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砀山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 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答案】D 【解析】 A、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核,太阳内部温度极高,满足氢核发生聚变的条件,所以 A 错误; B、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故 B 错误;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即改光的波 长太长,故 C 错误; D、根据 2 2 2 e vk mr r  ,轨道半径增大,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大,势能增大;故 D 正 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聚变和裂变反应、玻尔理论以及能级等知识点,关键掌握这些知识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理清一些物理学史。 2.如图所示,P、Q 两物块通过轻质弹簧相连,静止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 k=500N/m,弹簧的伸长量 x=2cm,物块质量 mP=6kg,mQ=2kg,重力加速度 g=10m/s2,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物块 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0N B. 物块 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0N C. 物块 Q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0N D. 物块 Q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10N 【答案】A 【解析】 【详解】弹簧的伸长量 x=2cm=0.02m AB.对 P 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零,即 mPgsin30°+kx=fP 解得:fP=40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 A 正确,B 错误。 CD.假设 Q 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对 Q 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零,即 mQgsin30°=kx+fQ 解得:fQ=0,故 CD 错误。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 v0=30m/s 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甲车 在前且安装有 ABS 制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 ABS 制动系统。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 100m。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其速度——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则( ) A. 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 15m/s B. 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 x C. t=1s 时,两车相距最远 D. 甲、乙两车不会追尾 【答案】D 【解析】 【详解】ABD、根据v t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甲车的刹车距 离为 1 30 3 452x m m   甲 ,乙车的刹车距离为 30 15 11 15 5 602 2x m m     乙 ,则 有 100x m x 甲 乙 , 所 以 甲 、 乙 两 车 不 会 追 尾 ; 甲 车 刹 车 过 程 中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15 /xv m st  甲 甲 ,乙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 /xv m st  乙 乙 ,故选项 D 正确,A、B 错误; C、当 2t s 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选项 C 错误。 4.“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所示,探测器在距月面高度为 100km 的环月圆轨道 I 上的 P 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 15km 的椭圆轨道 II,由近月点 Q 落 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测器在 P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 Q 点的加速度 B. 探测器沿Ⅰ轨道运行的周期小于沿Ⅱ轨道运行的周期 C. 探测器在Ⅱ轨道从 P 点运动到 Q 点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探测器沿轨道Ⅰ运动到 P 点时,需要加速才能进入Ⅱ轨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卫星只受万有引力作用,在 P 点时的万有引力比 Q 点的小, 故 P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Q 点的加速度,故 A 错误 ; B.轨道Ⅱ的半长轴小于轨道 I 的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小于轨 道 I 上的周期,故 B 错误; C.探测器在Ⅱ轨道从 P 点运动到 Q 点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机械能不变。故 C 正确 ; D.在轨道 I 上运动,从 P 点开始变轨,可知嫦娥三号做近心运动,在 P 点应该制动减速以减 小向心力,通过做近心运动减小轨道半径,故 D 错误。 5.如图所示,a、b 接在电压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从 c 位置滑动到 d 位置,电流表 A1 示数变化量为△Ⅰ1,电流表 A2 示数变化量为 △Ⅰ2,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变压器为理想升压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 V2 示数减小 B. 电压表 V3 示数不变 C. 电流表 A1 示数减小 D. 电流表 A1,A2 示数变化量 1 2I I 【答案】D 【解析】 【详解】A.a、b 接在电压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电压 表 V1,V2 示数不变,故 A 错误。 B.当滑片从 c 位置滑动到 d 位置,负载电阻减小,则电流表 A2 的示数增大,所以 R0 两端电压 增大,滑动变阻器 R 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 V3 示数减小,故 B 错误。 C.根据电流和匝数的关系可知,输出电流增大,则输入电流增大,即电流表 A1 的示数增大, 故 C 错误。 D.该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电流增大量大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即△Ⅰ1>△Ⅰ2,故 D 正确。 6.