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2020届高三物理高考实战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2020 届山东省高三新高考实战模拟物理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卢瑟福就是杰出 代表之一。关于卢瑟福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的量子化,并且发现了中子 B.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4 14 17 1 2 7 8 1He N O H C.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的结构模型 D.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子是查德 威克发现的,故 AC 错误; B.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4 14 17 1 2 7 8 1He N O H ,故 B 正 确; D. 粒子散射实验不能说明原子核内存在中子和质子,故 D 错误。 故选 B。 2.一同学研究箱子的运动,让一质量为 1kgm 的箱子在水平恒力 F 的推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 直线运动,箱子运动的 x tt 图线如图所示,t 是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箱子运动的时间, x 为箱 子在时间t 内的位移,由此可知( ) A. 箱子受到的恒力大小为 0.5NF B. 0 ~10s 内箱子的动量变化量为5kg m/s C. 5s 时箱子的速度大小为5.5m/s D. 0 ~ 5s 内箱子的位移为 27.5m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2 0 1 2x v t at 两边同除以t 可得 0 1 2 x v att 对比 x tt 图线可知,箱子的初速度 0 3m/sv 图线斜率为 21 0.5m/s2 a 箱子运动的加速度 21m/sa 由牛顿第二定律,恒力 1NF ma 故 A 错误; B.箱子的初动量为 0 0 3kg m/sp mv 10s 时箱子的速度大小 0 1 13m/sv v at 0 ~10s 内箱子的动量变化量 0 10kg m/sp mv mv 故 B 错误; C. 5s 时箱子的速度大小为 5 0 2 8m/sv v at 故 C 错误; D. 0 ~ 5s 内箱子的位移为 2 2 0 2 2 1 13 5m 1 5 m 27.5m2 2x v t at 故 D 正确。 故选 D。 3.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假设某拱形桥为圆的一部分,半径为 R 。一辆 质量为 m 的汽车以速度 v 匀速通过该桥,图中Q 为拱形桥的最高点,圆弧 PQS 所对的圆心角 为90 , ,P S 关于 QO 对称,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为 g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汽车运动到 P 点时对桥面的压力大于 cos45mg B. 汽车运动到Q 点时牵引力大于阻力 C. 汽车运动到Q 点时,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车重力 D. 汽车从 P 点运动到 S 点过程中,其牵引力一定一直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汽车运动到 P 点时,重力垂直于桥面的分力等于 cos45mg ,由于汽车在竖直面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沿半径方向有向心加速度,所以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 cos45mg ,故 A 错误; B.汽车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到Q 点(圆弧最高点)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故 B 错误; C.由于汽车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沿半径方向有向心加速度,所以汽车运动到Q 点时, 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小于汽车重力,故 C 错误; D.汽车从 P 点运动到Q 点过程中,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一直减小,设汽车与Q 之间 圆弧所对圆心角为 ,其牵引力 sinF mg f 一直减小,汽车从 Q 点运动到 S 点过程中,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一直增大,其牵引力 sinF f mg 一直减小,所以汽车从 P 点运动到 S 点过程中其牵引力一定一直减小,故 D 正确。 故选 D。 4.如图所示, 1 2O 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 ,A B 是关于 1 2O O 对称且平行 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 是垂直于 1 2O O 放置的光 屏, P 是屏上的一个光斑,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玻璃中, A 光的波长比 B 光的波长短 B. 在真空中, A 光的频率比 B 光的大 C. A 光的光子动量比 B 光的小 D. 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 B 光的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光路图可知玻璃体对 B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 A 光的折射率,由此可知 B 光的频 率大于 A 光的频率,光的频率越小则波长就越长,故 A 光的波长比 B 光的波长长,故 AB 错 误; C.根据 hνp c 可知,光子的频率越大,则动量也就越大,故 A 光的光子动量比 B 光的小,故 C 正确; D.根据 lx d 可知,光的波长越长,则干涉条纹间距越大,即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 B 光的大,故 D 错误。 故选 C。 5.北京时间 2019 年 5 月 17 日 23 时 48 分,我国成功发射第 45 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与此 前发射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代号为 P )、18 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代号为Q )和 1 颗地 球同步轨道卫星(代号为 S )进行组网,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若这三种不同类型 卫星的轨道都是圆轨道,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的 2 3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P 和 S 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B. Q 和 S 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6 : 2 C. Q 和 S 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1: 2 D. P 和Q 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 2 MmG mar 可知, P 和 S 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故 A 错误; B.