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1.日本福岛核电站曾因大地震及海啸而产生核灾难,从而凸显出安全使用核能发电的重要性.铀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其中原子核只有在被能量很大的快中子轰击时,才能发生裂变且概率很小;而原子核吸收慢中子后即可产生核分裂,分裂后获得的能量可用来发电.下列关于铀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重核裂变方程 B. 是重核裂变方程 C. 核裂变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属于热核反应 D. 核裂变后释放的中子不能引起下一次核裂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是铀核被中子轰击后裂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 所以此反应为核裂变,所以该反应是重核裂变方程.故A正确. B. 是重核的衰变方程.故B错误. C. 链式反应只需要中子去轰击即可,不需要很高的温度.故C错误. D. 原子核吸收慢中子后,每次核裂变后释放的中子仍可以引起下一次核裂变.故D错误. 2.如图为某种未来宇航员乘坐的飞行器的理想模型,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中感受到“重力”飞行器在航行中通过自转创造“重力”,则此“重力方向”为 A. 竖直向下 B. 沿半径指向线飞行器圆心 C. 沿半径背离飞行器圆心 D. 沿飞行器转动的切线方向 【答案】C 【解析】 宇航员是靠环对他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的,这时宇航员会对飞行器底面产生压力,相当于宇航员受到的等效重力方向是背离圆环中心,故选C. 点睛:本题题型新颖,关键知道空间站中的物体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知道等效重力等于环对人的支持力. 3.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T,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v2" B.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C.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T>G D.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T=G 【答案】C 【解析】 A、B、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个运动,设两段绳子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得:v2=v1sinθ,所以v1>v2,故A、B均错误.C、D、而θ逐渐变大,故v2逐渐变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T>G,故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正确将小车的运动按效果进行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应用.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110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4: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 B.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7.5W D. 变压器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s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u=220sin100πt(V),可得电源的有效值为;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故A错误.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副线圈的电流,由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得原线圈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为.故B错误.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求输出功率为,即输出功率为.故C正确. D.由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u=220sin100πt(V),可得,解得周期为.故D错误. 5.如图所示,质量为m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已知sin 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 A. 0.3 B. 0.4 C. 0.5 D. 0.6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又,联立解得:,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又,联立解得:,故选A. 6.图示为儿童乐园里“空中飞椅”的简化模型,座椅通过钢丝绳与顶端转盘相连接.己知“空中飞椅”正常工作时转盘的转速一定,顶端转盘的半径为r,绳长为L,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座椅中人的质量为m,转动过程座椅可以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则 A. 座椅转动的角速度 B. 人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C. 座椅转动的角速度 D. 人受到座椅的作用力为 【答案】CD 【解析】 【详解】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受力如图所示 B.由几何知识可知,人受到的合力为.故B错误 AC. 人受到的合力为提供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解之得.故A错误,C正确. D. 由几何知识可知,人受到座椅的作用力为.故D正确. 7.“跳一跳”小游戏需要操作者控制棋子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使其能跳到旁边平台上.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为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其最高点离平台的高度为h,水平速度为v;若质量为m的棋子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棋子从最高点落到平台上所需时间t= B. 若棋子在最高点的速度v变大,则其落到平台上的时间变长 C. 棋子从最高点落到平台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mgh D. 棋子落到平台上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从最高点速度水平,只受重力做平抛运动,由得:;A项正确. B、下落时间只与竖直高度有关,与初速度v无关,B项错误. C、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mgh,C项正确. 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D项错误. 故选AC. 【点睛】斜上抛运动可以由运动的分解和运动的对称性分析. 8.如图所示,矩形的四个顶点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ab=2bc=4m,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18 V,b点电势为10 V,c点电势为6 V.一质子从a点以的速度射入电场,v0与ab边的夹角为45°,一段时间后质子经过ab中点e,不计质子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d点电势为12 V B. 质子从a到b电势能减小了8 eV C. 电场强度大小为 D. 质子从a到e所用时间为 【答案】BD 【解析】 【详解】由匀强电场相互平行的两条线电势差之比等于距离之比可知代入数据可得,故A错误;质子从a点到b点由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可知,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减少多少,因此电势能减少8eV,故B正确;从图中可知dc的中点h的电势为10v,因此作图如下,可知bh为等势线,电场线垂直于等势线,因此CE为电场线,由平面几何可知,由,故C错误;质子运动的方向和电场线垂直,因此电子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电场线方向即L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e点,,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129分) 9.如图1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实验得到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坐标,以加速度a为横坐标,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为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3所示.