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9/02/312e0f2dbfa55171eeed5db3a29d946d/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9/02/312e0f2dbfa55171eeed5db3a29d946d/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9/02/312e0f2dbfa55171eeed5db3a29d946d/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选择题题型练(一)作业
选择题题型练(一)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9·新高考研究联盟二次联考)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车辆从静止加速到 100 km/h 所需 的时间)是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某款新能源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 3.9 s,若将其加速 过程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车的加速度为( ) A.7.12 m/s2 B.8.35 m/s2 C.25.6 m/s2 D.28.5 m/s2 答案 A 解析 100 km/h≈27.8 m/s,据 a=Δv t 得 a=27.8 3.9 m/s2≈7.12 m/s2,故选 A. 2.(2019·湖北武汉市期末)如图 a,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向 下拉小球然后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某段时间内采集到的信息如图 b 所示,则( ) A.t2~t3 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速度不断减小 B.t3~t4 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加速度不断增大 C.t4~t5 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速度不断增大 D.t5~t6 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加速度不断增大 答案 D 解析 t2~t3 时间内拉力大于重力,但越来越小,说明小球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上,速度增大, 故 A 错误;t3~t4 时间内拉力减小,且小于重力,说明小球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下增大,故 B 错误;t4~t5 时间内小球所受拉力小于重力,但拉力变大,说明小球在向下运动,加速度向下, 速度增大,故 C 错误;t5~t6 时间内小球所受拉力变大,故小球向下运动,加速度增大,故 D 正确. 3.(2019·河南平顶山市一轮复习质检)如图所示,金属杆 MN 用两根绝缘细线悬于天花板的 O、 O′点,杆中通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空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杆静止时处于 水平状态,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磁场在竖直面内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 90°,在 转动过程中通过改变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保持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则在转动过程中,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解析 磁场在旋转的过程中,杆处于平衡状态,杆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悬线的拉力 方向不变,由图解法可知,在磁场旋转的过程中,安培力先减小后增大,由 F 安=BIL 可知,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选 C. 4.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间的距离为 L, 金属圆环的直径也为 L.自圆环从左边界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 v 穿过磁场区域,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 i 的正方向,则圆环中感应电流 i 随其移动距离 x 变化的 i-x 图象最接近图中的( ) 答案 A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在进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出磁场的过程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在进磁场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先增大后减 小,出磁场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感应电流的大小在进磁场 的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出磁场的过程中也是先增大后减小,故 A 正确,B、C、D 错误. 5.(2019·嘉、丽 3 月联考)2018 年 12 月 12 日 16∶45,“嫦娥四号”成功实施了近月制动, 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环月轨道.最终软着陆至月球背面南极——艾 特肯盆地,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则“嫦娥四号”( ) A.在环月轨道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B.在地球的发射速度可以小于 7.9 km/s C.从环月轨道到登陆月球背面过程需要减速 D.被月球捕获后就不受地球引力了 答案 C 解析 在环月轨道运行时,“嫦娥四号”受万有引力,不是平衡状态;在地球的发射速度应 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被月球捕获后仍受地球引力,故选 C. 6.(2019·稽阳联考)如图所示,空间某处为一匀强电场 E 和一场源正点电荷 Q 的复合场,在以 Q 点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有 a、b、c、d 四点,其中 a、c 在同一竖直直径上,b、d 在同一 水平直径上,下列对这个复合电场的研究中正确的是( ) A.a 点的场强与 c 点的相同 B.b 点的电势可能比 d 点高 C.将一负电荷从 a 点沿圆弧经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负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等于在 c 点的电势能 答案 D 解析 a 点与 c 点场强方向不同,A 错误;正点电荷 Q 在 b、d 两点产生的电势相同,沿匀强 电场 E 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由此可知 b 点电势低,B 错误;按 C 选项路径移动负点电荷,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 错误;a、c 两点的电势相同,故 D 正确. 7.某同学将小球从 P 点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桶,小球沿着桶的直径方向恰好 从桶的左侧上边沿进入桶内并打在桶的底角,如图所示,已知 P 点到桶左边沿的水平距离 s =0.80 m,桶的高度 h0=0.45 m,直径 d=0.20 m,桶底和桶壁的厚度不计,不计空气阻力, 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 ) A.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2.5 m B.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1.25 m C.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1.0 m/s D.