由 2 2 Mm vG mr r 可得 GMv r 又 2 3Q Sr r 则Q 和 S 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 6 : 2Q Sv v 故 B 正确; C.由 2 2 2MmG mrr T 可得 3 2π rT GM Q 和 S 这两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32: :1 2 6 : 93Q ST T 故 C 错误; D.由于 P 和Q 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 P 和Q 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 B。 6.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物体 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 MN 的圆环上。现用 水平力 F 拉住绳子上一点 O,使物体 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 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 F1 和环对杆的压力 F2 的变化情况是( ) A. F1 保持不变,F2 逐渐增大 B. F1 逐渐增大,F2 保持不变 C. F1 逐渐减小,F2 保持不变 D. F1 保持不变,F2 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圆环、物体 A 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 1 所示,根据平衡条 件得到,杆对环的摩擦力 f=G 保持不变; 杆对环的弹力 FN=F 再以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 2 所示: 设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得到 F=mgtanθ 当物体 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过程中,θ逐渐减小,则 F 逐渐减小,FN 逐渐 减小。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1 保持不变,F2 逐渐减小。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错误。 7.一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a ,经 过时间t 后加速度变为零;又运动时间t 后,质点加速度方向变为向左,且大小为 2a ,再经过 时间t 后质点回到出发点。以出发时刻为计时零点,则在这一过程中( ) A. 2 13a a B. 质点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2 2 8 5a t C. 质点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 4 5 a t D. 最后一个时间 t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之比为 3∶5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以向右为正方向,由速度公式有 1 1v a t 由题意知 1 2 30 x x x 由位移公式得 2 1 1 1 2x a t , 2 1x v t , 2 3 1 2 1 2x v t a t 解得 2 15a a 故 A 错误; B.根据题意,作出质点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设向右从 1v 减速到 0 所用的时间为 t,则有 1 2v a t 又 1 1v a t 解得 1 5t t 根据 v 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质点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 2 1 1 1 1 1 1 1 8 2 2 5 5x v t v t v t a t 故 B 错误; C.质点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为 4 5t t t t 则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2 2 2 4 5v a t a t 故 C 正确; D.最后一个时间t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2 1 2 1 3 2x x x a t 路程 2 1 1 1 1 1 1 4 1742 5 2 5 10s a t t a t t a t 所以最后一个时间t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之比为 15:17,故 D 错误。 故选 C。 8.位于水面上的波源 1 2,S S ,产生两列周期均为T 、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 A 的相干波,实 线、虚线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如图所示, a 、b 、c 、 d 、 e 是水面上的五个点,其中有一小树叶(未画出)位于 d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点的振动加强, c 点的振动减弱 B. 一段时间后,小树叶被水波推至b 处 C. a 、 e 两点在某时间内也会振动 D. 若波源 2S 突然停止振动,之后的 2T 内, b 点通过的路程为16A 【答案】D 【解析】 【详解】A.b 点是波峰和波峰叠加的点, c 点是波谷和波谷叠加的点,都是振动加强点,故 A 错误; B.机械波传播的过程中,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故小树叶只在原位置上下振动,故 B 错误; C. a 、 e 都是波峰和波谷叠加的点,属于振动减弱点,由于两波源振幅相同,故这两点均静 止不动,故 C 错误; D.若波源 2S 突然停止振动,由图像可知,在之后 2T 内,质点 b 仍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 2A , 完成两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16A ,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 9.如图所示,在一个倾角为37 的长斜面底端O 点正上方 1.7mh 的 P 点处将一小球以速度 0v 水平抛出,恰好垂直击中斜面上的Q 点, sin37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初速度 0 4m/sv B. Q 点离O 点的距离| | 1.2mQO C. 保持 h 不变,将小球以 02v 的速度水平抛出,则击中斜面的位置到O 点的距离小于 2 | |QO D. 若抛出点高度变为 2h ,欲使小球仍能垂直击中斜面,小球的初速度应调整为 02v 【答案】CD 【解析】 【详解】AB.如图甲所示 小球垂直击中斜面时,速度的偏向角为53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的推论可知,速度偏向角的正 切值 tan53 2 2 tan37 h y h y yx 可得 9 0.9m17y h 1.2mx | | 1.5msin53 xQO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 ) 0.4sh yt g 初速度 0 3m/sxv t 故 AB 错误; C.保持抛出点高度不变,初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两倍,如图乙所示 若无斜面,则小球应击中 O 点,实际击中点为轨迹与斜面的交点,显然离底端O 的距离小于 2 | |QO ,故 C 正确; D.