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 B. 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 C. 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是一个标量 D. 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A的分析可知,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冲量有大小和方向,它是一个矢量,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动量定理,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用力,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 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C. 牛顿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D.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没有发现质子,选项A错误;‎ 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选项B错误;‎ - 19 -‎ C.牛顿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选项C正确;‎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没有否定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选项D错误。‎ 故选C。‎ ‎3. 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差不多,穿透能力强 B. (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钍234)‎ C. 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D.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电离能力较强,穿透能力较弱.故A错误;‎ B.核放出一个α粒子,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则电荷数为90,质量数234,变为,故B正确;‎ C.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故C错误;‎ D.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B。‎ ‎4. “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的是(  )‎ ‎①  ② ‎ ‎③  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 19 -‎ ‎【详解】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的是核聚变方程和核裂变方程,②是核裂变方程,④是核聚变方程,①是人工核反应方程,③是衰变方程,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 如下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有两木块A和B,A的质量较大,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使它们相向运动,然后又同时撤去外力F,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则A和B合在一起后的运动情况是(  )‎ A. 停止运动 B. 因A的质量较大而向右运动 C. 因B的速度较大而向左运动 D. 运动方向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作用力F作用的时间为t,则A的末动量 pA=Ft B的末动量 pB=-Ft 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 ‎(mA+mB)v=pA+pB=0‎ 所以碰撞后它们合在一起,则停止运动。故A正确。 故选A。‎ ‎6. 关于云室探测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可显示射线运动的轨迹 B. 云室中径迹直而清晰的是射线 C. 云室中径迹细而长的是射线 D. 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的原因是蒸气电离,即使放入磁场中也无法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 ‎【答案】A ‎【解析】‎ - 19 -‎ ‎【详解】A.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把气体电离,过饱和蒸气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雾滴沿射线的路线排列,显示出射线的径迹。故A正确;‎ B.α粒子的质量比较大,在气体中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由于α粒子的电离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所以α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故B错误;‎ C.由于γ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弱,所以在云室中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径迹细而弯曲的是β射线,故C错误;‎ D.把云室放在磁场中,由射线径迹的弯曲方向,就可以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故D错误。‎ 故选A。‎ ‎7.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基态的氦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态氦离子吸收某种光子发生跃迁,当能量为E4=-3.4eV时,氦离子最稳定 B. 能量为48.4eV的光子,能被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 C. 一个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能量为51.0eV的光子后,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D. 该基态氦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的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最为稳定,A错误;‎ B.吸收48.4eV的光子,则能量为-6eV,能跃迁到第3能级,B正确;‎ C.一个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能量为51.0eV的光子后,能量为-3.4eV,从n=1跃迁到n=4,只释放一种频率的光子,C错误;‎ D.吸收一个光子后,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则轨道半径增大,根据 得 - 19 -‎ 轨道半径增大,则v减小,则动能减小,故D错误。‎ ‎【点睛】当光子的能量和某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相等时才能被吸收,即体现能量的量子化。‎ ‎8.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α+→n+X,X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X的质量数为M,电荷数为A,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解得 M=30,A=15‎ 故其原子序数15,质量数为3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A. B. ‎ C. D. ‎ - 19 -‎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能级差最大,知a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能级差最小,知b光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所以波长依次增大的顺序为a、c、b,C正确.‎ ‎10.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下图所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为(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则粒子和反冲核带同种电荷。