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最后模拟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 2021 届新高考物理最后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物体 A,物体 B 与一质量不计的弹簧相连并以一定速度与 A 相碰,如图所示, 则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 ①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②只有 A、B 速度相等时,系统的动量才守恒 ③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总是守恒的 ④A 、B 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 下列选项组,完整、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当弹簧接触 A 后, A 做加速运动, B 做减速运动, 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 则①正确; 当 AB 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则②错误,③正确; A、B 速度相等时, 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系统动能最小,则④正确; A.①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A 错误; B.①③④,与结论相符,选项 B 正确; C.①②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C 错误; D.③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D 错误; 故选 B。 2.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 O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可视 为质点) ,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 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 A点滑向半球顶点未到顶 点) ,在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 N 及细绳的拉力 T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 T 变小 B. N 变小, T 不变 C. N 变大, T 变大 D. N 变大, T 变小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作用, 将三力平移可构成首尾连接的三角形, 其中重力与过 O 点竖直线平行, 支 持力 N 沿半球面半径方向且 N N 拉力沿绳方向, 力的三角形与 O 小球、 滑轮构成的三角形相似, 设小球与滑轮间的绳长为 L ,滑轮到 O 点 的距离为 H ,半球面半径为 R,则有: N T mg R L H 小球从 A 点滑向半球顶点过程中,小球到 O 点距离为 R不变, H 不变, L 减小,所以 N 不变, T 变小 故选 A。 3.工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 器。其中 A 、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 (电源电压小于材料的击穿电压) 。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 A、 B 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C.有电流从 a 向 b 流过灵敏电流计 D. A、 B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根据 4 SC kd 可知当产品厚度减小,导致 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 C 减小, A 错误; BC.根据 Q CU 可知极板带电量 Q 减小,有放电电流从 a 向 b 流过, B 错误, C 正确; D.因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所以两板间电场强度为 UE d 不变, D 错误。 故选 C。 4.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 432 年的放射性元素镅 241 95 Am 来探测烟雾。 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 器时,镅 241 95 Am 衰变所释放的射线会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一旦有烟雾进入探测腔内,烟雾中的微 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 ) A.镅 241 95 Am 放出的是 X 射线 B.镅 241 95 Am 放出的是 γ射线 C. 1mg 的镅 241 95 Am 经 864 年将有 0.75mg 发生衰变 D.发生火灾时,烟雾探测器中的镅 241 95 Am 因温度升高而半衰期变短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B .镅 241 95 Am 会释放出射线将它们电离, 从而产生电流, 而三种射线中 α射线能使空气电离, 故镅 241 95 Am 放出的是 α射线,故 AB 错误; C.半衰期为 432 年,当经 864 年,发生两次衰变, 1mg 的镅将衰变掉四分之三即 0.75mg ,还剩下 0.25 mg 没有衰变,故 C 正确; D.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物理条件和化学状态均无关,则温度升高而半衰期不变,故 D 错 误。 故选 C。 5.如图所示, 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 等势面的电势图中已标出。 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A点 运动到 B 点, 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设粒子在 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v 、电势能为 pAE ,在 B 点 时的速度大小为 Bv 、电势能为 pBE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A Bv v , pA pBE E B.粒子带负电, A Bv v , pA pBE E C.粒子带正电, A Bv v , pA pBE E D.粒子带负电, A Bv v , pA pBE E 【答案】 A 【解析】 【详解】 由题图中所标出的等势面的电势值, 知该电场可能是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电势高的地 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根据曲线运动的规律,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曲线的内侧,即带电粒子受到的 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则带电粒子带正电; 带正电粒子从 A运动到 B 点,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 大,动能减少,故 A 项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6.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 2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 0~6s 内物体的加速 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2s 内物体速度增加了 4m/s C. 2~4s 内合外力冲量的大小为 8Ns D. 4~6s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大,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B.