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认识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 伽利略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 D. 伽利略用物体自由落体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此说法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认识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此说法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伽利略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此说法正确,选项C不符合题意;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说法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 ‎2. 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 m处的瞬时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是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6 m/s B. 6.25 m/s C. 6.75 m/s D. 7.5 m/s ‎【答案】B ‎【解析】‎ 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百米比赛为直道,其位移为100米,所以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ACD错误.‎ ‎3.下列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都是矢量,只有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都是标量,所以B正确.‎ ‎4.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 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Ⅰ、Ⅱ两个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v1+v2)/2‎ ‎【答案】C ‎【解析】‎ A.两个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表明两个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得知,Ⅰ、Ⅱ两个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故C正确.‎ ‎ D.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初末位置速度的平均值,图中两个物体都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面积”等于位移看出,Ⅰ物体的位移大于同时间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其平均速度大于,而Ⅱ物体的位移小于同时间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其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 ‎5.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开始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了10s,前进了15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m/s B. 4m/s C. 3m/s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m.在匀加速阶段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m,则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位移为:x1=t1;在匀减速阶段初速度为vm,末速度为0,则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位移为:x2=t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总位移为:x=x1+x2=(t1+t2)=t;所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故选C.‎ ‎6.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C. 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就大 D. 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答案】BD ‎【解析】‎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如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故B正确;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故C错误;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如火箭刚发射时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故D正确.故选BD.‎ ‎7.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A. 25 m B. 24 m C. 20 m D. 75 m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从而得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后的位移.‎ 根据△x=at2,可得:;从开始刹车计时,1 s时的速度为:v1=m/s=8m/s,再经过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的总刹车时间是5 s,刹车后6 s内的位移即5s内的位移为:,故选A.‎ ‎8.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 极限法 B. 控制变量法 C. 放大法 D. 等效替代法 ‎【答案】C ‎【解析】‎ 由于这两个实验形变量都比较小,所以采用了放大法来观察,故C正确;‎ ‎9.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 s、第2个2 s和第5个2 s内三段位移之比为(  )‎ A. 1∶4∶25 B. 2∶8∶7 C. 1∶3∶9 D. 2∶2∶1‎ ‎【答案】C ‎【解析】‎ 根据x=at2知,物体在1个T、2个T、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4:9:16…n2,设T=2s,则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5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3:9.‎ A.1∶4∶25,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2∶8∶7,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1∶3∶9,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2∶2∶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 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 C. 物体的加速度是6m/s D.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 ‎【答案】B ‎【解析】‎ AC.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v=v0+at得,v0=v-at=6-1×2m/s=4m/s,故AC错误;‎ B.根据∆v=at可知,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B正确;‎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故D错误;‎ ‎1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 ABC.雨滴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故AC错误,B正确.‎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逐渐减小,则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故D错误.‎ ‎1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用线悬挂物体静止时,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D. 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各种动作时,其重心位置不变 ‎【答案】C ‎【解析】‎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正方形的线框重心在其中心上,选项A错误;‎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部,选项B错误;‎ C.根据二力平衡原理,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选项C正确;‎ 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各种动作时,由于运动员的体形变化,则其重心位置不断变化,选项D错误.‎ ‎1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s ,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1 ,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 v2 ,则( )‎ A. 无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 v2‎ B. 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 v2‎ C. 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 v2‎ D. 匀加速运动时,v1< v2,匀减速运动时,v1> v2‎ ‎【答案】C ‎【解析】‎ 令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则据速度时间关系有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物体在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v2满足以下关系式:;解得:.