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实验部四月调研卷历史(实)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宿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实验部四月调研卷历史(实)

试卷第 1页,总 !语法错误,)页 绝密★启用前 宿豫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四月调研 历 史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 1.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 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 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 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 B.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 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 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奖励军功,贵族无军功不能授爵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3.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 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起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 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等义务 4.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 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1908 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 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C.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5.列宁评论说:“1861 年诞生了 1905 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防止不了 1905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861 年“防止不了”1905 年革命的原因是( ) A.1905 年革命借助了 1861 年解放后的农奴的力量 B.1861 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C.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 1905 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 件 D.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6.19 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共识。受其影响, 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由幕藩体制转变为中央集权 ②由等级制到承认“四民平等” ③由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国家 ④由闭关自守到“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试卷第 2页,总 !语法错误,)页 7.戊戌变法虽然是昙花一现,但是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中 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8.司马光曾谈及唐初名臣裴矩道:“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 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贞观之初的社会经济得以复兴 B.唐太宗虚怀纳谏 C.唐朝初期吏治清明、学术自由 D.三省六部制发挥了实效 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下列史实体现康熙 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是 A.文成公主进藏 B.设宣政院 C.册封活佛 D.设立木兰围场 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 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见,孔子主 张 A.以道事君 B.以德治国 C.礼法并用 D.因材施教 1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理想国家是一个 A.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 B.高度民主的国家 C.典型的法治国家 D.哲学家王统治的和谐社会 1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他认为人为了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可以放弃现实的幸福 B.他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认识是主观感受 C.他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D.他的理论是完全的唯心主义 13.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正确的是。 A.自始至终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出身于新贵族,只代表新贵族利益 C.实行军事独裁,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D.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1796 年 9 月。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到:“真正的独立,仿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 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华盛顿在 1789 年前,为“政府的统一”所做的 努力有 A.宣布“严守中立”,避免介入欧洲战事 B.领导北美大陆军取得了萨拉托加胜利 C.主持制定联邦宪法,确立联邦制 D.领导北美大陆军在约克镇战役中取得胜利 15.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意识 B.扩大了工业革命成果 C.削弱了英国在大陆势力 D.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16.孙中山一生活动中符合其下图题词精神的有 ①出“三民主义” 试卷第 3页,总 !语法错误,)页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④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 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 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 你的回答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19.1920 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 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为改变这种情形而采取 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工农联盟恢复农业生产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允许农民用粮食交换工业品 D.采取固定的实物税 20.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造性 地提出了 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 II 卷(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21.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 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 试卷第 4页,总 !语法错误,)页 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 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 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 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 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 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 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 点?(4 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 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 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 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存在着两种制度:其一是 事后报告制度,……每日将当日重要折件及简要相关谕旨上报慈禧太后,其 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其二是事前请示制度,……主 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 示慈禧太后,但也有例外,如任命军机四章京,对此慈禧太后事后虽为不平, 但无法推翻光绪帝的“擅自”决定。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 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 内制也”。——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 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 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 和步骤,以此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 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最高统治集团的权力结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慈 禧太后对改革持怎样的态度?(3 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其共同观点。各自的依据是什么?(3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改革结局,分析康有为在寻求改革领导力量的策略上 有何缺陷?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4 分) 23.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 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试卷第 5页,总 !语法错误,)页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 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 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 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 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 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 的贫困》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 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 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 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 以说明。(3 分) 24.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使拿破仑登上了历史 的舞台,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使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15 岁那年,拿破仑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进入了巴黎陆军学 校学习。学习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拿破仑来说,是思想发展、形成的最 关键时期。受启蒙运动者的影响,他认真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 作,尤其是卢梭的作品,对他影响更大。……他了解到人类发展中的一个重 要问题,就是一些独裁者严重阻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森严的等级制度,是 制造人类极不平等的现实的祸根,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就是束缚人 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桎梏。所以,要彻底打败、清除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自由、 平等、和谐、幸福的人类新社会。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材料二 1807 年,沙俄被迫同拿破仑签订梯尔西特和约,承认法国在欧洲的 统治。法军所到之处,……在意大利,推翻小邦的封建王朝统治;在德国, 废除了老朽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806 年),实行拿破仑法典, 取消封建等级特权,消除关税障碍;在波兰,废除农奴制,宣布公民平等。…… 拿破仑从占领的地区掠夺大量的财富运回法国,大部分军费和军用物资都取 自被压迫民族,居民被迫当炮灰,…… ——白乐天、李凤飞《世界全史·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拿破仑的革命理想及其形成之因。(3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对外政策的特点。推行这样的对外政策是否表明拿 破仑背叛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请简述理由。(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拿破仑应坚持哪些原则?)