若抛出点高度变为 2h ,根据小球垂直击中斜面的规律知 9 217y h 则小球下落的高度和水平位移均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 0 xv t 2ht g 联立解得 0 2 gv x h 故小球的初速度应调整为原来的 2 倍,故 D 正确。 故选 CD。 10.如图是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小车,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 t 前进距离 s,速度达到最大值 vm,在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 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 f, 那么这段时间内( ) A. 小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C. 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2 m 1 mv2 D. 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21 2 mfs mv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小车电动机的功率恒定,速度不断变大,根据功率与速度关系公式 P=Fv 可知, 牵引力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P/v−f=ma 故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故 A 正确,B 错误; CD.对小车启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W 电−fs= 21 2 mmv 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W 电=fS+ 21 2 mmv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AD. 点睛:小车电动机的功率恒定,速度不断变大,牵引力不断减小,故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 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结合动能定理列式求解电动机所做的功. 11.滑板运动是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一种运动,深受都市青年的喜爱。滑板的一种运动 情境可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包括滑板)简化为质量 50kgm 的物块, 物块以某一初速度 0v 从倾角 37 的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取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 势能面,该物块的机械能 E总 和重力势能 pE 随离开斜面底端的高度 h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将物块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 210m / s ,则由图中数据可得( ) A. 初速度 0 5m / sv 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 C.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4 s3 D. 物块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375J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则 2 01 1 625J2E mv 总 得 0 5m/sv 故 A 正确; B.当 pE E总 时,物块运动到最高点由图乙可知此时 m 1mh 根据功能关系,有 mcos 125Jsin hmg E 总 得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3 16 故 B 错误; CD.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时间 0 1 2 ssin cos 3 vt g g 上滑的位移 m 5 msin 3 hs 因为 tan ,所以物块最终会沿斜面下滑,下滑的 2 2 2 15 sin cos 9 st g g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1 2 6 2 15 s9t t t 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m k 1 2 cos 375Jsin hE E mg 总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AD。 1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直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左侧轨道间距为 2d,右侧轨道 间距为 d。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 2m、有效电阻为 2R 的金属棒 a 静止在左侧轨道上,质量为 m、有效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b 静止在右侧轨道上。 现给金属棒 a 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0,经过一段时间两金属棒达到稳定状态。已知两金属棒运 动过程中始终相互平行且与导轨良好接触,导轨电阻忽略不计,金属棒 a 始终在左侧轨道上 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棒 b 稳定时的速度大小为 0 1 3 v B. 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 a 的电荷量为 02 3 mv Bd C. 整个运动过程中两金属棒扫过的面积差为 0 2 2Rmv B d D. 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 a 产生的焦耳热为 2 0 4 9 mv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对金属棒 a、b 分别由动量定理可得 02 2 2BI d t mv mv , BI d t mv 联立解得 0mv mv mv 两金属棒最后匀速运动,回路中电流为 0,则 2B d v B d v 即 2v v 则 0 1 3v v , 0 2 3v v A 错误; B.在金属棒 b 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有 BI d t mv 即 0 2 3Bqd m v 解得 02 3 mvq Bd B 正确; 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3 3 E B Sq I t tR R R 总 解得 0 2 2RmvS B d C 正确; D.由能量守恒知,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2 2 2 2 0 0 1 1 1 22 22 2 2 3Q mv mv mv mv 则金属棒 a 产生的焦耳热 2 0 2 4 3 9Q Q mv D 正确。 故选 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 13.