图像下面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0~2s 内物体速度增加了 1 2 2 2m / s 2 ,故 B 错误; C. 2~4s 内合外力冲量的大小 2 2 2N s=8N sI mat 故 C 正确; D.由图可知, 4~6s 内速度变化量为零,即速度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故 D 错 误。 故选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 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 “上凸 ”的,这是因为水银对玻璃管不浸润的结果 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 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E.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答案】 BCD 【解析】 【详解】 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 “上凸 ”的,这是表面张力产生的不浸润现象所致,故 A 正确不 符合题意; B.相对湿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多晶体和非晶体均具有各向同性,故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不一定是非晶体,故 C 错误符合 题意; D.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 分子力近似为零, 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压强产生的阻力造成的, 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E.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C T 可知,压强不变而体 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个 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力增大, 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故 E 正确不符 合题意。 故选: BCD 。 8.图为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 D 形金属盒半径为 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与 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 f ,加速电压为 U 。 A 处粒子源产生氘核,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过程 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 若加速过程中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高频交流电周期相等, 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加速电压增加为原来 2 倍,则氘核的最大动能变为原来的 2 倍 B.若高频交流电的频率增加为原来 2 倍,则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 2 倍 C.若该加速器对氦核加速,则高频交流电的频率应变为原来的 2 倍 D.若该加速器对氦核加速,则氦核的最大动能是氘核最动能的 2 倍 【答案】 BD 【解析】 【详解】 A.质子出回旋加速器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半径为 R,则根据 2vqvB m R 知 qBRv m 则最大动能为 2 2 2 21 2 2Km q B RE mv m 与加速的电压无关,故 A 错误; B.电场的变化周期与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相等,若高频交流电的频率增加为原来 2 倍,则 T 为原来 一半,而 2 mT Bq ,则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 2 倍。故 B 正确; C.氦核的比荷为 1 2 ,氚核的比荷为 1 3 ,根据 2 mT Bq 可知,若该加速器对氦核加速,则高频交流电的 周期应变为原来的 3 2 倍,频率为原来的 2 3 .故 C 错误; D.最大动能 2 2 2 21 2 2Km q B RE mv m 若该加速器对氦核加速,则氦核的最大功能是氘核最大功能的 2 倍。故 D 正确。 故选 BD 。 9.如图,正点电荷固定在 O 点,以 O 为圆心的同心圆上有 a、 b、c 三点,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 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运动到 b 点,速率分别为 va、vb.若 a、b 的电势分别为 φa、φb,则 A. a、c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粒子的比荷 2 2 2( ) a b a b v vq m C.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 b 点的加速度 D.粒子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A. 根据正点电荷电场的特征可知, a、 c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 A 错误; B.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由能量守恒定律, 21 2 amv -qφa= 21 2 bmv -qφb, 解得 2 2v v 2( ) a b a b q m , 选项 B 正确; C.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可知,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粒子在 a 点所受的库仑力大于在 b 点所受的 库仑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 b 点的加速度,故 C 正确; D.电荷量为 -q 的粒子粒子从 a 点移到 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大,选项 D 错误. 10.如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 T 1 和降压变压器 T 2 向用户供电,已 知输电线的总电阻 R=10Ω ,降压变压器 T 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4:1,副线圈与用电器 R 0组成闭合电 路 .若 T 1、T 2 均为理想变压器 , T 2 的副线圈两端电压. 220 2 sin100U t (V ),当用电器电阻 R 0=ll Ω 时 ( ) A.通过用电器 R0 的电流有效值是 20A B.当用电器的电阻 R0 减小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 C.发电机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为 100 Hz D.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4650W 【答案】 AD 【解析】 【详解】 A. 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有效值为 U= 220 2 2 2 mU V=220V ,负载电阻为 11Ω,所以通过 R0 电流的有效值是 20A ,故 A 正确; B. 当用电器的电阻 R0 减小时,由于电压不变,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大,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增大, 故 B 错误; C. 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频率不变,则交流电的频率 f= ω /2 π =50Hz.故 C 错误; D. 