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第2讲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第2讲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作业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2讲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年浙江卷)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到t=40 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 A.0 B.30 m C.750 m D.1 200 m ‎【答案】C ‎2.(2019年湖南怀化一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6 s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 B.5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C.4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 D.5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 ‎【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4~5.5 s内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A项错误;5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二者相距最远,D项正确,B、C项错误.‎ ‎3.(2019年山西名校模拟)近年来冬季里,我市雾霾天气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许多,保证雾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如图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B.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 m C.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 m ‎【答案】B ‎4.(2018年贵州安顺监测)我国选手谢思埸在2018年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夺得男子三米跳板冠军,如图所示为谢思埸(可视为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时,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他离开跳板时为计时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t2时刻达到最高点 D.t1~t2时间内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B ‎5. (2020届湖南名校联考)某实验小组打算制作一个火箭.甲同学设计了一个火箭,质量为m,可提供恒定的推动力,推力大小为F=2mg,持续时间为t.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二级推进的方式,即当质量为m的火箭飞行经过时,火箭丢弃掉的质量,剩余时间,火箭推动剩余的继续飞行.若采用甲同学的方法火箭最高可上升的高度为h,则采用乙同学的方案火箭最高可上升的高度为(重力加速度取g,不考虑燃料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  )‎ A.1.5h B.2h C.2.75h D.3.25h ‎【答案】C ‎【解析】对甲同学的火箭,t时间内的加速度恒为a1,F-mg=ma1,a1=g,t时刻的速度v1=a1t,上升的高度h=gt2+=gt2.对乙同学的火箭,在0~内的加速度a2=a1=g,时刻的速度为v2=a2=gt;在~t内加速度为a2′,则F-mg=ma2′,则a2′=3g,在t时的速度v2′=v2+a2′=2gt,上升的高度为h2=++=2.75gt2=2.75h ‎.C正确,A、B、D错误.‎ ‎6.(2019年淄博三模)如图所示,某宾馆大楼中的电梯下方固定有4根相同的竖直弹簧,其劲度系数均为k.这是为了防止电梯在空中因缆绳断裂而造成生命危险.若缆绳断裂后,总质量为m的电梯下坠,4根弹簧同时着地而开始缓冲,电梯坠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大小为5g(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坠到最低点时,每根弹簧的压缩长度为 B.电梯坠到最低点时,每根弹簧的压缩长度为 C.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梯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梯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C ‎【解析】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4kx-mg=ma,其中a=5g,解得x=,A、B错误;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先大于弹力,电梯向下先加速运动,当重力小于弹力时,电梯的加速度向上,电梯向下做减速运动,则电梯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正确,D错误.‎ ‎7.(2019年江西名校联考)南方气温偏低,经常存在冰冻现象.某校方同学和阳同学(校服材质一样)先后从倾斜坡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最终两人停在水平冰面上,如图所示(两人均可视为质点,且不计人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根据上述信息,不能确定方、阳两人(  )‎ A.