‎ 根据数学关系比较,,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即v=v0时取等于号,故知无论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都满足v1<v2,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一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6m/s滑上光滑斜面(先向上做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则( )‎ A. 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10m/s B. 物体运动前2s内位移为16m C. 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3m D. 物体在第4s末速度为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得,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v=v0+at=6-2×2m/s=2m/s,故A错误.物体运动前2s内的位移x2=v0t2+at22=6×2−×2×4m=8m,运动前1s内的位移x1=v0t1+at12=6×1−×2×1m=5m,则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x=8-5m=3m.故B错误,C正确.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v=v0+at4=6-2×4m/s=-2m/s.故D错误.故选C.‎ ‎15.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h1时,在平台下面h2处的窗口也有一物体自由下落,如果两物体同时到达地面,则楼高为( )‎ A. h1+h2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楼高为h,则根据以及时间关系可得:,解得:,故选D.‎ ‎16.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50 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 )‎ A. 25 m/s B. 20 m/s C. 15 m/s D. 10 m/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则,即,解得:v="20" m/s ,选项B正确.‎ ‎1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F2作用,但木块处于静止状态,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所受的合力F和摩擦力Ff的大小、方向分别为( )‎ A. F=0;Ff=2N,方向向右 B. F=10N,方向向左;Ff=8N,方向向右 C. F=10N,方向向左;Ff=12N,方向向右 D. F=0;Ff=0‎ ‎【答案】A ‎【解析】‎ 木块在水平推力F1、F2的作用下静止,平衡条件可得木块的摩擦力f=F1-F2=10-2=8N,方向水平向左,故最大静摩擦力应大于或等于8N, 当撤去F1后,因为F2=2N<最大静摩擦力8N,所以木块仍平衡,即合力F=0,由二力平衡可知,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为Ff =F2‎ ‎=2N,故A正确,BCD错误.‎ ‎18.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B. 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 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D. 合力F可能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 ‎【答案】AD ‎【解析】‎ 两个力的合力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可能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AD正确B错误 两个力方向相反,如一个时5N一个时2N,则合力大小为3N,2N的力增加到3N,合力变为2N,大小变小,C错误 ‎19.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此表分析可知(  ) ‎ A.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0.5N 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7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第二次实验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第三次是实验物块加速状态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0.6N小于0.7N,A和B错误 第三次实验,第四次实验以及第五次实验物块运动,因此受滑动摩擦力,因此摩擦力相等,因此由三次摩擦力相等,C正确D错误 ‎2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Q、N三点,已知物块从P点运动到Q点与从Q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长度为3m,QN长度为4m,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的长度为(  )‎ A. 2m B. m C. m D. 3m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的速度等于PN段的平均速度,求出Q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的距离,结合PQ距离求出OP长度;‎ 设相等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 由:,得加速度:‎ Q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则OQ间的距离:‎ 则OP长度为:,故ABD错误,C正确.‎ 三.填空题(共 12 分,每空2分)‎ ‎21.(1)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按照实验要求应该( )‎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同时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 ‎(2)如图所示,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的时间间隔 ______秒,为了便于计算的在纸带中确定五个计数点(计数点间还有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量得d1=8.00 cm,d2=17.99 cm,d3=30.00 cm,d4=44.01 cm.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 s.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vA=________ m/s,(计算结果都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B (2). 0.02s 0.1s 1.1 2.0 0.70‎ ‎【解析】‎ ‎(1)实验开始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选B;‎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的时间间隔0.02秒;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5=0.1s.‎ 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小车的加速度 则 四.解答题(共28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单位。‎ ‎22.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cm的遮光板.然后他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值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50s,请你根据上面他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 ‎(1)计算出滑块的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滑块的速度V1和V2.?‎ ‎(2)计算滑块的加速度?‎ ‎【答案】(1)V1=0.1m/s ,V2=0.2m/s(2)a= 0.025m/s ‎【解析】‎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故滑块的加速度:‎ ‎23.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质量为m的歼10飞机受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100m/s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做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10m/s2,运动时间为5s;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继续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625m.求 ‎(1)着陆后在有阻力伞阶段飞机的运动距离;‎ ‎(2)着陆后在无阻力伞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运动时间.‎ ‎【答案】(1)375m (2)5m/s2 10s ‎【解析】‎ ‎(1)根据可得着陆后在有阻力伞阶段飞机的运动距离 ‎(2)无阻力开始时的速度 无阻力滑行的距离:x2=625m-375m=250m 无阻力滑行的加速度:‎ 运动时间:‎ ‎2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离开直升飞机后先做4s自由落体运动,后张开降落伞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4s,最后沿竖直方向再做19s匀减速直线下降,着地时速度是2m/s,(g取10m/s2)‎ ‎(1)求4s末时运动员的速度和减速下降时的加速度; ‎ ‎(2)求跳伞员离开直升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答案】(1)40m/s -2m/s2 (2) 639m ‎【解析】‎ ‎(1)设运动员自由落体历时t1,匀速运动历时t2,减速运动历时t3,4s末的速度为vm,着地速度为v=2m/s,则:vm=gt1=40m/s,‎ 速度方向向下;‎ 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为 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2)作出运动员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跳伞员离开飞机时的高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