‎ 静止的氡原子核衰变,衰变后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 解得: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所以粒子与反冲核的电荷量之比为1:42。‎ - 19 -‎ 综上,结合核反应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1.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光滑地面上,A、B两人站在车的两端,这两人同时开始相向行走,发现车向左运动,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可能是(  ) ‎ A. A、B质量相等,但A比B的速率大 B. A、B质量相等,但A比B的速率小 C. A、B速率相等,但A比B的质量大 D. A、B速率相等,但A比B的质量小 ‎【答案】AC ‎【解析】‎ A、B两人与车组成系统动量守恒,开始时系统动量为零;两人相向运动时,车向左运动,车的动量向左,由于系统总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A、B两人的动量之和向右,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如果A、B的质量相等,则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A正确,B错误;如果A、B速率相等,则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12.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一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撞前的位移—时间图线,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若A球质量是,则由图可知(  )‎ A.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B.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 - 19 -‎ D.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答案】BD ‎【解析】‎ ‎【详解】由x-t图象可知,碰撞前有:A球的速度 B球的速度 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相等,为 对A、B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A.A与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 选项A错误;‎ B.由动量定理可知,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 选项B正确;‎ C.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 选项C错误;‎ D.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 代入数据解得 - 19 -‎ 选项D正确。‎ 故选BD。‎ ‎13. 天然放射性元素(钍)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之后,变成(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衰变的过程共有6次衰变和4次衰变 B.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 衰变所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核外轨道 D. 钍核比铅核多24个中子 ‎【答案】AB ‎【解析】‎ ‎【详解】ABD.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铅核比钍核少90-82=8个质子,少16个中子;发生α衰变是放出,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 ‎2x-y+82=90‎ ‎4x+208=232‎ 解得 x=6‎ y=4‎ 故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故AB正确,D错误。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故C错误。 故选AB。‎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球A和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现用完全相同的小球B以水平速度与A相碰撞,碰撞后两球粘在一起压缩弹簧。不计空气阻力,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从球A被碰撞到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弹簧对A、B整体的冲量大小为I,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 19 -‎ A. ‎ B. ‎ C. ‎ D. ‎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碰撞过程,设向左为正方向,对A、B系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 碰撞后A、B一起压缩弹簧,当A、B的速度减至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最大弹性势能 从球A被碰后开始到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设向右为正方向,对A、B整体运用动量定理可得弹簧对A、B的冲量为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5. 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 )‎ A. ‎ B. ‎ - 19 -‎ C. ‎ D. ‎ ‎【答案】AC ‎【解析】‎ ‎:A选项是光滑的水平,子弹与木板系统受合外力等于零,动量守恒;B图剪断细线后,竖直墙壁对左边木块有弹力作用,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C图两球在匀速下落系统合外力等于零,细线断裂后,系统合外力仍然等于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D图木块加速下滑,动量不守恒,所以选择AC.‎ ‎16. 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 B. 核比核更稳定 C. 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 D.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 ‎【答案】BC ‎【解析】‎ - 19 -‎ ‎【详解】A.由图知核的比结合能约为7MeV,所以结合能约为 ‎4×7MeV=28MeV 选项A错误;‎ B.由图知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比结合能大,所以核比核更稳定,选项B正确;‎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即由比结合能小的反应生成比结合能大的,释放能量,选项C正确;‎ D.由图知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小,选项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7. 如下图质量为M的气球下挂着长为L的绳梯,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绳梯的下端,人和气球静止在空中,现人从绳梯的下端往上爬到顶端时,人和气球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 ‎【答案】 (1). (2). ‎ ‎【解析】‎ ‎【详解】[1][2]人和气球静止在空中,人和气球整体所受合力为0,当人沿绳梯运动时,人和气球的动量守恒,即人和气球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任意时刻人和气球的速率之比 人和气球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之比 - 19 -‎ 据几何关系有 联立解得 ‎、‎ ‎18.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_____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_____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_____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绝大多数、多数、少数、大于、小于)‎ ‎【答案】 (1). 