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和多过程问题课件(40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和多过程问题课件(40张)

微型专题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和多过程 问题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索引 重点探究 启迪 思维 探究重点 达标检测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重点探究 1. 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求恒力做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做功,同时因为不涉及变力作用的过程分析,应用非常方便 . 2. 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是最常用的方法,当物体受到一个变力和几个恒力作用时,可以用动能定理间接求变力做的功,即 W 变 + W 其他 = Δ E k . 一、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例 1   (2018· 杭西高高一 4 月测试 ) 如图 1 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直轨道 AB 和圆弧轨道 BC 组成,小球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后又滑上半径为 R = 0.4 m 的圆弧轨道 .( g = 10 m/s 2 ) 答案 解析 图 1 (1) 若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刚好能滑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C ,求斜面高 h ;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小球刚好到达 C 点,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 m , 解得: h = 2.5 R = 2.5 × 0.4 m = 1 m ; (2) 若已知小球质量 m = 0.1 kg ,斜面高 h = 2 m ,小球运动到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mg ,求全过程中摩擦阻力做的功 . 答案 解析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从 A 到 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W f = 0.8 J. 图 1 从 B 至 C 小球所受的摩擦力是变力 ( 大小、方向都变 ) ,求变力的功不能直接应用功的公式,通常用动能定理求解 . 总结 提升 针对训练 1   (2018· 余姚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 如图 2 所示,一半径为 R 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 m 的质点自轨道端点 P 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 Q 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 2 mg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质点自 P 滑到 Q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为 答案 解析 √ 图 2 解析   质点 经过 Q 点时,由重力和轨道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 牛 顿 第二定律得 F N - mg = m , 由题有 F N = 2 mg ,可得 v Q = , 质点自 P 滑 到 Q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 - W f = m v Q 2 ,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为 mgR ,选项 C 正确 . 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包含多个运动阶段,可以选择分段或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 (1) 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时,将复杂的过程分割成一个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的做功情况和初、末动能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每个子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列式,然后联立求解 . 二、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2) 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分析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的做功情况,分析每个力做的功,确定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总功,然后确定整个过程的初、末动能,针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 当题目不涉及中间量时,选择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更方便 . 注意: 当物体运动过程中涉及多个力做功时,各力对应的位移可能不相同,计算各力做功时,应注意各力对应的位移 . 计算总功时,应计算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 例 2  如图 3 所示,右端连有一个光滑弧形槽的 水 平 桌面 AB 长 L = 1.5 m ,一个质量为 m = 0.5 kg 的 木 块 在 F = 1.5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 A 端 由 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 B 端 时撤 去拉力 F , 木块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 ,取 g = 10 m/s 2 . 