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 本次物理考试时间为90min B. 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C. 物理考试9: 40结束 D. 中餐就餐12:00开始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本次物理考试时间为90min,这里的90min是一个时间段,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 B. 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这里的7:30是一个瞬间,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 考试9:40结束,这里9:40是一个瞬间,指的是时刻,故C错误;‎ D. 中餐就餐12:00开始,这里的12:00是一个瞬间,指的是时刻,故D错误;‎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原子很小,所以研究原子的结构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B.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C. 地球的质量、体积都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D. 质点就是数学中的几何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否则就没有结构了,故A错误。‎ B.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月球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可将月球看作质点,故B正确。‎ C. 地球的质量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 质点是有质量的点,不是数学中的几何点,故D错误。‎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 B. 位移、力、质量、速度 C. 密度、时间、加速度、路程 D. 重力、路程、时间、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A正确;‎ B. 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C. 密度、时间、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 D. 路程、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错误。‎ ‎4. 下列历史人物中,哪个给出了物理学正确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逻辑推理),他的工作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 A. 伽利略 B. 亚里士多德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给出了物理学正确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逻辑推理),他的工作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故选A.‎ ‎5.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s,5s末时的速度大小是( )‎ A. 22m/s B. 16m/s C. 19m/s D. 48m/s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速度公式可得,快艇在5s末的速度为:v=v0+at=6+2×5m/s=16m/s A. 22m/s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16m/s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19m/s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48m/s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 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作用 D.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故A错误。‎ B.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但物体各部分均受到重力作用,而重心只是所受重力的集中点。故B错误。‎ C. 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故C正确。‎ D.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比如:正在斜向上运动的传送带上的物体;而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比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静止却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 ‎7.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支持力为F1,书对桌面的压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是由于桌面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 F1与F2的施力物体相同 C.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为F2就是重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A正确;‎ B. 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产生的,故F1与F2的施力物体不相同,故B错误。‎ C. 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 D.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重力的受力物体不同,不是一个力,故D错误。‎ ‎8.如图所示,电灯悬于两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向上移动,则 (   )‎ A. 绳OA所受的拉力逐渐增大 B. 绳OA所受的拉力逐渐减小 C. 绳OA所受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 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O点位研究对象,处于平衡装态,根据受力平衡,当A点向上移动时,绳OA拉力由图中位置1到2到3,可以看出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9.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 ‎ A. 在第6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 B. 在第4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 C. 在第2s末到第4s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 D. 在第4s末和第8s末在同一位置上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 由图可知,6s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6-8s时物体反向运动,故6s时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故A正确B错误。‎ C. 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4-8s内图线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故C错误;‎ D.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横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故4-8s内物体位移为零,第4s末和第8s末在同一位置上,故D正确。‎ ‎10.某同学用实验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将一质量m=3.75 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弹簧测力计连接起来;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随着拉力逐渐增大,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在整个过程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F-t图像(g取10m/s2)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 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C.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 D. 0~6 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 由图象可知,用力沿水平方向拉长木板,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刚开始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受到拉力和水平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当拉力达到4N时,开始发生相对滑动,木块与水平桌面间产生了滑动摩擦力。由图可知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当拉力达到4N时,开始发生相对滑动,木块与长木板间产生了滑动摩擦力。由图可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N,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故A错误B正确。‎ C. 在0-2s内,物体不受外力,此时没有摩擦力,木块滑动后,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3N,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为N=mg=37.5N,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得:,故C正确D错误。‎ ‎11.如下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 ‎ ‎ A. 