根据 I 3:I 4=n 4: n3 得,输电线上的电流 I 3=5A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P 损= 2 3I R =25×10W=250W , 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P3=U 4I 4=220×20W=4400W ,则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P=P3+P 损 =4400+250W=4650W. 故 D 正确; 故选 AD 【点睛】 在输电的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不变,结合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用电器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 过用电器的电流,结合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求出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11.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 A 、B、C 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 量为 2×10-5 C,质量为 1 g 的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从 C 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 B 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 E=100 N/C B.由 C 点到 A 点电势逐渐减小 C.由 C 到 A 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D.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500 V 【答案】 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 v—t 图象可知物块在 B 点的加速度最大 24 0 2m/s 7 5 va t 所受的电场力最大为 3 31 10 2 2 10 NF ma 故 B 点的场强最大为 3 5 2 10 100N/C 2 10 FE q 故 A 正确; B.根据两个等量的同种正电荷, 其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由 O 点沿中垂线指向外侧, 故由 C 点到 A 点电势逐渐减小, B 正确; C.根据 v—t 图象可知 C 到 A 的过程中物块的速度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 C 错误; D.由 A 到 B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 21 1 0.01J 2 2AB k B AW E mv mv 又因 AB ABW qU 故 5 0.01 V 500V 2 10 AB AB WU q 故 D 正确。 故选 ABD 。 12.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自 t=0 时刻起对其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在物体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0 2 t 时刻物体速度最大 C.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为 0gt D. 0t 时刻物体到达最高点 【答案】 B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得力 F 与时间的关系为 0 22 mgF mg t t ,则可得物体的合外力与时间的关系为 0 2 A mgF mg t t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0 2F ga g t m t 合 ,则可知物体先向 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然后再向下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在上升 过程中,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即 0 2 0gg t t ,可得 0 1 2 t t ,故 A 错误, B 正确;由初速度大 小为零,所以末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大小,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加速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所以最大 速度大小为 0 0 0 1 2 2 4m tgv v gt ,故 C 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 t=t 0 时,加速度为 a g ,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规律可知,此时间速度减小为 0,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故 D 正确。故选: BD。 三、实验题 :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3.某实验小组要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 (1)对于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A.将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C.要保证长木板水平 D.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木块 (2)按正确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50Hz 的交流电源,纸 带上的点每 5 个点取 1 个记数点, 但第 3 个记数点没有画出, 则该木块的加速度 a _____ 2m/s ;(结果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木块的质量为 M ,钩码的质量为 m ,则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用 M 、 m 、 a 、 g 表示结果) 。 【答案】 C 0.737 ( )mg m M a Mg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B .本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选项 AB 错误; C.为了能使木块对长木板的正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长木板必须水平,选项 C 正确; D.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再释放木块,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2)[2] 每打 5 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0.1s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公式 2x aT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则有 2 45 12 3x x aT 求得 20.737m/sa 。 (3)[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mg Mg m M a 求得 ( )mg m M a Mg 。 14.如图甲所示装置,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A.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B.