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物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物理

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在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的V-t图线不可能存在的是:‎ A ‎1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与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 A.向右斜上方 B.竖直向上 C.向右斜下方 D.上述三种方向均不可能 ‎1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 ‎16.某同学站在电梯里,启动电梯,从一楼上到十楼,以向上为正方向,下图中t1表示电梯启动的时刻,t2表示刚到十楼的时刻,则能反映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7. 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的 是:‎ A.a、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的加速度 ‎ 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 ‎ C.60 秒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 ‎ D.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 ‎18.一个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一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s,若 △t未知,则可求出:‎ A.第一个△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B.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 C.物体的加速度 ‎ D.n△t时间的位移 ‎19.在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 ‎ A.α一定等于β B.m1一定大于m2 ‎ C.m1一定小于‎2m2‎ D.m1可能大于‎2m2‎ ‎20.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F A B θ A.B给A的作用力大小为 B.B给A摩擦力大小为 ‎ 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21.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右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0到t1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分)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①实验操作: ,释放纸带, 让重锤自由落下, 。‎ ‎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10(b)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 。‎ ‎2)、(7分)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⑴目的是验证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________法则.实验时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多个)还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_____ ___.⑵在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某学生有如下操作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将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 。‎ A.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记下弹簧秤读数F和细绳方向。‎ B.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条另一端栓上两根细绳套(此端交点称为结点)。‎ C.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个互成角度的细绳套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一定长度,在白纸上记下结点位置O,同时记下两个弹簧秤读数F1、F2和两根细绳方向。‎ D.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E.改变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作两次实验。‎ F.用同一比例图示F1、F2和F,作图求出F1和F2合力F',比较F和F'得出实验结论。‎ ‎35.(18分)车厢顶部固定一滑轮,在跨过定滑轮绳子的两端各系一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且m2>m1,m2静止在车厢底板上,当车厢向右运动时,系m1的那段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13所示,绳子的质量、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忽略不计,求:‎ ‎(1)车厢的加速度;(2)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36.(18分)一个质量为 ‎4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 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 F 作用,力 F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 10所示。求 :(1)83 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2)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g 取‎10 m/ s2。‎ 物理参考答案:‎ ‎13. C 14. A  15. B 16. C ; 17. CD 18. BD 19. AC 20. CD 21. AD ‎34.1、(11分)(1)①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2分)‎ ‎②(3分)‎ ‎9.60(3分,9.59~9.61都给分)‎ ‎(2)将钩码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实验过程中让钩码下落时纸带尽量减小摩擦(3分)‎ ‎2、(7分)⑴平行四边形(2分),弹簧秤(两只) (2分),⑵ DBCAFE(3分)‎ ‎35. 解: m1和m2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1)对m1竖直方向有:T1cosθ=m‎1g ①(3分)‎ 水平方向有:T1sinθ=m‎1a ②(3分)‎ 解得:a=gtanθ ③(1分)‎ 车厢与m1的加速度相同为a=gtanθ,方向向右.(1分)‎ ‎(2)绳的拉力T1= = ④(3分)‎ 对m2有:N + =m‎2g ⑤(3分)‎ 解得支持力N=m‎2g- ⑥(1分)‎ 方向竖直向上 (1分)‎ 水平方向有:f=m‎2a=m2gtanθ ⑦(1分)‎ 方向水平向右 (1分)‎ ‎36.解:当物体在前半周期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μmg=ma1 (2分)‎ a1=( F1-μmg)/m=(12-0.1×4×10)/4=‎2m/s2 (2分)‎ 当物体在后半周期时,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μmg= ma2 (2分)‎ a2=( F2+μmg)/m=(4+0.1×4×10)/4=‎2m/s2 (2分)‎ 前半周期和后半周期位移相等 x1=1/2at 2 =0.5×2×22 =‎4m (2分)‎ 一个周期的位移为 ‎8m 最后 1s 的位移为 ‎3m (2分)‎ ‎83 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x=20×8+4+3=‎167m (2分)‎ 一个周期 F 做的功为 w1=(F1-F2)x1=(12-4)4=32J (2分)‎ 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w=20×32+12×4-4×3=681J (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