求 : 答案 解析 图 3 (1) 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 ( 木块未离开弧形槽 ) ; 答案   0.15 m 解析   设 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木块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 从木块开始运动到沿弧形槽上升到最大高度处,由动能定理得: FL - F f L - mgh = 0 其中 F f = μF N = μmg = 0.2 × 0.5 × 10 N = 1.0 N (2) 木块沿弧形槽滑回 B 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 答案 解析 答案   0.75 m 图 3 解析   设木块离开 B 点后沿桌面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x . 由动能定理得: mgh - F f ′ x = 0 F f ′ = μmg 解析   以 A 为研究对象,设其受到杆的拉力为 F , 代入 数据 v 1 = 1 m/s ,可 得 , 即 A 受到杆的支持力为 16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A 对杆的作用力为压力,大小为 16 N. 针对训练 2  如图 4 所示,质量 m = 1 kg 的木块静止在高 h = 1.2 m 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 ,用水平推力 F = 20 N ,使木块产生位移 l 1 = 3 m 时撤去,木块又滑行 l 2 = 1 m 后飞出平台,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 g 取 10 m/s 2 ) 答案 解析 图 4 答案   11.3 m/s 解析   解法一  取木块为研究对象,其运动分三个过程,先匀加速前进 l 1 ,后匀减速前进 l 2 ,再做平抛运动,对每一过程,分别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v 3 ≈ 11.3 m/s 解法二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v ≈ 11.3 m/s 动能定理常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相结合,解决这类问题要特别注意: (1) 与平抛运动相结合时,要注意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如分解位移或分解速度求平抛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 (2) 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相结合时,应特别注意隐藏的临界条件: ① 有支撑效果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 v min = 0 . ② 没有支撑效果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 v min = . 三、动能定理在平抛、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例 3   (2018· 金华市十校联考 ) 如图 5 所示,质量 m = 0.2 kg 的小物块,放在半径 R 1 = 2 m 的水平圆盘边缘 A 处,小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1 = 0.8. 圆心角为 θ = 37° 、半径 R 2 = 2.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 BC 与水平轨道光滑连接于 C 点,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2 = 0.5. 开始圆盘静止,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绕过圆心 O 1 的竖直轴缓慢加速转动,某时刻小物块沿纸面水平方向飞出 ( 此时 O 1 与 A 连线垂直纸面 ) ,恰好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 B 处,经过圆弧 BC 进入水平轨道 CD ,在 D 处进入圆心为 O 2 、半径 R 3 = 0.5 m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绕过圆轨道后沿水平轨道 DF 向右运动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 sin 37° = 0.6 , cos 37° = 0.8 , g 取 10 m/s 2 ,求: 图 5 (1) 圆盘对小物块 m 做的功; 答案   1.6 J 解析   小物块刚滑出圆盘时: 答案 解析 得: v A = 4 m/s 得: W = 1.6 J 图 5 (2) 小物块刚离开圆盘时 A 、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 答案   1.2 m 解析   物块正好切入圆弧轨道 BC ,由平抛运动知识可得 : 答案 解析 在 B 处物块的竖直分速度为 v By = v A tan 37 ° A 、 B 间的水平距离 x = v A t 联立解得: x = 1.2 m 图 5 (3) 假设竖直圆轨道可以左右移动,要使小物块能够通过竖直圆轨道,求竖直圆轨道底端 D 与圆弧轨道底端 C 之间的距离范围和小物块的最终位置 . 答案   l DC ≤ 1 m  最后停在离 C 位置右侧 3.5 m 处 答案 解析 由 B 到 E 点由动能定理得: mgR 2 (1 - cos 37°) - μ 2 mgL - 2 mgR 3 可得: L = 1 m 即 DC 之间距离不大于 1 m 时物块可通过竖直圆轨道 . 最后物块必定停止,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x = 3.5 m 即最后物块停在离 C 位置右侧 3.5 m 处 . 例 4   (2018· 湖州、衢州、丽水高三期末 联 考 ) 某游乐场的滑梯可以简化为如图 6 所 示 竖直 面内的 ABCD 轨道, AB 为长 L = 6 m 、 倾角 α = 37° 的斜轨道, BC 为水平轨道 , CD 为 半径 R = 15 m 、圆心角 β = 37° 的 圆 弧 轨道,轨道 AB 段粗糙,其余各段均光滑 . 一小孩 ( 可视为质点 ) 从 A 点以初速度 v 0 = 2 m / s 沿轨道下滑,运动到 D 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 不计经过 B 点时的能量 损失 ). 已知该小孩的质量 m = 30 kg ,取 sin 37° = 0.6 , cos 37° = 0.8 , g = 10 m / s 2 ,不计空气阻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四、动能定理在多过程往复运动中的应用 图 6 (1) 该小孩第一次经过圆弧轨道 C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答案 解析 图 6 答案   420 N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由 C 到 D 速度减为 0 ,由动能定理可 得 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孩对轨道的压力为 420 N ,方向竖直向下 (2) 该小孩与 AB 段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 解析 图 6 答案   0.25 解析   小孩从 A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 可得: μ = 0.25 (3) 该小孩在轨道 AB 上运动的总路程 s . 