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 A B、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C 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 和光电门的轨道 D 上,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动滑轮上可挂钩码,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 (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d ______ cm;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木板(含遮光条)的质量 M ,测量两遮光条间的距离 L ,按图甲正确连接器材。 ②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 示数 F 及遮光条 B A、 先后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 2tt t、 ,则可以测出遮光条 B A、 通过光电门 时的速度大小和合外力对木板做的功; ③加挂钩码,重复②的操作,建立木板速度 v 和细线拉力对木板做的功W 的相关图像,分析 得出实验结论。 (4)根据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静止释放木板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如果将钩码的个数成倍增加,细线拉力对木板做的功W 将_______(填“会”或“不会”) 成倍增加; ③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结果时,应该建立_______(填“ v W ”“ 2v W ”或 “ 2v W ”)图像,如果得到的图像是线性变化的,则说明实验探究成功,此时图像的斜 率的表达式为 k 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答案】 (1). 平衡摩擦力 (2). 0.560 (3). 变小 (4). 不会 (5). 2v W (6). 2 M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是利用木板的重力沿轨道向下的分力来平衡摩 擦力; (2)[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可得遮光条的宽度为 0.5cm 12 0.05mm 0.5cm 0.060cm 0.560cm (4)[3]释放木板前,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F ,根据受力平衡有 12F mg 释放的瞬间,对木板有 F Ma 对钩码有 12 2mg F m a 则有 1 2 mgF 1 2 2 F mgm M 故有 1F 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4]由 1 2 2 F mgm M 可知,当钩码的个数成倍增加,即 m 加倍时, F 不是成倍增加的,而每次位移相等,故细线 拉力做的功不会成倍增加; [5][6]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有 2 2 21 1 1 2 2 2A BFL Mv Mv M v 故应该建立 2v W 图像,图像对应的函数关系为 2 2v WM 故 2k M 14.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 R 随温度 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可知,在较低温度范围内,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该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更_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2)某同学利用上述热敏电阻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如图乙所示。现欲实现 衔铁在某温度时(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0R )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a.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 b.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c.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 d.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e.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 0R (3)若热敏电阻的阻值 tR 与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tR 199.5 145.4 108.1 81.8 62.9 49.1 当通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 20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已知继电器 的电阻 20r ,为使该裝置实现对 30 C ~80 C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 E 应选用 _______,滑动变阻器 xR 应选用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源 1E (3V ,内阻不计) B.电源 2E ( 6V ,内阻不计) C.滑动变阻器 1(0 ~ 200 )R D.滑动变阻器 2 (0 ~ 500 )R 【答案】 (1). 敏感 (2). edbca (3). B (4). D 【解析】 【详解】(1)[1]图甲中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热电阻的阻值 略微增大,而该热敏电阻的阻值明显减小,所以这种热敏电阻在较低温度范围内,相对金属 热电阻而言,该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2)[2]要实现衔铁在某温度时(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0R )被吸合,而衔铁被吸合时的电 流是一定的,所以关键是找到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实现方法是: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 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 0R ,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 合,则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就是衔铁在某温度(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0R )被吸 合时滑动变阻器应连入电路的阻值,找到之后,再用热敏电阻替换掉电阻箱即可,正确顺序 为 edbca; (3)[3]在 30 C 时,电源电动势的最小值 320 (199.5 20) 10 V 4.39VE 所以电源应选用 2E ,故选 B; [4]在 80 C 时,选用电源 2E ,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为 6V 49.1 20 230.920mA 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 (0 ~ 500 )R ,故选 D。 15.滑雪是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如图甲所示,固定于安全坐垫上的小孩抱一玩具熊,从如图 乙所示雪道的 A 点沿倾角为 60 的雪道 AB 下滑,雪道 BC 面水平,滑到C 点时把玩具熊平抛 后小孩和玩具熊分别落在 D E、 两点。