在复合 场中的运动 用动量和能量观点处 理多过程问题 热力学定律和 打气问题 机械波和光 24. 答案 (1) v BR (2)(π+2- 3)R v +2BR E 解析 (1)由几何关系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R ----------1 分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B=mv2 r ----------1 分 解得:q m= v BR ----------2 分 (2)由于粒子轨迹半径和圆半径相等,则无论粒子沿哪个方向射入磁场,从磁场中射出时速度方向均 沿 y 轴负方向;若 AQ 弧长等于六分之一圆弧,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2πR v 粒子在 QA 段运动时间:t1=T 6 ----------2 分 无场区 AB 段距离:x=R-Rcos 30° ·5· 粒子在 AB 段运动时间:t2=2x v ----------2 分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 在电场中运动时间:t3=2v a 粒子在 AC 段运动时间:t4=T 3 ----------2 分 总时间:t=t1+t2+t3+t4 代入数据得:t=(π+2- 3)R v +2BR E . ----------2 分 25. 答案 (1) 6 5gd (2)5Ep 3mg-d (3) 72m2g2 15mgd-50Ek 解析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dsin θ=1 2mv02----------1 分 解得 v0= 6 5gd ----------1 分 (2)设碰撞后瞬间 A、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0=mv1+mv2 由能量关系:1 2mv02=1 2mv12+1 2mv22 ----------2 分 解得 v1=0,v2=v0= 6 5gd; ----------2 分 A、B 碰撞后,对 B 沿斜面向下压缩弹簧至 B 速度为零的过程, 根据能量关系:Ep=1 2mv22+mgxsin θ ----------3 分 解得 x=5Ep 3mg-d ----------2 分 (3)A、B 碰撞前,弹簧的压缩量:x1=mgsin θ k 设 A、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v3,则:mv0=2mv3 ----------1 分 ·6· 解得 v3= 3 10gd ----------2 分 当 C 恰好要离开挡板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mgsin θ k ----------1 分 可见,在 B 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到 C 刚好要离开挡板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为零,根据 机械能守恒定律:1 2×2mv32=Ek+2mg(x1+x2)sin θ ----------2 分 解得:k= 72m2g2 15mgd-50Ek . ----------3 分 33.【选修 3-3】(15 分) 答案 (1)小于 等于 (2)①270 K(或-3 ℃) ②4p0 解析 (2)①因气瓶导热,瓶内气体温度与所处环境温度相同,设存于冷库中时,瓶内气体压强为 p1, 温度为 T1,移至库外后,瓶内气体压强为 p0,温度为 T2=300 K 由查理定律,有:p1 T1 =p0 T2 代入数据得:T1=270 K, 即冷库内的温度为 270 K 或-3 ℃ ②打气前,瓶内气体及所打入的气体,压强为 p0,总体积:V2=V+45× V 15=4V 打气后,气体压强为 p3,体积为 V3=V 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有:p0V2=p3V3 代入题给数据得:p3=4p0. 34.【选修 3-4】(15 分) 答案 (1)BCD (2)① 3 ②(3+ 3)R c 解析 (2)①光路图如图所示 ----------2 分 ·7· 由几何关系得∠OBA=∠OAB=30°,∠BOA=120°,△OAM 为等边三角形,即 BOM 为一条直线, 所以在 M 点入射角 i=60°.又 BN=MN,所以在 M 点折射角 r=30° ----------2 分 由折射定律得 n=sin i sin r 解得 n= 3 ----------1 分 ②由几何关系可得,在 N 点反射后的光线过 O 点垂直 BM 从球冠的 Q 点射出 该光线在球冠中的传播路程 s= R cos 30°+Rtan 30°+R ----------2 分 又 n=c v 传播时间 t=s v ---------2 分 解得 t=(3+ 3)R c .---------1 分 ·8· ·9· ·10· ·11· 7. 答案 B 解析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原料的缘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故 A 正确;“煤饼烧蛎房成灰”是煤燃烧产生高温 使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留下生石灰(CaO),所以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故 B 错误; 蒸令气上,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 C 正确;KNO3 研碎易发生爆炸,则 “相激火生”是指爆炸,故 D 正确。 8. 答案 C 解析 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 项正确;降冰片 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正确;四环烷含有三种位置的 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三种,C 项错误;根据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与碳碳双键连接的 C 原子在 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上,所以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为 4 个,D 项正确。 9. 