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B.最终两人停在水平冰面上同一位置 C.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D.运动的时间相等 ‎【答案】C ‎【解析】设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为s1,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s2,斜面的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1,可得a1‎ ‎=gsin θ-μgcos θ,所以两人在斜面下滑时加速度相同,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v=2a1s1,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s1sin θ-μmgcos θ·s1-μmgs2=0-0,则得s2=-s1cos θ,可知s1、μ、θ相同,则知最终两人停在水平冰面上同一位置,同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运动时间也相同,故两人运动的总时间相等.由上知不能确定两人质量关系,故不能确定摩擦力相等,也不能判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所以机械能损失不一定相等,故不能确定方、阳两人损失的机械能是否相等.‎ ‎8.(2019年山东聊城三模)在冰壶比赛中,红壶以一定速度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如图甲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已知两冰壶质量相等,由图象可得(  )‎ A.红、蓝两壶的碰撞可能是弹性碰撞 B.碰撞后,蓝壶的瞬时速度为0.8 m/s C.碰撞后,红、蓝两壹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6‎ D.碰撞后,红、蓝两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5∶4‎ ‎【答案】BD ‎【解析】设碰后蓝壶的速度为v,碰前红壶的速度v0=1.0 m/s,碰后速度为v0′=0.2 m/s,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0+mv,解得v=0.8 m/s,碰撞过程两壶损失的动能为ΔEk=mv-mv′-mv2=0.16m>0,所以红蓝两壶碰撞过程是非弹性碰撞,A错误,B正确;设碰撞后,蓝壶经过t时间停止运动,根据三角形相似法知=,解得蓝壶运动时间t蓝=5 s,由图示图线可知,红壶的加速度大小a红===0.2 m/s2,碰撞后红壶的运动时间t红===1 s,则碰撞后红、蓝壶运动时间之比为1∶5,C错误;蓝壶的加速度大小a蓝===0.16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解得动摩擦因数μ=,则红、蓝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D正确.‎ ‎9.(2018年武汉调研)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加恒力F,使两物体一起沿恒力F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恒力F方向平行),‎ 分析对比下列四种情况下两物体间轻绳的张力大小T和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正确的是(  )‎ ‎         ‎    ‎ ‎         ‎   A.四种情况中 (3)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其他三种情况 B.四种情况中(4)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其他三种情况 C.四种情况中(3)的轻绳张力一定小于其他三种情况 D.四种情况轻绳的张力一定一样大 ‎【答案】AD ‎【解析】(1)中加速度满足F-(M+m)gsin θ-μ(M+m)gcos θ=(M+m)a1,对m有T1-mgsin θ-μmgcos θ=ma1,解得a1=-gsin θ-μgcos θ,T1=.(2)中加速度满足F-(M+m)gsin θ=(M+m)a2,对m有T2-mgsin θ=ma2,解得a2=-gsin θ,T2=.(3)中加速度满足F=(M+m)a3,对m有T=ma3,解得a3=,T3=.(4)中加速度满足F-(M+m)g=(M+m)a4,对m有T4-mg=ma4,解得a4=-g,T4=.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2019年陕西宝鸡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0 kg和2.0 kg的物体A和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物体B的右侧与一轻质滑轮相连,现将一根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离B足够远的位置,另一端跨过轻质滑轮连接在物体A上,轻绳保持水平方向,初始时刻,物体A在水平力F=20 N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轻绳上拉力的大小;‎ ‎(2)t=2 s时滑轮对物体B做功的瞬间功率.‎ ‎【答案】(1)8.0 N (2)128 W ‎【解析】(1)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轻绳上的拉力为T,对A、B分别受力分析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对于A有F-T-μmAg=mAaA ‎ 对于B有2T-μmBg=mBaB 据题意可知aA=2aB 代入数据得T=8.0 N.