(3 分) 历史参考答案 1.A 【解析】 材料文字内容描述的是梭伦改革中制定的财产等级制度,结合史实不难得知,财产等级 制度也只适用于雅典公民,对广大妇女和奴隶并不适用,A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古希脂 民主政治的实质,符合题意,故选 A;BCD 三项说法正确,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卷第 6页,总 !语法错误,)页 奖励军功,贵族无军功不能授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有利于社会进步,②正确; 废分封,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③正确。故选 C;令民为什 伍,实行连坐法,严刑酷法,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排除①;燔 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排除④;故排除 ABD。 3.C 【解析】 【详解】 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兼并土地,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 正确,符合题意;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A 错误;均田 制制度下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B 错误;租庸调制是唐朝的一种赋税制度。 均田制只有租调制,D 错误。 【点睛】 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均田是国家掌控的土地,不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4.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1908 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 积贫积弱局面;而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王安石 重新被推崇,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故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C 项正 确。材料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 断增强,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学术研究方向,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 强,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信息,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排除 D 项。 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意在阐述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和 1905 年 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虽然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它的弊端还在,没有根本 上解决问题的矛盾,因此才会继续爆发革命,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说法错误,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身的改革;C 选项没有理清材料中对两者关系的阐述;D 选项 没有说明 1905 年革命爆发的原因。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弊端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19 世纪后期,为实现“脱亚入欧”,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 除封建等级,实行四民平等,放弃闭关自守实行文明开化,①②④符合题意,A 项正确; 19 世纪中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 BD 两项错误;“文明开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利 于日本向近代转型,④符合题意,漏选④的 C 项错误。 7.D 【解析】 【详解】 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新 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旧思想。在当时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开启了民智。故 D 正确;挽救民族危亡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但是没有实现,排除 A;推动政治改革和发展 经济都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都不是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排除 C 和 D。故选 D。 试卷第 7页,总 !语法错误,)页 8.B 【解析】 【详解】 材料的意思是说裴矩谄媚于隋朝而忠诚于唐朝,不是他的本性发生了变化。国君厌恶听 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 忠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君主英明臣子就会正直的现象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唐太宗 虚怀纳谏,故 B 正确;社会经济得以复兴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吏治清明、学术自 由与材料内涵信息不符合,C 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社会制度,与材料中虚怀纳谏无关, D 错误。 9.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康熙帝册封活佛,强化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故 C 正确;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 进藏,不符合题意,排除 A;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排除 B;木兰围场是清代皇 家猎苑,地处内蒙古草原,地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D。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康熙帝对西藏地区管理”,根据时间和地点,并联系康熙帝的事迹分析 解答。 10.B 【解析】 【详解】 材料“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说明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故 B 符合题意;“以道事君”指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故 A 不符合题意;“礼法 并用”主张将儒家的礼制思想同法家思想相结合,是荀子的观点,故 C 不符合题意;“因 材施教”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D 【解析】 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理想国的标准是统治者、护卫者和劳动者,其中理想统治者必 须具备哲学思想,护卫者必须具备勇敢素质,劳动者必须有劳动的素质。三者各具其德, 各守其位。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国家,故 D 项正确;古代雅典不是高度集权国 家,故 A 项错误;高度民主不是柏拉图思想中设想的社会,故 B 项错误;法治国家不 符合柏拉图主张,故 C 项错误。 点睛: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 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 层的人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 12.C 【解析】 亚里士多德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故 A 项错误;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 存在,故 B 项错误;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故 C 项正确;亚 里士多德的理论并非是完全的唯心主义,故 D 项错误。故选 C。 13.D 【解析】 “自始至终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错误;“只代表新贵族利益” 说法过于片面,故 B 错误;评价克伦威尔,不能简单的用“反动”一词来评价,故 C 错误;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措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D 正确。故选 D。 试卷第 8页,总 !语法错误,)页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克 伦威尔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错误的说法,进行正确 判断。 14.C 【解析】 【详解】 A 是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1777 年华盛顿领导北 美大陆军取得了萨拉托加胜利,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排除 B; 1789 年,华盛顿主持制定联邦宪法,确立联邦制,故选 C;1781 年,乔治·华盛顿将 军率领的美军和罗尚博伯爵带领的法军联手围攻困守约克镇的英军,并最终获得了决定 性的胜利,时间不同,排除 D。 15.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执政时期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编纂《民法典》,通过与 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们的战争,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D 项正确; 强化君主集权意识不是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A 项错误;拿破仑的对 外战争和“大陆封锁令”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大,B 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和拿破 仑对外战争的失败,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加强,C 项错误。 16.B 【解析】 【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认为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是资产阶级革 命,因此提出三民主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共合作的建立,都是符合当时 的历史发展潮流的,①②④正确,B 选项符合题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是对袁世凯的 妥协,③错误,ACD 选项排除。 17.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甘地的历史事迹,可以判断①③④均符合题意,他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 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 思想财富,故选 B。②是对他的评价,而不是理由。 考点:甘地 点评:甘地被称为圣雄,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对印度甘地的这一运动,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 要看到其积极地作用,也要分析出其局限性。 18.A 【解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工业革命开展促使社会矛盾激化,A 正确;B 属于政治;C 属于思想;D 属于个人努力。 19.B 【解析】材料中 1920 年以及材料信息说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属于该政 策内容。B 正确;A、C 和 D 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 20.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20 年代,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 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即“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B 选项符合题意;土地革命属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组成部分,A 选项排除;C 试卷第 9页,总 !语法错误,)页 选项出现于 20 世纪 30 年代,排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理 论的影响,D 选项排除。 21 答案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22 答案 (1)特点:光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有一定的权力;慈禧握有实权。 态度:不反对光绪帝改革。 (2)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 (3)缺陷: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没有争取掌握实权且有改革可能的慈禧太后一派 的支持,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启示: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成熟的政治谋略。(或:要善于利用改革的有利 条件,减少改革阻力。) 23.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 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24.答案 (1)理想:自由、平等、和谐、幸福。 原因: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2)特点:革命性和侵略性、掠夺性。 是。掠夺当地财富,压迫和奴役当地人民,激化民族矛盾。 否。改造落后的封建制度,传播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 部分背叛。结合上述两方面论证(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任选一种答案即可,只有判 断没有论证,不得分) (3)原则:立足时代;不同角度;实事求是;发展观点。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1页,总 !语法错误,)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