答案 B 解析 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和乙酸反应消耗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防止 产生倒吸现象,b 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不仅可能会产生倒吸现象,而且还会阻碍产物的导出, A 正确;固体酒精制作方法如下:将碳酸钙固体放入醋酸(CH3CO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醋酸 钙(CH3COO)2Ca、CO2、H2O,将醋酸钙溶液蒸发至饱和,加入适量酒精冷却后得胶状固体即固体酒 精,可见固体酒精是混合物,B 错误;乙酸乙酯与 的分子式都是 C4H8O2,二者分子式相同,结 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正确;乙酸、水、乙醇分子中都含有羟基,电离产生 H+的能力: 乙酸>水>乙醇,所以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D 正确。 10. 答案 A 解析 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1 mol NH+ 4 中含有质子总物质的量为 11 mol,故 A 说法错误;联氨(N2H4) 的结构式为 ,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 B 说法正确;过程Ⅱ,N2H4-2H→N2H2, 此反应是氧化反应,过程Ⅳ,NO- 2 →NH2OH,添 H 或去 O 是还原反应,故 C 说法正确;NH+ 4 中 N 显-3 价,NH2OH 中 N 显-1 价,N2H4 中 N 显-2 价,因此过程Ⅰ中 NH+ 4 与 NH2OH 的物质的量之 ·12· 比为 1∶1,故 D 说法正确。 11. 答案 D 解析 M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NH3·H2O,CH3COONa 水解,NH3·H2O 电 离,但 CH3COONa 水解程度小于 NH3·H2O 电离程度,c(Na+)>c(CH3COO-)> c(NH3·H2O)>c(NH+ 4 ),故 A 正确;体积为 20 mL 时 NaOH 和醋酸恰好完全反应,体积为 40 mL 时醋 酸和一水合氨恰好完全反应;醋酸钠溶液呈碱性、醋酸铵溶液呈中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应该 使醋酸稍微过量,所以加入醋酸的体积应该大于 40 mL,应该在 N、P 之间,故 B 正确;加入醋酸 60 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CH3COONa、CH3COONH4、CH3COOH,且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该溶液为缓冲溶液,溶液的 pH=pKa-lgn(酸) n(盐)=-lg(1.8×10-5)-lg 0.002 0.002×2=6-lg 9=6-2lg 3≈5, 故 C 正确;加入醋酸 60 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CH3COONa、CH3COONH4、CH3COOH,且三者的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c(Na+)+c(NH+ 4 )+c(NH3·H2O)+ c(Na+)=2c(Na+)+c(NH+ 4 )+c(NH3·H2O),故 D 错误。 12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电子由 M 极流向 N 极,则 M 为电池负极,CH3COOH 被氧化,选项 A 错 误;根据负极电极反应式 CH3COOH-8e-+2H2O===2CO2↑+8H+可知,外电路转移 4 mol 电子时, 标准状况下 M 极产生 22.4 L CO2(忽略 CO2 溶解),但题干中没有说明标准状况,选项 B 错误;根据 图中信息可知, N 极消耗氢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氢离子浓度降低,N 极附近 pH 增大,选项 C 错误;强氧化剂能使蛋白质变性,故 Cr2O2- 7 离子浓度较大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选项 D 正确。 13. 答案 D 解析 能形成氢化物的一般是非金属,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往往为酸,W 的简单氢化物可与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即这个氢化物的溶液呈碱性,则该物质为 NH3,即 W 为 N。 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 Y 为 Na。中学阶段所学的淡黄色沉淀有 AgBr 和 S,则该淡黄色沉淀为 S(Ag、Br 都不是短周期元素),即 X、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盐中含有 Na、S 两种元素,则可以推断出该盐还含有 O,所以 X 为 O,Z 为 S。根据反应现象,可以推断出该盐为 Na2S2O3,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S2O3===2NaCl+S↓+SO2↑+H2O。综上所述,W 为 N, X 为 O,Y 为 Na,Z 为 S,盐为 Na2S2O3。W 为 N,X 为 O,Y 为 Na,Z 为 S,它们的简单离子分别 为 N3-、O2-、Na+、S2-,其中,S2-的半径最大,N3-、O2-、Na+属于同一电子构型的离子,则离子 半径的大小为:N3->O2->Na+。所以 W、X、Y、Z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Z>W>X>Y,A 错误; ·13· W、X 的氢化物分别为 NH3、H2O,由于 O 的非金属性比 N 强,所以 H2O 的热稳定性比 NH3 强,即 氢化物的稳定性:X>W,B 错误;ZX2 为 SO2,ZX3 为 SO3,SO2 不能再燃烧,且 SO2 转化为 SO3 需 要高温和催化剂,C 错误;W 为 N,它的一种氢化物——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D 正确。 26. 答案 (1)-2 (1 分)(2)FeCuS2+S =====高温煅烧FeS2+CuS(2 分) (3)粉碎或搅拌(1 分) (4)4[CuCl2]-+O2+4H+===4Cu2++8Cl-+2H2O(2 分) (5)在相同条件下,CuSO4 的溶解度低于其他物质,加入 H2SO4,有利于其析出(2 分) (6)S、H2SO4、HCl(3 分)(7)CD(2 分)(8)a2 b (2 分) 解析 (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Fe 为+2 价,Cu 为+2 价,则 FeCuS2 中 S 的化合价为-2。 (2)黄铜矿主要成分 FeCuS2,反应Ⅰ在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硫和 FeCuS2 发生反应生成 FeS2 和 CuS,化学方程式为:FeCuS2+S=======高温煅烧 FeS2+CuS。 (4)由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Cu2++CuS+4Cl-===2[CuCl2]-+S,经过滤可知滤液中含有[CuCl2]-、H+等 离子,通入空气后[CuCl2]-中的+1 价铜被氧气氧化,所以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 4[CuCl2]-+O2+4H+ ===4Cu2++8Cl-+2H2O。 (5)因为在相同条件下,CuSO4 的溶解度低于其他物质,所以向反应Ⅲ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 是使 CuSO4 变成晶体析出。 (6)根据流程图分析可知: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CuCl2、S、H2SO4、HCl。 (7)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高空排放,否则会污染空气,应该用碱液吸收,故 A 错误;盐酸酸性大 于亚硫酸,所以二氧化硫和 BaCl2 不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硫和氯化钡溶液制取 BaSO3,故 B 错误;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一水合氨是碱,二者反应生成亚硫酸铵, 亚硫酸铵不稳定,易被氧化成硫 酸铵,所以用氨水吸收后,再经氧化制备硫酸铵,故 C 正确;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酸性 大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硫能和纯碱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所以用纯碱溶液吸收制备亚硫酸钠是正 确的,故 D 正确。 (8)CuCl 悬浊液中加入 Na2S,发生的反应为 2CuCl(s)+S2-(aq) Cu2S(s)+2Cl-(aq),反应的平衡常 数 K=c2(Cl-) c(S2-) =K2sp(CuCl) Ksp(Cu2S)=a2 b 。 27. 答案 (1)橡皮管和玻璃管润湿(1 分) (2)NH4Cl+NaNO2=====△ N2↑+NaCl+2H2O(2 分) (3)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1 分) ·14· 同意(1 分) 利用生成的 N2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或排尽装置内空气等) (2 分) (4)CO2+2OH-===CO2- 3 +H2O(2 分) (5)浓硫酸(1 分) (6)未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也被浓硫酸吸收(或其他合理答案) (2 分) 87.6%(2 分) 解析 (3)装置 A 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a 导管的存在,可以平衡气压,使饱和氯化铵溶液顺利流 下。利用该套装置时,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锶反应,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 A 的酒精灯一段 时间后,再点燃装置 C 的酒精灯。 (6)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未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也被 浓硫酸吸收,导致测得氨气的质量偏大,造成测得产品的纯度偏高;Sr3N2+6H2O===3Sr(OH)2+ 2NH3↑,取 10.0 g 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到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 1.02 g,为氨气质量,氨气的物质的量= 1.02 g 17 g·mol-1=0.06 mol,则 n(Sr3N2)=0.03 mol,产品纯度= 0.03 mol×292 g·mol-1 10.0 g ×100%=87.6%。 28. 答案 (1)①ΔH1+ΔH2(2 分) ②AD(2 分) ③>(1 分) 0.18 mol·L-1·min-1(1 分) (2)①D(2 分) ②I(2 分) (3)①阴极(1 分) 2.24 L(1 分) ②Cu2+(2 分) 解析 (1)①反应Ⅰ.2H2(g)+CO(g) CH3OH(g)ΔH1,反应Ⅱ.H2(g)+CO2(g) H2O(g)+CO(g)ΔH2,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反应Ⅱ得反应Ⅲ:3H2(g)+CO2(g) CH3OH(g)+H2O(g) ΔH3=ΔH1+ ΔH2。 ②结合反应Ⅰ+Ⅱ得到反应Ⅲ,可得 500 ℃时,平衡常数 K3=K1·K2=2.5×1.0=2.5,700 ℃时平衡常 数 K3=K1·K2 =0.34×1.70=0.578,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3H2(g)+ CO2(g) CH3OH(g)+H2O(g) ΔH3<0。将 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平衡正向移动,n(CH3OH) n(CO2) 比 值增大,故 A 正确;恒压时充入 He(g),平衡逆向移动,n(CH3OH) n(CO2) 比值减小,故 B 错误;反应为放 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CH3OH) n(CO2) 比值减小,故 C 错误;恒容时再充入一定量 CO2,平衡 正向移动,n(CH3OH) n(CO2) 比值增大,故 D 正确。 ③平衡常数是利用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结合反应Ⅰ+Ⅱ得 到反应Ⅲ,500 ℃时,可得平衡常数 K3=K1·K2=2.5×1.0=2.5,测得反应Ⅲ在 10 min 时,H2(g)、CO2(g)、 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 2 mol·L-1、1.0 mol·L-1、0.6 mol·L-1、0.6 mol·L-1,Qc=0.6×0.6 23×1.0 = ·15· 0.04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