已知雪道上 A 、C 两点的高度差为 h , B ,C 长度为 3 3 h ,安全坐垫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4 , 2CD DE 。不计空气阻力和小孩经过 B 点 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小孩滑至C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抛出玩具熊后,小孩的水平速度与玩具熊的水平速度之比。 【答案】(1) gh ;(2) 2 3 【解析】 【详解】(1)由动能定理得 2 f 1 2mgh W mv 又 f 1cos60 sin 60 2BC hW mg mgx mgh 解得 v gh (2)由 2CD DE 可知,抛出玩具熊后小孩的水平位移与玩具熊的水平位移之比为 1 2: 2 : 3x x 由 tan 45y x 可得竖直位移之比为 1 2: 2 : 3y y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1 1 1x v t , 2 2 2x v t 2 1 1 1 2y gt , 2 2 2 1 2y gt 联立解得 1 2 2 3 v v 16.实验室内有一容积为 0V 的储气罐,里面充有压强为 06p 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现用 该储气罐给原来气体压强为 0p 的篮球充气,使篮球内气体的压强达到 01.5p 。已知每个篮球 的体积为 0 1 4V 。不考虑温度变化及篮球体积的变化。 (1)求给两个篮球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的压强大小? (2)该储气罐最多能给几个这种篮球充足气? 【答案】(1) 05.75p ;(2)36 【解析】 【详解】(1)设给两个篮球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的压强大小为 p ,由于温度不变,则根据理 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0 0 0 0 0 0 0 1 16 2 2 1.54 4p V p V p V pV 解得 05.75p p (2)设该储气罐最多能给 n 个这种篮球充足气,温度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0 0 0 0 0 0 0 0 1 16 1.5 1.54 4p V np V n p V p V 解得 36n 17.如图所示,用一块长 1 1.0mL 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 0.8mh ,长 2 1.5mL 。斜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 53 。一个质量为 0.3kgBm 的小滑块 B 放在桌面 最右端,现将质量为 0.2kgAm 的小滑块 A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 1 0.5 ,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1 3 ,忽略滑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 量损失,滑块 A 与滑块 B 发生正碰,碰后滑块 A 最终停在离桌面右端 2.4cm 处。滑块与木板 及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 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 210m/sg , sin53 0.8 , cos53 0.6 。求: (1)与 B 相碰前瞬间小滑块 A 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 B 的落地点距桌面最右端的水平距离。 【答案】(1)2m/s;(2)0.64m 【解析】 【详解】(1)在斜面上,对 A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 1sin cosA A Am a m g m g 又 2 1 1 1 1 2L a t 则滑块在斜面底端的速度 1 1 1 10m / sv a t 在水平桌面上,对 A 分析,斜面底部到滑块的距离 1 2 1 cos 0.9ms L L 设碰前瞬间 A 的速度为 2v ,根据动能定理有 2 2 2 1 2 1 1 1 2 2A A Am v m v m gs 得 2 2m/sv (2)设碰撞后 A 返回的距离为 2s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2 2 2.4 10 ms ,根据动量守恒定 律有 3A A B B Am v m v m v 根据动能定理有 2 2 2 10 2 A A Am v m gs 碰后 B 做平抛运动,则有 21 2h gt , Bx v t 联立解得滑块 B 的落地点距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 0.64mx 18.如图所示,在矩形区域 ABCD 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 BC 右侧Ⅰ、Ⅱ两区域存在 匀强磁场,L1、L2、L3 是磁场的边界(BC 与 L1 重合),宽度相同,方向如图所示,区域Ⅰ的 磁感强度大小为 B1.一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点电荷从 AD 边中点以初 速度 v0 沿水平向右方向进入电场,点电荷恰好从 B 点进入磁场,经区域Ⅰ后又恰好从与 B 点 同一水平高度处进入区域Ⅱ.已知 AB 长度是 BC 长度的 3 倍. (1)求带电粒子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磁场的宽度 L; (3)要使点电荷在整个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 B2 的最小值. 【答案】18. 02 3 3 v 19. 0 1 2 3 3 mv qB 20. B2≥1.5B1 【解析】 【分析】 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将运动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根据动为学规律即可 求解;当粒子进入磁场时,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确定运动的半径.最后由几 何关系可得出磁场的宽度 L;根据几何关系确定离开磁场的半径范围,再由半径公式可确定磁 感应强度. 【18 题详解】 设点电荷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v,与水平方向成θ角,由类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 向的关系有:tanθ= 3 3 BC AB L L 则θ=30° 根据速度关系有:v= 0 02 3 cos 3 v v 【19 题详解】 设点电荷在区域Ⅰ中的轨道半径为 r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 1 vqvB m r ,轨迹如图: 由几何关系得:L=r1 解得:L= 0 1 2 3 3 mv qB 【20 题详解】 当点电荷不从区域Ⅱ右边界离开磁场时,点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设区域Ⅱ中最小 磁感应强度为 B,对应的轨迹半径为 r2,轨迹如图: 同理得: 2 2 vqvB m r 根据几何关系有:L=r2(1+sinθ) 解得:B=1.5B1 【点睛】本题考查了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 圆周运动,本题涉及了类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学会处理这两运动的规律:类平抛运动 强调运动的分解,匀速圆周运动强调几何关系确定半径与已知长度的关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