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Q1 和 Q2,Q1=+9q,Q2=-q,分别固定在 x 轴上 x=0 处和 x=6c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x=3cm 处,电场强度为 0 B. 在区间上有两处电场强度为 0 C. 在 x>9cm 区域各个位置的电场方向均沿 x 轴正方向 D. 将试探电荷从 x=2cm 移到 x=4cm 处,电势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某点的电场强度是正电荷 Q1 和负电荷 Q2 在该处产生的电场的叠加,是合场强。根 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E= 2 kq r ,所以要使电场强度为零,那么正电荷 Q1 和负电荷 Q2 在该处产生 的场强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它们电性相反,在中间的电场方向都向右。设距离 Q2 为 x0 处的电场强度矢量合为 0,则: 1 2 2 2 0 0( 6) kQ kQ x x  可得:x0=3cm,故 A 错误; B.由选项 A 的分析可知,合场强为 0 的点不会在 Q1 的左边,因为 Q1 的电荷量大于 Q2,也不会 在 Q1Q2 之间,因为它们电性相反,在中间的电场方向都向右。所以,只能在 Q2 右边。即在 x 坐标轴上电场强度为零的点只有一个。故 B 错误; C.设距离 Q2 为 x0 处的电场强度矢量合为 0,则: 1 2 2 2 0 0( 6) kQ kQ x x  可得:x0=3cm,结合矢量合成可知,在 x>9cm 区域各个位置的电场方向均沿 x 轴正方向。故 C 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在 0<x<6cm 的区域,场强沿 x 轴正方向,将试探电荷+q 从 x=2cm 处移 至 x=4cm 处,电势能减小。故 D 错误。 7. 在空军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 v –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0s 内空降兵和伞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B. 第 10s 末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第 15s 末 C. 10s~15s 空降兵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大小在逐渐减小 D. 15s 后空降兵保持匀速下落,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前 10s 内空降兵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合外力向下,即重力应大于空气阻 力,故 A 正确; B.10 到 15s 内空降兵做的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 B 错误; C.10~15s 内空降兵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加速度向上且大小在逐渐减小,故 C 正确; D.15s 后空降空匀速下落,则重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在运动中有阻力做功,故机械 能不守恒;故 D 错误 8.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平行长直金属导轨 ab 和 cd,bd 端接有电阻 R。导体棒 ef 垂直轨道放置在光滑导轨上,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右端区域存在垂直于导轨面的匀强磁场, 且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 0t  时刻,导体棒以速度 0v 从导轨的左 端向右运动,经过时间 02t 开始进入磁场区域,取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 B 的正 方向,回路中顺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回路中的电流 i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图像可能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乙知,在 0~2t0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根据 BE N St    可知, 回路产生稳定的电动势、稳定的感应电流,在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方向,所以在 0~2t0 时间内电流是负方向,且大小不变。在 2t0 时刻导体棒进入磁场区域,在 安培力的作用下做非匀变速运动,根据 2 2B L vF BIL maR    知,导体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减 速运动,电流 BLv BLai tR R   ,电流逐渐减小,且 i-t 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所以 A 正确; B、C、D 错误。 二、多选题 9.如图,水平面上有一平板车,某人站在车上抡起锤子从与肩等高处挥下,打在车的左端, 打后车与锤相对静止。以人、锤子和平板车为系统(初始时系统静止),研究该次挥下、打击 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水平面光滑,在锤子挥下的过程中,平板车一定向左运动 B. 若水平面光滑,打后平板车可能向右运动 C. 若水平面粗糙,在锤子挥下的过程中,平板车一定向左运动 D. 若水平面粗糙,打后平板车可能向右运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A.以人、锤子和平板车为系统,若水平面光滑,系统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水平方 向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当锤子挥下的过程中,锤子有水平向右的速度,所以平板车一 定向左运动,A 正确; B.打后锤子停止运动,平板车也停下,B 错误; C.若水平面粗糙,扬起锤子的过程车由于受摩擦力作用,可能静止不动,所以 C 错误; D.在锤子打平板车时,在最低点与车相碰,锤子与平板车系统动量向右,所以打后平板车向 右运动,D 正确。 10.如图甲所示,质量 M=2kg 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 m=1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 以水平初速度 v0 从左端冲上木板,物块与木板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率为 1m/s B.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 C.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 2m D. 从物块冲上木板到两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为 3J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图线可知,物块的初速度为:v0=3m/s,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 解得:v=1m/s,即两者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 1m/s,故 A 正确; B.由图示图线可知,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代入数据解 得:μ=0.2,故 B 错误; CD.