小球经过桶的左侧上边沿时的速度大小为 2.0 m/s 答案 B 解析 设小球从 P 点运动到桶左侧上边沿的时间为 t1,从 P 点运动到桶的底角的总时间为 t2, 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h1 从 P 点运动到桶左侧上边沿过程中有: h1-h0=1 2gt12① s=v0t1② 从 P 点运动到桶的底角过程中有: h1=1 2gt22③ s+d=v0t2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可得:h1=1.25 m,v0=2.0 m/s 设小球运动到桶的左侧上边沿时速度大小为 v1,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v⊥,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有: v⊥=gt1⑤ 此时小球的速度:v1= v⊥2+v02⑥ 联立解得 v1=2 5 m/s.故 B 正确. 8.(2019·山东济宁市第一次模拟)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之一,2019 年 2 月 13 日首次“触及”到了该核电站内部的核残渣,其中部分残留的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可长达 1 570 万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3892U 衰变成 20682Pb 要经过 4 次β衰变和 7 次α衰变 B.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的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 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答案 D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238=206+4x+0,92=82+2x-y,故 x=8,y=6,可 知 23892U 衰变成 20682Pb 要经过 6 次β衰变和 8 次α衰变;α射线的速度为 0.1c,穿透能力最弱; 半衰期的大小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不会 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 质子和电子时的产物.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9.(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 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定、输电线上的电阻不变,假设用户所用用电 器都是纯电阻用电器,若发现发电厂发电机输出的电流增大了,则可以判定( ) A.通过用户的电流减小了 B.用户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了 C.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减小了 D.加在用户两端的电压变小了 答案 BD 解析 如果发电机输出电流增大,根据变流比可知,输送电流增大,通过用户的电流增大, A 项错误;由于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增大,因此降压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均减小,即加在用 户两端的电压变小了,D 项正确;输送电流增大,是由于 R 用户减小引起的,B 项正确;当用 户电阻减小时,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大,C 项错误. 10.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所示,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 驶的速率为 v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 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 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 的值变小 答案 AC 解析 当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vc 时,路面对汽车没有摩擦力,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与汽车重力 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可知路面外侧高、内侧低,选项 A 正确;当速度稍大于 vc 时,汽车有向 外侧滑动的趋势,因而受到向内侧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车辆不会向外 侧滑动,选项 C 正确;同样,速度稍小于 vc 时,车辆不会向内侧滑动,选项 B 错误;vc 的大 小只与路面的倾斜程度和转弯半径有关,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无关,D 错误. 11.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 A、B 之间有加速电场,C、D 之间有偏转电 场,M 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由 A 板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 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为 1∶2∶4, 电荷量之比为 1∶1∶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三种粒子从 B 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 1∶1∶2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 1∶2∶4 答案 BC 解析 设加速电压为 U1,偏转电压为 U2,偏转极板的长度为 L,板间距离为 d,在加速电场 中,由动能定理得 qU1=1 2mv02,解得 v0= 2qU1 m ,三种粒子从 B 板运动到荧光屏的过程, 水平方向做速度为 v0 的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三种粒子的比荷不全相同,则 v0 不全相同,所以 三种粒子从 B 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不全相同,故 A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U2 d = ma,y=1 2at2,t=L v0 ,tan θ=vy v0 ,vy=at,联立各式解得:y=U2L2 4dU1 、tan θ= U2L 2dU1 ,可知 y 与粒 子的种类、质量、电荷量无关,故三种粒子偏转距离相同,又因为θ相同,故打到荧光屏上的 位置相同,故 B 正确;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做功为 W=qEy,则 W 与 q 成正比,三种粒子的电 荷量之比为 1∶1∶2,则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 1∶1∶2,故 C 正确,D 错误. 12.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 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 m 的质点 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W.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 g.设质点 P 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 FN,则 ( ) A.a=2mgR-W mR B.a=2mgR-W mR C.FN=3mgR-2W R D.FN=2mgR-W R 答案 AC 解析 质点 P 下滑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R-W=1 2mv2,根据公 式 a=v2 R ,联立可得 a=2mgR-W mR ,A 正确,B 错误;在最低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 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mg=ma,代入可得,FN=3mgR-2W R ,C 正确,D 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