已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 【答案】 (1). (1)2.4; (2). (2) 【解析】 【详解】(1)加速度. (2)滑块受到的拉力T为弹簧秤示数的两倍,即:T=2F,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f=ma,解得力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式为: ,由图象所给信息可得图象截距为:,解得. 【点睛】本题重点是考察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及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对这种创新类型的题目,应仔细分析给定的方案和数据,建立物理模型. 10.某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 待测的干电池一节 B. 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RA=1.0Ω) C.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Rv约lkΩ) D. 滑动变阻器R(0∼20Ω,l.0A) E. 开关和若干导线 (1)该同学考虑到电流表内阻已知,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择______图(选填“甲”或“乙”)作为实验电路. (2)右图是该同学根据合理电路所绘出的U-I图象(U、I分别为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根据该图象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乙 (2). (3). 【解析】 【详解】(1 )利用图乙的接法,可以把电流表的内阻等效为电源的内阻,同时还避免了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的电流表测得就是干路中的电流,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结合图象可得其斜率为,可得,所以电源的内阻为.由图象可知当时,,把这组数据代入,可得. 11.如图所示,在高为2L的光滑桌面上的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在桌面右端的正上方通过一长为L轻绳悬挂一小球B,小球B刚好与桌面接触.弹簧的右端与小球A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用一水平力推小球A,使弹簧压缩,其弹性势能为Ep时从静止释放,小球A离开弹簧后又运动一段距离与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小球B摆动到最高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小球A落到水平面上时水平距离为,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是g.试求弹簧的弹性势能EP的值. 【答案】 【解析】 【详解】弹簧的弹性势能EP转化为小球A的动能,则有 AB两小球发生弹性碰撞有:mAv0=mAvA+mBvB 能量守恒: 碰撞后,对于小球B有:mBgL(1-cos600)= 对于小球A,做平抛运动有: 由以上几式联立解得: EP =mgL 1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一象限内存在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电场强度E1=40N/C;第四象限内存在一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2×10-3kg带正电的小球,从M(3.64m,3.2m)点,以v0=1m/s的水平速度开始运动.已知球在第一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P(2.04m,0)点进入第四象限后经过y轴上的N(0,-2.28m)点(图中未标出).(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2)小球由P点运动至N点的时间 【答案】(1)2T(2)0.6s 【解析】 试题分析:(1)可知:qE1=mg 解得: 分析如图: 可得:R=2m θ=370 由,解得B=2T (2)小球进入第四象限后受力分析如图; 可知小球进入第四象限后所受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即 轨迹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得:lQN=0.6m 由lQN=v0t ,解得t=0.6s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征 B.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E. 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由液晶的特性可知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征,故A正确; B.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 C.如果压强不变,由 知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又因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由: ΔU=W+Q 知气体从外界吸热,故C正确; D.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D正确; E.相对湿度是所含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比值,故E错误。 故选ACD. 14.如图所示,面积的轻活塞A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B内,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高度足够大在活塞上放一重物,质量为,静止时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摩擦不计,大气压强为,温度为,g取.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重物去掉,求活塞A移动的距离; 若加热汽缸B,使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求活塞A移动的距离. 【答案】(1) (2) 【解析】 ①以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态压强 初状态体积 末状态压强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活塞移动距离 ②加热气缸,气体做等压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 活塞移动距离 点睛:根据平衡条件分别求出重物去掉前后气体的压强,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求重物去掉后的气柱的长度,可求活塞移动距离;加热气缸,气体压强不变,由查理定律可求重物加热后的气柱的长度,可求活塞移动距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一定由弹簧的弹力提供 B. 单摆振动的周期,一定等于它固有周期 C. 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如果波速变大,那么波长一定变大 D.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有时可能比振动减弱的点的位移小 E.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发出的波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CDE 【解析】 【详解】A.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的,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振子的合力提供,故A错误; B.自由摆动的单摆振动周期,一定等于它的固有周期;若单摆做受迫振动,则它的周期不一定等于其固有周期,而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故B错误; C.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由波速v=f知,如果波速变大,那么波长一定变大,故C正确; D.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点的振幅大,由于位移是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所以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有时可能比振动减弱的点的位移小,故D正确; E.多普勒效应说明观察者与波源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但波源的频率不变,故E正确. 16.如图所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30°,AC边长为L ,一束单色光从AC面上距A为的D点垂直于AC面射入,恰好在AB面发生全反射.已知光速为c,求: ①该介质的折射率n; ②该光束从射入该介质到第一次穿出经历的时间t. 【答案】(1) 2 (2) 【解析】 试题分析:(i)由于光线垂直于AC面射入,故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30°,由题意知,光线恰好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全反射条件可求得:n=解得n=2. (ii)由图可知,DF=ADtan 30°= FE=2DF=, EG=ECcos 30°= 故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距离为:s=DF+FE+EG= 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考点:主要考查光的全反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