对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 2 0 1 1 ( )2 2mv M m v Q   其中:Q=μmgs,代入数据解得: Q=3J,s=1.5m, 木板长度至少为: L=s=1.5m, 故 C 错误,D 正确。 11. 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 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 F 拉物体 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 物体 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 A 所受重力 C. 绳子对 A 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D. 绳子对 A 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把 B 的速度 vB 分解为垂直绳子的 v1 和沿绳子的 vA,则物体 A 和 B 的速度关系为: , 物体 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做变速运动,且随角度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做加速运动,则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物体 A 所受重力,A 错误、B 正确;当物体 B 越往右运动, 则在相等的时间内,A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小,则加速度越来越小,由 知, 绳子对 A 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C 错误、D 正确。 12.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拉力 F 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在物体向上 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 E 与位移 x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已知曲线上 A 点的切线斜率最大,不 计空气阻力,则 A. 在 x1 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 B. 在 x1~x2 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在 x1~x2 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在 0~x2 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答案】AB 【解析】 【详解】A.E-x 图像的斜率代表竖直向上拉力 F,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拉力 F 作用下开始向上,说明在 x=0 处,拉力 F 大于重力,在 0-x1 过程中,图像斜率逐渐增大,则 拉力 F 在增大,x1 处物体图象的斜率最大,所受的拉力最大,故 A 正确; BC.在 x1~x2 过程中,图象的斜率逐渐变小,说明拉力越来越小;在 x2 处物体的机械能达到最 大,图象的斜率为零,说明此时拉力为零。根据合外力 -F F mg合 可知,在 x1~x2 过程中, 拉力 F 逐渐减小到 mg 的过程中,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加速度在减小,动 能在增大,拉力 F=mg 到减小到 0 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反向增大,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 的减速运动,物体的动能在减小;在 x1~x2 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物体的加速度 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 B 正确,C 错误; D.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到 x2 处以后机械能保持不变,在 x2 处时,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和动能, 故在 0~x2 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之和,故 D 错误。 三、实验题探究题 13.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 轨道(可视为光滑)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 至最短后由静止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已知重力加速度 g. (1)实验时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 ( 填序号 ) A.钢球质量 m B. 弹簧的原长 0L C.弹簧压缩最短时长度 L D.水平桌面离地面的高度 h E.钢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位移 x (2)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关系式是 pE  _______ ( 用测定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 . 【答案】 (1). ADE (2). 2 4 m g x h 【解析】 【详解】(1)释放弹簧后,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Ep= 1 2 mv2 ,故需测量 小球的质量和最大速度;小球接下来做平抛运动,要测量初速度,还需要测量测量平抛的水 平位移和高度;故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小球质量 m,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x 和高度 h.故 选 ADE. (2)对于平抛运动,有:x=vt ,h= 1 2 gt2 ,可解得: 2 4p mx gE h  ; 14.某同学要测量物块与斜面问的动摩擦因数,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挡光片、光电门、 刻度尺、电源等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宽度为 d 的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挡光片 前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 L(d 远远小于 L)。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为△t; ③改变挡光片前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 L,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和②,记录多组 L 和△t 的实验数据; ⑤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 L- 2 1 t 象,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 L- 2 1 t 线的斜率为 k,则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______(用 d 和 k 表示);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要求出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填正确答案对应符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长度 【答案】 (1). 