答案 解析 图 6 答案   21 m 解析   在 AB 斜轨上, μmg cos α < mg sin α ,小孩不能静止在斜轨上,则小孩从 A 点以初速度 v 0 滑下,最后静止在 BC 轨道 B 处 . 解得 s = 21 m. 1. 在含有摩擦力的多过程往复运动过程中,注意两种力做功的区别: (1) 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 ( 2) 滑动摩擦力 ( 或全 部阻力 ) 做功与路径有关,克服摩擦力 ( 或全部阻力 ) 做的功 W = F f · s ( s 为路程 ). 2. 由于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求多过程往复运动问题中的路程,一般应用动能定理 . 总结 提升 达标检测 1 2 3 1. ( 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 如图 7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物体与转轴相距 R ,物体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 . 当转速增至某一值时,物体即将在转台上滑动,此时转台开始匀速转动 . 设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是 答案 解析 图 7 √ 解析   物体即将在转台上滑动但还未滑动时,转台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力恰好提供向心力,设此时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v ,则有 μmg = . ① 在物体由静止到获得速度 v 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只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W = m v 2 - 0 . ② 1 2 3 2. ( 动能定理在平抛、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 如图 8 所示,一可以看成质点的质量为 m = 2 kg 的小球以初速度 v 0 沿光滑的水平桌面飞出后,恰好从 A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其中 B 为轨道的最低点, C 为最高点且与水平 桌面等高,圆弧 AB 对应的圆心角 θ = 53° ,轨道半径 R = 0.5 m. 已知 sin 53° = 0.8 , cos 53° = 0.6 ,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 m/s 2 . 图 8 1 2 3 (1) 求小球的初速度 v 0 的大小; 图 8 答案   3 m/s 解析   在 A 点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小球由桌面到 A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由 ①② 得: v 0 = 3 m/s. 答案 解析 1 2 3 (2) 若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C ,求在圆弧轨道上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 图 8 答案   - 4 J 答案 解析 解析   在最高点 C 处有 mg = , 小球从桌面到 C 点,由动能定理得 W f = m v C 2 - m v 0 2 ,代入数据解得 W f =- 4 J. 1 2 3 3. (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及往复运动问题 ) 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 . 如图 9 是滑板运动的轨道, BC 和 DE 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 BC 段的圆心为 O 点,圆心角为 60° ,半径 OC 与水平轨道 CD 垂直,水平轨道 CD 段粗糙且长 8 m. 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 A 点以 3 m /s 的速度水平滑出,在 B 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形轨道 BC ,经 CD 轨道后冲上 DE 轨道,到达 E 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 . 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 60 kg , B 、 E 两点到水平轨道 CD 的竖直高度分别为 h 和 H ,且 h = 2 m , H = 2.8 m , g 取 10 m / s 2 . 求: 1 2 3 答案 解析 图 9 (1) 运动员从 A 点运动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v B ; 答案   6 m/s 解得: v B = 6 m/s. 1 2 3 答案 解析 图 9 (2) 滑板与轨道 CD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答案   0.125 解析   从 B 点到 E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μ = 0.125. 1 2 3 (3) 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 B 点?如能,请求出回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如不能,则最后停在何处 ? 答案 解析 图 9 答案   不能回到 B 处,最后停在 D 点左侧 6.4 m 处 ( 或 C 点右侧 1.6 m 处 ) 1 2 3 解析   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 h ′ ,从 B 到第一次返回左侧最高处,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h ′ = 1.8 m< h 所以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不能回到 B 点 设运动员从 B 点运动到停止,在 CD 段的总路程为 s ,由动能定理可得 : 解得: s = 30.4 m 因为 s = 3 x CD + 6.4 m ,所以运动员最后停在 D 点左侧 6.4 m 处 ( 或 C 点右侧 1.6 m 处 ). 1 2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