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3N和8N,其合力最小值为()‎ A. 1N B. 3N C. 13N D. 0‎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方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F=6N+8N+3N=17N.‎ 当三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在一条直线,并且夹角可以改变,3N能在5N与8N最大与最小之间,所以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此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它们合力的最小值为0.‎ 故选:D.‎ ‎2. 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求解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 明确研究对象,亦即是确定我们是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 隔离物体分析.亦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3. 分析受力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沿接触面或点逐个去找.有时根据概念或条件与判断.‎ - 8 -‎ 本题可按照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对物体受力分析.‎ 解:物体受到撞击力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并不受冲力的作用,‎ 所以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B正确.‎ 故选B.‎ ‎【点评】对物体受力分析,关键要按照顺序找力,要找受到的力,每个力都要能找到受力物体,有时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到的力.‎ ‎3. 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v/3 B. v/2 C. 2v/3 D. 3v/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两个过程所用时间,然后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设总位移为2x,匀速过程中所用时间为,匀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匀减速过程中所用时间为,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C正确.‎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摩檫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弹力存在 B. 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摩檫力存在 C. 两个接触且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有摩檫力存在 D. 两个接触且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檫力存在 ‎【答案】A ‎【解析】存在摩擦力的条件是:接触面间粗糙且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A正确CD错误;弹力存在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故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B错误.‎ ‎5. 在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过程中;有多位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亚里斯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8 -‎ ‎【答案】C ‎【解析】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正确.‎ ‎6. 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A. B. ‎ C. D. ‎ ‎【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时间轴上方表示正位移,在时间轴下方表示负位移,分析各图象中的运动过程可得出正确结果.‎ 由图可知,图像的面积为正,不为零,故无法回到初始位置,A错误;由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图像的面积为正,不为零,故无法回到初始位置,B错误;物体第1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m,第2s内位移为2m,沿负方向,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C正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末时图像的面积,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物体回到初始位置,D正确.‎ ‎7.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也可能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合力也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答案】BC - 8 -‎ ‎.........‎ ‎8. 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和细线拉力上分别为()‎ A. m B. 2m C. mg D. 2mg ‎【答案】AC ‎【解析】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圆弧的圆心为O,由于,所以三角形Oab为等边三角形.由于圆弧对轻环的支持力沿半径方向背向圆心,所以小球和小物块对轻环的合力方向由轻环指向圆心O,因为小物块和小球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aO、bO是的角平分线,所以,那么,所以由几何关系可得,而在一条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故有,小物块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合力等于,因为小物块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的合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为,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AC正确.‎ 三、实验题 ‎9.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 8 -‎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________和 ________ ;‎ ‎(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判断 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尊重事实的. ‎ ‎【答案】 (1). C (2). E (3). 乙 ‎【解析】(1)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实验测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方向,即图中的AO方向,由于误差的存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差别,即作图得出的合力方向与AO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故甲更符合实验事实.‎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 8 -‎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示数F=________ N,长度x=________ cm.‎ ‎【答案】 (1). 竖直 (2). 4 (3). 50 (4). 3.0 (5). 10‎ ‎【解析】试题分析: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竖直;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劲度系数;直接从弹簧秤得到弹力,再从图象b弹簧弹簧长度.‎ ‎(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与弹簧平行,故刻度尺要保持竖直状态; (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的原长,即图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原长为4cm;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 ‎(3)由图c得到弹簧的弹力为3N,根据图b得到当F=3N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 四.计算题 ‎11. 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85N,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一个人用沿着水平方向的力推原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1)推力为50N时;‎ ‎(2)推力为83N时;‎ ‎(3)推力为100N时。‎ ‎【答案】(1)50N(2)83N (3)80N - 8 -‎ ‎【解析】(1)推力,铁块静止,由平衡;摩擦力 ‎(2)推力,铁块静止,由平衡;摩擦力 ‎(3)推力,铁块滑动,滑动摩擦力 ‎12. 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A的质量为m,求:‎ ‎(1)绳上的拉力大小;‎ ‎(2)滑块B的质量。‎ ‎【答案】(1)(2)‎ ‎【解析】(1)把A的重力分解为压杆的力和拉绳的力T,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13. 某天,小锐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 - 8 -‎ ‎.为了乘上该公交车,当公交车从身旁经过时他立即匀加速向前跑去,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前进.假设公交车匀速行驶到距车站处开始匀减速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求:‎ ‎(1)公交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分析公交车至少需在车站停留多长时间小锐才能赶上?(不计车长)‎ ‎【答案】(1)4.5(2)4s ‎【解析】试题分析:以公交车减速过程分析:确定初末速度和位移.由列式求解.公交车从相遇点到车站先匀速再做匀减速运动,根据位移和速度可求出匀速运动的时间,再根据初末速度以及公交车减速的加速度求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这样就求出了公交车从相遇点到车站的总时间.小明从相遇点到车站先做匀加速到最大速度再做匀速,先根据初速度和最大速度以及加速度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再根据剩余的位移和速度求出匀速运动的时间,这样就求出了小明从相遇点到车站的总时间,两者时间之差即为要求的时间.‎ ‎(1)对公交车:由刹车过程有,解得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4.5‎ ‎(2)小锐加速时间:‎ 小锐加速位移:‎ 小锐匀速运动时间:‎ 公交车匀速运动时间:‎ 公交车匀减速运动时间:‎ 等待时间 ‎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