2 2 d k (2). BC 【解析】 【详解】(1)[1]由题意知滑块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dv t   从开始运动到到达光电门的过程中有: v2=2aL 所以有: 2 2 1 2 Δ dL a t   所以 2 1 ΔL t  图象的斜率为: 2 2 dk a  故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为: 2 2 da k  (2)[2]令斜面的倾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 所以要求出滑块的动摩擦因数,还需知道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长度,则可求出斜面的倾角, 故 A 错误,BC 正确;故选:BC。 四、计算题 15.在寒冷的冬天,路面很容易结冰,在冰雪路面上汽车一定要低速行驶.在冰雪覆盖的路面 上,车辆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轮会抱死而“打滑”。如图所示,假设某汽车以 10m/s 的速 度行驶至一个斜坡的顶端 A 时,突然发现坡底前方有一位行人正以 2m/s 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 动,司机立即刹车,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车仍沿斜坡滑行。已知斜坡的高 AB=3 m,长 AC =5 m,司机刹车时行人距坡底 C 点的距离 CE=6 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冰 雪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约为 0.5. (1)求汽车沿斜坡滑下的加速度大小。 (2)试分析此种情况下,行人是否有危险。 【答案】(1) 22 /m s (2)有 【解析】 【详解】(1)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μmgcos θ=ma1 由几何关系得 3sin 5   , 4cos 5 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汽车在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 a1=2m/s2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2 2 12C A ACv v a x  解得汽车到达坡底 C 时的速度 120m/sCv  经历时间 1 1 0.5sC Av vt a   汽车在水平路面运动阶段,由μmg=ma2 得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a2=μg=5m/s2 汽车的速度减至 v=v 人=2 m/s 时发生的位移 2 2 1 2 =11.6m2 Cv vx a  人 经历的时间 2 2 =1.8sCv vt a 人 人发生的位移 x2=v 人(t1+t2)=4.6m 因 x1-x2=7m>6 m,故行人有危险.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 桥梁。分析能否追及时,只要研究两者速度相等时位移的情况即可. 16.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ABCD 由倾斜轨道 AB 和半圆轨道 BCD 组成。倾斜轨道 AB 与水平地面 的夹角为θ,半圆轨道 BCD 的半径为 R,BD 竖直且为直径,B 为最低点,O 是 BCD 的圆心,C 是与 O 等高的点。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在斜面上某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恰好可以通过 半圆轨道最高点 D。小球由倾斜轨道转到圆轨道上时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小球在 D 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开始下滑时与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与半圆半径 R 的比值。 (3)小球滑到斜轨道最低点 B 时(仍在斜轨道上),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答案】(1) v gR (2) 2.5h R (3) 5 sinP mg gR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中,小球经历了沿斜面向下的匀加速运动,还有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考查了 学生利用已知物理模型,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中小球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 恒。 (1)小球恰好可以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 D,则在最高点满足: 2 Dvmg m R  故小球在 D 点的速度 Dv = gR (2)设小球开始下滑时与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 则从开始下滑,一直到圆弧轨道最高点 D,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  212 2 Dmg h R mv  解得: 2.5h R (3)设小球到达最低点 B 时的速度大小为 Bv ,则滑到最低点 B 的过程中 满足方程: 21 2 Bmgh mv= 解得 2 5Bv gh gR  所以在 B 点,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 sinBP mg v   = 5 sinP mg gR  【点睛】(1)小球恰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这是一个轻绳模型,由此可判断,此时在 D 点,只有重力充当向心力,可以求出小球在 D 点的速度。(2)确定好物理过程的初、末位置 及状态后,根据机械能守恒,或利用动能定理,均可求解相关量;(3)重力的瞬时功率,应 等于重力与重力方向分速度的乘积。 17.在高度为 H 的竖直区域内分布着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该区域上方的某点 A,将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恰好在该区域作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v0; (2)若电场强度大小为 E,求 A 点距该区域上边界的高度 h; (3)若令该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以相同的初速度将其水平抛出,小球离开该区域时,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求小球穿越该区域的时间。 【答案】(1) 0 mgv qB  (2) 2 22 Eh gB  (3) 2 2 BH m gt E BEq   【解析】 【详解】(1)设小球进入复合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分析小球的受力,有 cosqvB mg  , 0 cos vv  解得 0 mgv qB  (2)小球从 A 点抛出,进入复合场,由动能定理 2 2 0 1 1 2 2mgh mv mv  又由(1)知      2 2 2mg qvB qvB  解得 2 22 Eh gB  (3)设某时刻小球经某处时速度为 v,将其正交分解为 xv 、 yv ,则小球受力如图,在水平方 向上,由动量定理   00yqE qv B t mv     即 0BqH Eqt mv  解得 2 2 BH m gt E BEq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