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0‎ B. 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N C. 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0‎ D. B物体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0‎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向左和向右的大小相等的拉力,则二力的合力为零;若地面对A有摩擦力的话,则整体不可能静止,故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零,故A正确。‎ B. 以BC为整体进地分析,BC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要使静止,则A对B一定有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1N,故B正确。‎ C. 对C分析,C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相对B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C不受B的摩擦力,故C正确。‎ D. 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物体对A物体的摩擦力不为0,故D错误。‎ ‎12.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m和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且F由零逐渐加大到Fm的过程中,m和M仍保持相对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 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 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 C. 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大到Fm D. 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答案】AC ‎【解析】‎ ‎【详解】AD. 对物体进行研究,物体受到重力mg、水平推力F、斜面的支持力N1,原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mgsinα(α是斜面的倾角),方向沿斜面向上,支持力N1=mgcosα,‎ 在F作用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1=mgcosα+Fsinα,所以支持力逐渐增大。而对于静摩擦力,当Fcosα≤mgsinα,f1=mgsinα-Fcosα<mgsinα减小;当Fcosα>mgsinα, 静摩擦力的大小反向变大,故A正确D错误。‎ BC. 对于整体,受到总重力(M+m)g、地面的支持力N2、静摩擦力f2和水平推力F,由平衡条件得,N2=(M+m)g,f2=F,可见,当F增大时,f2逐渐增大到Fm.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地面给斜面体的摩擦力由0逐渐增加到Fm.故B错误C正确。‎ 二、实验题 ‎13.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②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速度大小为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0.1s ② 0.56 0.96 ③ 2.0‎ ‎【解析】‎ ‎【详解】① 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所以纸带上打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②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③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14.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并将数据填在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五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点,并作出F—图线。由图象可求得弹簧自然长度为 m。由图象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答案】6 ×10-2;42‎ ‎【解析】‎ 试题分析:当F=0时弹簧的长度即时弹簧的自然长度;根据胡克定律F=kx,则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为k===42N/m ‎15.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两秤的拉力在图中作出,图中方格每边长度表示1N,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作出合力F 的图示,最后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 ‎ ‎ ‎②在”验证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两次拉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就能实现“等效”‎ B、同一组实验,两次拉橡皮条时不一定使节点到达同一位置 C、实验中,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刻度 D、实验中,把橡皮条与绳套的节点拉到O点时,为了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两个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一定得取90度 ‎【答案】 ①7N ②C ‎【解析】‎ ‎【详解】①以F1、F2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合力为 F=1.0×7=7.0N ‎②AB.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到同一点O,从而是橡皮筋产生的形变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AB错误;‎ C. 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刻度,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故C正确;‎ D. 合力是我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量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不一定为90°,便于作图和减小误差即可,故D错误。‎ 三、计算题 ‎16.如图所示,用细绳将重量为G的重球挂在墙上,绳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θ,不考虑墙的摩擦。则绳对球的拉力F1和墙对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分别为多少?‎ ‎【答案】 ;Gtanθ.‎ ‎【解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 将力F1和F2合成F,根据平衡条件得出:F=G, 根据几何关系得出:F1=,F2=Gtanθ.‎ ‎17.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0m/s ,加速度为4m/s2 。试求该质点:‎ ‎(1)第5s末的速度大小。‎ ‎(2)第4s内的位移大小。‎ ‎(3)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40m/s;(2)34m;(3)28m/s ‎【解析】‎ ‎【详解】(1)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第5s末的速度 v5=v0+at=20+4×5m/s=40m/s ‎(2) 前4s内的位移 前3s的位移 所以第4s内的位移大小 ‎(3) 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18.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个重力为G=183N木箱,绳子与水平路面的夹角为θ=30°,如图所示.木箱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要使木箱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移动,则绳上所加拉力F应为多大?(计算时取)‎ ‎【答案】20N ‎【解析】‎ 试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抓住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运用正交分解,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拉力的大小.‎ 解: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木箱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将拉力F按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 在水平方向上由二力平衡可得 F1=Ff="Fcos" θ ①‎ 在竖直方向上G=F2+FN=FN+Fsin θ ②‎ 又Ff=μFN ③‎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20" N.‎ 答:绳子上所加的拉力为20N.‎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知道受力分析是处理力学问题的基础.‎ ‎19.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答案】(1)10s(2)13.5s ‎【解析】‎ ‎【详解】(1)设经t1秒,汽车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v汽t1=v自t1+x 代入数据解得:t1=10 s; (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s2,假设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t2,则有: v自t2=v汽t2-at22    代入数据解得:t2=12 s.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3秒,则有:,故自行车再次追上汽车前,汽车已停下,停止前汽车的位移为:‎ 设经t4时间追上,则有:v自t4=x汽 解得:t4=13.5 s,再经过13.5 s两车第二次相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