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 C. “研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关系 (1)在 A、B、C 这三个实验中, ______需要平衡摩擦阻力. (2)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M ,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且将 mg 视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为此需要满足 .m M 前述 A、B、C 三个实验中, ______不需要满足此要求. (3)如果用此装置做 “研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关系这个实验, 由此可求得如图乙纸带上由 O 点到 D 点所对应的运动过程中,盘和砝码受到的重力所做功的表达式 W ______,该小车动能改变量的表达式 kEV ______.由于实验中存在系统误差,所以 W______ .(kEV 选填 “小于 ”、“等于 ”或 “大于 ”) . 【答案】 BC A 4mgs 2 5 3 2 ( ) 8 M s s T 大于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原理与实验注意事项分析答题.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打 D 点的速度, 然后根据重力势能 与动能的计算公式分析答题. 【详解】 : 1 在 A、B、C 这三个实验中,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研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关系,都需要 平衡摩擦阻力; 故选 BC . 2 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M ,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且将 mg 视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为此需要满足 .m M= 前述 A、B、C 三个实验中,实验 A 只需要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不需要满足此要求; 故选 A. 3 纸带上由 O 点到 D 点所对应的运动过程中,盘和砝码受到的重力所做功的表达式: 4W mgs ; 打 D 点时的速度: 5 3 2D s sv T , 则小车动能的改变量: 2 25 3 5 3 2 ( )1 ( ) 2 2 8k s s M s sE M T T ; 由于实验中存在系统误差,所以盘和砝码受到的重力所做功 W 大于小车动能的增量 kEV . 故答案为 1 BC 2 A 43 mgs ; 2 5 3 2 ( ) 8 M s s T ; 大于 【点睛】 此题涉及到三个高中物理的重要实验,基本装置都相同,只是实验的原理及目的不同;关键是弄清每个实 验的原理及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做到融会贯通不混淆.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5.如图所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 MN 、PQ,其交点为 O。MN 一侧有电场强度为 E 的匀强场(垂直 于 MN 向上) ,另一侧有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一质量为 m 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 PQ 线上 的 A 点,沿平行于 MN 方向以速度 0v 射出,从 MN 上的 C 点(未画出)进入磁场,通过 O 点后离开磁 场,已知 OA h , 2OC h 。求: ( 1)带电粒子的电荷量 q; (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答案】 (1) 2 0 2 mvq Eh (2) 0 2EB v 【解析】 【详解】 ( 1)设粒子的电量为 q,研究 A 到 C 的运动 21 2 Eqh t m ① 2h=v 0t ② 由①②得: 2 0 2 mvq Eh ③ ( 2)研究粒子从 A 到 C 的运动 2 y hv t ④ 可得 vy =v 0 ⑤ 0 tanθ 1yv v θ =45° 02v v ⑥ 研究粒子从 C 作圆周运动到 O 的运动,令磁场强度为 B,由 2vqvB m R ⑦ 由几何关系得 2Rsin θ =2h ⑧ 由⑥⑦⑧解出 0 2EB v 16.滑板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活动。如图甲所示,滑板运动员以某一初速度从 A 点水平离开 h=0.8m 高的平台,运动员(连同滑板)恰好能无碰撞的从 B 点沿圆弧切线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然后由 C 点 滑上涂有特殊材料的水平面, 水平面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从 C 点起按图乙规律变化, 已知圆弧与水平面 相切于 C 点, B、C 为圆弧的两端点。圆弧轨道的半径 R=1m ; O 为圆心,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53°,已 知 210m/sg , sin 37 0.60o , cos37 0.80o ,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连同滑板)质量 m=50kg ,可 视为质点,试求: (1)运动员(连同滑板)离开平台时的初速度 v0; (2)运动员(连同滑板)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 (3)运动员(连同滑板)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 (1)3m/s; (2)2150N ,竖直向下; (3)3.55m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运动员从 A 平抛至 B 的过程中, 在竖直方向有 2 2yv gh ① 在 B 点有 0 tanyv v ② 由①②得 0 3m/sv ③ (2)运动员在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到 C 处时,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C N vF mg m R ④ 运动员从 A 到 C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2 2 0 1 11 cos53 2 2Cmg h R mv mv ⑤ 联立③④⑤解得 2150NF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对轨道的压力为 2150N NF F N 方向竖直向下; (3)运动员经过 C 点以后,由图可知: 1 0.5x m, 0.5 2 1 1 1 2 2Cmv mgx 设最远距离为 x,则 1x x ,由动能定理可得: 2 1 1 1 1 2 2 mv mgx mg x x ⑥ 由⑤⑥代值解得 x=3.55m 17.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长 λ =0.8m,质点 p 的坐标 x=0.32m .从 此时刻开始计时. ①若每间隔最小时间 0.4s 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②若 p 点经 0.4s 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③若 p 点经 0.4s 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答案】① 2 m/s ②0.3 m/s ③( 0.8+n)m/s(n=0 ,1,2, 3,⋯ ) 【解析】 【详解】 ①依题意,周期 T=0.4 s ,波速 v= T = 0.8 0.4 m/s=2 m/s . ②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当 x=0.2m 的振动传到 p 点, p 点恰好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 波传播的距离 △x=0.32 m ﹣0.2 m=0.12 m 波速 v= x t = 0.12 0.4 m/s=0.3 m/s. ③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若 p 点恰好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 △x=0.32 m , 由周期性,可知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x=(0.32+ 2 n)m(n=0 ,1,2, 3,⋯) 可能波速 v= x t = 0.80.32 2 0.4 n m/s= (0.8+n) m/s( n=0,1,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