‎ ‎(2)由上述各式可求得aA=8 m/s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B在t=2 s时的速度vB=aBt=8 m/s 所以滑轮对物体B做功的瞬时功率P=2T×vB=128 W.‎ ‎11.如图甲所示,由斜面AB和水平面BC组成的物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斜面AB部分光滑,AB长度为s=2.5 m,水平部分BC粗糙.物块左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时示数为正值,被拉时为负值.上表面与BC等高且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DE紧靠在物块的右端,木板DE质量M=4 kg,长度L=1.5 m.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且经B点由斜面转到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滑块从A到C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    ‎ ‎            甲          乙    ‎ ‎(1)斜面AB的倾角θ;‎ ‎(2)滑块的质量m;‎ ‎(3)滑块到达木板DE右端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30° (2)2 kg (3)1 m/s ‎【解析】(1)在0~1 s内滑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 mgsin θ=ma x=at2‎ 由题图乙知t=1 s 解得sin θ=,即θ=30°.‎ ‎(2)在0~1 s内对物块ABC受力分析 mgcos θ·sin θ-F=0‎ 由题图乙知F=5 N 解得m=2 kg.‎ ‎(3)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 vB=at=gtsin θ=5 m/s ‎1~2 s内滑块在BC部分做减速运动μmg=ma′‎ 对物块,由图象知μmg=F=4 N 解得a′=2 m/s2,μ=0.2‎ 滑块到达C点时 vC=vB-a′t=vB-μg·t=3 m/s 滑块滑上木板DE时 对滑块:-μmg=ma1‎ 对木板:μmg=Ma2‎ 解得a1=-2 m/s2,a2=1 m/s2‎ 设滑块在木板上的滑行时间为t,有 x滑块=vCt+a1t2‎ x木板=a2t2‎ L=x滑块-x木板 解得t=1 s 此时,滑块速度 v滑块=vC+a1t=1 m/s 木板速度v木板=a2t=1 m/s 滑块恰好滑到木板右端,速度为1 m/s.‎ ‎12.(2020届武汉调研)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 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 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 m.求:‎ ‎(1)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 ‎(3)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为10 m/s,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答案】(1)2 s (2)2 m/s (3)2 s ‎【解析】(1)在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较小、传送时间较长时,物体从A到B需经历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过程,设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 t1+vt2=10 m t1+t2=6 s 解得t1=2 s.‎ ‎(2)为使物体从A至B所用时间最短,物体必须始终处于加速状态,由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其加速度也不变.而a==1 m/s2‎ 由2aL=v 得vmin=2 m/s.‎ ‎(3)传送带速度为v=10 m/s>2 m/s,物体一直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加速运动,设物体从A至B所用最短的时间为t,则at2=L t== s=2 s.‎ ‎13.(2019年江苏卷)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B、a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B.‎ ‎【答案】(1) (2)aB=3μg aB′=μg ‎(3)2 ‎【解析】(1)由牛顿运动定律知,A加速度的大小aA=μg 匀变速直线运动2aAL=v 解得vA=.‎ ‎(2)设A、B的质量均为m 对齐前,B所受合外力大小F=3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maB,得aB=3μg 对齐后,A、B所受合外力大小F′=2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2maB′,得aB′=μg.‎ ‎(3)经过时间t,A、B达到共同速度v,位移分别为xA、xB,A加速度的大小等于aA 则v=aAt,v=vB-aBt xA=aAt2,xB=vBt-aBt2‎ 且xB-xA=L 解得vB=2.‎ ‎14.(2019年湖南名校开学考)‎ 某电视台娱乐节目在游乐园举行家庭搬运砖块比赛活动.比赛规则是:如图甲所示向滑动行驶的小车上搬放砖块,且每次只能将一块砖无初速度(相对地面)地放到车上,车停止时立即停止搬放,以车上砖块多少决定胜负.已知每块砖的质量m=0.8 kg,小车的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比赛过程中车始终受到恒定牵引力F=20 N的作用,未放砖块时车以v0=3 m/s的速度匀速前进.获得冠军的家庭上场比赛时每隔T=0.8 s搬放一块砖,从放上第一块砖开始计时,图乙中仅画出了0~0.8 s内车运动的v-t图象,g取10 m/s2.求:‎ ‎(1)小车的质量及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车停止时,车上放有多少块砖?