绝大多数 (2). 少数 (3). 大于 ‎【解析】‎ ‎【详解】[1][2][3]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四、实验题(每空3分共9分)‎ ‎19. 下图为一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弹簧压缩并锁定,在金属管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1和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径且与弹簧不固连)。现解除弹簧锁定,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然后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 ‎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h;‎ ‎③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P、Q。‎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g)‎ A.弹簧的压缩量 B.两球落点P、Q到对应管口M、N的水平距离、‎ C.小球直径 - 19 -‎ D.两球从管口弹出到落地的时间、‎ ‎(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_____‎ ‎(3)由上述测得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系式_____,就说明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 (1). B (2). (3). ‎ ‎【解析】‎ ‎【详解】(1)[1]弹射装置在将两小球弹射出金属管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两小球的动能,则 题中已测出了两球质量、,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测出两球落点P、Q到对应管口M、N的水平距离、,即可算出两球离开管口的速度,从而计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选B。‎ ‎(2)[2]小球离开管口做平抛运动时,有 ‎,‎ 则两球离开管口的速度 ‎、‎ 则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3)[3]若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 即 五、计算题(5分+8分+10分+12分+12分,共47‎ - 19 -‎ 分。要求写出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需要受力分析的要有明确的图示,运算结果要有准确描述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20. 是人类首先制造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2.5min,能衰变为和一个未知粒子。‎ ‎(1)写出该衰变的方程;‎ ‎(2)已知容器中原有纯的质量为m,求5min后容器中剩余的质量。‎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衰变的方程为 ‎(2)半衰期为2.5min,则经过5min后发生2次衰变,则容器中剩余的质量为 ‎21.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连接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其半径为R=0.1m,半圆形轨道的底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0.1kg的小球B,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0.3kg的小球A以初速度v0=4.0m/s开始向着小球B运动,经过时间t=0.80s与B发生弹性碰撞。设两小球均可以看做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小球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m/s2,求:‎ ‎(1)两小球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 ‎(2)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1)2m/s;(2)4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详解】(1)碰前对A由动量定理有 解得 - 19 -‎ ‎(2)对A、B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碰撞前后动能保持不变 由以上各式解得 又因为B球在轨道上机械能守恒 解得 在最高点C对小球B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 ‎22. 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A、B间动摩擦因数为,现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在平板车与小木块相对滑动的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小及A对B的冲量大小。‎ ‎【答案】(1),方向向右;(2),‎ ‎【解析】‎ - 19 -‎ ‎【详解】(1)最后A不会滑离B,表示A、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此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方向与B的方向相同,向右。‎ ‎(2)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B的加速度大小 对B,由动量定理可得A对B的冲量 ‎23.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核俘获一个速度为 v0=7.7×104m/s 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即,若已知的速度大小v2=2.0×104m/s,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速度方向相同,试求:‎ ‎(1)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在图乙中,已画出并标明两粒子的运动轨迹,请计算出轨道半径之比;‎ ‎(3)当 旋转三周时,粒子旋转几周?‎ ‎【答案】(1);跟v0的方向相反;(2)3:40;(3)2周 ‎【解析】‎ ‎【详解】(1) 核俘获中子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设中子质量为mn,的质量为mH,α粒子的质量为mα.则 mnv0=mHv1+mαv2‎ 即:‎ - 19 -‎ 负号表示跟v0的方向相反。‎ ‎(2) 两个粒子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得:‎ 在磁场中半径之比为 ‎(3) 运动周期为:‎ 则 ‎,‎ 设α粒子转3周的时间内,反冲核旋转n周,则有 n•TH=3Ta 代入数据得:‎ n=2周 ‎24.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AB部分是半径为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底部与滑道水平部分相切,滑道水平部分右端固定一个轻弹簧。滑道CD部分粗糙,长为,动摩擦因数,其他部分均光滑。现让质量为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释放,取。求:‎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 - 19 -‎ ‎【答案】(1)2.8J;(2)D点。‎ ‎【解析】‎ ‎【详解】(1)对于物块和滑道组成的系统在整个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当物块和滑道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系统的初动量为零,所以根据动量守恒可知,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和滑道的速度均为零。 设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由能量守恒有 Epm=m1gR-μm1gL 解得 Epm=2.8J ‎(2)只有在滑块经过CD间时才有机械能损失,所以最终物块将停在C、D之间。对整个过程,设滑块在CD间滑行的总路程为s。 由能量守恒有 m1gR=μm1gs 解得 s=3m 因为 s=15L,所以m1最终停在D点。‎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