‎ ‎【答案】(1)8 kg 0.25 (2)5‎ ‎【解析】(1)小车的上表面光滑,砖块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放上砖块后小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设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未放砖块时μMg=F 放上第一块砖后,对小车有F-μ(m+M)g=Ma1‎ 即-μmg=Ma1‎ 由v-t图象可知a1= m/s2=-0.25 m/s2‎ 解得μ=0.25,M=8 kg.‎ ‎(2)同理,放上第二块砖后,对小车有-2μmg=Ma2‎ 代入数据解得a2=-0.5 m/s2‎ ‎0.8 s内速度改变量Δv2=a2T=-0.4 m/s 放上第三块砖后小车的加速度为 a3=-3μ=-0.75 m/s2‎ ‎0.8 s内速度改变量 Δv3=a3T=-3×0.2 m/s=-0.6 m/s 则放上第n块砖后小车的加速度 an=-n×0.25 m/s2=0.25n m/s2(n=1,2,3…)‎ ‎0.8 s内速度改变量Δvn=-0.2n m/s(n=1,2,3…)‎ 所以Δv=Δv1+Δv2+Δv3+…+Δvn=-(1+2+3+…+n)×0.2 m/s 而Δv=0-3 m/s=-3 m/s 联立解得n=5‎ 即当小车停止时,车上有5块砖.‎ ‎15.如图,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长度L=2.55 m的薄板A,其上面以ab为分界线由两种不同材料拼接而成(其中ab以上部分光滑,长度为L1=0.75 m),下表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在薄板A的上表面左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同时将A、B由静止释放.已知B与A的上表面ab以下部分的动摩擦因数μ2=0.25,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5.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物块B从薄板A上滑到斜面上时速度不变,取g=10 m/s2,(sin 37°=0.6)求:‎ ‎(1)B在A上滑动的时间;‎ ‎(2)从A、B分离到A在斜面上追上B经历的时间.‎ ‎【答案】(1)1 s (2)10.5 s ‎【解析】(1)刚释放时,对物块B,设其加速度为a1‎ mgsin θ=ma1‎ 对木板A分析有 Mgsin θ<μ1(m+M)gcos θ B在A的上部分滑动时,A保持静止.设B刚离开上部分时速度为v1,有v=2a1L1‎ 解得v1=3 m/s B在A的上部分滑动时间为t1,有v1=a1t1‎ 解得t1=0.5 s B在A的下部分滑动时,设B的加速度为a2,A的加速度为a3,该过程的时间为t2,B的位移为x1,A的位移为x2‎ mgsin θ-μ2mgcos θ=ma2‎ Mgsin θ+μ2mgcos θ-μ1(M+m)gcos θ=Ma3‎ 解得a2=4 m/s2,a3=1.6 m/s2‎ x1=v1t2+a2t x2=a3t x1-x2=L-L1‎ 解得t2=0.5 s B在A上滑动的时间为t,则 t=t1+t2=1 s.‎ ‎(2)设物块B离开薄板A时,物块B和薄板A的速度分别为v2和v3‎ v2=v1+a2t2‎ v3=a3t2‎ 解得v2=5 m/s,v3=0.8 m/s B滑到斜面上后,设B的加速度为a4,A的加速度为a5‎ mgsin θ-μ3mgcos θ=ma4‎ Mgsin θ-μ1Mgcos θ=Ma5‎ 得a4=2 m/s2,a5=2.8 m/s2‎ B滑到斜面上后到A、B再次相遇时间为t3,位移为x3‎ x3=v2t3+a4t x3=v3t3+a5t 解得t3=10.5 s.‎ ‎16.(2019年山东青岛统考)如图所示为某自动控制系统的装置示意图,装置中间有一个以v0=3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左端点M与光滑水平面相切,水平面左侧与一倾角α=37°的光滑斜面平滑连接.靠近斜面底端的P点处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当小物块b每次向右经过P点时都会被系统瞬时锁定从而保持静止.传送带N端与半径r=0.2 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相切,小物块a从圆弧最高点由静止下滑后滑过传送带,经过M点后控制系统会使静止在P点的小物块b自动解锁,之后两物块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已知两物块的质量mb=2ma=2 kg,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MN间的距离L=1.2 m, 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块a运动到N点时受到的支持力;‎ ‎(2)物块b第一次沿斜面上滑的时间;‎ ‎(3)两物块在第n次碰撞后到第n+1次碰撞前,物块a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的摩擦热.‎ ‎【答案】(1)30 N (2) s  (3) J ‎【解析】(1)对物块a沿圆弧从最高点由静止下滑到N点,运用动能定理可得mgr=mv-0,解得v1==2 m/s 对物块a运动到N点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mag=ma,解得FN=30 N ‎(2)小物块a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加速度a1==2.5 m/s2‎ 设小物块a加速到3 m/s前进的距离为x,则x= =1 mtb1‎ 因此小物块a从传送带上返回再次与静止的b物块发生碰撞.经过n次碰撞后小物块a获得的速度van=nv2= m/s 小物块a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Δx=v0tan+tan+v0tan-tan= 故生成的热量Q=μmagΔx=2mav0van= J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